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王登基,給圣康坦帶來喜慶。
不論上議院里的某些人是高興還是不高興,他們都無法阻止威廉登上王位。
愛德華在死前為自己的兒子留下了足夠的保障,王國正規的軍隊掌握在王室手中,他的舊臣們大都數也表示了對威廉的擁護:“除了威廉,我們誰都不認。”
而他的繼承者并不算差,登基典禮上的表現可圈可點,讓雷金納、曼斯菲爾這些老臣子很是欣慰,仿佛又看到了當年愛德華年輕時的模樣。
當然,他的年齡是一個問題,所以公爵們認為應該有人“輔政”或是考慮把一些政務拿到上議院中決定并處理,下議院他們提都沒有提。
但他們沒能如愿,愛德華雖然不在了,但是留下的遺澤與威嚴還在,又有老臣子的輔佐,他們無法動搖。
即使是在上議院中,也會有人出來和他們唱反調,比如當三位公爵大人為代表的上議員們“愿意”幫還不夠成熟的君主履行更多對王國的職責時,就會有另一些上議員提出應該上下議院平權的問題。
于是公爵們的打算就立即沒辦法進行下去了,因為上下議院現在是不平權的,而下議院的議員們想平權,這是再正常不過,但又肯定不被多數上議員們贊成的想法。
當上議院為平權的問題吵了起來的時候,公爵們也就沒太多的精力再去想從威廉手中爭取更多的東西了。
因為按照以前的分權,雖然下議員們沒有提案權,無法提出議案。但如果先有上議員提出了“關于上下議院平權”的議案。他們卻是可以參予討論和決定的了。
不過如果認為下議院的人稍多一些。就可以在這個議案中占便宜,直接得到平權那就錯了,因為下議院的復雜性其實還超過上議院。
上議院其實很分明,在議會擴大,制定憲章,分配權力時,本來是大貴族們在政治上謀求與國王對抗的工具,愛德華雖然向里面摻了沙子。但上議院只有男爵及以上爵位的人才有資格進入,而且有資格還不等于必定進入,要按爵位高低,同爵位則由國王裁決,又有人數上限。
這種種限制也就注定上議院多是高門閥,哪怕愛德華也有人進入,比如所羅門,但是也就只能發起議案,王黨中的貴族在上議院毫無疑問的是居于弱勢地位,而一些并不依附公爵派們的中立派貴族議員也未必會絕對站在公爵們的對立面。比如上議院與下議院的平權問題上,像斯賓塞家族態度就很含糊。
而在下議院中。上議院的老爺們一樣會向里面摻沙子,會這招的可不止是愛德華一個人啊。
比如,他們一樣會挑選和他們有親密關系或是利益關系的人去參加下議院的競選,從而在下議院中形成可以充當攪屎棒的角色。最常見的招數,一是以前提到過的商人行會首領及其下屬的商人,他們這類商人是仰仗與大貴族們的特殊關系而及古老的商業規則而得勢的,與商品交易所為代表的新興商人本來就是競爭的,只是日漸在末落中,但正因為如此,這類商人更需要公爵或其他大貴族的支持來挽回江河日下的地位與利益;而他們手中的錢雖然已經失去了活力,但卻絕對符合王國憲章中對進入下議院的要求。
另一類是大貴族們最可信賴的心腹或仆人,如果是后者,則果斷的給予了自由身,并借機賜予一筆豐厚的財產,然后這位得到財富的“自由人”就會立即去報名參選。一旦當選成為下議員,可想而知,這位下議員絕對就會變成上議院某位大人物延伸過來的觸手。
總的來說,大貴族們可以用來在下議院摻沙子,充當攪屎棒的人還是少了點,否則也不至于無賴到把自己的仆人變成自由人去參選這招都用出來了。
但這些傀儡們因為背后大人物的意志,人雖少卻往往能團結起來發出統一的聲音,而他們的對立面人雖多,卻像散沙,各自有不同的利益訴求。
而且人們對議會擴大后的作用了解得還不夠,不論是正確的投票或是主動的參選都處于一個很低的水平,已經進入了議會的下議員們也還有很多帶有舊思維,并沒有意識到平權的重要性,而是被那些傀儡們的話影響、蠱惑,一些人覺得跟著那些大人物的決定沒有錯。
這個局面,如果愛德華不死,或許都會頭疼一下。
吵吵鬧鬧,最后平權在上下議院都無法通過決定性的多數,當然,這是特例,真如果按人數決定票數,明明占據多數的議員們竟然無法通過投票來爭取自己應有的權力,這也只能出現在才開始的政治生活中。
只能動用國王的裁決權,這正是愛德華當年最希望看到的,雖然他沒能享受到,但他的兒子卻有這個機會,充當平衡手。
于是新國王裁決,下議院的議員們從政經驗不足,暫時仍不宜與上議院平權。
上議院剛松了一口氣,但新國王接著下達了新的命令,要完成先王的遺命對內閣進行改制,而且指出,這絕對有必要,因為他年紀小嘛,所以內閣擴大一下,豈不是就能讓更多的人幫助國王?
