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怕還不是穆天子藏匿九鼎那么簡單。”傅瑾風合起手中的書說。
“傅老,關于九州鼎您有什么見解?”葉知秋問。
“兩年前,七哥來找我,告訴我九鼎的真相,那時我才知道流傳后世,被史學家熟悉的九鼎并非是原物,七哥希望我能在竹書紀年中找到關于九鼎下落線索。”傅瑾風不慌不忙點點頭。“事實上,關于九州鼎我的確有些發現。”
“什么發現?”葉九卿問。
“鼎最開始出現的作用是古人用來烹煮的器物,后來衍生到用于祭祀,直到大禹鑄九州鼎,鼎才被視為立國的重器。”傅瑾風緩緩告訴我們。“九州鼎雖然從夏朝開始傳承,到東周末年一直被視為天下王權的象征,但是周朝歷代天子采取的統治方法和前面朝代截然不同。”
“傅老,我聽您課的時候,您也講到過,在周朝之前,堯舜禹湯的時候,非常推崇道德,以德來評價人們的操行,統治者則以德來引領、規范人們的行為,盛德時國家就強大,失德時國家就衰敗,如大禹因為治水的大德,受到世人的景仰,舜就把天下讓給他,紂失德殘暴不仁,諸侯就離心離德,就被大周滅亡了。”葉知秋說。
“可是周朝的開國皇帝文王和武王都是講禮儀的,所以大周朝建立后奉行禮儀,把禮作為治國的根本,為此建立了一整套繁瑣、復雜的禮儀制度。”傅瑾風點點頭說。“這便有了直到現在也影響后世的周禮。”
“周朝以禮制國和九鼎有什么關系?”宮爵問。
傅瑾風不慌不忙繼續說下去,周禮所記載的禮的體系最為系統,既有祭祀、朝覲、封國、巡狩、喪葬等等的國家大典,也有如用鼎制度、樂懸制度、車騎制度、服飾制度、禮玉制度等等的具體規制。
周朝以禮制國表現在方方面面,其中國家大典里最重要的就是祭司,而這里面對天、地、宗廟的祭司尤為重要和隆重。
傅瑾風說到這里,又拿出一本書,翻開一頁上面是歷代周天子籍譜,傅瑾風拿筆在周穆王處畫了一條豎線,指著周穆王之前的周天子說。
“在這個時期內,周朝的祭司大典達到了空前的盛大,在竹書紀年中記載,但凡國之大祭,天子帶百官入太廟,效仿黃帝三鼎祭天地人,用九州鼎來祭祀,祈求國泰民安,整個祭司大典要持續一個月的時間。”
“周穆王以后呢?”我問。
“這就是我一直奇怪的地方,周朝禮制健全而且繁多,又是立國之本,周穆王西征雖然是周室衰敗的開始,但在當時周朝的國力還是很強盛,可離奇的是,周穆王之后周朝雖然也祭祀,并且規模浩大,但這其中卻和之間有一處不同的地方。”
“什么不同?”薛心柔問。
“周朝祭祀大典都在太廟舉行,并且九鼎是不可或缺的祭祀之物,周穆王之前,歷代天子以九鼎祭祀天地宗廟,但這個禮制卻在周穆王后消失。”
“沒道理啊,周朝禮制都有明文規定,就連一舉一動都有要求,不能違反和僭越,祭祀如此重要的國之大典,又怎么會出現遺漏。”薛心柔說。
“不是遺留,是在掩飾!”我若有所思說。
“史學家爭論九鼎的下落,傳聞中九鼎沉沒于河水,但事實上,從周穆王之后就再沒有關于九鼎的任何記載。”傅瑾風點點頭心平氣和說。“在左傳中,有楚子問鼎之大小輕重焉之說,意思是春秋時楚莊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詢問九鼎的重量,大有奪取周朝天下之勢,史學家從這段記載中,推斷出當時楚國的強盛,以及九鼎還在太廟等事,但在竹書紀年中,同樣也記載過此事,可見楚莊王問鼎輕重的典故是真的,但是從這件事我卻看出不同的觀點。”
“楚莊王堂堂諸侯君王,既然問鼎輕重,可見楚莊王根本沒有見過九鼎,周朝祭祀大典,諸侯王必須到場,從這段記載也能證實,周室后來的祭祀中,九州鼎就一直沒有出現過,以至于諸侯王甚至不知道九鼎的樣子和大小。”我聲音平靜。
“對,我也是這樣推測的,楚莊王問鼎輕重是在東周,可從西周的周穆王開始,九州鼎就已經消失在世人的視線中。”傅瑾風說。
“周穆王首先發現玉豬龍,然后意識到玉豬龍的龍紋和周朝旗幟以及九州鼎上的龍紋一樣,根據穆天子棺槨上的金文,他的確是發現了九州鼎上的秘密。”葉知秋說。
