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燈節”也即“圓節”後。丁晉便去“吏部”任了。
第一日。主要是熟悉“司封司”內的情況和人員部屬。熱心的高九淵侍郎親自陪同。向他講解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並將“司封司”的主要官吏一一介紹給他。因爲高九淵以前在此司工作了十多年。所以對此的情形非常熟悉。丁晉由此獲益良多。
話說。中央機關中。戶部吏最多。多達千人;吏部、兵部次之。工部事情較簡。禮部多是禮儀活動。刑部掌司法。事涉法律。這三個部門中。需要的是專業人士。而吏數量自然就少多了。這是從整個部門來排名。
但是要按各司排列的話。吏部“司封司”大概是人數最少的一個司級部門。該司除“員外郎”和兩名“主事官”外。有令史、令史、以及各級小吏。二十七人。整個部門滿打滿算也只有三十人。所以可說是六部二十四司中人數最少的一個單位。
造成這個結果的原由。一是由於“司封司”的事務相對比較清閒。畢竟帝國的爵位、榮銜不可能太多。爵位之封爵、敘贈、承襲等事。分配到每日來說。不是很多。
再一個原因。就是“收入”的問題。平日沒什麼事。自然也就代表沒什麼油水。而官吏們的收入。一方面是來自朝廷給的俸祿。另一方面是來自部門發放的獎勵和補助。
油水多、財源廣的官署。發放的錢物相對來說要優厚的多。甚至可以超過正常的俸祿。而有些部門卻是窮的叮噹響。沒有創收、沒有灰色收入的來源。朝廷發放“公使錢”稍晚一些。就可能連辦公經費都緊張的很。哪有多餘錢發給部門人員?
針對各個部門的油水情況不同。也有好事者做了個比較。這些人很有才。他們以富、貴、貧、賤、威、武六個字命名六部。其中。戶部的“富”字。自然是“花差”最多;吏部的“貴”字。表示賺的是貴人的油水;禮部的“貧”字。窮的叮噹響;工部的“賤”字。有一定油水。不過是從下賤之人身刮取;刑部的“威”字。刑吏們一聲威武。錢財那是滾滾而來;而最後的兵部的個“武”字。表明要想發財。還的從“武”想辦法。
不過。這裡吏部雖的個“貴”字。卻是和“司封司”沒有什麼干係。這個“貴吏”。主要指的是“吏部司”。此司的主要職責是“任免五品及五品以下官員”。並對五品以官員的任命有一定的提名權。相當於全天下成千萬名中低級官員的命脈掌握在了他們手中。這個“貴”字是完全可當的。此外。“考功司”的權利也頗讓人羨慕。他的職責是考覈官員政績和詮選新官。對於官員們的升降廢黜。也有一定的話語權。所以在吏部四司中排名第
而“司封司”的工作。便顯的有些無趣的很。雖然名義。它是掌封命、賜予爵品。實際。只是位者的“傳聲筒”。比如。今天皇帝要賞賜某某某爲“縣伯”之爵位。詔下達到“司封司”。它的工作就是將詔潤筆後奉行。將詔傳給某人。宣示皇帝的封賞。
這樣的工作。自然和權力搭不太大的邊。他們既沒有提名的權利。更沒有影響位者任免爵位的能力。
沒權利。自然就沒有油水。沒油水。自然就是個不受人待見的冷衙門。所以。除了那些主要目的是仕途而不是金錢利益的長官外。胥吏們寧肯選擇次一級的單位。也不願意在這毫無花差的的方做事。
丁晉由此想到了李主事給自己講過的“編制之理”。如何在最短的時間看出一個官署有沒有“錢途”?看編制。人員超編的。一定是“肥缺”單位;長期缺員的。一定是“清水衙門”。
待丁晉瞭解了“司封司”的情況後。不由的爲之感嘆不已。李老頭不愧是在中央部門混了大半輩子。先不提他的做公能力如何。就這種精闢的總結。就可看出這位老官僚對官場之道的熟諳。
這一日。丁晉所做的事。主要是認識了下自己的二十多名屬下。然後給衆人開了個小會。不過依然是長話短說。
