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七百零二章 開封府尹

bookmark

次日清晨,李延慶帶著幾名隨從前往吏部辦理手續,隨即吏部侍郎樑中書陪同他去開封府就職。

開封府官衙李延慶很熟悉,就在西角樓大街,原來御史臺的隔壁,原開封府尹王鼎去了太原,目前開封府日常事務由少尹張惲暫時負責。

宋朝的開封府尹和唐朝的京兆尹一樣都是出了名的短命官,很少有人能任職滿一年,主要是京畿重地,極易得罪高官權貴,在歷史上的宋欽宗時代,開封府尹又叫十日官,一般當十天就得換人。

李延慶的前任王鼎居然當了兩年的開封府尹,也主要是他的後臺比較硬,有樑師成給他撐腰,雖然有不少人想動他,但最終都被樑師成壓下去了,使他成爲開封府歷史上比較長命的一任府尹。

樑中書陪同李延慶抵達開封府,少尹趙輝親自帶領判官、掌書記、推官、府院、六曹等等二十幾重要名官員迎了出來,任命在之前已經下達,現在主要走一個程序。

衆人寒暄幾句,樑中書再次宣佈正式任命,便告辭走了,趙輝笑著給李延慶介紹一衆官員,判官唐壽,掌書記丁遠揚和趙溫,還有四名推官以及一羣六曹官員。

李延慶和衆人一一見面,便在張惲的陪同下來到他的官房,開封府衙門佔地倒不小,足有一百餘畝,四周有高牆,其實大部分都被明禮院佔據,明禮院也就是開封府的科舉考場,舉行發解試之地。

其餘官衙重地包括大堂,議事廳,推判院、府院、六曹院等等,以梅花堂爲中軸線,輔以天慶觀、明禮院、潛龍宮、清心樓、牢城營、英武樓、寅賓館等五十餘座大小堂院。

李延慶的官房位於梅花堂,左右有兩座輔院,是左右少尹的官房,開封府有兩個少尹,張惲是左少尹,還有一個右少尹聶山,他正好到陳留縣公幹去了。

梅花堂又叫內堂,是一些重大案件的複審之地,在內堂背後有一座小院子,這裡便是府尹和他的幕僚辦公之地。

李延慶的兩名心腹幕僚,莫俊去了巴蜀,應該會跟隨李延慶父親一併返回京城,而劉方則跟隨王貴去了陝州,協助王貴處理軍務。

目前李延慶身邊沒有一個適合的幕僚,不過曹儼給他推薦了一名曹府遠房子弟,明天會隨他一同前來開封府衙。

趙輝是個四十餘歲的中年男子,看起來倒是精明能幹,他是王黼的心腹,前任少尹張惲因種霖一案獲罪流放嶺南後,王黼的手便伸進了開封府。

“咱們開封府可不是隻管轄京城,開封府下面十六縣都是咱們的管轄範圍,像開封、祥符、尉氏、陳留、雍丘、封丘、中牟等等等等,當然,最難管還是開封縣,誰讓它是京畿重地呢.......”

趙輝熱情地給李延慶介紹開封府的情況,李延慶卻顯得有些心不在焉,負手打量他的官房,他的官房佈置比較簡單清爽,一套寬大的桌椅,靠牆兩架書櫥,旁邊一隻放置文書的手櫃,正前方有兩把客椅和小桌,牆角一座香爐,別的就沒有了。

其實開封府尹沒有什麼事情,雞毛蒜皮的小案子輪不到他審,一般是推官來審案,掌書記負責文書,判官負責覈對,如果遇到比較重大案件,也是由少尹出馬,府尹要麼是親王兼領的虛職,要麼是隻管大事,象民夫徵發、漕河疏通以及各種章程制定等等,日常的府衙之事都是由少尹負責。

若京城出了大事,那開封府尹就負責背鍋,皇帝震怒,直接就是免府尹之職。

像包拯諸多審案伸冤的故事,其實並不是發生在他權知開封府之時,更多是發生在他出任地方官和御史中丞之時,作爲開封府的主官跑去審案,就有點不務正業了。

趙輝見李延慶有點心不在焉,並沒有聽自己介紹,便有點尷尬地笑道:“不知道府尹有沒有帶幕僚,若沒有的話,卑職可以推薦。”

李延慶笑著擺擺手,“不用了,我的幕僚明天會來,我倒要問一下,開封府有多少軍士?”

“目前有五十四人。”

“有定額嗎?”

“倒沒有定額,多時一百餘人,少時也有六七十人,現在天下清明,所以就只有五十四人。”

李延慶啞然失笑,“是因爲現在天下清明嗎?”

