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趙公明奉師命下山自去將顓頊收入門下,悉心教導(dǎo)。此時倉頡經(jīng)過十數(shù)年辛勞,走遍名山大川,并在高明高覺二人的幫助下認識了數(shù)不清的奇珍異獸,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觀滄海橫流,識四季變化,明白了天地萬物造化的規(guī)律。終于造出數(shù)以千計,并成體系的文字。倉頡將這些文字整理起來,又創(chuàng)出語法句式,使之簡明實用。很快便廣傳天下,為世人接受。至此,倉頡造字之功終成。
秦華得高明高覺二人傳訊,知倉頡功成。急忙下山將倉頡帶回流波山,果然天降異像,鬼神夜哭。整個四大部州黑云壓城,陰霧彌漫,一片肅殺景象。流波山外圍更是驚濤駭浪,山川震動。九重陰云層層疊疊壓將下來,遮天蔽日。
秦華在第一時間便全力運轉(zhuǎn)起流波山護山大陣。又將三品蓮臺取出交于倉頡,令其安坐。一邊傳訊教中交好的師兄弟前來相助;一邊回轉(zhuǎn)洞府,將落寶金錢和剛剛孕育成形的聚寶盆取出。戒備地看著外面的陰云。
其實秦華自己也吃不準到底會發(fā)生什么事。外面的陰云雖然聲勢駭人,但卻不像是秦華熟知的任何一種天劫。然而秦華卻不敢大意,萬一有什么事,到時后悔可就晚了。
卻見天邊十數(shù)道流光閃過,金靈圣母、龜靈圣母帶著以秦完為首的金鱉島十天君趕到了。秦華連忙打開大陣將他們迎進島內(nèi)。金靈圣母建秦華等人憂心忡忡,忙說道:“師弟不必擔心!我等接到傳訊,不敢怠慢,已將此事稟知了掌教師尊。老師叫我轉(zhuǎn)告師弟,這天象乃是人間有變,人情通達于天。引起天地感應(yīng)所致,并非劫數(shù)。安心等候些時日便好!只是倉頡以后便不要隨便下山了,只在流波山中潛修便好,以免引起變數(shù)。”
秦華聽了此言,放下心來。一邊熱情地招呼各位同門,一邊仍然密切注意著外面情形。陰云壓頂三月有余,直將流波山遮蔽的日月無光。三月過后,陰云果然漸漸消散,露出蔚藍的一片天空來。金靈圣母等人也告辭而去。秦華這才放下心思,遂緊閉山門,與幾個弟子一起潛修不提。
卻說黃帝年事日高,而修行日速。乃傳位于其孫顓頊,自采首山銅,于荊山鑄九鼎,分鎮(zhèn)治下九州氣運。鼎成,功德圓滿。玉虛宮原始天尊遂命坐下第十二弟子黃龍下界將黃帝接上仙界,成就五帝果位。
黃龍真人領(lǐng)命而去,來到荊山,對黃帝說道:“奉玉虛圣人法旨,因你功德圓滿,成就五帝功果,特接你去仙界。”黃帝大喜,翻身上了黃龍之背。余下平常修煉闡教道法的大臣共七十余人,也一并接上天去。其余小臣,紛紛欲上黃龍之身。黃龍真人哪里肯依,搖頭擺尾將之推離開去。爭執(zhí)間拽斷許多龍髯,落地化為龍須草,黃帝慣常所用寶弓也一并落地。那黃龍見斷了龍髯,心中惱怒。顧不得其它,挺身飛騰入高空,眨眼消失不見。(黃帝在道教中的神位為第三神階左位)
黃帝一生功業(yè)頗豐,有黃帝內(nèi)經(jīng)、黃帝陰符經(jīng)、九鼎神丹經(jīng)、龍首經(jīng)等許多珍貴經(jīng)書傳世。可謂千秋功業(yè),萬古流芳。
