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基隆港和劉芾走的時候又不太一樣了,原來的港口被擴大了一半,全部劃歸臺灣海軍使用。新建的港口在基隆軍港的西北邊,是一個全新的民用碼頭,基隆造船廠也劃歸在軍用碼頭的范圍內,成為了一個保密單位。
劉芾一下船,就回到了位于臺北的總統府,并找來了海倫娜,讓她帶著約瑟夫和大衛,一起去看望山德魯。自己則留在總統府,聽取劉貴關于自己不在的一年多里,臺灣的大概發展情況匯報。
在劉芾離開臺灣出去環球旅行的這半年多里,劉貴作為看守總統,做的盡職盡責,把劉芾定下的政策一成不變的徹底執行下去。
臺南打狗港的工業基地還在建設中,火電廠和一起配套設施已經開始運行;在臺中,臺灣銀行繼續發放中小額貸款,用以扶持那些從事糖業、樟腦加工的中小企業購買設備,擴大規模;合作社生產模式基本已經遍及整個臺灣,在幾年的摸索和發展中,雖然出現了一些反對的聲音和行動,不過隨著廣大中下層農民的受益,支持者越來越多,已經占了絕大多數,而反對者越來越少,那些在土地上占不到太多便宜的地主和富豪們,面臨著大多數人的發對和政府的高壓手段,也不再和農民爭奪土地,紛紛把資金投入了更加賺錢的工業和加工業中。
隨著新臺灣政府的逐漸完善,各個部門在日常運作中,培養出來了一批各層官員,他們有的是從自愿留臺的前清朝官員中通過學習選拔上來的,有的是從臺灣新軍中抽調出來的,再加上自愿留在臺灣的一些歐美聘用人才,基本能行駛一個政府的全部功能,運轉還算良好。不過,有陽光的地方必定有黑暗,這是免不了的,盡管劉芾和內務部已經用了非常激烈的手段企圖把新政府中的貪污腐敗扼殺在搖籃里,但是還是有人拼著掉腦袋的危險去伸手,這個從古至今誰也攔不住,劉芾也沒轍,只能是通過各種手段,把這些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從劉芾離開臺灣,到回來這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內務部已經查處了3起利用職權、貪污案件,涉案人員主要是中下層的政府官員,大部分是原來的舊官僚勾結當地地主和富商,被發現后都已經由內務部抓捕,不過還沒處理,要等劉芾回來最后決定。劉芾看過卷宗后并沒有立刻做決定,而是打算多聽聽各部門的意見,審查一下案情是否如內務部調查的一樣,再做處理。雖然打擊犯罪腐敗是重要的工作,但是劉芾也不想因為自己的主觀判斷,而造成內務部一手遮天的現狀,這樣對以后的發展很不好。
除去這些政府和民生問題以外,飛機場經過三年時間的修建,已經基本完工,位于幾場地下的飛機實驗室也運行了一段時間,照著劉芾那架模型飛機,實驗室已經成功的仿制出來放大了比例的木質飛機,并載著一頭豬從高處滑翔了幾百米,但是最后還是摔了下來,機毀豬傷。看來飛機這個玩意并不是想山寨就山寨的出來的東西,各種部件的性能、參數都需要大量的試驗才能確定,短時間內是指望不上了。而劉芾唯一能給他們指導的只是一些模糊的概念,比如說機翼的橫截面形狀、單層機翼不成,可以試試雙層機翼,發動機不要和船一樣,裝在機身后面,應該裝在機頭上,起落架大概什么布局等等,具體的還要研究人員去自己慢慢摸索。
另外,那艘萬噸級的大型巡洋艦的設計建造也不順利,由于噸位比較大,船體造型比較復雜,鋼板的加工、焊接速度很慢,還有就是大口徑艦炮的研制速度也一直都比較慢,這艘巡洋艦估計還要等1年時間才能下水。被這艘巡洋艦拖累,驅逐艦的建造也快不起來,目前臺灣共計只有5艘驅逐艦在服役,還有2艘在舾裝,不過劉芾并不著急水面艦艇的建設,就是能爆出N條軍艦來,自己也沒那么多訓練有素的海軍官兵來使用。
剩下的就都算好消息了,首先,研究所以東風皮卡車為基礎,照著劉芾的描述和那幾本軍事雜志上的裝甲車為樣子,照貓畫虎的弄出了兩款裝甲車來。第一款是小型的裝甲偵查車,摸樣很想電影里那種警用裝甲車,低矮的車身,四個粗壯的車輪和車頂上一挺12MM機關槍。這種車采用了四輪驅動和更先進的柴油發動機,發動機和散熱水箱后置,公路最大時速70公里,涉水深1米,爬坡高度40度;裝甲厚度為8MM,整車重4噸多,乘員8人,越野性能不錯,在臺中的各種土路和丘陵地帶,時速也能達到35公里以上,而且耐用性比較強,維修也很簡單。第二款裝甲車和第一款完全不一樣,從外觀上,第二款裝甲車更像一個運鈔車,發動機前置,后面是車廂,可以乘坐22名戰斗人員,車廂頂上是兩挺12MM重機槍。整車的裝甲為10MM,能防御當時臺灣裝備的12MM機槍的中遠距離射擊,不過8噸多的重量,使得車速降低到公路50公里,越野20多公里。
