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也,人去夢偏多。憶昔見時多不語,而今偷悔更生疏。夢裏自歡娛。
人去也,人去夜偏長。寶帶乍溫青驄意,羅衣輕試玉光涼。薇帳一條香。
她的影子,清晰地浮現在白瓷釉上,不肯依盤附瓶,而是一個恬靜瑩潤,端莊秀麗的僧帽壺,遠了這塵世,淡了蕭聲。
褪去浮華,連塵埃都顯得透明,永樂窯燒出的白釉瓷器,前面還要加上一個“甜”,有著冷冷的光澤,隔空的愛還不算守候,要有愛的溫度。
一夕蒼老,共偕白頭。
平生天涯風染笑
那時日光散盡,薄霧清煙。
那時浮生未老,蒼山已暮。
華北的山,秋天最有味,蔡中郎也一定是在秋天去尋鬼谷,從它的曲子里聽得出來,高遠、蒼涼、滅寂、愴然、浩茫……是萬種風情的收梢。
我也是在秋天進了山,那座山,以秋為名,就在城市的邊緣,保持著原始的樣貌,除了假日喧嘩三兩天,平日里難見人煙。
這樣才好,我赴秋的約,秋不負我。
已經是長袖的衣衫,走在山間有一絲沉淀,還有一點無法言說的慌亂,也許讀它的心太迫切,一亂就理不開那婉轉百結。
山上的溪流依山勢而下,但聞水述潺潺,悅耳如絲,卻不是隨時能見它的蜿蜒,它時隱時現,我在把手伸進沁涼溪水的那一刻,心里再無所求,空無一念。
秋在當下依心而生,可有可無。
一時間,茫然全部散去,此時,我是一個無邪的孩子,在山里生活了多年,或者,從來沒出過這座山,外面燈紅酒綠塵世喧囂,我都未聽未見。
我只遇這山里的仙。
青花屬于鈾下彩,始自唐代,到元至鼎盛時期,完成了由素瓷向彩瓷的華麗過渡,元青花尤以構圖為佳,飽滿有致,疏朗有型,主題紋飾鮮明,釉色白中含青,瑩潤透亮,不浮夸,也不晦澀,很親切,似煙水蔥蘢。
也是在那個時代,景德鎮成了聞名中外的瓷都,而我們提到元青花,大概都會想到那件名為“鬼谷子下山”的罐子,在2005年7月12日倫敦佳士德舉行的拍賣會上,最后以折合人民幣約2.3億的價格拍出,創下了當時中國藝術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賣紀錄。
這件事讓很多人激動不已,帶動了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收藏市場,也不可避免地讓市場中元青花的仿品越來越多。
專家語重心長地勸告,這里面水很深,一定要慎重而為,要學會辨別真偽,撿漏的事情總是稀少,尋得開門之器,還得靠相知相惜的緣分,和留得下守得住的福分。
狂熱之下,世間熙熙攘攘,那青花瓷兀自靜立著,在遙遠的歲序中看著紅塵聚散。
這個不同反響的罐子,直口短頸,飾水波紋,如墨色輕飄,溜肩園腹,肩部繞纏枝牡丹,腹部是鬼谷子下山的畫面,素底寬足,下部為變形蓮瓣紋,整個罐子有主有次,又渾然一體。
鬼谷子端坐在車中,身體微微前傾,臉上神態自若,雖在途中,卻無限安寧,車子是由一虎一豹拉的,一出場就不是尋常人等,也不是帝王君主可以比擬,更似世外仙人,與天地萬物神靈有通,越發表現出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胸有成竹。
車前兩個步卒手持長矛開道,倒有些活潑之氣,這一場面取材于元代版畫,所以有民間的喜樂元素在不經意處,開闊之外又有輕松。
還有一位英姿勃發的青年將軍,縱馬而行,手擎戰旗,上書“鬼谷”二字,威風凜凜,頗顯氣勢。
蘇代騎馬殿后,穿著官服,衣袖飄飛,臉色凝重。
這些人物刻畫得流暢自然,神韻十足,飽滿生動,呼之欲出。
山色樹石花間道,一樣都不馬虎,山石皴染酣暢淋漓,筆筆精到,構成了一幅優美的山水人物畫卷。
鬼谷子是戰國時期極富神秘色彩的傳奇人物,縱橫家的鼻祖,原名王詡,衛國人,因在山深樹密,幽不可測的清溪鬼谷定居,故自稱鬼故先生。
他被譽為千古奇人,長于持身養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剛柔之勢,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獨具通天之智。