“周穆王發現了什么秘密?”傅瑾風問。
葉知秋連忙把金文的內容告之傅瑾風,周穆王信鬼神,征伐東南結束后,便返回鎬京前往太廟之中,比對征伐得到的玉塊,竟然和九鼎上的龍紋如出一轍。
周穆王開始意識到,九州鼎的由來和上面銘刻的圖案或許隱藏著其他的秘密,因此周穆王開始著手追查九州鼎的始末,這件國之重器從大禹鑄造完成開始,歷經夏商周三朝,歷代君王只認為九州鼎是權力的象征,但是周穆王卻把注意力放在鼎器銘刻的圖案上。
大禹把九州的名山大川、形勝之地、奇異之物分別銘刻于九鼎之上,周穆王反復研究九鼎上的圖案,竟然發現在圖案之中竟然以花鳥魚蟲來隱藏文字。
文字的內容讓周穆王大為震驚,大禹前往昆侖得神人想助,神人攜帶九州圖協助大禹治理洪荒,功德圓滿之后,神人讓大禹鑄造九鼎,并將九州圖銘刻其上。
并且要求大禹修建青銅宮殿一座,將九鼎秘密運送至青銅宮中供奉,同時神人要求大禹重鑄九鼎,周穆王開始明白,自己看見的九州鼎并非是真的,而神人在九州鼎上留下了青銅宮位置所在的線索。
周穆王聰慧過人,竟然在九州鼎之中找到藏匿的極為隱蔽的地圖,但是這份地圖只有一部分。
“周穆王就是因為發現九鼎上的秘密,所以才會西征前往昆侖,這一段歷史全都記載于穆天子傳中。”葉知秋說。
“原來穆天子也在找九州鼎。”傅瑾風恍然大悟。
“找到穆天子陵墓后,通過他棺槨上的銘文,我推測周穆王應該為了掩飾九鼎秘密,因此把九州鼎藏匿起來,以至于后來再沒有誰見過九鼎。”我看著傅瑾風問。“可為什么你會說,事情沒那么簡單呢?”
“在竹書紀年中記載過一件事,周穆王在臨死前,最后一次祭祀中,他效仿黃帝,鑄造了象征天神、地神、祖宗的天、地、人大銅鼎,記載中這個青銅鼎體型龐大沉重,并且要求后世天子,皆以此鼎祭祀。”
“文史中并沒有關于周穆王鑄鼎的記載啊。”葉知秋說。
“正史上的確是沒有,不過倒是有兩件事能佐證這個巨大青銅鼎的存在。”
“什么事?”
“第一件事秦武王之死,宜陽之戰后,秦武王前往周都雒陽,前去太廟觀看九鼎,秦武王恃力好勝,試圖舉鼎,但卻無法搬動大鼎,傷了內臟當夜就吐血而亡,可見這青銅鼎的巨大和沉重,我一直在猜想,秦武王是沒有資格進入太廟,他所見到的大鼎應該就是周穆王所鑄的那個。”傅瑾風說。
“文史中的確有秦武王舉鼎的典故,不管是秦武王舉鼎還是楚莊王問鼎輕重,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全都試圖窺探虛實,以代周室。”葉知秋點點頭繼續問。“傅老,那第二件是什么?”
“秦滅周之后,秦穆公把九州鼎帶回咸陽,史記記載,為了掠奪九鼎,秦穆公出動大軍搬運,足見九鼎有多重,但運往咸陽的只有一個鼎。”傅瑾風看看我們聲音嚴謹。“后世史學家關于九鼎的爭論,其中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九鼎到底是一個還是九個,文史中并沒有明確的記載,秦穆王帶回咸陽的只有一個鼎,因此很多史學家認為,九州鼎其實只有一個,只不過上面銘刻九州川河故名九州鼎。”
“管這么多干嘛,一個和九個有什么區別,反正都是九州鼎,我們要找的是鼎器上的圖案,和有幾個鼎并沒什么關系。”田雞說。
“關系大著呢!”傅瑾風搖搖頭深思熟慮說。
“這,這能有什么關系?”田雞不以為然。
“你們在周穆王棺槨上看見那些銘文,足以證明流傳后世的九州鼎是九個,可是周穆王之后,再沒有人見過九州鼎,祭祀所用的鼎器被換成了周穆王鑄的大鼎。”傅瑾風眉頭微微皺起。“楚莊王問鼎輕重,可見諸侯王都沒有見過九鼎,就是說,九鼎到底是一個還是九個也不清楚,后世天子怎么說都可以。”
“周穆王以后的周天子指鹿為馬,把重鑄的大鼎說成是九州鼎!”我反應過來大吃一驚。
“所以我才認為周穆王藏匿九州鼎沒那么簡單,鼎器上有如此重要的秘密,他一定不希望被泄露出去,與其藏鼎還不如……”傅瑾風深吸一口氣。“還不如直接毀掉九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