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州轉了一圈后,發現徐州是比較富庶,但徐州的富在集中在幾下大戶手里。跟著劉備跑路的糜家、已經死去的曹豹背后的還有就是現在正得勢的陳家,這些家族幾乎將徐州的土地全都弄到自己的名下,擁有佃客數十萬。現在我才知道,糜家嫁女的時候當嫁妝的三千精壯家丁只是個表面的數字,要是再加上這三千人的家小,劉備通過娶了個老婆就得到了上萬的人口和大片的土地。而靡氏家族也不單在徐州有人有地,在臨近的幾個州郡也都有田產。也不光是靡家如此,很多大的家族都是這樣做的,看來大家很早就懂得了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道理了。
以前看三國演義的時候,還以為劉備真的有那么大本事動不動就能帶著十幾萬百姓跟著跑路,現在調查了一下才知道,除了劉備確實有手段外,領頭跟著劉備跑的應該都是他自己和手下人的佃客。
還好現在曹豹掛了,靡家跑了,幾大豪門中就剩下陳家了。而曹操目前對我來說是天高皇帝遠,我可以拉著陳登在徐州隨便折騰。當然了我要做的折騰不能從上面開始,必須要打著賺錢的名義從下面開始。
通過荀彧打了個報告在曹操那里備了案后,就將呂布、劉備、糜家的私人田產。金銀珠寶、古玩玉器、典籍書冊這些東西大部分都運回了徐州交給曹操處理。田地分給了佃客,讓他們成為了自由人,并且實施了攤丁入畝收取農稅的方法,讓陳家和一些富戶打消了趁機多占田地的想法。
施行攤丁入畝對百姓是好事,但對田產眾多的大戶來說那絕對是很大的打擊。當然做為交換,我把用海水曬鹽的方法告訴了陳珪父子后,他們立刻完全同意開展攤丁入畝的實施,并以自己名下的五千佃客作為股份投入到鹽田中。而其他的那些起哄者也分到了部分的股份,大家都知道鹽的利潤要遠遠的超過種地所得,所以反對之聲立即就沒有了。
又將徐州附近有大量鐵礦的消息散布出去后,有錢有勢的人紛紛組織人手進入深山之中尋找。缺少這方面的熟練工?不要緊,這些個大戶動員了所有的人脈從臨近的幾個州招攬了很多人過來,有些家族更是從江東招了很多懂得尋礦冶煉的人過來。
我也將很多復雜一點的東西拿了出來,如:獨輪車、四輪車、滑輪、彈簧、水泥、鋼筋、玻璃、齒輪、新型紡織機。這些東西當然不是白送了,雖然都只是構思不見成品,但再一番宣傳下還是賣了不少的錢,拿到這些構思的大戶們都組織了很大的人力、物力進行研究,有一些很快就除了成果開始賺錢了,也因為這樣專用權法在徐州也得到了這些大戶的擁護進而順利的實施了。
兗州官員中從事商業活動的下屬人員也陸續進入了徐州,或運來以前的存貨進行銷售,或招攬手工業者就地加工,也有和地商人伙同經營的。新的門面不斷的開張,種類繁多的商品充斥著徐州的各地的大街小巷。以前雖然富庶但死氣沉沉的徐州在短短的時間就象充滿了生機。
攤丁入畝在徐州的推行反過來也帶動了兗州的稅制改革,兗州的工商稅收已經超過了農業稅成為了政府的第一收入。荀氏叔侄在接到了陳登從徐州發來的公函,斷定這是郭嘉搞出來的東西,經過了議事院的討論后,立即請示了曹操然后就在所控制的區域內推廣施行,同時還提出他們自己對工商業稅制改革的想法,想在對工商業加大監管力度的同時將流轉稅的十取一改為十五取一。曹操讓他們去和我商議,當我看到他們的來信后,不能不承認這叔侄二人絕對是一流的內政管理人才,稅率的降低并不一定代表稅收的減少,在加強管理力度的同時降低稅率,使得商人們減少了偷漏稅現象,并且其諸侯管轄的區域內如果不降低稅率的話,那么他們那里的商人有了我們這里做為參照就會被吸引來我們這里交易;如果其他諸侯也降低稅率,那就更好了,我們這里的商品賣到他們那里會取得更大的利潤。既然如此,那我就做的更絕一點,回信中建議把商業稅率改為三十取一,同時提出了所得稅的概念給他們做參考,所得稅稅率為純利潤的二成到三成。當然,為了準確計算出利潤,我還把復式記帳法的大致方法也在回信中提了出來,但沒搞過經濟的我也只是籠統的講了一下,具體的細節就讓其他人去頭疼吧。
再有就是技能學校的建立,和簡化字的推廣。簡化字的初步推廣其實已經小范圍內已經開始了,我讓家里的少年學習的都是簡化字。而隨著旗語驛站的建立,在我刻意的要求下,翻譯人員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將旗語傳來的數字翻譯成文字,而簡化字因為書寫簡單快捷已經成了翻譯人員必須要學的功課。技能學校所教的課程主要是木工、鐵匠、編制等一些手工技能,這樣可以快速的為新興的手工業提供工人,同時還選取了常用的簡化字和簡單的計算工料所需要的數學。
同時為了給腐儒門找些事做,我把用漢語拼音統一漢字發音的想法拋了出去,并組織了很多所謂的名儒對每個漢字進行注音、另外是讓他們編一本字典,對每個漢字所代表的意思進行標注。
沒想到的是,本來辱罵了孔融而被儒林視為敗類的我,因為我在百姓中推廣簡體字和組織為漢字注音注意這兩件事一躍成為天下的名儒了!復雜的漢字是孔子的有教無類教育思想的一大障礙,而簡化字可以方便教化人民;而簡化字在百姓中的推廣也讓繁體字成為了身份的一種象征,讓豪門又多了一項區別與賤民的事物。用如此奇妙的方法給漢字注音注意,可是一件名垂青史的大事,這件事的發起者同時也是財政支持者在學術界的地位自然是水漲船高。
而另一件更讓我沒想到的事也跟著發生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