《東周列國志》記載,他通天徹地,兼顧數家學問,人不能及。一曰數學,日星象緯,在其掌中,占往察來,言無不驗;二曰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布陣行兵,鬼神不測;三曰言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萬口莫當;四曰出世,修真養性,卻病延年,服食異引,平地飛升。
看過鬼谷子的像,不同的時代賦于了他不同的神采,但都是長須鶴顏,衣帶冉冉,就帶著世外超脫的逸氣和豁然,在那個百家爭鳴的時空里,他亦隱亦顯,通天徹地,智用于眾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眾人之所不能。
他是圣賢里的奇才,凡人世界里的神仙。
我一小女子的纖弱柔腸,只盼世間永無紛戰,對排兵布陣,權謀策略沒有多少興趣,言談辯論最是不擅長,但是不妨礙我對鬼谷子先生的傾慕,也喜歡他的號,玄微子,對他以內在的心神去處理外在的事物存著敬。
但是最吸引我的,還是他日星象緯鬼神不測的靈通,還有修身養性平地飛升的異能。
他的故事被寫在神話中,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從宇宙洪荒到皇天厚土,凡是人們想象不出因果的,就都借助用神力來完成,鬼谷子不像孔子、老子,在神州大地上往來于煙火,他是駐扎于深山幽谷,而那個谷還冠了“鬼”的名。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那無路可通的云霧繚繞處,是神仙居住的場所,或者,在深山里修煉的,都是非人類的其他生靈。
相傳,鬼谷子是東海龍女的兒子。
那時龍女和她的愛人慶隆被東海龍王壓制于云夢山而喪命,但他們分別化為山嶺和龍泉,保持著陰魂,徘徊盤踞在這里,不肯散去。而且有個心愿,要借體繁衍,以為后人造福。
東海龍王在《西游記》里叫敖廣,《封神榜》里叫敖光,神話傳說里極其重要的人物,和人間往來密切。
龍的形象經常出場,黃帝曾乘飛龍升天,大禹治水時,有神龍用尾巴在地上畫出河道,漢高祖劉邦的出生據說是其母夢見了赤龍。
龍王不惜親手把女兒送上絕路,無非是拆散一場人間的姻緣,他秉的是天庭的條例,異類之間不得相戀。
看來做神仙也有做神仙的難,再神通廣大,也不能動了凡念,愛而不得,長生不老反而成了最大的折磨。一起死了倒是唯一的路,從仙上除名,再也不受約束,來人間相伴,一個化生青山,一個化成清泉,水繞山,山臨影,給了個生生世世,年輪變得緩慢,滄海,桑田,與他們再也沒有變遷。
可是,就這樣,連喚她名字的機會都不能有,就這樣,連碰她指尖的溫度都不能夠,如何不怨?
這怨在,魂魄不能散。好在他們善良,愛紅塵勝過對蒼天,所以,只愿共生,福佑百姓。
時間一退,就要退到兩千多年前。
朝歌城南王莊王員外的夫人懷孕已三年,卻一直不分娩。初春一天之夜,突然狂風驟起,村莊如被挾持一般,在電閃雷鳴里,窗外大雨如注,傾盆而下。
如此異象,必有不凡。人們都為這不正常的天象說長道短,忽然一個火球從天而降,直奔王夫人床前,正反各轉三圈,變作一條小花蛇,鉆入王夫人的被子,隨之嬰兒落地而啼。
王夫人生下一個滿頭紅發,容貌丑陋的女嬰。王員外長嘆一聲,拂袖而去。
小女嬰卻自己坐了起來,說話細聲細語,別難過,我會變美麗的。話音落地,娃娃就倒下咽了氣。
王夫人哭了一晚上,黎明時分,只聽女嬰哇的一聲又活了過來。就著日光看過去,小女滿頭黑發,唇紅齒白,十分漂亮可愛。
王員外一見也大吃一驚,心中暗自思忖,三年不墜,火球助催,紫氣東來,丑女變美,是大福大貴之兆,王家的好氣數。
于是,女孩有了名字,就叫霞瑞。
這里面的每一個關鍵都不合理,不合理多了,便也不用分析,鬼谷子的神秘絕學和深山里的影子,于當時太過于不可思議,世間事已解釋不清,借助天人的能力也還份量不足,一定要從前幾世開始說起。
轉眼十八年過去,霞瑞已出落得楚楚可人,她有大戶小姐的端莊,卻不是知書答禮該有的依順,她性格倔強,不拘舊禮,善于言談。不但在花園里賞花戲蝶,還會偷偷去田間問桑麻。
卦簽飄零,這一年天下大旱,家里三頃的土地只活下一棵禾苗,但長勢茁壯,生命力極旺,更神奇的是,風吹過,香味撲鼻。
