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被袁紹布出的戰陣驚到,現在發現連白馬義從都受挫,公孫瓚此時心中早已沒了一開始的自信,暴怒無比:“全軍壓上,都給我衝!”
而一旁的田豫面色難看卻也沒有勸阻公孫瓚,因爲此時他也沒了辦法。玄武戰陣的恐怖他最是清楚,這種戰陣早在楚漢相爭之後就已徹底失傳,但其存在卻有不少人知道,田豫就是其中之一,甚至就連這戰陣的威力和失傳的原因田豫都略知一二。
玄武戰陣需四位頂尖統帥或將領率領二十萬以上大軍方能佈置,將散亂的軍團雲氣凝結到一起,充分發揮其威力,而且還能再加持上一層特殊狀態。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但如韓信這樣天生的統帥畢竟是少數,尋常武將能夠指揮的大軍數量是有上限的,而且這上限一般都在五萬以下,就是頂尖將領最多也不過十萬。當然,這上限不是指能統帥多少大軍,而是軍團天賦能充分覆蓋,也就是軍團雲氣能夠順利凝結的大軍數量。向審配這般統帥多名將領,爲主帥並不能真正的調動袁紹大軍的軍團雲氣,各軍依然是以其主將爲中心,各自凝結軍團雲氣,互不干擾,也無法相互配合。
但這種軍陣卻可以打破這種狀態,令主帥將這些各自爲政的軍團雲氣凝聚在一起,雖然無法揮若臂使,但卻可使各軍的雲氣在一定範圍內互補互助,充分發揮整個大軍的戰力。再加上戰陣本身附帶的特殊狀態,足以將大軍的戰力提高一個檔次。據說當年高祖劉邦就是對這種戰陣之力極爲忌憚,纔將當年已經失傳不少、僅存的兩種殘缺戰陣徹底消失掉。
雖然不清楚眼前袁紹所佈置戰陣的完整度和其真實威力,但田豫卻知道,眼前的袁紹大軍整體戰力已經絕對超過己方了。尤其是玄武戰陣可爲麾下士卒提高防禦力,對於幽州鐵騎更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公孫瓚若是想以弱勝強,就必須充分發揮幽州鐵騎的威力,一舉突入袁紹中軍,將軍陣徹底擾亂方纔有勝機。因而他才讓公孫瓚不要留手,直接將白馬義從祭出來。
現在連白馬義從都略微受挫,這令田豫深感不安。後方有界橋阻擋,更何況公孫瓚又是性情剛烈無比,此時撤軍根本不現實,唯有死戰。公孫瓚命令全軍壓上卻是最好的選擇,無論如何,擊潰袁紹軍的防線,纔能有勝利的可能。
此時位於中軍俯視著戰場情況的袁紹看著避過大戟士的白馬義從,嘴角微揚。玄武戰陣可說是他隱匿已久的殺手鐗,袁家本就有其殘卷,不過記錄太過稀少,根本無法將之推出。不過,袁家的典籍中還曾記載過,此戰陣失傳前最後出現的地方是幷州,袁紹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花費數月,方纔找到了另外兩份殘卷,將此戰陣補全了七成多,最後在麾下謀士的竭力之下,方纔勉強佈置出了現在這個還原度約有九成的戰陣,能發揮出玄武戰陣本身七成左右的威力。
但這已經足夠了,這低配版的玄武戰陣已經足以令公孫瓚在此折戟沉沙了。這就是袁紹最大的底牌,也是袁紹對於此戰必勝信心的來源。
將白馬義從逼走後的大戟士此時的損傷更是嚴重,比前者要多上一倍不止,逾千人。但張郃並沒有率軍後撤,大戟士雖然殘了,但白馬義從也離開了,剩下的這些普通騎兵張郃可是不懼。令大戟士身後的步卒衝上來緩解壓力的同時,張郃令大戟士撤去了這種愚蠢的進攻手段,轉而變成正常狀態,在重力加持之下擔當著袁紹大軍最前方的盾牌,用手中的大戟不斷地屠戮著衝上來的幽州鐵騎。
大戟士的重力加持是範圍性的,不分敵我。對自身來說應該是兩敗俱傷,畢竟大戟士也被包含在內,出手速度與對方一樣也減緩了不少。但好就好在大戟士是重步兵,而衝上來的幽州鐵騎是騎兵,重力帶來的另一個改變就是騎兵的速度減緩,而同時身穿重甲的大戟士重量增加卻更加的難以被撼動。
作爲軍魂軍團的大戟士終於不負其軍魂軍團的威名,在戰場上開始綻放出屬於其自身的風采。宛若一個絞肉機一般,將踏營而來的幽州鐵騎緩緩吞噬。
而白馬義從在脫離了大戟士的糾纏之後,自然也同樣是勢不可擋、無人可阻。人馬俱甲的白馬義從在軍魂的加持之下可說是沒有任何的破綻,沿路的無數絆索、陷馬坑和鉤鐮槍等,面對衝鋒而來、通體被雲氣和鎧甲保護的白馬義從是收效甚微。白馬義從猶如坦克一般,率領著身後的幽州鐵騎直接突入袁紹前軍之中,向著袁紹的中軍直衝而去。
審配在高處看著白馬義從在前軍中肆意衝鋒、不斷屠戮的場景,眉頭一皺。而此時公孫瓚的大軍已經開始全軍壓上,殊死一搏,無數的步卒也跟隨著幽州鐵騎衝了上來。
“公孫伯圭好生果斷!”審配惋惜道:“可惜了,若是其能再猶豫一下就好了。”
袁紹看著公孫瓚軍中那桿不斷隨軍向前衝鋒的高聳帥旗,嘴角一抿:“這就是公孫瓚啊!從不妥協、從不後撤,義之所向、生死相隨的口號可不是說說而已。白馬將軍的名號可是其從微末之時一刀一槍打出來的,若單論領兵作戰,天下難有出其右者。否則其也不配作爲朕的對手了。”
審配微微點了點頭,朗聲道:“命令顏良文丑將軍率領左右兩路大軍全部出動,從兩側發起衝鋒直插敵軍中軍。幽州鐵騎銳氣已挫、士氣已竭,讓他們不要管其他,直接衝著公孫瓚的帥旗方向衝鋒即可。”
士卒聞言後迅速按規律揮舞起了指揮大旗,顏良文丑看見中軍方向高高揮舞的大旗後,頓時睜大了雙眼,眼中滿是殺意和興奮,朗聲大喝道:“殺!”
相互發起衝鋒,直奔對方中軍帥旗。有了玄武戰陣打底,審配有信心和公孫瓚這樣來一場,看看究竟是白馬義從先將袁紹的帥旗擊退,還是顏良文丑先率軍殺入公孫瓚的身邊。
此時戰場局勢已經是焦灼無比,雙方皆是將全部的戰力投入了其中,準備殊死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