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朝廷在做著立憲的迷夢,尤其是在日俄戰爭勝負明朗化之後,立憲派徹底佔了上風。爲什麼?日本立憲而勝,俄國專制而敗。日俄戰爭的結果,給了立憲派最大的理論支持。
黑溝臺及沈旦堡的兩場大勝並未給俄軍遠東軍帶來真正的轉機。總司令庫羅帕特金過於優柔缺乏專斷和三個集團軍司令的怯戰無能,葬送了俄國的勝機。當自旅順北上的第三軍和新組建的第五軍(鴨綠江軍)及時抵達戰場後,庫羅帕特金上將失去了從右翼繼續攻擊的勇氣,將進攻的主導權拱手讓給了日軍,求穩的心情導致了戰局的旋轉。
大山巖元帥先是從戰線的東翼發動佯攻,目標對準了俄國第一集團軍,誤導了庫羅帕特金的判斷,誤以爲東翼是日軍的主攻方向,竟然將全部的預備隊調至東翼。隨後,日軍將打完旅順戰役的第三軍及新組建的第五軍調至沙河正面,於2月27日發動進攻,西翼的俄第二集團軍面臨被乃木希典第三軍包抄後路的危險,不得不後撤至奉天。於是,日軍集中第一、二、四三個軍向日軍中部戰線的第三集團軍陣地發動猛攻,於3月9日在俄軍第一和第三集團軍的結合部達成突破,切斷了俄軍戰線。被嚇壞了的庫羅帕特金當即下令放棄奉天,全軍後撤至鐵嶺。
3月10日,日軍開入奉天城。繳獲了俄軍既不帶走也不銷燬的大批武器彈藥和軍需品。爲了紀念這一輝煌的勝利,日本將這一天定爲陸軍節。
奉天會戰。俄軍傷亡被俘高達8.9萬人。但日軍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其第八師團基本被殲,第一騎兵旅團全部被消滅。傷亡總計超過了10萬人。
之前,擔任遠東軍副參謀長的阿爾傑米耶夫少將曾指出,東翼因地形的限制,絕不會是日軍的主攻方向。即使丟失撫順,奉天仍然可以堅守。但西翼則不同,日軍可以繞過奉天旋轉至俄軍戰線的身後,包抄俄軍的主力。這個觀點,阿爾傑米耶夫顯然受了已經率部離開前線轉往北滿休整並維護俄軍交通線的南滿獨立師師長魯山少將的影響。
奉天之戰後。日軍因慘重的傷亡和彈藥耗盡也失去了進攻能力。表現消極起來,陸戰基本停滯下來了。
雙方的焦點回到海上,海戰的勝負將決定日俄戰爭的走向。
1905年5月27日,俄軍從波羅的海開來的增援艦隊在環行了大半個地球后在對馬海峽與以逸待勞的日本聯合艦隊遭遇。對馬海戰爆發。日本海軍就此創造了近代海戰的奇蹟。
海戰於下午1時打響。24小時後,俄國艦隊的36艘艦船(不含兩艘醫療船)中,21艘被擊沉。5艘被俘,6艘逃進中立港被扣,1艘在逃跑中沉沒,只有一艘巡洋艦“金剛石”號和兩艘魚雷艦奇蹟般的抵達海參崴軍港。俄軍戰死、燒死、淹死的高達5000餘人,獲救被俘的6142人。而日本海軍竟然只損失了3艘水雷艇,死傷700人。狂喜的日本人將這一天(5月27日)定爲海軍節。
對馬海戰基本上消滅了俄國海軍,公海上看不到俄國艦隊了!而沙皇尼古拉二世竟然對此無動於衷,在獲悉對馬海戰大敗的那天下午,他還興致勃勃地在御花園用氣槍打鳥!而曾經的遠東總督阿列克謝耶夫海軍上將在當天晚上還到聖彼得堡豪華的米哈伊爾斯基劇院爲情婦——法國芭蕾舞演員艾爾莎捧場。獲知海戰失利消息的觀衆,包括皇室包廂裡的貴族向這位無能又無良的上將發出巨大的噓聲,“從俄國滾出去!你身上帶著的不是寶石,而是我們沉沒了的戰列艦和巡洋艦!”
