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129章 太祖教孫

徐增壽把楊旭的事情從頭到尾講了一遍,雖然在朱元璋面前,他不敢太過放肆,仍然刻意地描述了一下楊旭當時如何憤怒,以及屠盡所有雞犬的場面,朱允炆聽罷振衣而起,氣得滿面緋紅,大聲喝道:“侵占他人祖宅,當作羊圈馬棚棄人亡母靈位,任由雞鴨涂污,當真是可忍孰不可忍殺得好,就算殺人也不為過,只殺一群雞犬,他楊氏族人還好意思打官司告狀,真是刁頑不可教也”

朱元璋不動聲色,只是瞟了眼孫兒,緩緩問道:“孫兒以為,這楊旭所為,當得?”

“當得,自然當得”

朱允炆亢聲道:“孝是仁義之首、百善之先,自古孝子孝女為報祖父母、父母之仇殺人,朝廷向以恩赦,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自秦漢以來,朝廷莫不以孝治天下,敬天、孝祖、敬德、保民,百姓方能恪守君臣、父子、長幼之道:在家孝順父母,至親至愛在外尊老敬老,選賢舉能在朝廷上則忠于君王,報效國家……”

朱允炆倒不是假惺惺的作戲,只為取悅皇祖父。他自幼受儒家教育,確實很重孝道,雖然其中有少許作秀的成份,因為他能競爭得到這個皇位繼承權,就因為他的孝道。

按道理講,朱允炆并不是嫡子嫡孫,而是嫡子庶長孫,所以他本來不是第一順位繼承人。

太子朱標一共生了五個兒子,皇太子妃是鄭國公常遇春的長女。這位常氏生了兩個兒子,長子朱雄英,八歲早夭,次子朱允熥,這是嫡長子嫡次孫,第一順位繼承人。按照傳統禮制,繼承人的順序是嫡長子嫡長孫嫡次孫嫡次子,所以真正的繼承人法位順序,朱允熥應該排在他二哥朱允炆的前面。

但是朱允熥當時太小,才學有限,表現過于平庸,朱元璋自己當時已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他不能不考慮主少國疑的問題。再說朱允熥的親姥爺是常遇春,舅姥爺是藍玉,鄭國公常茂是他大舅,開國公常昇是他二舅,一旦這個年紀小,才干又平庸的孫子做了皇帝,天知道會出不會出現外戚專權的局面?所以幾乎未做任何考慮,朱允熥就被他否決了。

這時候,在朱標過世時悲痛欲絕表現殊異的孝順孫子朱允炆就進入了這個遲暮老人的視線。

父親死了,朱允炆當然傷心,但是弄得形銷骨立,三日不食幾乎氣絕,這就孝順的有點過火了。朱標是皇太子,國事忙碌的很,而且還不只他一個兒子,他又是庶子,要說朱標和他有多長的時間在一起,感情深厚得多么無以復加,以致老爸死了,他恨不得追隨于地下,那就有點扯淡了。

真要說親,他和皇祖父朱元璋更親,祖孫倆在一起的時間最多,朱元璋對他又特別的慈祥可親,朱元璋死后,他也沒悲痛成這個樣子。他埋了朱元璋,擦擦眼淚,挽起袖子就開始收拾叔叔了,第一個倒霉蛋周王是朱允炆剛剛登基一個月就被拿下的,可見他有多忙,哪有閑功夫悲痛個沒完。

其實換做一個普通人,家里辦喪事,本來就傷心的你要不要表現得更加哀慟,免得旁人說閑話呢?這是人之常情,也不用對朱允炆特別苛責,說他如何虛偽,尤其是他自幼受儒家教育,這是嚴格按照古禮守喪,并沒什么不對。但是反過來,非要把他的這種行為捧上天去,說他至仁至孝,那就是走向另一個極端了。

朱允炆在父親的葬禮上表現的如此突出,其中還有他的師傅黃子澄指點的緣故,黃子澄對朱元璋的心思看得很清楚,嫡次孫朱允熥自己平庸無能,他母舅家又太有能耐,一向護食的朱元璋必然會考慮到外戚專權的問題,朱允熥繼位的可能并不大。

