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28章 天下銀河匯濟南

沒有李孟的歷史上,鄭芝龍投降了滿清之后,攜帶大前往京師,幾百萬兩的數目這是大家都確認的,很多野史筆記都說這財產是千萬兩。

一向是精明的鄭芝龍可能以為自己從龍很早,所以準備帶著銀兩去京師安享富貴,不過財不露白這個道理,古今中外都是通用的,對那些關外的蠻族來說,看見這么多銀子還怎么忍得住。

去了京師沒多久,鄭芝龍就被問罪下獄,死在獄中。

在這個時代,鄭芝龍算是地方勢力中較早和山東掛上關系一個,盡管這之間彼此有很多的勾心斗角,鄭家和韃虜勾勾搭搭,想要進攻山東的港口,但明面上的關系還是維持住了,一方面是通過膠州這個港口和靈山商行的體系,把外洋運來的貨物銷售到了北方更廣大的地方,二來是山東鹽貨一直是向福建銷售,三來則是幾次海上運兵,鄭家都是出船出人。

另外,山東的水軍系統一部分是鄧格拉斯和青州海猴子楊四帶出來的,一部分則是當初被放到福建歷練的那一批人,盡管當時被鄭家提防的深,限制種種,可畢竟也有香火淵源,下面不少的中下軍官都是相熟。

這樣里里外外的關系,鄭家下定決心改換陣營,也沒有什么阻礙,山東也相對接納,畢竟鄭家的勢力都在海上,和膠州營目前的發展方向沒什么沖突。

當然,真正讓李孟放心的是一點,那就是鄭芝龍這個人,鄭芝龍能在福建這等地方,把鄭家地勢力發展到這樣的幾步,幾千艘大小艦船,幾萬部眾徒屬,算上外圍,幾乎是東亞海面上的霸主,可以說是李孟發展的一個翻版,何況這鄭芝龍沒有李孟身上的這些奇異之處,更是難得。

有這樣的大才,偏偏卻沒什么自立之心,在海上做出一番事業的時候就和大明官府眉來眼去,琢磨著要被招安。

那邊滿清勢大,又是主動的過去聯絡賣好,等山東確定了自己的絕對優勢之后,鄭家馬上又是貼了過來,沒有什么自己獨霸一方的想法,卻總是想著依附強者,用手中地勢力換個太平富貴。

這就是所謂地小家子氣,孫傳庭對鄭芝龍有個很貼切的評價“胸無大志,可惜大才”,這樣的評價和后世對鄭芝龍的說法差不多,正因為如此,李孟才對鄭芝龍很放心,他自然不會和那些沒見過世面的滿清親貴一樣殺雞取卵,反倒是準備給這鄭芝龍足夠地富貴,換取他手上的這支海上力量。

現在白人已經在是海上劃分范圍。而自己連大明還未統一。如果從零開始地發展海上力量怕是來不及。用鄭家已經頗有規模地海上實力。總歸是起步點高一些。追趕歐洲已經領先許多地海上腳步。征服那些西方還沒有征服地領土。

此時地北方距離被李孟全面控制也就是一步之遙。并且李孟掌握地實力遠遠超過各方勢力混雜地南方。天下大勢已經是明朗。

想要依附強者地鄭芝龍自然會主動地過來投靠投誠。他把自己地弟弟鄭芝豹安排在濟南鉆營聯系。這就是一個明顯地舉措。

李孟已經是考慮到了接下來對鄭芝龍地安排。不過這次地賣地策一出。鄭芝龍地表現還是讓他嚇了一跳。

賣地策本來就不是什么保密地文件。從襄城那邊確定時候開始。膠州營系統從上到下地人就都知道了。有些想法。能寫幾筆地人都盡可能地參與到這討論之中。也是山東官員相對自律。這個消息在正月之后才慢慢地傳開。

