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手里的這個項目評估放下,李顯捏了捏鼻梁,提醒了一句,“有自信是好事,該腳踏實地的時候,還是要踩穩了,免得翻車。”
聽見李顯的話,其他幾人臉上都露出悻悻之色的神色。
跟著就聽見李顯又來了一句,“不過《明日邊緣》第一周的訂閱人數就有1300W,咱們也算打了一個漂亮的勝仗,就算得瑟一點,好像也沒什么問題。”
小會議室這才又響起歡笑聲。
“我現在就想知道咱們的口碑怎么樣,第二周的數據可就靠它了。”
即使首播數據很亮眼,不過大家也沒有徹底放下心來,多少還是有些擔心會不會口碑崩盤的。
Netflix的歷史上,首周接近3000W訂閱的作品,都有第二周直接縮水60%的記錄,他們再怎么自信,也不敢說能讓世界那么多地方的人都喜歡他們的作品。
“今天周二了,加上周末都過去了五天,評分體系早應該解禁了,一會還要跟Netflix聯系一下,看看情況,也省的擔驚受怕的。”
這番話說出了大家的心聲,眾人不約而同的點頭表示認可。
雖然Netflix是一家超大型的互聯網公司,但是在運營效率上還遠不能跟國內的公司相比,要是三大視頻網站上了這樣一部劇,別說要等到周二,上周末他們就該收到一系列的數據反饋了。
“這個事情你們一會自己跟進,現在我們來說說這幾個新項目的事情,這個最近都看了吧?”
李顯從旁邊拿出一本不算厚的書來,書封上印著顯眼的大劉科幻短篇小說集幾個字,白色的腰封上還有《三體》·大劉·作品的字樣,顯然宣傳的主體還是放在他名氣最大的長篇上。
幾個主創紛紛點頭。
《明日邊緣》項目結束之后,原本的項目組除了必要的人員流動,大部分人都直接被轉入了下一個項目,雖然他們的工作內容還是待定,不過大家都能猜到李顯的想法。
擺明了是準備拉起架子,再搞一波大會戰。
“大劉的書,我上學那會就看過,前幾天又翻出來重看了一遍。”
“我是前幾天剛看的,震到我了。”
“短篇基本都看完了,最近在看三體,想象力牛逼。”
看著手上的書,李顯環視一周,隨口說道:“要是還有沒看完的我也不管了啊,回去自己補課,對這幾部作品我有一個想法,時間線和故事邏輯上比較接近的作品,我們要試著建立起一個統一的世界背景起來,這樣方便我們以后的作品風格統一。”
“主要就是《中國太陽》、《全頻帶阻塞干擾》、《流浪地球》這三個短片吧,這個三個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統合在一條時間線下面,至于《微紀元》,感覺可以作為《流浪地球》這個故事的一條平行支線來制作。”
公司的編劇瞬間get到了李顯的想法,頗為興奮的比劃道。
其他人順著這個思路想了想,發現還真是可以,《中國太陽》作為前傳安排上,里面那艘飛出太陽系的飛船,可以作為流浪地球故事背景中,探索了那個半人馬座比鄰星的前哨。
而這個前哨飛船的發現,還在地球上引發了一場戰爭,可以作為《全頻帶阻塞干擾》的主要劇情,然后也因為這場戰爭,發現了太陽的不穩定狀況,繼而發動了流浪地球計劃。
整個故事邏輯,只要將三個短片中的相關內容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微調就可以自洽。
李顯對編劇的這種腦洞頗為認同,現在講故事都要講究一個宇宙系列,不僅是因為這樣更好從觀眾手里騙錢,還是因為這樣做更容易搭建起一個受到認可的故事體系,顯著降低項目風險。
尤其是這樣零散的短篇,要想制作出一定長度的內容必須要經過內容上的改編,連續三個短片都要進行改編,風險還是太大了些,如果能先傾力搞出來一部成功的作品,再將其他作品歸入這條故事線中,無疑可以極大的降低風險。
而且這種方式并沒有改變最核心的故事爽點,只要改編的內容符合邏輯,并不會影響大家對整體故事的觀感。
“不錯,這里你們編劇團隊可以先嘗試一些想法,各種可能都可以開腦洞的想想,后面我們再請大劉來跟一起探討這些。”
“那我們先從哪一部的內容開始上手比較好?五部作品肯定要有個先后順序吧。”
有其他的主創問道,編劇對故事背景進行調整的階段,并不會影響到實際的項目籌備內容,一些設定上的工作也可以同步進行。
“我覺的《中國太陽》不錯,主線清晰,故事性也挺好的,改起來應該最方便,而且作為我們科幻系列的開篇,切入點也很合適。”
“《中國太陽》還是太人文了一點,我們既然想在觀眾那里收割期待感,當然要選擇效果震撼的,《微紀元》或者《流浪地球》才合適吧。”
“那怎么不拍《球狀閃電》或者《全頻帶阻塞干擾》呢,這兩個也不差啊。”
“戰爭或者驚悚風格的作品現在市場上并不缺少,沒有新鮮感啊,你想想我們要是能把《流浪地球》給整出來,那種太行山都只有基礎建筑高的行星發動機在大熒幕上出現是什么感覺?”
“這倒也是,那種場面想想都很帶感。”
這個理由很快就受到了支持,會議室里的幾人開始暢想融化的冰川,百米巨浪,被冰封的上海,以及數百米的地下基地,任何一個畫面光想想都能把效果拉滿。
不過他們也都明白,這些玩意要是真的搞出來,究竟有多麻煩,那要燒掉的錢堆起來,恐怕都能塞滿眼前這個會議桌的大半空間。
于是目光都集中在了李顯身上,這種事,只有他說了算。
看著眾人眼中的光芒,李顯打了個響指,“既然都說我們是冤大頭,那就讓人看看我們的頭到底有多大,就先從《流浪地球》下手,公司的項目一直都收益高企,我們不造點高風險的事對沖一下,對得起我們賺錢的才華嗎?”
做《流浪地球》這個項目,不僅是幾個主創剛剛統一的期望,也是他早就有的。
從他動心思將這個項目從游輪影業搶過來的時候,他就已經想好了,將它作為科幻改編的第一炮打出去。
“李總牛皮!”
會議室里響起一陣鬼哭狼嚎,老遠都能感覺到地動山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