趙輝有點尷尬,“其實是因爲朝廷朝廷財政拮據,不得不壓縮下吏,去年和今年捕快和軍士先後裁減了百餘人。”

李延慶點點頭,“這樣吧!我帶來百餘名親兵,就讓他們暫時用作軍士吧!他們的開支由我負責,也跟隨我左右。”

趙輝猶豫了一下,“府尹,恐怕這有點不太合規矩。”

李延慶狠狠瞪了他一眼,“什麼叫不合規矩,朝廷向來只管官不管吏,開封府用多少軍士,規矩由我來定,我不要府衙負擔他們的開支,與朝廷何干?”

“若府尹一定要用,我也沒有意見!”

趙輝的言外之意就是說,出了事與他無關,李延慶的臉立刻沉了下來,冷冷道:“昨天官家給我說,京城內的河北難民太多,治安不太好,讓我好好把治安一塊管起來,如果你不肯配合,那我去向吏部替你申請調職!”

趙輝愣住了,居然一言不合就要把自己趕走,他也不由有些惱怒,迴應道:“我理解李府尹一心扭轉治安的決心,但我要提醒李府尹,李府尹已經不再出任軍職了。”

李延慶重重哼了一聲,“若是在軍隊,你敢告訴我不合規矩,我早就把你推出去斬了!”

趙輝算是領教了李延慶的強勢,他忍住了內心的怒氣,點點頭道:“我聽從府尹的安排,府尹還有別的事嗎?”

“你去把戶曹的官員給我叫來,我有事情問他們。”

不多時,戶曹參軍張虞和兩名押司官走進了李延慶官房,趙輝也跟了進來,按照正常的做法,應該是李延慶交代少尹,然後由少尹具體安排人去辦事。

但李延慶顯然沒有按照常規來辦事,趙輝不知道李延慶是不知道規矩,還是李延慶要故意繞過自己,所以他也要參加旁聽。

參軍張虞和兩名押司有點緊張,新官上任三把火,難道第一把就燒到自己身上嗎?

李延慶坐下來問道:“賑濟開封府的難民是戶曹負責嗎?”

張虞連忙道:“啓稟府尹,賑濟難民一般是由各縣官府負責,由開封府戶曹制定條例,頒佈到開封府各縣,然後由各縣從義倉中撥付糧米。”

李延慶點點頭,“現在從河北逃難而來的百姓頗多,大都拖家帶口,我一路南下,只看見道觀寺院和大戶縉紳在路邊開粥棚賑濟逃民,卻沒看見官府作爲,我想知道爲什麼?”

“開封府已經制定了賑濟難民細則,只是.......”說到這,張虞看了一眼趙輝。

趙輝只得硬著頭皮道:“因爲王相公也在過問此事,所以開封府把賑濟難民的細則上報給了王相公,在等待王相公的批示。”

“什麼時候上報的?”李延慶又追問道。

“大概一個月前。”

李延慶目光變冷了,他又淡淡問道:“我想知道,賑濟難民一定要上報知政堂批準嗎?”

張虞道:“一般是不需要,只是在賑濟的同時,要報一份給戶部備案,戶部會視情況通知監察院來監督賑災。”

李延慶目光變得凌厲起來,“既然不需要上報知政堂,那就不要拖延了,立刻把細則下發給各縣,督促各縣嚴格執行,明天中午前各縣必須行動起來,現在就去做。”

“卑職遵令!”張虞抹一把頭上的汗,匆匆去了。

這時,李延慶看了一眼趙輝,冷冷道:“以前的事情我不管,但我需要再提醒一下趙少尹,你的頂頭上司是我,不是王相公,希望你不要犯下官場大忌。”

趙輝心中嘆口氣,默默點了點頭,“卑職記住了!”