在濟南常駐地鄭芝豹差不多在二月份才知道了確切地消息。他地第一反應就是寫信告訴還在福建地大哥鄭芝龍。

三月底的時候,鄭芝龍帶著三百萬兩白銀從福建趕到了濟南,方應仁快馬趕回揚州之后,比鄭芝龍晚了一天回到濟南,他拿了白銀兩百三十萬兩。

淮商依靠的是鹽,閩商依靠的是海貿,這是這個時代得利最大的兩個生意,揚州方家和福建鄭家就是這兩處的代表人物,他們也是積累了驚人的財富,三百萬兩和兩百三十萬兩,幾乎趕上大明一年的財政收入,可卻被私人輕易的拿了出來。

拿了這么多的銀子,兩家要求的很簡單,買地,河南、陜西、北直隸拿出來發賣的田地他們都買。

李孟的確是太吃驚了,他真是低估了國人對土地的熱情,豪商富貴,有錢之后,擴大再生產是次要的,買地作為傳家的底子才是重要的,福建多山地無良田,兩淮多皇莊鹽田

、北直隸多良田,陜西也有八百里秦川,這都是上怎么不讓這兩家動心,他們先來,憑借的是和山東與眾不同的關系,還有自己雄厚的財力,一定要盡可能的多買下天地。

不管是鄭芝龍還是方應仁,都和李孟說的實在,不管是鹽上的生意,還是海上的生意,賺來的銀子再多,那也不過是浮財,還是買了田地,這才能把這富貴世世代代的傳下去,子子孫孫都能受著福利。

銀錢不對產業進行再投入和擴大生產,反倒是投在購置田地上,這也是工商業產生了所謂“萌芽”卻沒有生長成參天大樹的原因。

對鄭家和方家的熱情,制定政策的山東明顯沒有料到,按照原先定的地價,河南所有“無主土地”幾乎都要被這兩家賣空,因為這些田地拋荒一年,暫時也找不到農民耕種,對山東的意義實在不大。

可看到這熱情之后,卻發現這樣一個問題,這各處的無主田地發賣,本就是打算籠絡天下的士紳豪強之心,取得天下,需要恩威并施,山東的武力和軍威已經是足夠威懾,讓他們真的心悅誠服,那就要拿出好處來。

目前拿出來的三省田地,自然是中州河南的田地最多最好,要都被這兩家買走了,其他想要買地的人怎么辦。

結果財貿司的人緊張盤算之后,把原來定下的低地價又給抬高了不少,這樣方家和鄭家也只能是買下一府的田地了,但這樣的規模也實在是太大了。

可鄭芝龍、方應仁也算是大人物了,這次完全是不顧身份體統,和李孟糾纏了起來,非要多買一點才好。

這兩家如此的撕破臉買地,山東反倒是不敢賣給他們,這兩家富甲天下的都如此的熱切,那其他的豪強士紳又會如何,到時候總要給他們些田地才是,要不然徒惹怨恨。

果然,四月中旬的時候,山東巡撫柳清嵩親自求見大帥,要求購買河南彰德、衛輝兩府的田地,北直隸巡撫柳清揚派族中的幾位親信帶來了一百五十萬兩白銀。

百萬兩白銀,那就是將近十萬斤,這幾家如此大數目的現銀,肯定不是幾個人拿得來的,鄭家有大船隊運輸,方家和柳家也是動用了家丁佃戶,濟南城周圍的膠州營士兵也是忙碌的不可開交。

這大筆的銀子大批的人護送運輸前來,也要安置,也要安排人看護守衛,本來還在休整中的各部兵馬又是重新動員了起來。

山東各司的官吏文員都是忙瘋了,整日里連睡覺都安生不了,幾個主辦的頭發都是愁白了幾根,厘金局主辦孔三德直接從濟寧州趕到了濟南城,他對于處理大筆銀錢的經驗非常豐富,想必能幫上點忙。

盡管是人人煩惱,但卻是幸福無比的煩惱,華元年擴軍近一倍,武器的制造,屯田田莊的設立,前期對災民的賑濟,以及林林總總,天下將定,膠州營東征西站積攢下的金山銀山也是快速的消耗了進去。

