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奇很理解內佩爾,不過他自己還沒有完全做好準備。回到自己房間點亮照明晶石,他習慣性地翻開一本自己的日記。卻沒有下筆,而是翻看起這幾日的記錄。他覺得自己也要好好想一想自己的歸宿了。
5月7日
今天是來到河灣新區的第一天,同來的王都法師們都很期待,他們期待的是在這裡看到魔法研究的成果,而我期待的卻是看到這個地方本身,到底是什麼樣的地方培養出了蕭晨和羅玲這樣的法師。
從在王都接觸他們以後,我就一直覺得他們身上有一種很與衆不同的氣質。雖然他們非常強大,卻從來沒有用這種強大來彰顯自己的地位,或是反襯他人的弱小。不管他們的目的是什麼。至少在和我接觸時,我感受到他們是真心地願意幫助我們這些限於困境中的法師。
今天只是簡單地參觀了一下這個地區,但我已經有所發現,在這整齊歸一,橫平豎直,顯得有些冰冷的街道里,卻能夠讓人感受到一種關懷,他們把人和車行走的地方分開,不讓高貴者的車馬威脅普通人的性命。他們留出寶貴的土地,造出公園,給普通人休息和玩耍。他們保持著城市的乾淨,就算是平民居住的地方,也都沒有各種屎尿和屍體。
我看到那些接待我們的普通人,眼睛裡並沒有什麼敬畏。而他們的談吐和學識,卻讓我們中的很多人都感到羞愧。
如果蕭晨和羅玲兩位法師是從這樣的環境裡成長起來的話,讓他們能夠成爲這麼了不起的人物也不難理解了。
我相信這裡所做到的一切,只要煉神之塔願意去做,也能夠把一個小鎮變成這樣子。但是爲什麼這樣的情況從沒發生過呢?
5月8日
我收回昨天的話,參觀了他們所謂的工廠以後,我意識到即使練神之塔願意去做,也是沒有辦法把一個小鎮變成這樣的。
我從沒有想過各種各樣的小東西,能夠從不一樣的工廠裡做出來,然後集合在一起,就神奇的變成了我們所看到的這個美麗城市。
而讓他們能夠做到這一點的關鍵,是標準。我們詳細參觀了一個製作鋼管的工廠。他們生產小到手指粗細,大到大腿粗細的各種各樣的管子,雖然不知道那些鋼管都會派什麼用,但讓我們驚歎的是,同一種鋼管的尺寸永遠是一模一樣的。
大部分魔法師不理解這有什麼意義,甚至有人暗地裡說,想先去參觀學院之類的地方。但我卻看到了這裡的可畏之處。王都鐵匠鋪裡打出來的鐵管永遠是大大小小的,同理皇家法師塔魔法師說的火球永遠是大大小小的。
這些中國人能夠讓鋼管變得一樣粗細,爲什麼能不能讓魔法變得一致呢?
想想看,戰爭中對峙的雙方,一方的魔法,有大有小,有近有遠。而另一方整齊劃一,精準的擊中了同一片目標。誰會取得最終的勝利?結論十分明顯吧。
能從鋼管聯想到魔法,是因爲我從蕭晨和羅玲兩位法師,對於魔法的分析上發現了這一點,他們總是喜歡用一種統一的標準來評判和衡量魔法。我記得羅玲法師曾經說過:什麼樣的魔法記錄是好的?那就是千年以後的魔法師看著我的手稿施展的魔法,和我今天施法的是一致的。
當時很多人覺得這是個玩笑,今天我才發現這是他們的本能!
5月9日
今天去了學校,這讓我對什麼是魔法天賦產生了懷疑。
對於我們來說,能想到的學校就是自然神殿培養祭司的學校,或者是王都培養貴族的學校。但這裡的學校卻是對每一個人都開放的。這邊實行了六年義務教育,就是所有的孩子必須去上課。
對於我們魔法師來說,並不關心普通人上不上課。但是這邊的孩子,卻和其他地方的孩子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他們極高的魔法天賦。任何參與過魔法塔招收學徒的法師,都會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擁有魔法天賦的人是多麼的稀少。魔法如此深奧而神秘,絕大部分人的天賦無法理解這種超越常理的力量。
但是在這裡我看到很多十來歲的小孩子,都開始顯露出了魔法天賦。更加神奇的是他們研究出一種試卷。只要能夠解答這種試卷上的題目,並且達到一定的分數,就代表這人有很高的覺醒可能,他們把這種測試稱作《魔法入學階段測試》。
作爲外人,我們沒有辦法看到這種試卷的內容,有一些同伴將信將疑,但是我卻認爲中國人沒有任何必要欺騙我們。
我們一直以來發現貴族家庭孩子更容易覺醒魔法天賦,但這裡的孩子很顯然都來自於普通,甚至貧困的家庭,難道天賦的來源不是因爲血脈,而是因爲教育嗎?然而也有很多接受過貴族教育的孩子沒有真正覺醒魔法天賦,只要去那些貴族學校看看就知道了,學生覺醒魔法天賦的比例依舊少得可憐。
難道是因爲學習的內容不同嗎?就像運用了蕭晨和羅玲在讀書會教授我們的那些數學方法以後,我們理解魔法結構的能力就強了很多。如果這裡的孩子從小學習那些東西,是不是就更容易理解魔法結構呢?
5月10日
今天參觀的主題是魔法學校,除了參觀校舍以外,我們還聽取了中國之塔在魔法理論領域水平最高的法師——毛愷閣下的演講。他是一位天賦極高的魔法師,他提出的那些新奇的理論和假設,雖然和傳統的魔法認知有所不同。但是我卻自然而然地相信了。
讓我吃驚的是,在中國人的魔法學校裡,所有人都不是用全部時間用來學習魔法的,年紀小的那些人每天要上完那些基礎課程,纔來學習魔法,而那些成年人,則需要幹完每天的工作,在魔法塔裡是難以想象的,在那裡,每個法師都恨不得把每時每刻,每分每秒都用到魔法學習上。
當我就這個問題請教毛愷閣下時,他告訴我一句中國諺語:磨刀不誤砍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