公爵們好像沒理由反對,尤其是威廉才裁決平息了平權之爭后,如果上議院抵制這一命令,會不會又來一次平權之爭呢?
內閣成員目前只有三位公爵中的兩位進入了,而上議院則是大貴族們都占據了位置的,何者更符合其中多數人的利益顯而易見,這一點就算是美第奇和波旁聯合也無法違逆眾意。
所以內閣擴大也順理成章的進行下去了,由原來的首相、財政大臣、防衛大臣、通商大臣、外交大臣,最高大?法官。擴展為了八人。增加了內政大臣。專職負責內務,首相不再兼理內務,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著眼全局;還有一個教育大臣,愛德華生前已經同意并啟動了在各個主要大城市建立至少一所魔法學校的打算,并且類似于魔法學院這樣可以陪養到中階法師的高級院校也打算再建兩所,這筆預算在議會也已經通過,而這個龐大的計劃不論誰來主持推動,以及逐一建成后的管理。都需要成立一個專門的部門了。
除了增設內閣職位,人員也有調整,比如斯賓塞家的魯登道夫就被調整到了內政大臣的位置去了,而通商大臣的位置由所羅門擔任,所羅門終于入閣,并且是相當重要的通商大臣,不過對于這一決定,不論是誰都沒有反對,除非能根本不讓所羅門入閣,否則即使不喜歡他的人也必須在表面承認這一位置最適合的就是他。
教育大臣的位置則落到了迪斯雷利家的本杰明手中。這個位置本來還有拜倫家和親近王室的另一大族柴爾德斯家競爭的,不過卻是迪斯雷利家笑到了最后。
所羅門成為通商大臣。也就直接可以管理現在的商務部,如果按他的想法,最好能有專門的部門來負責管理現在已經萌芽的工業。
不過哪怕是最先開始出現變革的阿斯圖里亞斯,也大多認為因為魔導研究而產生出來的工業,主要作用是強軍。
所以內閣擴大并沒有出現工業大臣,所羅門最多可以在現在的商務部下面建一個工業局。
各大臣們之間的職權也在這次的改制中進行了梳理,比如雷金納的財政部從前是要負責對公司及商人進行登記的,并審核他們的資質,但以后這方面的第一責任卻歸屬到了所羅門的商務部,而財政部將會把主要精力投放到稅制建設中去。
所羅門除了下轄商務部,一些新生的事物也只有交給他最適合,比如才開始的魔導研究院,不過議會掌控著主要的預算撥給,議員們對那里的興趣也不小。
隨便一說,所羅門的小舅子對所羅門還是不錯的,因為所羅門還兼著的那個軍團長的身份并沒有因進入內閣而擼下,反而同意了所羅門的建議,干脆開始以這個軍團的名義真正招募新兵,并以火銃列裝,成為首個全火銃列裝的軍團。
這一點讓所羅門對這個新國王的魄力都驚訝了一下,先是讓所羅門進入內閣,再是把他名下的軍團由虛化實,還有緹芬妮的婚期,威廉似乎在用很大的力度的拉攏所羅門。
雖然所羅門之前已經打上王黨的標簽,但愛德華死后,如何把愛德華的所羅門變成威廉的所羅門,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當然,所羅門也保持著一定的清醒,威廉這更多的是一種姿態,千金買馬骨的姿態。
因為到現在,誰都無法否認所羅門的能力。不論是在商業還是軍事上,后者所羅門才暗助萊茵和沃爾夫擊退了獸人王庭,這本來應該是一個具有傳奇度的事,只要知道所羅門在其中起了作用的人,都無法否認,之所以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引起轟動,主要是所羅門進行得比較隱晦,獸人王庭也好、震旦、撒克遜這些國家也好,肯定猜得到阿斯圖里亞斯有在其中發揮作用,但詳細情況畢竟時間還太短,沒有流傳出去,只有日后時間長了,才會有更多的人知道當初的狀況。
而在阿斯圖里亞斯這件事也相對低調,就純粹只能是倒楣的撞上了同時發生的愛德華離世,雖然是有傳奇度的事,但怎么也比不上國王死了啊。
所以所羅門在愛德華死的時候連內閣都沒入,軍團長又是個虛的,其實是挺委屈的。
而現在一下子得了以上好處,不無愛德華在臨死前的打算,刻意留給兒子來施恩的打算。并且,通商大臣和軍團長雖然罕見的兼具,但如果所羅門真全心全意撲在商業和貿易,甚至再加上他打算扶植的工業生產上,那全火銃列裝的軍團,他真能完全掌握在手里嗎?
所羅門幾乎是洞若觀火的明白,這或許不是威廉想出來的,多半是出自那位鐵王爵的腦袋,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手下來掌握這支部隊,基層的長官肯定要借助護衛圣康坦的近衛軍團進行補充,從而讓弗雷亞斯有機會掌握其中的骨干,等于這支軍團也仍然牢牢的掌握在王室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