正常情況下。他不喜歡那種新官任急急吼吼三把火的做法。既然大家彼此要在一起工作很長時間。犯不著急著剛來便表現自己。自己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人、手段如何。以後的日子還長著呢。他們自然能夠慢慢了解。
會後。丁晉帶著衆人又將“司封司”的小院徹底打掃了一番。他以身作則、親自領頭。大家倒也乾的興高采烈。半天功夫。這個小院便舊貌換新顏。一掃從前那種破敗凌亂的樣子。讓人看了。心裡不由的生出些舒服愉悅之感。
第二日。丁晉起了個大早。因爲從今天開始。他也要開始讓人有愛有恨的“朝生活”了。
按照朝廷的規定。在京文官六品以及中、門下兩省供奉官、鑑定御史、員外郎、太常博士。每日朝參見皇帝。稱“常參官”。常參官必須在五更五點之前就趕到皇宮宮門外。而這個時間。不管是對於後世還是這個時代的人們。都顯的有些太早了點。
既然五點之前就的趕到宮門外。像丁晉這類住的比較遠的官員。自然要早早起牀。因爲除了趕路外。還需要仔仔細細的收拾一番自己的衣裝。“常參官”有特殊的禮儀規定。儀表穿著都需要符合一定標準。
此時剛過新年。按季節來說。尚屬早春。所以天也亮的晚。丁晉、丁翼主僕二人出門時。外面還是黑黑的。於是騎著毛驢的丁翼還特意挑了個蠟燭籠。這個玩意也是丁晉閒著無聊瞎弄出的消遣。不過一用還挺順手。平衡性極好。不像“燈綵”之類物事。很容易灑翻裡面的蠟燭或松油。
到了皇宮外時。有早到的大臣已在三五成羣的聚在一起小聲說話。
丁晉和幾個相熟的官員打過招呼。有一些官員很好奇這個“生面孔”。於是等他轉身離開後。相互詢問。這才知道此年輕人就是前些時候名聲大振的丁青
其中。有幾個誠意結交的官員便尋機和他說話。丁晉謙遜的一一回禮。言談溫和真誠。給衆人留下很好的印象。
不一會。韓泰、沈微等幾個好也陸續來到。丁晉辭過衆官員。和好們聚成了一堆談笑。
時間就在這種不經意的談話中度過。待到時辰一到。巨大的宮門緩緩開啓。諸位官員們停止了喧鬧。規規矩矩的按品級尊卑排成列。接著便是老一套。點名、驗籍、搜身。丁晉在大朝會時經歷的那一番步驟。等到官員們都進入宮門後。再由一位“監察御史”。帶領衆人向舉行朝會的大殿行去。
平時的朝議。因爲參加的官員少。而且重大程度也不能和大朝會相比。因此只在大含圓殿後面的“宣政殿”進行。這裡也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的的方。後面有巨大的藏極豐的御房可供讀。如果是一位勤奮的天子的話。可能他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這裡度過。
進入“宣政殿”。諸位官員分成兩列站立。大家皆沉默不語。因爲按照規定。這時需要保持安靜。喧譁者將受到懲罰。等待了大約一刻鐘時間。禮官唱:天子到!一羣內侍擡著坐在繡著龍圖案的錦輿中的小皇帝。進入了宣政殿。
衆位官員隨著禮官的宣聲。齊齊跪到:吾皇萬歲。萬萬歲!
太監依舊是尖著嗓子喊:衆卿平身。
大家站立起來。這次。丁晉所處的位置雖然依舊靠後。但是已經能夠大致看到天子的面容。這個時代。還沒有後世那種嚴厲到不近人情的禮儀規定。人臣可微微低頭以示對皇帝的尊敬。但不需硬性低著頭連皇帝的臉都不敢看。雖然實話說。按照高高在的臺階皇帝和臣下的距離。下面之人依舊看不清什麼。但畢竟不用很累的一直弓著身子耷拉著腦袋了。
小天子似乎還沒有睡醒。有些煩躁的用手使勁揉了揉眼睛。丁晉看著他那孩子氣的動作。想到兒子意哥每天的賴牀。有些想笑。急忙低下頭裝出一副嚴肅的神色。
小天子似乎對內侍們吩咐了一句。只聽太監們又尖著嗓子喊:陛下仁愛。爲中令竇剛、左僕射高爽、侍中盧士瓊賜座。
喊聲一落。便有幾名內侍擡著沉重的描金檀木椅爲三位重臣看座。
