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這一廂那書生謝過薛家食肆中諸人,也不再多坐,見得日落西山,眾人都各自歸家,自己也同朱六婆靦腆地笑了笑,拱一拱手,這便往外走了。
他出得保康門,也并不去其余地方,借著落日的一點余暉,徑直往那角門子方向而去,行至半路,便在一處小巷子附近停住了腳,等確認得地方,才拐得進去。
這正是李家未曾搬走時的住處,也是李程韋名義上母親家中的老宅。
那書生繞著宅子走了一圈,只見前后門緊閉,門上紅漆剝落,前門還罷,后門上頭都垂了蛛絲,門上俱是灰塵,一看就是長久無人打掃的樣子,估計是見那主家久未歸來,看門的仆役連表面功夫都懶得做了。
他看完了李宅,掉頭出了巷子,沿著御街一路走,半路攔了小舟,沿汴河到了浚儀橋坊,在那一處尋到了而今的李宅,細細看了一回。
那書生在浚儀橋坊附近尋了間筆墨鋪子,問得這家正在招抄書的書生,便進去接了兩樁活,一來二去,交得幾回抄本之后,便同在那鋪子當中的伙計混得熟了,從那些個人口中又打聽出一番話來。
他白日在浚儀橋坊附近晃著,一處地方只走一回,或尋鋪子,或尋酒肆,或尋茶樓,夜間則是把問到的東西一一記錄下來,過得五六日,能打聽到的,也都打聽得七七八八了,雖然各人的說法不一,可李家發家的過程,李程韋的家業分布,卻是沒有太大出入。
等到再問不出其余東西了,那書生才趁著夜色,混在人群當中,攔了小舟,順著汴河而下,徑直朝金梁橋街去了。
小舟一靠岸,他上得地,兩條腿就走到了一處巷子里頭,見后頭無人,這才往里頭走了,拍門進了一處院子,直直朝北邊房舍去了。
他進了內院,熟門熟路地推開一間廂房,等到里頭換了衣衫打扮,走得出來,一身簇新的服侍穿在身上,頭發梳得整整齊齊,卻是一個極干凈的小廝——果然是眉清目秀的松香。
等他重新進了內院,等人通稟之后,捏著一疊寫滿了字的紙走了進去。
里頭一個十歲出頭的小廝正坐在一個小幾子上說著話。
“那中人說,李家如今已經不怎么做布料生意了,馬匹生意也不像從前那般能做起來,卻是開了票號,又放利錢,又得了釀酒權,還開著當鋪子,她聽說我識得幾個字,就打算把我薦去那票號里頭做學徒?!?
“因我說老家沒有票號,若是將來想要回去,怕是沒有活可以找,只想去那布料、綢緞鋪子當中學工,只要有一門手藝,以后回鄉,也能自己開個鋪子?!?
“中人便勸我,說此時李家的綢緞、布料鋪子里頭無論掌柜的也好,老手的織工、繡娘、裁縫也好,原本那些個老人,俱都已經不在了,我便是去,也只能做個伙計,學不到什么東西,倒不如去那票號里頭,如今對外放利收息,李家不是小氣的,只要好好做,若是得了主家賞識,將來何苦要回鄉,便在京城立足,也不是不可能的……”
松香安安靜靜地站在一旁,等那小廝把話說完。
季清菱則是坐在上首,聽那小廝將自己問得的事情一一交代了一遍,又問了許多問題,小一刻鐘之后,先是夸了那小廝幾句,叫人賞了他兩吊錢,又給人放了一日假,讓他回屋好好休息。
那小廝得了夸,又得了假,還得了賞錢,喜滋滋地發誓道:“夫人且放心,我雖然年紀小,卻是個靠得住的,從前管事的教過,說主家交代的事情,就是親爹親娘來問,也不能對外說,如今多謝夫人賞,將來一定好好向松香哥哥、松節哥哥學,把差事辦得又快又好,不叫主家操心半分!”
松香立在一旁,只覺得那小廝雖然話說得粗糙直白,卻極是機靈,一時竟是暗自生出幾分慶幸來。
此時倒回去想,從薊縣到京城,他自入得顧府,其實算起來不過七年而已,可府中發生的變化,何止翻天覆地。
主家從一個小小的學子,點了狀元,任了親民官,到得如今,入仕才短短兩年,已經是朝官了。
其余且不論,單從這幾年入府的丫頭、小廝、管事、雜役來看,當真是一年比一年要挑人,若自己不是進府進得早,放到此時,極有可能連做個跑腿小廝的機會都沒有,更毋論進得內院,跟在官人身邊了。
而今府上這一堆子仆從,個個都成精了一般,想要在他們一群人當中出頭,更是難上加難。
他一面想著,等那小廝捧著銅錢出了門,連忙收回了神,先將手頭記下來的東西呈給了季清菱,才將這些日子聽來的事情細細回稟了。
季清菱先聽他說,其后才把他記下來的東西認真看了。
她撇開那些邊邊角角的東西不理會,只想著什么事情,會值得李程韋哪怕付出這般大的代價,也一心要巴結拉攏杜檀之。
不是有大回報,就是有大恐懼。
若說有大回報,李家如今開著票號,又做著放利錢的生意,算得上是一本萬利,又才得了釀酒權,而杜檀之早不是原本京都府衙的推官,雖說大理寺評事是升遷,可對于在京城里頭做生意的李家來說,縣官不如現管,與其花大力氣去挨上杜檀之,倒不如多放點心思在京都府衙里頭。
若說有大恐懼,如果只是尋常事情,李家潑天富貴,只要舍得撒錢,什么事情解決不了?
除非無法可想的重罪。
此時遇赦不赦的重罪,無非就是那樣幾個。
造反先就撇到一邊了,縱火也同他搭不上什么關系,其余皆也不沾邊,數來數去,好似他倒是干干凈凈。
杜檀之查過宗卷,也說李家并無刑獄在身。
可此時看他家中情況,先是父死,再是母亡,從一個從慈幼局中抱回來的棄兒,搖身一變,成了李家唯一的繼承人,以此為憑借,逐漸成了今日的氣候,當真是上天眷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