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京師皇宮之中。
乾清宮內。
宣宗皇帝召集了一衆重臣包括內閣在內的大臣在此議事。
議事的主題除了這次反擊蒙古兀良哈入侵獎賞與善後問題外,還有最重要的一個議題,那便是漢華王國。
沒錯!就是漢華王國!
對於這次反擊兀良哈的戰役,宣宗皇帝是感觸頗深的,這次如果不是廣西與廣東兩地進獻的大炮十分強大,這場大戰肯定不會取得如此重大戰果。
何況,他可是親眼看到三十門巨炮齊射的場面,那巨大的火炮聲,讓他不得不正視起那個海外番屬國來。
這個新建立的國度雖然是漢人所建立的,可是正因爲如此,作爲天朝唯一正統朝廷,宣宗皇帝自然擔心是否有一天,那個海外番屬國會不會有朝一日攻打大明,改朝換代。
畢竟,從這些大炮來看,那個所謂的漢華王國軍事實力不容小覷,而且宣宗皇帝還聽說那個王國的水師雖然比不上大明水師,但也是西洋一霸主,若是有朝一日大明水師被漢華王國水師超過,漢華王國會不會派水師來攻打大明沿海了。
到那時,就不是倭患了,而是入侵之戰!而且還是同爲漢人建立的海外國度入侵,而不是異族。
思來想去,宣宗皇帝當即召集了一種大臣,將自己的擔憂說給了一衆大臣聽。
對於宣宗皇帝這種擔憂,在場的大臣卻是旗幟鮮明的分爲了兩派,一一部分大臣認爲完全無需擔心,只要大明能夠是以恩惠,曉之以理,那個所謂的漢華王國就會死心塌地跟隨大明,這一部分人都是一些庸臣,而另外的一部分大臣,比如三楊,還有英國公張輔等人,他們都是能臣,自然知曉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而且非常大。
尤其是英國公張輔,他可是武將之中的名將,很清楚火器的強大,因而他第一個提出,請求下旨派錦衣衛秘密前往漢華王國詳細查探。
“陛下,臣以爲必須派遣錦衣衛前往海外查探漢華王國底細,若是有不臣之心,必須即刻發兵,派遣水師與大軍前往剿滅!”英國公張輔即刻站出來對著宣宗皇帝道。
而其他有能力的大臣,也紛紛附和,只有一少數大臣卻是提出了反對,他們的理由也很充分,那就是漢華王國現如今屬於大明的番屬國,若是派遣錦衣衛查探,會不會有失大明威嚴,這要是傳出去,會不會引起大明周邊番屬國的牴觸。
“陛下!錦衣衛私下秘密查探,這在其他番屬國也是常有的事情,臣以爲無需顧慮這一點,其他番屬國並不會說什麼的!”英國公張輔仍舊堅持己見道。
這下,坐在龍椅上的宣宗皇帝也沉默了,他很清楚這雙方都有些道理,但他卻偏向於英國公張輔這一邊大臣意見,在他眼中,大明的社稷纔是最重要的,江山安危關係重大,必須慎之又慎,即使有一絲可能,也必須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因而他沉思許久之後,最終下令錦衣衛指揮使即刻派出得力干將,前往海外詳細查探漢華王國。
只是,他等卻並不知道,就當錦衣衛行動之際,藏身於京師之中的復興社就將消息迅速傳了出去,而且先行一步到了李江手中。當然,那都是後話了,此刻暫且不提。
再說此時的蛟龍港。
李江與舊港宣慰司派遣過來的使者商議之後,便隨即召集了騰格爾斯與康希爾二人商議俘虜事宜。
雖然滿剌加國王與一衆妻妾都被李江送去了舊港,但是俘虜的海盜與滿剌加水師士卒卻被關押在了蛟龍港。
這些人,有將近九千多人,如此多俘虜都被集中在蛟龍港,顯然是不行的,李江考慮是不是將其移送一部分到歷州港去。
而其中的滿剌加水師士卒肯定是不能移送的,畢竟李江是要那他們換取一定物資與銀錢的,當然那都是與滿剌加國王談判之後的事情了,此刻他覺得絕不能讓他們吃乾飯不幹活,正好蛟龍港有一批工程項目要建設,他們可以填補勞動力不足的缺。
至於那些被俘虜的海盜,騰格爾斯倒是建議全都罰爲奴隸,幹活三年,可是李江覺得或許可以從他們之中吸收一部分擔任水師士卒或者水手。
但後來一想,李江又微微搖頭,否定了自己這個想法,這些海盜雖然有著豐富的行船經驗,可是大部分人都是無組織無紀律的散漫人員,就算經過培訓,也多少會帶有一絲曾經海盜的習慣,如今漢華王國早就有了水師培訓學校,根本不需要從這些海盜之中吸收水師士卒等人員了。
於是,他想了想之後,決定還是聽從騰格爾斯的意見,從他們之中選擇一部分人員送到蛟龍港,一部分人員送到三寶港,還有一部分則直接送往小琉球島。
...........
搞定了這些俘虜之後,李江便開始準備如何向滿剌加索要賠款物資了,首先賠錢是肯定的,放滿剌加國王等人回去,如果不賠償大量的錢財,那他豈不是白費功夫了嗎!
其次,簽訂一系列的商業條約,也是必須的,尤其是稅收,必須讓滿剌加收取最低稅。
還有租借商站,這也是必須要讓滿剌加國王同意的,漢華王國穿越馬六甲海峽時,若是需要停靠在馬六甲港,租借的商站只能象徵性收一點費用。
而除了上述這些,李江覺得是否還需要在滿剌加領土靠海的海岸線某個位置,真正“租借”一塊區域建立一個小港口,這樣一來,便可方便漢華王國水師控制馬六甲海峽了。
李江想到這,即刻攤開了輿圖,對照著自己的記憶,一點點查探起來。
而就在這時候,遠在舊港的宣慰使府內,施二姐也正在看著章恆的戰報。
“來人呀!請滿剌加國王進宣慰使府一見!”
“是!宣慰使大人!”
半個時辰之後,隨著一聲聲通傳,滿剌加國王在一衆士卒的“護衛”下走入了宣慰使府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