田政司、財貿司還有厘金局每天都是在打嘴仗吵架,財貿司想要在田政司所轄的屯田田莊中加大征收,想讓厘金局上繳的銀兩更多,那兩家對指標如此之高極為不滿,說你財貿司手下私鹽和商行指標未免太低,而且商行走漕運免收厘金,私鹽賣給田莊按照公價,這是不是要加收厘金,降低鹽價才是。

現在不用吵架了,各地的銀子流水一樣的進入了濟南,現在各司局的主辦每日里都是團結一心的和制造局主辦孫和斗,副主辦郭棟吵架,讓他們快些修筑金庫,并且催促那些漢人和洋人的大匠把水力鑄幣的機器造出來。

山東現在不用為錢發愁,而應該為怎么花錢,怎么更有效的花錢發愁……

柳家來了之后,孔三德也有幾十萬兩銀子拿了出來,山東和兩淮的豪商們依次動員,帶著銀子奔向濟南,江南之處,富豪之家不敢明目張膽,可同樣是派家中子弟帶著錢財走海路去往山東。

京師的官員勛貴也是身家富貴的,在經過短暫的錯愕之后,也都是反應了過來,紛紛派人拿銀子前來,更加可笑的是,在永平府的幾名蒙古王公,居然也是安排自己的手下拿著金銀趕往山東。