“有事奏。無事退朝。”內侍繼續下一個話題。
“稟陛下。臣劉大夏有事奏。”“左補闕”劉大夏走出行列。拿著手版向天子躬身奏道。
小天子低聲嘟囔了一句。太監隨即喊道:命左補闕劉大夏奏。
劉大夏於是開始了一頓長篇宏論。滔滔不絕的說了半天。丁晉才搞清楚他原來是在向天子諫言。這個劉諫官毫不客氣的批評了皇帝的懶惰。稱身爲天下之主。當以身作則。怎麼能夠讓臣子在大殿中等候多時而遲遲不來呢。其語氣憤慨激昂。只是由於鄉音濃重。連離他不遠的丁晉都有些不甚明白。也不知道高高在的小皇帝有沒有聽清楚。反正最後太監傳達的聖意是:納之。表示採納聽從了。
隨後。又是幾個官員說了些各自部門的難以決斷或不敢自作主張的事情。還有一個司天臺的官員稱最近星象變化有些異動。恐怕朝中將有大事發生。不過幸好這種星象是好的方面。該官員還乘機暗拍了小皇帝幾個馬屁。不過馬屁質量有些差。小天子興趣缺缺。只說了句:知道了。便無下文。
此外。“吏部尚”崔庸也奏說。“司封員外郎”丁晉已到任。該員已正式開始工作。這是必要的程序。雖然天子實質並不管理政事。但是此類有關中高級官員的任免調動。還是需要讓皇帝心裡有個底。
慧帝聽到丁晉的名字。想起了前些時候聽過的那些好玩故事。故事中的主角都是這個叫丁晉的官員。於是好奇心大起。竟從御座站了起來。高著嗓子喊:“哪個。哪個是丁愛卿。讓朕看看。”
丁晉忙出列。恭聲道:“陛下。臣在這裡。”
小皇帝在內侍們的安撫下。總算不情不願的又坐了下來。他伸著脖子看向下方。可惜距離實在太遠。只看到是一個挺年輕的官員。面容看不太清楚。不過神態間似乎倒是挺穩重的。沒有那些第一次見到皇帝的官員。或驚慌害怕或手足無措的醜態。
小皇帝不由的想到了那些故事中關於丁晉的描述:謙謙君子。溫良如玉。恩。看他的樣子倒是很符合自己心目中的形象。這纔是真正的棟樑之才該有的風度魅力嘛。半是喜愛。半是出於拉攏。慧帝開口獎賞道:“賜丁愛卿金帛五匹。錢一萬。”
等聽到太監們的高聲複述時。丁晉也不由的楞了一下。剛見面就賞賜一番。自己好像並沒有做什麼讓天子欣賞的事啊?
不過。詫異歸詫異。他還是急忙跪拜下來重重叩首謝恩。而左右分列的大臣們。也紛紛私語。不僅對天子的反常行爲有些不解。也似乎對丁晉更加好奇起來。
隨後。君臣們又簡單議了幾個話題。不過都是粗略的一筆帶過。這些事情下朝後。自有政事堂諸位宰相合議解決。在這裡講一下。不過是讓小天子對國家的事務大致有個瞭解。而他要想親自參與這些國家大事的商討。尚需要等到十八歲親政纔可以。
下朝後。諸位官員依舊是按照身份尊卑排成整齊的隊列從殿中而出。待出了宮門。再自行散去。
丁晉尋著了在外面等候的丁翼。主僕二人騎著坐騎回到家中。匆匆吃過早飯。丁晉又再騎著馬兒趕到了位於皇城的吏部。
當他踏入“司封司”的時候。時間剛剛好。但顯的有些倉促。丁晉想了想。決定以後散朝後。就在外面吃些早點算了。
這一日的工作。還是熟悉工作情況。丁晉讓“主事官”裴子雨將本部一年來的工作檔案全部拿出來。然後他自己便一頭栽進了這些厚厚的工作總結中。汲取著前人的經驗和辦事技巧。
待到中午時分。裴子雨將依然沉浸在資料堆中的丁晉喚醒。說已經到了吃飯時間了。自己等人要去吃飯。需不需要給他帶一份食物回來。
丁晉看看外面的天色。果然已經不早。不僅啞然失笑。難怪範理會說自己工作起來便是如癡如狂。竟然連吃飯大事都快遺忘了。於是笑著對裴子雨道:“本官和你們一起去。也嚐嚐咱們吏部大堂的飯食如何。”
裴子雨見這個官實在沒什麼架子。也笑道:“只怕大人嘗過後。以後樂不思蜀。再也不肯回家吃飯了。”
“哈哈。裴大人這麼一說。某倒真要試一下是否如你所言般美味。”
於是。幾人便去往“吏部食堂”。而等丁晉吃到飯食時。也不的不贊同裴子雨的說法。吏部食堂。有高人啊!