劉芾對這兩款裝甲車都還比較滿意,雖然看著樣子丑陋了些,不過還是很實用的。第一款裝甲車被命名為“山鼠式”,第二款裝甲運兵車被劉芾命名為“獾式”,并開始量產,裝備臺灣新軍。
除了裝甲車以外,研究所還為臺灣陸軍研制生產了第一種真正的大炮,75毫米野戰炮。這種大炮是由海軍艦炮改造而來的,炮管為75MM口徑30倍徑,炮架為雙輪單腳的模式,全重不足一頓,用卡車就可以拉著跑,行動極為方便;另外,由于采用了全液壓制退復進系統,此炮的射擊精度和射速都大為提高,射程也達到了7000米。現在這種火炮主要由基隆的機械廠在制造,等到臺南的工業基地建成,將由臺南機械廠負責制造。
除了火炮和裝甲車意外,研究所還為陸軍提供了一種不算是新裝備的新裝備,那就是地雷。
地雷這種東西據《火龍經》記載在明朝就有,而隨著19世紀烈性火藥的發展,地雷才真正走上了步兵武器的舞臺。
這次臺灣研究所研制出來的是一種防步兵地雷,采用踏發和絆發兩種形式。這種地雷的整體重量為2公斤,其中有半公斤烈性炸藥和1.5公斤共計300顆玻璃珠子。
這種地雷的主要殺傷半徑為15米,不過玻璃珠子最遠射程能達到150米,主要對目標是起殺傷目的,而不是殺死。
劉芾對這種歹毒的武器還算比較了解,因為在后世,全世界還有N多的地方埋著各種地雷,有些地反幾十年以前埋的,至今仍未清理干凈,還在不斷的制造著傷人和殺人事件。這種便宜的小玩意,在防御和封鎖作戰中,被利用的淋漓盡致,而且效果凸顯。
由于臺灣目前的陸軍還是比較弱,對于陸地防御劉芾還不是很放心,現在有了這種防御利器,劉芾立刻下令大量生產,以防備萬一被敵人在臺灣登陸,那么迎接他們的就是滿地飛射的小玻璃珠子。
雖然大型巡洋艦項目進展速度不令人滿意,但是海軍其他的研究并沒有中斷。“金槍魚級”潛艇已經更新到了第三代,排水量增加了近50%,航程和航速都有所提高,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遠洋潛艇。為了區分和前兩代“金槍魚級”的區別,劉芾把第三代潛艇命名為“鯊魚級”。
“鯊魚級”遠洋潛艇的排水量為1022/1291噸,艇長70/62米,寬6.5/5.4米,吃水深度5米,雙層耐壓殼體;采用新型柴油機組和電動機組為動力,水上最高航速18接,續航能力11000海里,水下最高航速22節,續航能力700海里,設計潛深150米;武器系統改為533毫米魚雷,前4后2配置,備彈15發,艏樓上裝備2挺19毫米高平兩用機關炮,備彈5000發;其他如通氣管、長波電臺、主動聲吶和水聽器都有部分改進。
有了這種能夠遠航的潛艇,臺灣不僅能夠近海防御作戰,對于中遠距離的偷襲和破交戰也有了一定能力。
除了“鯊魚級”潛艇,研究所在魚雷的改進上也取得了很大進步。不僅450MM“Ⅱ型”魚雷技術更加成熟,而且繼而開發出了威力更大的“Ⅲ”型533毫米重型魚雷,以對付更大更堅固的水面船只。
這種533毫米重型魚雷,光戰斗部就重達190多公斤,全長近8米,采用改進型熱動力發動機推動,最高航速36節,射程2000米。另外,研究所還發展了一款電力推動的450毫米魚雷,不過由于電池和電動機的動力不足,航速只有21節,航程也只有不到1000米,要想達到更高的航速和更遠的射程,還要等電動機和電池的研究取得突破。
除了武器方面的研究發展以外,研究所在電子和聲吶上也取得了不小的進步,新一代的電子管已經把發熱和不穩定的問題改進了不少,從而使長波電臺和聲吶設備的開機時間大大加長,基本能夠滿足作戰的需要。并且按照劉芾的計劃,研究所正在研制雷達這類設備,雖然漁船上那部小型海事雷達把聲吶、導航、測繪等一大堆功能都集中在了一起,并且大多是集成電路模塊和小型天線,對于簡單的山寨成成品雷達沒有很大幫助,但是畢竟原理上還是差不多的,從理論和研究思路上對研究一種適合當代使用的雷達還是由很大指導的。
由于漁船上有很多這個時代里沒有的東西,所以從幾年前,在潛艇基地里,有一座專門的山洞船塢是專門給漁船設計使用的,哪里由內務部全力戒備,就是研究所里的研究人員,也必須經過劉芾的授權或者陪同,才能在有限的時間里,進入船塢使用船上的必須品為科研項目做研究原型。現在的漁船已經開不出船塢了,從船體到動力艙,從雷達天線到駕駛臺上的設備,基本都被拆卸了下來,封存在船塢里,供研究之用。雖然只是一條普通的遠洋魷魚釣船,但是從鋼板到焊接方式,從船型到船艙的分割,從柴油機到傳動齒輪箱,從發電機組到無線電設備,都可以成功轉化為超越這個時代一代甚至很多代的科學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