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私港附近。說是這一帶最安全的地方也不為過,居民是膠州營戰士地軍屬,附近駐扎著軍隊。海上也有膠州營同盟的力量
因為周圍是這樣地情況。所以親衛地首領王海也頗為地輕松。他現在也才是二十出頭的年紀,對于和父母在一起觀賞海景休閑是沒有太大興趣地,何況這海景從小到大看了許多年。早就厭煩了。
王海和湯二兩個人距離這些人聚會的地方稍微有點距離,兩個人都是帶兵的武將。沒有太多的講究,在這個向陽避風的地方直接就或坐或趟。愜意地休息起來。
這邊能看到山下李孟軍帳那邊進進出出地人群。王海打了個哈欠,低聲抱怨了句:
“難得咱們大人有個空閑,這滿山東地人就都找過來了。真是麻煩!”
湯二和李孟的關系畢竟不如王海那么親近。在邊上只是嘿嘿笑了兩聲。卻沒有接口。這句話說完之后,王海卻來了精神,翻身從地上坐起,興沖沖地開口問道:
“最近周同知和寧師爺那邊的招兵籌劃已經是做出來了,屯田田莊那邊已經是發動,老湯,你這有消息嗎?”
說到這個,少言寡語的湯二也是來了興致。打趣的說道:
“大海,你是整天跟著大人在一起的。還來問我。別賣關子了。”
王海嘿嘿笑著卻故意端起來架子。閉嘴不說。湯二可有些哭笑不得,按理說兩人眼下也算是李孟的親信將領,一人負責馬隊。雖然職銜只是千總。可實際上地地位卻等同于馬罡、趙能等人。王海地情況也是如此。甚至在不明膠州營架構地人看來,王海的地位甚至還要高過其他的將領,這可是親衛大將。最核心地人物。
兩人地年紀都不算大,當然,就算是年紀最大地趙能眼下也不過快到四十歲而已。膠州營地軍將年紀普遍是年輕,王海和湯二平日里在下屬面前也都是保持著個上司的威嚴氣度。繃著臉。此時兩人在一起閑扯可就是隨便多了。
王海始終不說,到最后卻笑著讓湯二把自己知道地說出來,自己來給補充。湯二仔細想了想,開口說道:
“這件事在濟南回程地時候。大家就已經是議論過,膠州營現在是一萬三千左右的戰兵,此次征兵是增加兩萬人,編成四個軍,登州軍八千人負責登州和萊州北部。青州軍一萬人,負責青州和本部這邊。兗州軍六千人鎮守兗州,老營九千人,負責濟南和東昌府。”
仔細地把這些都說完。湯二撿起塊小石子丟出去。笑著說道:
“咱們兄弟兩個還要跟著大人走,這幾天我已經是命令手下開始把一些粗重的物品開始整理了,不過去濟南和東昌府那邊也好。靠著河南北直隸近面,要買馬容易些。現在的坐騎。馱著披甲地騎兵來回沖鋒不了幾次,大海。我把我知道的都說了。你呢!”
相比于湯二高興。王海這邊地情緒卻不太高。有些悻悻地說道:
“還能知道什么,你猜也能猜地到,馬罡和趙大哥那邊分守地參將。陳六哥提了鎮兗游擊。都是號令一方的將軍。咱們兩個從千總到都司。一個親兵都司,一個馬隊都司。”
湯二看著王海這樣的情緒,知道這個原因。開口笑著安慰說道:
“在大人身邊沒有什么不好的。也不是沒有打仗立功地機會,將來地日子還長,這才算是到那里啊!”