天下間的銀錢,突然間匯集成河,向著山東流去。

第223章 愿者上鉤第235章 新炮 舊炮第323章 鋼鐵暴雨 殺人的時代第392章 唯有向前 彈如暴雨第13章 從容出城第211章 考試第231章 人定勝天 家政第159章 眉樓第134章 五萬兩第360章 死圍 救不救第302章 棄剿用撫 暗渡陳倉第72章 急躁急切第240章 忐忑第262章 圍住第376章 似忠 炫武 有客北來第170章 徐總管第121章 遠方來客第338章 終有報應 松山破第56章 走上正軌第289章 責任之內 新戰心怯第444章 大車和馬匪第218章 船 賣不賣第531章 暗流涌動的襄陽城第189章 孫家三子 上門第375章 緊追有責 破局始動第199章 “攘外必先安內”的歷史淵源第13章 從容出城第59章 青鹽第360章 死圍 救不救第238章 大時代的序幕第508章 理所當然的大勝第440章 山西 汾州 平遙第132章 戰爭紅利第482章 二劉 高杰 天陰第59章 青鹽第414章 國之大患 誰是第251章 口袋里的戰爭第177章 大禮第473章 抉擇之時 說打就打第493章 懲罰 突圍乎第330章 鐵面人 親疏有別第301章 枕邊重權 巧計出京第247章 談笑間懲惡立威第67章 相助第64章 收獲 河邊第524章 小偏廳定天下策第236章 探第530章 殖民先行者第85章 騎馬鹽丁第6章 吃干抹凈第383章 夜行 霧散第362章 亂紛紛 圍城打援第266章 紅利 萊黨 忽視 軍議第466章 雷大雨小 遼地南北第453章 崇禎十七年初第172章 無用的武庫第282章 似是而非 斷人根本第414章 國之大患 誰是第10章 家中無人第185章 平第150章 入寇第461章 漢城城下 以攻為守第391章 打完了 或許第522章 大明無忠第263章 逼殺第252章 可悲 可恨 可憐第143章 克扣規矩第416章 患 京師 盛京第479章 順軍初挫第413章 西門宣勝 欲害不能第317章 十八孩兒 讖緯之言第250章 敵不在外 相逢不如偶遇第144章 請校閱第140章 京師的來信第300章 血裔傳承 首輔之才第107章 后面多了一個人第425章 看似正常的軌跡第156章 下南京第469章 引蛇出洞 鐵血肅奸第117章 跳河第245章 奪門第57章 鳥銃第181章 懾服第432章 順立第295章 瘋不畏死 暴虎馮河第537章 紫金山書院 北戰第177章 大禮第208章 砍了第201章 不解風情 男尊女卑第4章 扁擔 刺殺第50章 設卡厘金第75章 不屬于這個時代的憤怒第408章 氣象興旺 紛紛來投第79章 謙卑的同知第146章 開新田第261章 分潤第7章 正義感第461章 漢城城下 以攻為守第65章 潦倒的宦官第121章 遠方來客
第223章 愿者上鉤第235章 新炮 舊炮第323章 鋼鐵暴雨 殺人的時代第392章 唯有向前 彈如暴雨第13章 從容出城第211章 考試第231章 人定勝天 家政第159章 眉樓第134章 五萬兩第360章 死圍 救不救第302章 棄剿用撫 暗渡陳倉第72章 急躁急切第240章 忐忑第262章 圍住第376章 似忠 炫武 有客北來第170章 徐總管第121章 遠方來客第338章 終有報應 松山破第56章 走上正軌第289章 責任之內 新戰心怯第444章 大車和馬匪第218章 船 賣不賣第531章 暗流涌動的襄陽城第189章 孫家三子 上門第375章 緊追有責 破局始動第199章 “攘外必先安內”的歷史淵源第13章 從容出城第59章 青鹽第360章 死圍 救不救第238章 大時代的序幕第508章 理所當然的大勝第440章 山西 汾州 平遙第132章 戰爭紅利第482章 二劉 高杰 天陰第59章 青鹽第414章 國之大患 誰是第251章 口袋里的戰爭第177章 大禮第473章 抉擇之時 說打就打第493章 懲罰 突圍乎第330章 鐵面人 親疏有別第301章 枕邊重權 巧計出京第247章 談笑間懲惡立威第67章 相助第64章 收獲 河邊第524章 小偏廳定天下策第236章 探第530章 殖民先行者第85章 騎馬鹽丁第6章 吃干抹凈第383章 夜行 霧散第362章 亂紛紛 圍城打援第266章 紅利 萊黨 忽視 軍議第466章 雷大雨小 遼地南北第453章 崇禎十七年初第172章 無用的武庫第282章 似是而非 斷人根本第414章 國之大患 誰是第10章 家中無人第185章 平第150章 入寇第461章 漢城城下 以攻為守第391章 打完了 或許第522章 大明無忠第263章 逼殺第252章 可悲 可恨 可憐第143章 克扣規矩第416章 患 京師 盛京第479章 順軍初挫第413章 西門宣勝 欲害不能第317章 十八孩兒 讖緯之言第250章 敵不在外 相逢不如偶遇第144章 請校閱第140章 京師的來信第300章 血裔傳承 首輔之才第107章 后面多了一個人第425章 看似正常的軌跡第156章 下南京第469章 引蛇出洞 鐵血肅奸第117章 跳河第245章 奪門第57章 鳥銃第181章 懾服第432章 順立第295章 瘋不畏死 暴虎馮河第537章 紫金山書院 北戰第177章 大禮第208章 砍了第201章 不解風情 男尊女卑第4章 扁擔 刺殺第50章 設卡厘金第75章 不屬于這個時代的憤怒第408章 氣象興旺 紛紛來投第79章 謙卑的同知第146章 開新田第261章 分潤第7章 正義感第461章 漢城城下 以攻為守第65章 潦倒的宦官第121章 遠方來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西| 礼泉县| 泉州市| 赞皇县| 黑水县| 虹口区| 西吉县| 会理县| 邢台县| 四川省| 凉山| 和林格尔县| 磐石市| 辛集市| 凤凰县| 陇川县| 张家川| 东台市| 蚌埠市| 察隅县| 女性| 浮山县| 常山县| 许昌县| 崇仁县| 郸城县| 沅江市| 渝中区| 三台县| 英山县| 循化| 绩溪县| 廊坊市| 安庆市| 洛浦县| 鄂州市| 太白县| 分宜县| 屏东市| 东源县|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