黃帝之孫顓頊,二十歲得黃帝傳位為人皇。彼時趙公明既為帝師,截教萬仙一時再度下山,聲勢日隆。顓頊在位時,加強各部族間的融合,在截教強大的支持下強令禁絕從洪荒時代、人巫融合之后便一直流傳下來的巫教,將許多小部落信奉的神明一概抹去,大力宣揚道門的正統(tǒng)性。顓頊在位78年,死時98歲,子孫眾多,得道脫體飛升,并非肉身成圣。
顓頊得道之日,將帝位傳于堂侄高辛氏姬嚳。那帝嚳生于窮桑,少小聰明好學,十二三歲便有盛名,十五而佐顓頊,封有辛地方,三十而得帝位,遷都毫邑,享壽百歲。帝師為人教玄都大法師所化的赤松子大仙,在位之時,人才濟濟,天下大治。
此后堯舜二帝相繼而起,興禪讓,行德政,天下敬服。堯嚴肅恭謹,光照四方,上下分明,能團結(jié)族人,使邦族之間團結(jié)如一家,和睦相處。且為人簡樸,吃粗米飯,喝野菜湯,自然便得到了百姓的愛戴。興禪讓,很好地解決了權(quán)力交替之時可能出現(xiàn)的動亂和不滿。
舜娶堯二女為妻,受各部族推薦而為帝。增設(shè)官吏,知人善任,治下政通人和。設(shè)置諫言之鼓,讓天下百姓盡其言;立誹謗之木,讓天下百姓攻擊他的過錯。治天下五十余年,卻終于在他為帝期間發(fā)生了一件危及天下百姓生死存亡的大事件,滔天的洪水暴發(fā)了。
卻說三教各做了一次帝師,堯舜之時,卻沒有再從道門修士中選出帝師來。只是三教修士常往來四大部州,在人族中傳道授徒,宣揚道法。巫教既滅,道門正統(tǒng)地位無可撼動,香火日盛一日。
至巫妖大戰(zhàn)之后,洪荒數(shù)百萬妖族全部避居北俱蘆洲。一時高手俱失,許多強大的法門神通不是隨著大戰(zhàn)消失,便是被帶到了隱居之地。導(dǎo)致三大部州妖族一蹶不振。數(shù)萬年來,北俱蘆洲之外新生的小妖都只能修到妖王境界。所有的妖族也都認為妖王便是妖修的最高境界了。
這些妖族盤踞深山,劃分地盤。因巫族與人族融合,秉持了巫妖血仇的新生妖族們便不斷騷擾人族部落。人族在巫師們的帶領(lǐng)下,也不斷剿滅妖族。雙方仇怨越積越大,普通人族對妖怪漸漸形成了恐懼和厭惡的心理,可說聞妖色變。
當然,也有妖族仗著變化之術(shù)混跡人間,普通人族也辨認不出。以其神通法術(shù),一概認為神仙,享受了一些人間香火。
卻說前時巫族支持的蚩尤爭帝失敗身死,后刑天、風伯、雨師等人相繼被道門打壓。及至顓頊之時,強廢巫教,巫師地位一落千丈,終于引起巫族所有大神者的不滿。
祖巫殿剩余大巫以血祭的方式將此事告知囚禁在無涯山的祖巫共工。共工大怒,遂發(fā)洪水于天下,以警世人。共工本意不過懲戒一番,聊以示威耳。奈何其本身神通廣大,散落人間各個幽暗角落的妖族又不斷興風作浪,普通巫師也趁機推波助瀾,發(fā)泄心頭怨氣。竟使得這場洪水聲勢越發(fā)浩大,越演越烈,漸漸不可收拾。
道門三教本來見祖巫發(fā)怒,心下也確實有愧。起先便也聽之任之,任由洪水泛濫。但見大水經(jīng)久不息,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終于也忍不住了。三教圣人同時發(fā)旨,命弟子下山相助人皇治理洪水。又遣相繼警告共工,令其安分守己,莫要再造罪孽。共工不過一時憤怒,聽了圣人言語,自然收手。
然而洪水滔天之勢已成。源頭雖斷,洪水一時卻仍然無法消退。一時間,三教各顯神通,巫妖并逞手段。三界再次熱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