聽到湯二的這些話。王海點點頭。沒有再出聲,看著下面地帳篷。卻看到郭棟從下面的帳篷那里出來。想起來一件事情。開口說道:
“兵器制造局那邊應該也要搬到濟南和兗州交界地地方去。說是那邊靠著萊芫和滕縣。煤鐵都是方便,那邊也是山東地繁華之地,河南、北直隸兩處地工匠也是容易招募些,聽我手下那些火銃兵說,眼下他們兵器制造局那邊一來要忙著趕工兵器,二來忙著搬遷選址。老郭都快累脫形了。”
萊芫素來有鐵礦。大明在萊芫有專門的衙門負責開采鐵礦。鍛造鐵器。并有礦監負責。資源也是十分地豐富,滕縣則是產煤。這個時代對煤的需求量并不是太大。盡管那邊有豐富的煤礦,可規模很一般。
這幾年有了發展的原因還是因為膠州營地兵器制造局地大批量采購。銀子大把地花下去,見到有力可圖。這才是逐漸開始招募工人。擴大生產。
李孟在帳篷里面。從附近地軍戶家中搬來地桌子。在山上忙碌的廚子給他做了條烤魚。還有一盆羊肉。又有幾張面餅,帶著全家老小來這海邊郊游。其他人是在休閑和休息,不過李孟這邊卻清閑不下來,這個場合算是個非正式的場合,很多在公務上不能貿然提出地詢問或者建議之類地東西。都可以在這里拿出來說說。
結果自從早晨過來。李孟就在軍帳里面接待,沒有一絲空閑地時間,到了午飯地時候,上面那些家眷幾次下來相請。都沒有時間過去。索性是讓廚子單獨做一份飯菜,自己將就將就抓緊時間。
這下面的人要是在吃飯的時候見到上官,可是極為失禮地事情。但這上面地人吃飯見下面地。可是不把屬下當外人,表示親近的意思,反正對李孟來說是方便。也就不講究那么多了。
一早過來的,卻是港口上管事的鄭家的代表。恭恭敬敬地給李孟問好請安,然后說了下,說近鄭家準備在這靈山衛和鰲山衛之間地地方開設個船廠。消息是昨晚剛到地,先通知到李孟這邊,也算是討個彩頭。
去往日本和朝鮮地航線,在北方必須也要有個修船的地方。鄭家在這里的選址也是正常。終究對李孟是好事,可以跟這些人學習,在航海和水手地方面得到些便宜,這還真是個高興的事情。
港口上也有膠州營的駐守人員。這人來報告地就相對簡單了些,無非是那一千一百多名選中地青壯,開始分成小枇跟著鄭家的船回到附福建。這名駐守地頭目倒是從起家的時候跟著李孟的老弟兄,年紀大了。來這里守門,也有說話的資格和份量。小心翼翼地建議說道:
“大人,咱們自己掏銀子送人去那些南蠻子那邊,這些好兒郎還要給他們賣命,這買賣咱們做地是不是虧了,要是跟著久了,這些人還聽不聽咱膠州營的話呢?”
李孟先是問了個問題“那鄭家從頭目到水手都是那里人”這名駐守在這里的頭目稍一琢磨就回答道“都是他們福建人,聽說都是一個府里面的”。李孟這才說道:
“咱們這些山東的漢子去那里能受信用嗎,肯定要小心提防。既然不能同心。家人親眷又都在咱們手中,你說他們會聽誰的。”
這沒說完之后,那名守衛的頭目才恍然大悟,這些時間的叫到打下來。李孟對鄭家有了個判斷,雖然有巨大地實力。可卻沒有相應的格局和氣度。終究成不了什么大局面,還真是沒有必要太擔心和太高估他們。
兵器制造局的郭棟進來之后。一來是說南京那邊監工。逢猛鎮這邊兵器制造地進度和情況,二來是把下面的人去萊芫地情況宴報,朝廷在重要的地方都有專門地官員和太監管理,特別是鐵礦這樣地資源。那邊的官員都是小吏。不敢和山東總兵鬧些什么,可礦監許七卻是個麻煩角色,這鐵礦主要做主地就是這位太監,他對于靈山商行過來購買鐵礦石地商人們一直是百般刁難,所要賄賂
靈山商行和兵器制造局地人合計之后,發現要是按照這太監出地價錢,還不如在南京地武庫里面直接購買成品劃算。
而且靈山商行地人也是打聽明白了。據說這太監許七的后面是司禮監地某位大佬,得罪不起。郭棟一直是在這制造上忙碌,對膠州營其他地方面還真是很少接觸,生怕因為延誤進度耽誤了事情,也顧不得面子,直接過來找李孟。一來是有請罪自責地意思,二來是問個處置。
“這樣地小事,理會他作甚,你先去把匠坊建起來。其余的不用你來操心!”
郭棟惶恐異常。還以為李孟生氣了。不過李孟卻是實實在在地和顏悅色的模樣。后面又有人在那里等候著。也不好在這邊多耽擱,也只好躬身退下。
接著走進來的卻是孫和斗。今日孫和斗總算是穿上了長衫。勉強有些士子地模樣。李孟有些奇怪,孫和斗眼下是兵器制造局里面地位最高地兩個人之一,方才郭棟來了,他有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