但朱允炆不是嫡孫,皇位豈不是該傳給朱元璋第二子秦王了么?卻又不然,因為皇太子妃常氏在生下朱允熥的當年就去世了,此后太子東宮一直由朱允炆的生母呂氏執掌。她是事實上的繼太子妃,這樣的話,她的兒子也可以算是嫡孫。

盡管沒有走法律程序,太子東宮正位一直虛懸,沒有正式冊封呂氏為太子妃,以致朱允炆稱帝后,仍得稱常氏為嫡母,追尊常氏為孝康皇后,而不是自己的親生母親,但是畢竟從理學和禮教上,這還是說得通的。

正因為朱允炆主要是靠孝道得到了朱元璋的青睞,他在這方面特別注意有所表現也就在所難免了。朱允炆聽了徐增壽所言,確實非常氣憤,同時,因為缺乏自信,他對自己的叔父們總是抱著強烈的戒心,懷疑他們覬覦自己的皇位,對這個受到親族叔父們壓迫排擠的楊旭,本能地有種同仇敵愾的感覺,所以這一番長談侃侃,當真是痛快淋漓,擲地有聲。

朱允炆說完了,原以為會得到祖父的贊許,偷偷瞧一眼朱元璋,卻見他仰臥枕上,雙眼微闔,卻似已經睡著了,忙收了聲,往他旁邊站了站。

靜默片刻,朱元璋慢慢張開眼睛,看了眼孫子,又看了眼徐增壽

,微微笑道:“嗯,孫兒所言有理,這件事往小里說,不過是一個小家族里的一樁小恩怨,可往大里說,這卻關系到孝道與律法、公正與嚴明的大問題,怠忽不得。”

他示意了一下,朱允炆忙又將他扶起,將靠枕墊在他的背后,朱元璋沉吟片刻,忽地一笑:“增壽,你講的好故事呀。”

徐增壽心里打了個突,連忙躬身道:“只是恰逢其事,又蒙皇上問起,臣才略略提起。”

朱元璋笑了笑,并不點破他用心,只道:“朕正在修訂《大明律》,朕為吳王時,草創新法,洪武六年著手修訂損益,歷時十六年,于洪武二十二年方才編成。可……終究還是有所疏漏,不算至善至美。治天下禮樂為先。或言有禮樂不可無刑政,朕觀刑政二者不過輔禮樂為治耳。

若徒務刑政,雖有威嚴之政,必無和平之風。故禮樂者治民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藥石也。禮樂是道,律法為術,律法形于其表,卻也不可大意,所以朕命刑部尚書趙塵風等人正重修《大明律》、《大誥》,攝其要略,載錄案例,附載于《大明律》之后,以使天下官吏可悉依贖罪之例論斷。

增壽,這個案子很不錯,你去應天府,告訴王洪睿,要他仔細斟酌,多加考慮,好生處斷。再告訴刑部,叫刑部和大理寺關注此案前后經過,審理結果,一旦案情審理明白,可編次入書,將來刊布中外,凡有類似案例,令天下人知所遵守。”

徐增壽聽了暗暗咋舌:“乖乖隆地咚,這么一件破案子,本來只是江寧縣令的事,官司打到應天府已經了不得了,現在還要加上刑部和大理寺,至于鬧成這副德性嗎?”

徐增壽趕緊答應一聲,又壯起膽子問道:“皇上,若應天府問起圣上之意,臣該如何作答?”