對馬海戰的慘敗引起了俄國巨大的政治波瀾,這裡面當然有那位在士官學校成績極差差點畢不了業的明石元二郎的功績。他聯繫了躲在瑞士繼續做著革命宣傳的列寧,並使其在誘發俄國政治危機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革命的幽靈徘徊在俄國上空,沙皇感到了現實的威脅了。戰爭的勝負並不爲專制君主所在意,傷亡多少人對於他們更是一堆枯燥的數字。無數的家庭毀滅當然更不是他們考慮的問題。在研究專制制度時,必須明白,只有對他們的統治產生現實威脅時,他們纔會認真對待。
6月27日,黑海艦隊的兩艘戰列艦“波將金”號和“常勝的格奧爾基”號發生了水兵起義,最終促使俄國羅曼諾夫王朝決定在遠東與日本停戰了。
此時,魯山率領的滿洲獨立師已經抵達了吉林,一面招兵買馬擴充實力,一面清剿當地的鬍子,以保護俄軍脆弱的補給線。奉天會戰的後期戰役,獨立師沒有參加。因會戰失敗心情鬱郁的阿爾傑米耶夫少將在日記中記載道,若是將南滿獨立團留在第二集團軍,或許戰局仍有神奇逆轉的可能。
1905年7月,就在日俄戰爭基本決出勝負的同時,孫文聯合黃興,在日本成立了同盟會。
孫文這幾年一直在飄泊,美國、歐洲或者日本,主要做兩件事,籌措經費和宣傳革命,前者是主要的任務。計算其反滿的歷程,至1905年夏,孫文已經直接和間接在國內策劃了至少三次武裝起義了。雖然無一成功,但孫文意志堅定,頗有愈挫愈奮的勁頭。
1904年他基本是在美國度過的,次年去了歐洲,遊歷了比利時、德國、法國和英國。值得一提的是,孫文在倫敦拜會了正在倫敦訪問的嚴復。算得上中國海軍耆宿的嚴復此時在京師大學堂下設的編譯書局任總辦。
嚴復並不贊成孫文的革命排滿主張,其理由與梁啓超的觀點大致相同。認爲中國民智未開,應從教育著手,提高國民素質後再做打算。嚴復第一次在孫文面前提到了山東的教育規劃,說等他回國後,一定親自去趟濟南,實地看一看究竟是不是如傳說的那樣大力投資教育。
孫文是革命家,自然等不及嚴復主張的徐進策略,二人沒有談出任何的結果。
雖然在華僑和留學生中仍有支持者,但並不熱烈。籌款也少。海外熱切期盼孫文革命成功的人士似乎對他已經失去了希望。泱泱不樂的他在1905年初夏回到他的大本營日本,只有日本。才讓他感到安心和振奮。這裡有著最多的支持革命的留學生,也有著對中國革命充滿了期待的日本友人,比如宮崎寅藏先生,總能給他最大的安慰和支持。
果不其然。孫文回到日本。受到了熱烈的歡迎。歡迎他的集會至少去了一千人,讓孫文極爲振奮。他對歡迎集會上的追隨者們說,前些年提倡民族主義。響應的只有會黨,中流以上的人極少。但現在完全不同了!國內民衆徹底厭棄了異族的統治,革命成功的希望大大加強了!有充分的信心能夠推翻滿清的統治,建立一個民主共和國,從而使中國迅速富強起來。
對於國內紛擾不已的立憲呼聲,孫文做了駁斥,這是當然的,但駁斥的理由未免不足,只是強調,中國人口資源爲世界一流,生爲中國人至爲幸福。我輩若能據此大舞臺,建立大共和國,必能雄踞世界。
一句話,只要革命成功,一切問題將迎刃而解。
孫文先到橫濱,然後去了東京,住在老朋友宮崎寅藏家中。見到了中國留日學生聯合會幹事長楊度。二人相見恨晚,洽談極爲愉快。用後世一個術語描述楊度,那就是一個情商很高的人,爲人豪爽好客,不拘禮節,不管觀點如何,都能熱情相待,所以被選爲留日學生幹事長。
孫文對楊度提出一個要求,那就是讓他幫著引見下黃興。蓋因楊度與黃興都是湖南人,彼此總好說話一些。楊度慨然應允,說黃興是我們湖南的奇男子,華興會的領袖,早已仰慕孫先生了。得知先生的消息,黃克強(黃興字克強)定然歡喜異常。
