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可能想的有點兒簡單,但是有些事情這些東西並不簡單,比如天啓坦克上的兩門大炮。你要放兩門120mm口徑的大炮是不可能的,也是完全不現實的,那後坐力簡直是無與倫比。當然了,這一切都是幻想,當這些東西寫成報告交給上級的時候,上級就是兩個字,不批。
國家對於武器雖然很急需,但是這種試驗型的武器,說實在的,還是沒有辦法去製造。因爲國家要保證每一分錢都用在了民生上面,現在國家可是還沒有撤軍呢,常備軍隊在五百萬人,對於共和國現在雖然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這些問題遲早都是面對的。
於是呢,武器製造不了,那就只有製造一些比較合適的東西了,比如鋼筋。別小看這小小的鋼筋,加工起來還是十分複雜的,而且鋼筋的強度還是很高的,要保證起來談何容易。這玩意基本上算是比較普通的也是要有很複雜的工序,要保證強度,也是要不斷的實驗才能出來結果的。
不同的鋼筋對應不同的用途,有的鋼筋則是要求抗腐蝕性好,一般來說伸長率大的鋼材,其工藝性能好。爲什麼韓城要率先製造鋼筋,不還是因爲現在國內沒有做這個的廠子嘛。首先來說,因爲還沒有美國那樣的摩天大樓,對於鋼筋的需求量反而沒有多少,甚至說幾乎沒有。特別是現在的住房普遍都是平房,那就更用不著鋼筋混凝土了。洋灰可能會用到,但是鋼筋絕對是用不到的,平房不考慮那麼下血本。
韓城則是考慮的是大規模的公路鐵路建設,公路建設很明顯,現在你說全部鋪成柏油馬路根本不可能,即使可能了,那麼錢誰來付啊?柏油馬路和水泥馬路根本不是一個造價成本,工廠現在除了設備零件,還沒有造過一個正兒八經的東西呢,要不然可對不起山西第一設備製造廠的名頭。
一般現在都是第一或者第二設備製造廠,地方上也都是這樣命名的,只不過地方上的。只不過現在蘇聯大規模的援助還沒有完全鋪開,全國各地都在造廠房打地基,一切是以基礎建設爲主。日後面臨的困難還有很多,比如現在很少出現的斷電,在居民用電不是很多的情況下,工業生產還是可以繼續的,但是等到局面用電增長,工業生產完全鋪開之後,就會出現一個事情,居民用電會出現不規律的斷電。
其實現在居民家裡基本上沒有啥用電需求,家裡有電器的可能就是多了一個電燈而已,還不敢隨便開,因爲電費太貴。用油燈纔是主流,有的燒得煤油,有的則是燒得植物油,不管是燒得什麼吧,反正這些油燈不費電。工廠裡可不行,工廠裡所有的地方都是要用電的,甚至加班的時候晚上還要燈火通明。
韓城調試著機器,這些機器都是新改的,蘇聯人援助中國帶來的不止有專家,還有大批的工業設備。只要等到國內的設備廠全部建立起來,就可以自己製造自己的設備了,也不用辛辛苦苦打報告讓上級同意了。鋼筋並不是說簡單的一根胚料就解決了,而是不斷的擠壓成型的。鋼材的質量要好,還有後續一系列的擠壓加工也要有控制。這麼一套設備改下來難度還是蠻大的,而且產量暫時也不會很大,可能一天的產量可能就是一噸多。
不過這基本上解決了有無,這是普通的螺紋鋼筋,至於後續的精製螺紋鋼筋那得等技術實力上去了才行。世界範圍內都用的這個玩意,暫時也是夠用了,至少在基建狂魔沒有起來之前,這都是完全夠用的。修橋鋪路,反高官的道路基本上可以符合要求,只要這幫人不瘋狂超載就行了。
“達瓦里氏,你這是要自己造鋼筋嗎?”
彼得老師看著從機器裡出來的熱軋鋼筋,也是一頭霧水,這東西其實不值錢,蘇聯有很多的廠子是可以造出來的。他不清楚韓城爲什麼要造出來,難道就是要說什麼自立自強?