第七百八十四章 外城失守第九百三十三章 夜奪證據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二百零九章 神秘師兄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個半人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十四章 姚老牛兒第三百九十二章 武舉考試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五百二十八章 委婉拒絕第七百五十三章 背後捅刀第八百九十章 風險測試 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戰出擊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第五百二十八章 委婉拒絕第三百七十章 邯鄲遇匪 下第六百八十二章 兵臨太原第五百五十六章 知州來訪第五百一十五章 書坊相會第一百二十章 解試科舉 八第一百五十二章 初到汴京第五百七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八百九十二章 夜襲南城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內第九百零七章 倉皇棄逃和大家簡單聊兩句第八百六十三章 白銅宋奴第一百六十八章 西郊狩獵 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裡應外合和大家簡單聊兩句第二百六十四章 歲暮除夕第六百八十三章 全力備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財政困難第二十八章 擂臺首賽 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渡口巧遇第五百四十八章 小縣有匪第三百九十三章 備戰不力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八百一十五章 初聞警訊第九十六章 技震麒麟第三百九十章 逃出須城第七百三十三章 城頭激戰第四十二章 大器翻身第七百八十章 暗中攫權第九百一十一章 一葉知秋第二百八十四章 難以善後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六百六十一章 喬氏商行第七十章 進城趕考第九百八十章 城門遇刺第二十九章 擂臺首賽 三第七十七章 李張之爭 一第五百八十八章 探子燕青第六百四十三章 久別返家第二百三十五章 弓馬大賽 十二第九百三十六章 姍姍來遲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第十章 兄弟相商第五十三章 意外收穫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大舉攻城 下第一千零十八章 揮師北上第二百零五章 鄭氏壽宴 七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橋買店 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戰出擊第八百一十章 出發南下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戰主和第二百三十九章 弓馬大賽 十六第八百六十六章 萬獅軍寨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任原職第三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橋買店 上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戰 四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鬥心機第七百八十八章 百官威逼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品香脂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轉被動第七十一章 縣學考試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官上任 中第七百二十二章 臨風一箭第六百三十四章 以戰催和第一千零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靈第九十二章 追查疑兇 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獵 一第六百三十章 西夏選擇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戰主和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下易縣第五百一十六章 真定查疑第二百零二章 鄭氏壽宴 四第九百八十二章 驚魂之變 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臨陣磨刀第六百五十章 再遇故人第二十二章 良心建議第四十八章 灑淚惜別
第七百八十四章 外城失守第九百三十三章 夜奪證據第六百九十八章 新的任命第二百零九章 神秘師兄第八百七十六章 三個半人第六百九十四章 太原血戰 上第十四章 姚老牛兒第三百九十二章 武舉考試第一千零十一章 大名出兵第五百二十八章 委婉拒絕第七百五十三章 背後捅刀第八百九十章 風險測試 下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戰出擊第四十章 意外發難第五百二十八章 委婉拒絕第三百七十章 邯鄲遇匪 下第六百八十二章 兵臨太原第五百五十六章 知州來訪第五百一十五章 書坊相會第一百二十章 解試科舉 八第一百五十二章 初到汴京第五百七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八百九十二章 夜襲南城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內第九百零七章 倉皇棄逃和大家簡單聊兩句第八百六十三章 白銅宋奴第一百六十八章 西郊狩獵 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裡應外合和大家簡單聊兩句第二百六十四章 歲暮除夕第六百八十三章 全力備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財政困難第二十八章 擂臺首賽 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渡口巧遇第五百四十八章 小縣有匪第三百九十三章 備戰不力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八百一十五章 初聞警訊第九十六章 技震麒麟第三百九十章 逃出須城第七百三十三章 城頭激戰第四十二章 大器翻身第七百八十章 暗中攫權第九百一十一章 一葉知秋第二百八十四章 難以善後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六百六十一章 喬氏商行第七十章 進城趕考第九百八十章 城門遇刺第二十九章 擂臺首賽 三第七十七章 李張之爭 一第五百八十八章 探子燕青第六百四十三章 久別返家第二百三十五章 弓馬大賽 十二第九百三十六章 姍姍來遲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第十章 兄弟相商第五十三章 意外收穫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大舉攻城 下第一千零十八章 揮師北上第二百零五章 鄭氏壽宴 七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橋買店 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脫離戰局第四百六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二十八章 首戰出擊第八百一十章 出發南下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戰主和第二百三十九章 弓馬大賽 十六第八百六十六章 萬獅軍寨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意外消息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任原職第三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橋買店 上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戰 四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鬥心機第七百八十八章 百官威逼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品香脂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轉被動第七十一章 縣學考試第二百九十六章 新官上任 中第七百二十二章 臨風一箭第六百三十四章 以戰催和第一千零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一千零四十章 西湖祭靈第九十二章 追查疑兇 四第一百六十七章 西郊狩獵 一第六百三十章 西夏選擇第七百四十四章 主戰主和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下易縣第五百一十六章 真定查疑第二百零二章 鄭氏壽宴 四第九百八十二章 驚魂之變 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臨陣磨刀第六百五十章 再遇故人第二十二章 良心建議第四十八章 灑淚惜別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宁市| 乌拉特后旗| 玉树县| 德兴市| 罗甸县| 合作市| 塔河县| 新乡县| 罗城| 芦溪县| 兴文县| 克山县| 广安市| 原阳县| 庄浪县| 克东县| 朝阳区| 沽源县| 金山区| 武鸣县| 建平县| 宜阳县| 莱芜市| 新密市| 蓝田县| 大邑县| 苏尼特左旗| 林州市| 玛曲县| 都兰县| 新安县| 兰州市| 华亭县| 扬州市| 丰顺县| 房产| 黑水县| 承德市| 嘉定区| 新郑市| 石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