數日後,楊度帶孫文至黃興寓所,這是孫黃兩位力主革命排滿的首腦人物第一次會面,二人相見恨晚,談的極爲融洽。
次日,黃興、宋教仁、張繼、陳天華等華興會首腦邀孫文吃飯,席間,孫文提出了革命的具體措施,他認爲兩廣民氣強悍,厭清已久,會黨勢力強盛,清廷難以平定。但因沒有得力的人才主持,總是難以成事,就像去年的柳州舉事。現在我們合爲一體,力量大增,若是妥爲籌劃,以兩粵爲根本,一旦舉事成功,成立一文明之政府,天下就此大定。
黃興贊同孫文的意見,認爲現在十八行省的革命力量匯聚東京,當以孫先生爲首,共襄大義。
但次日華興會首腦研究與孫文一派的聯合時,華興會的重要人物劉揆一卻認爲華興會是堂堂組織,而孫文依賴的興中會都是些目不識丁的會黨,在日本的興中會,除了孫文還有誰?我看孫文不過是個說客。
劉揆一的話遭到陳天華的反對,他認爲孫文致力革命多年,主義學識,人所共仰,出生入死,飲譽全球,正是我等的領袖。
華興會的意見不統一,黃興於是決定,入會與否,自己決定罷。
於是,兩日後在日本人內田良平家裡,舉行了同盟會的成立會議。參加會議的不止是華興會和興中會,還有日知會、國軍民教育會、科學補習所、青山軍事學校等組織的代表計七十餘人。會議公推孫文主持,確定新的聯合組織爲中國同盟會,以孫文爲總理,通過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綱領。
滿清朝廷對同盟會成立反應遲鈍。倒是龍謙很快得到了消息。江雲的情報處從去年初根據龍謙的指示加強了對外的滲透工作,在東京參加同盟會成立儀式的科學補習所的代表中就有情報處的間諜。會後,這個間諜借回國探親之際將同盟會成立的消息詳細報告了上級。
那天,龍謙正在家裡給次子洗澡,一面洗,一面跟陳淑聊龍興華這個奇怪的孩子。之所以說奇怪,是興華出生後極少哭。按說嬰兒啼哭爲常態,但他們的次子卻極爲反常,啼哭的次數屈指可數。陳淑感到奇怪,而龍謙卻不以爲然,“這有什麼?說不著小傢伙大異常人,將來成就在我之上呢。”
或許是因爲生育興華受了罪,陳淑更爲喜歡已經滿地亂跑話說的很溜的長子振華。心想,要繼承你的家業,也輪不著老二吧?
江雲匆匆過來,將同盟會成立的消息報告了龍謙。
“終於來了啊。天下就此亂了。做的好,情報處的工作令我滿意。很好。”
“司令,你高估他們了吧?就憑幾個在海外窮嚷嚷的書生,能成什麼事?他們手裡連一個排的軍隊都沒有!”
“江雲哪,槍桿子至上是沒錯的。但你千萬不要低估了百姓的力量。假如百姓起來造反,鋤頭鐮刀一樣幹掉槍桿子!我知道你讀了不少書,陳勝吳廣的故事知道吧?幾百個泥腿子怎麼就把虎狼之秦折騰成那樣?假如山東的百姓起來造咱蒙山軍的反,你以爲我們肯定能勝?”
江雲搖搖頭。心想靠百姓能幹過軍隊?別說一個鎮,便是拉出去一個標,別說幾百個,就是幾萬個百姓又能如何?何況,山東的百姓又怎麼會造蒙山軍的反?
“瞧你的樣子就曉得你還不懂其中的道理!沒關係,多讀書,多思考吧。只是告訴你,百姓並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一旦他們覺醒,就是世界上最爲強大的力量。”龍謙想了想,“扯遠了,同盟會這條線,要密切關注。”
江雲對龍謙的態度感到奇怪。看他的樣子,似乎對同盟會成立早有預料。難道除了自己,還有一個秘密的情報系統在運作?江雲深感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