“對啊,我這邊要給廠子修個路,現在汽車過來多麻煩,一旦陰天下雨了,所有的道路都泥濘不堪。這裡是北方,雨水還是很少的,但是萬一下一場暴雨,恐怕停車的地方都很難保證不泥濘啊。”
修路?扯淡。韓城壓根就沒有想過修路這個事情,無非是現在國內的需求所致。鐵路兵正在努力的修築隧道,讓中國的鐵路網儘快的成型,公路網的修建也是重中之重。鋼筋只不過能解決他們一部分的問題,但是僅僅這一部分就已經不少了,至少國內有條件做出來了。工廠到山西城內的道路其實不用韓城自己說,這些東西都是有人關注的,老首長作爲山西的軍政要員,他自然知道修路的重要性。要是以前的修路,如果依照古代的方法,那是把泥土挖出來夯實,泥土要上籠屜蒸一邊才行,這樣才能保證沒有雜草從路中間長起來了。民國的公路建設,完全就是進入現代化了,只不過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美好,鋪設的道路可能工具方便了,但是還是在以前的官道上小修小補,根本沒有大規模建造的念頭和財力。
“那爲什麼不從蘇聯進口呢?”
“寶貴的外匯要用在最關鍵的地方,我們不能浪費每一分錢,能夠自己造出來就自己造出來。”
韓城這邊只不過是尋找了一個契機,在這些工人腦海裡知道自動化的重要性。這些產線的自動化生產其實不是太難,控制設備完全可以自己搭建起來,人用來控制胚料的進度,甚至說決定生產線的開始和結束。雖然說也能用人力生產,但是人力生產是不是有些太慢了,而且適不適合把這些學員全部浪費在這一條產線上。
機器轟鳴的聲音還是挺大的,一段胚料經過一系列的拉伸和擠壓,最終在表面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螺紋。這些強度還是蠻高的,然後和洋灰進行融合,可以造出來符合條件的水泥路面。甚至說韓城還可以湊出來一直工程隊,這些工程隊可以利用這些鋼筋捆綁結紮,弄出來一個又一個的鋼筋籠,增強路面的結構。
最後一步的切割一定要快,刀也要夠硬才行,爲了最後一步,韓城實驗了很多的材料,最後才確定了剪切的方式。按照規定生產的鋼材最後被運輸到倉庫,這些鋼材很快就會被運走,給老首長那邊看看,順便把用途也寫一下,讓山西的公路網開始鋪設。
“這是螺紋鋼筋?”
“是的,是螺紋鋼筋,這個螺紋鋼筋的強度基本上可以滿足很大部分的需求了,可以作爲屋頂的預製板,也可以用作港口的建設。”
韓城撿起來一段廢料,在地上敲敲打打的,這玩意好不好,那得是專業人士說了算,自己這些人說了是不算話的。工程兵他們應該很清楚鋼筋的效果,當國內的鋼筋可以滿足了,他們才能最大限度的進行大規模的建設。
“不得不說,質量還是可以的。”
彼得老師沒有說什麼,只是簡單的看了一下,然後在筆記本上記錄了什麼。他知道韓城申請了天啓坦克的製造計劃,只不過上級沒有批準,主要原因估計還是因爲要消耗大量的鋼材所決定的。可是當這些鋼材用在了其他地方,比如這麼多數量的鋼筋,那就不算是消耗了,而是相當劃算的買賣。
晚上回到了房間裡,彼得老師看了一下自己筆記本的記錄,他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廠子,工人毫無理由的信任廠長進行生產,似乎是不怕自己的東西沒有人要。計劃經濟是主流,基本上廠子裡生產了什麼東西,很快就會被別的地方得知,有需要的直接打電話過來申請,同意了就直接安排運輸車輛去送貨了。
“這裡真是一個神奇的地方,他們似乎總能從不起眼的地方找出不同的地方,可以自動生產鋼筋的機械其實不是什麼難的東西。這可能是這些不識字的工人們第一次見識到工業化的威力,一切都是流水線,工人們的工作就是把這些鋼筋運輸到倉庫裡進行保存,等待汽車過來拉走。”
彼得在日記本寫下來這些話,這些設備造成的影響還是蠻大的,至少對於彼得老師來說,任何語言都無法表達工業化的強大,但是韓城的工業化一下子彷彿給了所有學員打了一針強心劑一樣,讓他們真正的體驗到了工業之美。
韓城其實現在則是腦瓜子疼,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腦子感覺都有些不靈光了,總是慢別人一拍。不過說到底,這樣造成的結果有兩個好處,就是工廠的自主權擴大了,單純的零件製造設備廠不能滿足韓城的要求和預期。韓城則是想通過一系列的動作,把周邊都變成一個合格的現代化工廠,不過現在說還是有些早的,因爲這裡還都是野地,沒有多少人願意到這荒郊野外去建立一個工廠。其實不只是其他人不願意,韓城也不願意,但是誰讓這裡離著縣城太遠了,遠的別人根本就不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