朱元璋淡淡一笑:“允炆是國之儲君,他的意思,就是朕的意思。”

徐增壽大喜,連忙躬身道:“是,臣知道了,臣這就去傳圣上的口諭,臣告退”

待徐增壽出去后,朱元璋沉聲道:“允炆吶”

朱允炆連忙欠身道:“孫兒在。”

朱元璋緩緩地道:“民間無小事,帝王更無小事,一言一行,天下表率。燕昭王重金買骨,趙太祖夜不加餐,燕昭王真的愛惜一匹千里馬的骨骸嗎?趙太祖真的吝于一頓夜宵嗎?不然,只因帝王一舉一動更是關系國運,是故不得不予謹慎。”

朱允炆不明祖父這番教誨的用意,有些茫然地應了一聲。

朱元璋瞟他一眼,嘆了口氣,點明了道:“你是國之儲君,將來就是這大明的皇帝,切忌聽風是雨,喜怒形于色,須知天子金口,一言既出,輕易便更改不得,否則朝令夕改,威信盡喪,這個結果,可就嚴重了。”

他長長地嘆了口氣,又道:“人常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然而,說來容易,身為帝王,豈能輕率犯錯,一旦犯錯,豈能輕易更改?故而,唯有慎重,兼聽則明呀”

朱允炆這才聽明白了些,遲疑道:“皇祖父,您是說……方才徐增壽所言不盡不實?”

朱元璋搖搖頭:“騙你么,那倒未必,也許他說的是實話,不管是否詳盡詳實,你都不該那般輕率地表態的。”

朱允炆脹紅臉道:“孫兒知道了,那……那不如追回成命吧,這件事還是令有司詳查的好,不然……不然真個要應天府按照孫兒的意思去辦,萬一那楊旭才是盛氣凌人,欺辱族親的人……”

朱元璋淡淡地道:“那又有甚么關系,比起當朝儲君的威信,一家一姓些許得失,又算了甚么,難道朕的孫兒一句話,還抵不過九頭牛么?”

朱允炆感受到祖父的關懷維護,不禁為之動情,眼圈兒一紅,低低地喚道:“皇祖父……”

朱元璋拍拍他的手,又道:“朕這次重修大明律,其實也是為了你。以前《大誥》之中的刑律過于苛重了些,法律太重了刑罰必然泛濫,吏治太嚴了則施政必然苛薄。鉗制下民犯者必眾拘索下情巧偽必滋,百姓們要手足無措了。朕主天下時,正當收拾亂世,又當新貴叢生,不法者眾,所以刑不得不重,如今懲治貪官污吏已見成效,天下穩定了,你治平世,刑便當輕,所謂‘刑罰世輕世重’,即為此理。關于重修大明律的事,你可以關注一下。”

朱允炆連忙應道:“是,孫兒記下了。”

朱元璋頷首道:“嗯,你退下吧,朕有些乏了,歇息一會兒。”

“孫兒遵命”朱允炆站起身,給朱元璋掖了掖被角,躡手躡腳地退出殿去,剛出殿門,一轉身,就見黃子澄頭頂兩扇官帽翅兒搖呀搖的,腳步匆匆而來,朱允炆有些詫異地迎上去,喚道:“先生,何事如此匆忙?”