也許霞瑞姑娘因為不凡的出生而在家里很有說話的地位,反正這棵唯一的谷穗就上了小姐的繡樓,谷穗搓開,竟然變成了一顆透明如琉璃,而且散發著濃郁奇香的珠子。霞瑞剛湊近,珠子就進了姑娘的肚子。
未婚姑娘有了身孕,敗壞門庭,被盛怒的父親趕出了家門。
瑞霞的出生有諸多不尋常,她也自然會把谷子成珠的事情做一番說明,身邊有丫環為人證,雖然這事解釋不通,可她家經歷過這么多稀奇事,王員外應該能了解個清楚。可就在這該冷靜的時候,偏偏裝了糊涂,說什么都不行,就是要把她趕出去。
這是磨難加身,佛祖在拈花微笑慈眉善目,該經歷的九九八十一難,少一關都到不了坦途,哪怕就一步之遙,可能就要面臨千錘百煉的考驗。
瑞霞也不再求情,毅然出門,帶著丫環朝著北斗的方向,走上了天涯路。
兩個弱女子風餐露宿走到了黃河岸邊,遇見了一個和藹的婆婆,給饑寒交迫的她們拿來了熱騰騰的蒸饃,一番對話后,婆婆亮明了身份,此乃西天老母,候在這里多時,只為點化她們明路。
所有的不合理在這里都要有一個天人并肩才能通過的解釋,原來,霞瑞正是龍女的化身,她吞下的珠子是慶隆的精髓。
前緣說得,后面關乎天機,說起來就要含蓄那么幾分,婆婆在離開之前留下一首詩,并告訴她們,可暫時到臨漳谷子村寄身。
在谷子村,她們過了幾個月安靜的生活,臨生產時,西天老母把她帶到了云夢山的一個水簾洞里。
洞前青山參天,野藤漫漫,蝶飛鶯戲,晶瑩的水珠如時間一般滴滴而落,就是天成的珠簾。那洞外已遠了塵世,近了仙府,峰巒疊翠,云霧瀠瀠,林木蔥郁,氣象萬千。
就在這個地方,鬼谷子誕生。
那是隱世高人居住的地方,適合修煉,適合與天地對話,觀星斗眉目。
相傳鬼谷子有隱形藏體之術,混天移地之法,能脫胎換骨,撒豆為兵,還能揣情摩意,縱橫捭闔。
傳說里鬼谷子是有師傅的,他的師傅當然最后升了仙,他們在深山相依為命九年,臨走時留給他一本天書,鬼谷子小心翼翼地打開看時,里面從頭到尾居然沒有一個字。
他正著看倒著看,用水淋,用火烤,就差沒有挫骨揚灰了,百思不得其解,還是沒有找到玄機所在。
有一天夜里,他輾轉反惻還想著這件事情,忍不住又一次打開看,火把燃燒著,有松香的味道,這時候,竹簡上金光閃閃,一行行蝌蚪文漸漸浮現出來,鬼谷子一口氣讀下去,是一部縱橫家書,講些捭闔、反應、內楗、抵峨、飛鉗之術。共十三篇。
讀完之后,他心里豁然開朗,忍不住拍案叫絕,腦海里浮現出真實的場面,境界開闊了許多。
他帶著疲憊睡去,第二天再看天書,又是一字都無。
鬼谷子思來想去,這本書應屬陰性,見日則不顯,奇書必須有奇特之處。
可是挨到了晚上再去看,字是出現了,卻非昨日的那篇,縱橫之言全不見,上面呈錄的是兵家之事。
他把縱橫之術傳給了蘇秦張儀,把兵家之法傳給了孫臏龐涓。
第三夜是致富之道,講“將欲取之必先與之”,此法傳給了計然、范蠡、呂不韋、白圭。
第四夜看到的是《養性修真》,主要講述《本經陰符七術》,后來此秘訣傳給了茅瀠、徐福、陶宏景等人。
第五夜出現的是推命相面術,里面講天武經,命數、面相及人生禍福,此法亦由鬼谷子傳給茅瀠,司馬季主、李虛中等。
此后每夜一讀,每次一部新書,網羅了所有想得到的和想不到的,可以說是無所不有,而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樣的寶貝,有史以來也就下凡了那么一次。
鬼谷子懂得太多,門下學生分門別類各學所長,他與天下有隔,天下卻從來不少他的紛紛揚揚。我們在中學課本里就看到過蘇秦和張儀的風采,孫臏和龐涓的故事更是從小就聽說。
當年的戰國七雄,各據地勢而稱霸,大小征戰不得停歇,蘇秦憑其三寸不爛之舌,合縱六國,配六國相印,統領六國共同抗秦,顯赫一時。而張儀同樣是用其謀略與游說技巧,將六國合縱分崩離析,為秦國立下顯赫功勞。
他們的事跡和輝煌都難以復制,諸子百家中,他帶來的,是個別樣傳奇。
龐涓聽說魏國正高俸納賢,于是動了心,鬼谷子讓他出去摘一朵花,龐涓就在門外摘了一朵“馬兜鈴”,這種花一開十二朵,鬼谷子告誡龐涓,你只有十二年富貴,這花采于鬼谷,見日而萎,正好是一個“魏”字,最后他送給龐涓八個字“遇羊而榮,遇馬而卒。”果然最后龐涓命終于馬陵道被萬劍穿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