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熱鬧的的東宮,此時此刻冷清很多,自從北方大勝,平南王被封爲晉王之後,幾乎再無人來太子府了。
之前一直跟在太子屁股後面跑的六部官員也是,太子派人去請,他們就推脫有事,或得病或不在家.......
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次太子是要完了,如果只是李星洲有如神助般得勝或許還不足以奠定勝局,但皇上卻加了晉親王,如果不是有易儲之心,這樣加封,簡直就是逼人內(nèi)鬥。
皇上自然沒那麼蠢,所以意思大家都懂,只怕等晉親王從北方回來之時,太子好日子也到頭了,六部官員依附太子是爲自己牟利,如今見勢不妙,無力迴天,自然不會等死,個個想的都是如何與太子斷絕來往。
這種變化太子顯然是料不到的,方先生已經(jīng)被他氣走了。
所以當衆(zhòng)人突然叛離之時,太子已經(jīng)大發(fā)脾氣好幾天,又是大罵下人,又是摔東西,沒人敢上前搭話,還打死了一個侍女,屍體擡出去的時候府中沒人敢說話。
.......
烈日之下,府中氣氛死寂,來往人行色匆匆,低頭不敢高聲語,一個下人在殿外猶豫許久之後,還是顫抖的敲開了房門。
此時太子神情衰落,整個人沒了之前的神采。
“出去,給吾滾出去!”太子開口。
下人嚇得噗通一聲跪下,“殿下!小人不是故意的,實在外面有人求見,已經(jīng)等兩個多時辰了,趕也趕不走,小人.......小人這纔來問。”
“讓他滾!”
“是,小人這就去趕他走!”下人匆匆忙忙的的起來,連滾帶爬退了出去。
太子無神的坐了在那,自斟自飲。
.......
楊洪昭一身素服等在東宮門外,還要避開耳目,手在微微顫抖。
走出這一步,他很難,但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他進京那天,衆(zhòng)多民衆(zhòng)夾道罵他國賊,從南正門,直到午門,一路上的口水足以把他淹死,他挺過來了。
之後很多文人名士,聚集東華門情願,說他作戰(zhàn)不利,禍國殃民,實乃國賊,要皇上嚴懲不貸。
那時他開始有些害怕了,本來路上他想過很多,覺得此戰(zhàn)失利,他卻有責任,但不至於丟性命,他規(guī)劃是對的,頂多不過因謹慎而有延誤,出問題的環(huán)節(jié)在於童冠和楊虎,兩人貪得無厭,縱兵搶掠才導致燕山府百姓激憤羣起反抗,然後連鎖反應(yīng),招致後面一系列失敗。
可如今這些書生這麼一鬧,此事就不是看他有沒有錯的事了,如果鬧得太過嚴重,即便他沒錯,皇上爲穩(wěn)定人心,說不定也不得不殺他。
景國不殺文官,可殺起武人來從不手下留情,前武德使朱越的慘劇不過就在兩三年前,還歷歷在目。
即便如此,他還是穩(wěn)住了,老老實實在朝堂認罪,然後被暫時革職在家,等候御史臺發(fā)落,之所以如此,他心中還有事放不下,他還可以撐下去。
那就是兒子的死活。
郭藥師說他死了,可楊洪昭不信,被遼軍圍困,那也有可能是......是投降了嗎,只要投降了,遼人說不定不會殺他。
越是想起那些,他又開始老淚縱橫,爲什麼自己當初要教兒子精忠報國,教他將門之後,寧死不降云云的話,他從小就這麼做的,此時.......
可他還不死心,他要等,沒有人攻入燕山府,證明楊建業(yè)死的那天,他都不信。
所以他能面對朝臣衆(zhòng)口一致的口誅筆伐而默不作聲,面對文人百姓的怒罵裝作聽不見,任由別人去說,甚至外面有些人說起北方戰(zhàn)事,罵他也就罷了,還罵到他兒子身上。
很多人在河邊或是六樓茶肆,悠然自得一本正經(jīng)說楊建業(yè)有勇無謀,死也是活該自找之類的話,又引經(jīng)據(jù)典以來類比。
他咬牙切齒依舊忍住,因爲如果那時與人起衝突說不定會給言官口實.....
(題外話,可能有人會覺得奇怪,這樣小事楊洪昭身爲曾經(jīng)大員要害怕嗎?舉個例子,北宋時期狄青官至樞密使,兩府宰輔之一,一品大員。可只因他武人出身,言官們羣起攻擊他:他家黑狗長了個角,是邪兆!
仁宗皇帝百般呵護沒辦法,甚至親自去求當時的通中書門下平章事文彥博,結(jié)果還是沒用。最終他只得將狄青榮罷出京,立下赫赫功勞的一代名將,在驚懼中病死外地。古人是不講科學的,言官要弄死人,特別是武人,任何微笑失誤都會成爲致命的理由,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說的就是那種感覺。)
但沒過多久,隨北方晉王大勝消息而來的,還有令他絕望的消息.......新軍破遼國之後解救了數(shù)百景軍俘虜,還找到遊騎將軍楊建業(yè)的首級。
消息一到,頓時如晴天霹靂,他失神一般在在院子裡站了一下午,無數(shù)念頭在腦中紛紛擾擾,攪做一團,最後嚎啕大哭.......
從此之後,他再無牽掛,如同行屍走肉。
每日呆呆出門到河邊酒樓聽人們的謾罵譏諷,傳喚入朝聽昔日同僚搬動是非的無端指責。
慢慢的,他那顆爲國爲民建功立業(yè)熾熱之心,也和兒子一起死在了燕山府戰(zhàn)場上。
楊洪昭不似從前了,他開始放聲大笑,也不再謹慎隱忍,出去見那些躺在河邊,坐在酒樓茶肆,閒極無聊,根本不懂什麼叫沙場,卻誇誇其談胡言亂語,顛倒是非的人,他破口大罵,厲聲斥責,甚至不惜動手,又默默記下他們的名字,住處。
對朝堂上的無端指責,他開始大聲回擊,高聲嘲笑那些酸腐言官誇誇其談,紙上談兵,手無縛雞之力,見血都要腿軟,還敢一己臆斷,妄言兵事,是禍國殃民.....
氣得很多人吹鬍子瞪眼,破口大罵。
換來的自然是更加嚴厲的打壓和斥責,甚至有人直接威脅要他好看,幾個昔日好友也私下來提醒他,不要反駁言官們的論調(diào),否則他的處境只會越發(fā)危險,越發(fā)有性命之憂。
楊洪昭只是磕頭懇求他們,不要再管自己的事了,以免拖累,好友面面相覷,但似乎看出他心中決絕,一邊流淚一邊允諾。
他早就毫無牽掛,接連的不得志,愛子的去世,早磨光他最後的銳氣,最後的希望,他身上只有怒火,一個老無所依的武人最後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