第405章 避不見君第862章 雙雙藏第590章 皆大歡喜第941章 本本催心第16章 小喇叭開始廣播啦第701章 公說公有理第997章 雙動手第798章 狩獵第848章 變故第775章 發情的駱駝第857章 狗咬狗第944章 收網第766章 義工第147章 做事要絕!第402章 再入金陵第140章 換主場第59章 擄人第16章 小喇叭開始廣播啦第372章 天花亂墜第599章 馬腳第955章 最難處是自識第842章 分寸第861章 瓦剌風第614章 蛋疼的歪理第1章 溪上何人品玉簫第818章 雙喜臨門第669章 行匆匆第987章 霸道第721章 一喜一憂第113章 漏網之魚第837章 撒網第102章 夫唱婦隨第247章 兄弟異心第818章 雙喜臨門第754章 先行第630章 運籌第669章 行匆匆第231章 難過的河第876章 偷人第396章 情難自禁第571章 潤物無聲第24章 三岔口第824章 三國·戰國第775章 發情的駱駝第12章 夜行非一人第359章 剖心第652章 女人真頂半邊天第983章 鹿鳴呦呦第429章 八月桂花香第219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114章 愛神西門第394章 欲脫牢寵第425章 明知不可為第174章 難兄難弟第158章 下餌第713章 不一樣的心思第54章 雨中謎第757章 埋伏第306章 理智與欲望第859章 信譽破產第1023章 二不休第511章 寢中私語第922章 口水大戰第655章 紀綱討官第296章 自古華山一條路第445章 又起風波第658章 街戰第786章 從不曾言的秘密第178章 唯一線索第60章 楊少爺、紫衣藤,算計算計第740章 將行路第999章 假作真時第224章 粗線條的蘇三姐第956章 便宜了誰?第973章 草原上的紅色曙光第934章 為了你,好好的第547章 一石數鳥第1015章 風不止第965章 逐白狐第153章 舍小顧大第114章 愛神西門第860章 臨行語第731章 老謀深算第882章 斗折蛇行第171章 找揍第98章 回馬槍第617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125章 借東風第532章 伊甸園之蛇第275章 君欲揚帆第728章 意圖安南第843章 地久天長第946章 一網打盡第92章 冤家路窄第739章 我做先鋒第393章 南征北戰第416章 為情所苦第824章 三國·戰國第308章 利動人心第874章 騙子相會
第405章 避不見君第862章 雙雙藏第590章 皆大歡喜第941章 本本催心第16章 小喇叭開始廣播啦第701章 公說公有理第997章 雙動手第798章 狩獵第848章 變故第775章 發情的駱駝第857章 狗咬狗第944章 收網第766章 義工第147章 做事要絕!第402章 再入金陵第140章 換主場第59章 擄人第16章 小喇叭開始廣播啦第372章 天花亂墜第599章 馬腳第955章 最難處是自識第842章 分寸第861章 瓦剌風第614章 蛋疼的歪理第1章 溪上何人品玉簫第818章 雙喜臨門第669章 行匆匆第987章 霸道第721章 一喜一憂第113章 漏網之魚第837章 撒網第102章 夫唱婦隨第247章 兄弟異心第818章 雙喜臨門第754章 先行第630章 運籌第669章 行匆匆第231章 難過的河第876章 偷人第396章 情難自禁第571章 潤物無聲第24章 三岔口第824章 三國·戰國第775章 發情的駱駝第12章 夜行非一人第359章 剖心第652章 女人真頂半邊天第983章 鹿鳴呦呦第429章 八月桂花香第219章 仗義每多屠狗輩第114章 愛神西門第394章 欲脫牢寵第425章 明知不可為第174章 難兄難弟第158章 下餌第713章 不一樣的心思第54章 雨中謎第757章 埋伏第306章 理智與欲望第859章 信譽破產第1023章 二不休第511章 寢中私語第922章 口水大戰第655章 紀綱討官第296章 自古華山一條路第445章 又起風波第658章 街戰第786章 從不曾言的秘密第178章 唯一線索第60章 楊少爺、紫衣藤,算計算計第740章 將行路第999章 假作真時第224章 粗線條的蘇三姐第956章 便宜了誰?第973章 草原上的紅色曙光第934章 為了你,好好的第547章 一石數鳥第1015章 風不止第965章 逐白狐第153章 舍小顧大第114章 愛神西門第860章 臨行語第731章 老謀深算第882章 斗折蛇行第171章 找揍第98章 回馬槍第617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125章 借東風第532章 伊甸園之蛇第275章 君欲揚帆第728章 意圖安南第843章 地久天長第946章 一網打盡第92章 冤家路窄第739章 我做先鋒第393章 南征北戰第416章 為情所苦第824章 三國·戰國第308章 利動人心第874章 騙子相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子县| 汤原县| 孙吴县| 赣州市| 大同市| 芷江| 西乌珠穆沁旗| 黎平县| 新野县| 广昌县| 新沂市| 吉木萨尔县| 奇台县| 贵港市| 黑河市| 南投市| 丹寨县| 宣汉县| 呼伦贝尔市| 大兴区| 泗水县| 汶川县| 大城县| 塔城市| 扎囊县| 沾化县| 平和县| 汾西县| 互助| 康定县| 喀喇沁旗| 沧源| 波密县| 潍坊市| 阿拉尔市| 开江县| 昔阳县| 海丰县| 东安县| 溧阳市| 博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