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章只是爲了讓看官們瞭解下隋代形勢,查了些資料,只爲交代一下,豬腳走的路都是自己的路。)
大業年四年,隋煬帝爲了滿足自己淫慾,耗費大量財力開拓運河,凡年滿15歲男子皆被徵召,爲趕工期,投入近200萬人開鑿,完工時死傷過半隋煬帝的一己私利,造成運河兩岸哀鴻遍野,民不聊生,人民怨聲載道!!
大業七年,召見高麗使臣,高麗使臣倨傲爭利,隋帝勃然大怒,席間連連暴吼“一小小的高麗國就竟敢如此無禮,這都不加教訓以後何以管天下····· ”下令高麗國君速來朝貢賠罪,因高麗國君懼怕,未能按時朝貢,隋煬帝下詔征討高麗,命令天下兵卒,無論遠近,都於次年春聚集於邊境涿郡。
次年正月,大軍全部到達,一時各軍首尾相接,鼓角相聞,旌旗相連長達千里,聲勢浩大, 這年三月,隋軍進至遼水西 岸展開。高句麗兵依遼水據守,隋先頭渡河的左屯衛大將軍麥鐵杖等戰死。數日後隋軍浮橋接成,依次渡河,殲滅東岸的高句麗軍萬餘人,乘勝進圍遼東城。每當城池將陷時,守軍便用緩兵之計,諸將爲煬帝訓令束縛,不敢專擅,致使遼東城久攻不下,數十萬大軍困頓於一堅城之下。六月,隋煬帝親至遼東城督諸軍攻城,同時命左翊衛大將軍宇文述等九軍共30.5萬人,越過高句麗諸城,向鴨綠水挺進,與水軍配合攻打平壤。高句麗大將乙支文德採取誘敵深入的計策,宇文述軍一日七勝,很快渡過薩水,進至距平壤30裡處。乙支文德佯爲請和,宇文述見將士疲憊已極,且軍中糧盡,平壤城又堅固難拔,遂被迫還師。高句麗軍乘其後撤,從四面抄擊隋軍。宇文述等且戰且退,至薩水被高句麗軍半渡擊之,殿後的左屯衛大將軍辛世雄戰死,諸軍皆潰,退至遼東城時僅餘2700人。右翊衛大將軍來護兒率水軍經海道入浿水,在距平壤60裡處擊敗高句麗軍,乘勝以精甲4萬攻城,遇伏大敗,還者不過數千人,退屯海邊。及聞宇文述兵敗,亦引軍還。八月底,煬帝下令撤軍,徵高句麗以慘敗告終。
大業九年,隋煬帝再次御駕親征高麗。此次出征煬帝接受上次教訓,允許諸將“便宜從事”。隋軍包圍遼東城,晝夜不停地連續攻城20餘日。正當遼東岌岌可危時,禮部尚書楊玄感在黎陽起兵反隋。煬帝大驚,不得不密令撤軍,軍資、器械、攻具及營壘等皆棄之而去。徵高句麗又虎頭蛇尾地收場了。
大業十年,隋煬帝發動第三次攻高句麗之戰。右驍衛大將軍來護兒在畢奢城大敗高麗軍,並乘勝向平壤進發。高麗因連年作戰,已困弊不堪,無力再戰,乃遣使請降,並將去年叛隋奔高麗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還。煬帝見已挽回兩敗之辱,遂班師還朝!
連年征戰,加上國內開鑿運河所傷元氣未恢復,隋煬帝又過於驕奢淫逸。人民吃不飽穿不暖,上樑不正下樑歪,自上而下的污濁之氣瀰漫著整個大隋江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隋煬帝在征戰這幾年裡,後院連年起火,各地義士紛紛揭竿而起,一開始隋煬帝都還能以雷霆手段加以鎮壓,隨著起義軍軍越來越多,隋煬帝也漸漸顧此失彼了······
大業七年一月,正當煬帝下令出兵高麗,並徵調大批兵士、糧餉和建造大量的軍船時,山東災荒嚴重,百姓無家可歸,yin交不出所需,山東鄒平人王薄聚衆起義,起義軍佔領了長白山,王自稱是“知世郎”,他還作了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以號召人民抵制出征高麗的戰爭,各地受苦農民紛紛參與。,。
大業九年,已高居禮部尚書的名將楊素之子楊玄感因深知隋煬帝猜忌大臣,於是開始策劃謀反。乘煬帝兩次出征高麗,玄感在黎陽督糧。此時農民起義已經陸續爆發,玄感以爲機不可失,遂滯留糧草,並於同年六月初率兵割據城池。又僞報遼東的水軍總管來護兒謀反,屯兵於黎陽。李密自長安率兵至黎陽,成爲玄感謀士。李密認爲上策是北據幽州,以斷煬帝后路,中策是西入長安,以控制潼關,下策是攻擊附近的洛陽。而玄感採納的恰恰是下策,進圍洛陽。久戰不克,隋援軍到來,玄感腹背受敵,被迫西撤。
大業九年,杜伏威、輔公炻聚衆起義,先進入長白山,後向淮南發展,合併苗族海潮等幾股起義軍,殲滅前來鎮壓的隋軍,聲勢日漸壯大,逐漸控制了淮南、江北各縣·····
大業十二年,李密入瓦崗軍,同年十月,因李密勸翟讓迎擊隋悍將滎陽通守張須陀所統精卒,大敗隋軍,故翟讓命他分統一軍。李密軍令嚴肅,賞賜優厚,士卒樂意爲他所用。他建議襲取興洛,開倉賑濟,擴充隊伍,然後進取東都·····
······
······
······
起義軍若雨後春筍,紛紛冒出頭來!
至此各路反王紛舉義旗,羣雄割據,天下大亂!誰梟雄?誰英雄?
而我們的秦牧現在又在做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