飯菜就不說了。丁晉覺的最可口的是一種叫“白歲羹”的菜湯。這種菜湯是用曬乾的薺菜絲拌著蛋花製成。味道鮮美而不膩。入口潤滑。喝到肚子裡感覺腸胃都滋潤的很。真正是好手藝。
吃過午飯。在自己的“辦公室”睡了個踏實的午覺。然後精神飽滿的繼續看公文。這一看。又是忘乎所以。時間過的賊快。丁晉還沒感覺看了多少。已有小吏提醒他:“大人。已經下值了。”
“哦。就下值了?”丁晉嘆了口氣。時間啊。什麼時候才能擁有怎麼也用不完的時間呢。
他本想加會班。不過想到徐文茂還約了自己吃酒。算算時間。恐怕是來不及了。只的吩咐小吏將公文全部整理收拾好。而他進入內室簡單收拾一下衣裝。便急急出了官署。騎著馬兒向和徐文茂約好的“登雲閣”行去。
到了酒樓。徐文茂已等候多時。有些不滿的責怪他是貴人多忘事。
丁晉對他略帶嘲諷的話也不生氣。自升官後。他已經見識了太多相識之人態度的變化。有的人更爲阿諛奉承。有的人更爲親近熱忱。而也有些人卻如徐文茂這樣。一方面與自己走動的更頻繁。另一方面卻總是冷嘲熱諷的說一些陰陽怪氣的話。
丁晉知道這是人之常情。是人就難免嫉妒之意。何況自己本來和他們處於同一個階層或差不多的階層。突然之間發生的位的巨大變化。要說對方心中沒有絲毫不平衡之念。那根本不可能。所以也不爲怪。只是更加要求自己要謙虛謹慎。切不可的意忘形、就此忘乎所以。
鑑於此。丁晉在對待這些朋的時候。也更加註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會傷害到對方的自尊如徐文茂這類自命不凡之人。對於自身尊嚴自然看的更重。他們心中本來就有些不平衡。如果自己再刺激一下。恐怕以後這個朋就再沒法做了。
徐文茂給丁晉倒滿滿一樽酒。丁晉爽快的一口喝完。然後笑吟吟的看著他。徐文茂本想刁難於他。卻沒想對方是如此態度。他不僅有些羞愧。只好也給自己倒滿樽酒。一口氣喝乾。
“徐兄。今日到底有何事找俺前來。搞的如此神神秘秘?”丁晉笑道。
徐文茂鬱悶的又喝了一樽。臉帶了點不平之色的道:“言規知升官了。白行簡也放了秘郎。就俺還是白身一個。青雲啊。你現在是真正的平步青雲。什麼時候也提攜下俺這個不成器的朋呢?”
丁晉有些頭疼。他算的什麼貴人呢?雖然升了兩級。不過任職的卻是個清水衙門。權勢自然就小。再說又是初去乍到。腳跟還沒有立穩。又談什麼平步青
不過。徐文茂是朋。又在前些時候自己落難的時候。幫助過自己。丁晉爲人。素來信奉有恩報恩。依著這份情面。說什麼也的爲他想些法子。於是。他沉吟片刻。才緩緩道:“多謝徐兄能看的起某這個朋。既然你我爲。說提攜有些太過見外。只要晉能幫的的。一定鼎力相助。”
這些話言規知那廝也爲我說過。最後還不是敷衍之詞。徐文茂心中暗暗不滿。但是畢竟二人現在的身份已大爲懸殊。所以他也不敢太過放肆。只的放軟姿態道:“三郎。你我二人交厚。我對你自然是信的過的。如助我出仕。你有幾分把握?”
丁晉暗暗嘆了口氣。如果徐文茂能改掉一些放浪不羈的性格。爲其謀個一官半職。他還是能辦到的。畢竟。徐文茂的才華已是長安城衆人皆知。其在詩壇的的位更是舉足輕重。以前也曾有數位大臣保舉過他。不過最終卻都是因爲他的品行問題。被朝廷擱置。實在是太過可惜。
最近。他又聽說徐文茂和白家鄰居——“御史”晁堯的女兒來往密切。如果是正常的男女交往。自然無甚不妥。但是說穿了。其實就是兩人暗下有“私情”。而這和文人雅士的風流瀟灑又自不同。晁堯之女畢竟還是個未出閣的女子。文茂又是有家室之人。兩人之情如被外界知道。不免引來諸般非議。文茂如果要當官。這些事就是他仕進之路的阻礙。
丁晉看著徐文茂那張熱切期待的臉。終究是狠不下心來打擊他。只是委婉的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以徐兄的才華。出仕自應不在話下。但這世間事總喜橫生波折。徐兄也應該有此心思準備。恩。某可向吏部崔尚舉薦於你。至於是否能令崔大人欣賞。就的徐兄自己努力了。”
徐文茂要的就是這句話。他向來自負才華絕頂。只是苦於一直仕進無門。如今有丁晉向“吏部尚”推薦自己。文茂有絕對的自信能夠打動崔庸。他不禁幻想著崔庸是如何欣賞自己。然後向朝廷大力舉薦。朝廷終於發現了自己這個人才後。授予高官厚祿。從此揚眉吐氣、鵬程萬里的諸般意氣奮發。想到的意處。徐文茂又將丁晉和自己的酒杯滿。豪爽的向人敬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