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國古代鬼神崇拜觀念上,以黃、老道家思想為理論根據,承襲戰國以來的神仙方術衍化形成。東漢末年出現大量道教組織,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師張道陵正式創立教團組織,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道教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將道教對“道”之信仰人格化體現。道士是道教的神職人員,全國現有住觀道士3萬道教概況道教,是發源于古代本土中國春秋戰國的方仙道,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現代世界的也積極發展。道家雖然從戰國時代即為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為道德哲學家神化了。直到漢朝后期才有教團產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師道奉老子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時道教宗教形式逐漸完善。老子李耳(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唐代尊封老子為大道元闕圣祖太上玄元皇帝。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認為“道”是化生萬物的本原。在中華傳統文化中,道教是與儒學和佛教一起的一種占據著主導地位的理論學說和尋求有關實踐練成神仙的方法。
現在學術界所說的道教,是指在中國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礎上,承襲了方仙道、黃老道和民間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觀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太上老君為教主,并以老子的《道德經》等為修仙境界經典非修真主要經典,追求修煉成為神仙的一種中國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歸納為五種,服食仙藥,外丹等,煉氣與導引,內丹修煉,并借由道教科儀與本身法術修為等儀式來功德成仙,常見后來的神仙多為內丹修煉和功德成神者與道術的修練者余人。宮觀是道教與中華民族同呼吸、共命運,道教的歷史與中國歷史緊密相連。
發端起源
道教始祖軒轅黃帝道教教祖老子把“道”作為宇宙本體、萬物規律,是超越時空的神秘存在,以“道”為基點建立道教的神學理論體系;老莊的神秘主義和養生思想所形成的得道成仙思想為道教的核心信仰。注重修煉養生,老子、莊子提出的清靜無為、見素抱樸、坐忘守一等修道方法,被教徒所繼承發揚。
戰國中期的齊國興盛起了尊崇黃帝和老子的黃老道教,西漢前期的統治者推崇無為而治的黃老之學,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漢武帝后,黃老學說走向民間,與方仙道合流成黃老道,由政治信仰轉變為宗教團體??酌系娜寮宜枷氡坏澜趟嫒?,構成宗教倫理道德的主體;墨家尊天明鬼、兼愛互助和科技方術等思想與內容,被道教涵蓋;《易經》是道士的基本經典,易學理論滲透到神學哲學、符箓丹道和齋醮科儀各方面;先秦道士鄒衍的陰陽五行學說,也為道教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2] 兩漢黃老道教的《太平經》宣揚氣化天地、天人合一、天道承負、樂生好善,以“太平世道”為目標。東漢丹鼎道派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將易學、黃老、火候三者參合,總結發展了道教的養生煉丹術。[3]
西漢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陜西咸陽道士茅盈及其弟茅固、茅衷于句曲山采藥煉丹,濟世救民,百姓感其功德,遂改山名為“茅山”,茅氏三兄弟被稱為茅山道教祖師。三茅真君得道于茅山,開茅山道派。早于五斗米道的創立近300年。[4] 漢末軍閥張魯偽稱其祖張陵于東漢順帝年間,[5] 在蜀地鶴鳴山自稱老君“授以正法,命為天師”,炮制其祖孫三張立教說以惑眾。實際上是由被張魯殺害的張修建立五斗米道(天師道),尊老子為教祖,奉《道德經》為基本經典,[6] 修行符箓咒祝、三官手書。后篡教成功的張魯在漢中建立了地方割據的短暫政權。[6] 靈帝時期,黃老道教徒張角在中原地區創立太平道,以《太平經》為主要經典,在疾疫流行時用符水咒說為人治病,發展了幾十萬信徒并建立三十六方來管理。張角在184年領導發動了黃巾起義,遭受統治者的鎮壓而失敗,太平道銷聲匿跡。
發展成熟
魏晉時期,道教分化
葛洪煉丹圖為上層士族丹鼎道教和下層民間符水道教。茅山道人葛洪將道教神仙方術和儒家綱常名教相結合,構建了一套長生成仙體系,為上層士族丹鼎道教奠定了理論基礎。老莊玄學盛行,促進了道教理論的發展。
364年,上清祖師楊羲得南岳夫人魏華存授予《上清大洞真經》等天書玉冊,傳承上清派;同時期,葛巢甫傳承靈寶派,以傳授洞玄靈寶部經而得名。民間仍然傳播著通俗的道教,巴蜀地區五斗米道繼續發展,李特、李雄領導的流民起義得到天師道首領范長生的支持;江南地區流行帛家道、李家道和杜子恭的天師道。
北魏太武帝時期,封建史上第一位被皇帝承認的的天師——寇謙之,稱奉太上老君之命,以去除“三張偽法”(張陵、張衡、張魯)和禮教為原則對北朝道教進行改造,道教成為北魏國教,所以北朝歷代皇帝都得臨壇受道家法箓,老氏之教大行于天下;南朝宋文帝時期,上清派傳人陸修靜吸收儒家、佛教儀式對南天師道進行改造??苤t之和陸靜修的改革,使道教教規教戒、齋醮儀范基本定型,各種規章制度全面系統。南朝梁時期,茅山大宗師陶弘景繼續充實道教的神仙學說和修煉理論,構建了道教神仙譜系,廣大了茅山上清派,使之成為今后的道門正統。
道教徒活動的場所,全國現登記開放的宮觀有2千余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