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隴貴族以辭職施壓,逼迫李淵取消南巡計劃,最終以李淵的低頭而告以段落,正如李世民所言,關隴貴族是大唐根基,在現在風雨飄搖之時,他們更不能輕易動搖根基。
雖然李淵被迫打消了遷都巴蜀的想法,但他並不甘心,他又給四子元吉送去一份密旨,命他坐鎮成都,做好遷都巴蜀的準備。
李淵的試探只是一個小插曲,但現在唐朝所面臨的緊迫問題卻是荊襄之危,如何解決這個危機?
當天晚上,李淵在武德殿偏殿召開了軍國會議,由政事堂五相和太子、秦王,以及大將軍柴紹、內史侍郎封德彝族等等一共九人蔘加,共同商討應對之策。
偏殿內燈火通明,十幾根手臂粗的鯨脂蠟燭將偏殿照得如白晝一般,大殿裡瀰漫著一股淡淡的異香,九人分坐兩邊,每個人都有坐榻,他們挺直了腰板,神情肅穆。
李淵坐在玉階龍榻之上,對衆人緩緩道:“朕剛得到襄陽傳來的消息,楊元慶已經收編了蕭銑和杜伏威的軍隊,加上部分隋軍,大約十五萬人,從長江兩岸同時向荊襄進發,我們的擔心即將成爲現實,現在危難關頭,大家暢所欲言吧!今晚無論說什麼,朕都可赦免無罪。”
衆人已經事先得到了今晚商議的內容,事實上大家都很清楚,隋軍攻克江南後,下一步必然是攻打荊襄,隋軍的戰略已經很明確了。下面就是看唐軍怎麼應對。
李淵又把三條應對之策告訴了衆人,他的意思很明顯,他是準備從這三策中選出其中一策,而衆人也知道,不可能選第三策放棄荊襄,如果李淵有魄力,那就選上策。如果求穩,那隻能選中策。
這時,蕭瑀起身道:“陛下。請容臣先說一言。”
李淵點點頭,“蕭相國請說。”
蕭瑀心中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比較支持中策。但一些細節上他卻不太贊成,蕭瑀走到大殿中央,看了衆人一眼,又向李淵行一禮道:“陛下,首先臣要明確態度,荊襄不能失,失去荊襄糧倉,只剩關隴和巴蜀,我們恐怕支撐不起三十萬軍隊,所以臣支持中策。朝廷須派兵援助荊襄,但在派兵細節上,臣有不同意見。”
李淵微微一笑,“有不同意見,儘管說。所有的不同意見,朕都要聽。”
蕭瑀又繼續道:“關鍵就是派十萬軍去支持,秦王殿下的意見是七萬軍支持荊襄,三萬軍防禦巴蜀,但問題就來了,我們這裡只剩下十萬軍隊。能否守住關隴?首先京城至少要五萬軍隊,那麼剩下五萬軍隊怎麼分配?所以我覺得調走十萬大軍,未免太多了一點。”
蕭瑀的話引起大殿內一片竊竊私語,連李淵的眉頭也微微一皺,不說還沒有感覺,蕭瑀這樣一分析,李淵也感覺到留下十萬軍隊防禦關隴確實少了一點,雖然十萬軍隊本身不少,但主要是須防禦京城,五萬軍隊他還覺得少了一點。
一旁李世民開口道:“蕭相國的分析雖然有道理,但調十萬軍隊已是底線,因爲現在巴蜀和漢中空虛,駐軍只有一萬五千人,還住要集中在漢中,如果沒有三萬軍隊防禦,一但隋軍從夷陵或者從隴西進入巴蜀,巴蜀就完了,另外隋軍是二十萬大軍圍攻荊襄,而荊襄只有八萬軍隊,就算我們增兵七萬,也只能十五萬軍隊,兵力不如隋軍,況且隋軍還有騎兵和水軍,蕭相國,調十萬軍南下,其實已經是很保守了。”
李世民說到這裡,都給大家一種捉肘見襟的感覺,明明唐朝還有三十萬大軍,卻居然覺得不夠用,這時,陳叔達沉聲說:“陛下,如果是這樣的話,只能考慮再徵兵了。”
他話音剛落,獨孤震和竇軌竟然同時冷笑一聲,這種異口同聲的冷笑使衆人感覺一股寒意,偏殿裡頓時安靜下來,李淵略略有些不悅,他又想起了這兩人以辭職來威脅自己之事,儘管他們已經把辭呈收回去,但卻是以自己的低頭爲代價,讓他內心窩了一肚子火。
不過剛纔他已經發話了,暢所欲言,可以出言不忌,他不能言而無信,李淵只得忍住氣對獨孤震道:“獨孤相國,你有什麼建議嗎?”
獨孤震站起身施了一禮,“陛下,竇相國的想法臣不知,但剛纔陳相國說募兵之事,微臣卻覺得他想得太簡單了,現在‘募兵’兩個字,可是這麼能輕易說出口的嗎?”
獨孤震沒有明說,但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實在是因爲這幾年唐軍募兵太狠,前後強徵了不下五六十萬軍隊,幾乎已到掃地爲兵的程度,如果再募兵,恐怕就會造反了。
竇軌也道:“獨孤相國說得不錯,現在種田人中,四十歲以下的青壯已經不多,上次隋軍攻打關中,朝廷在京城中臨時徵了六萬青壯,本來說好隋軍退兵後就放他們還民,結果並沒有放他們,使朝廷信譽遭受很大的打擊,我擔心如果再強行募兵,關中民衆就會大量向關北和河東逃亡,會引發更大的危機。”
李世民站起身,對李淵施一禮道:“啓稟父皇,竇相國和獨孤相國說得確實有道理,不過現實擺在這裡,如果不募兵,那隻能以十萬軍隊保護關隴,儘管有點兩難,但我們必須要做一個決定,到底是募兵還是不募兵?”
這時,一直沒有吭聲的李建成嘆了口氣道:“如果實在要募兵,那隻能在巴蜀招募,讓他們明白,從軍是爲了保衛他們家園,同時保證他們不離開巴蜀,我想少則三五萬,多則七八萬軍隊,應該可以募到。”
柴紹也接口道:“陛下,臣也贊成太子的意見。”
李淵緩緩看了一圈衆人,見大家都沒有反對意見,便點了點頭道:“既然都不反對,那就這麼決定了,調七萬大軍走漢中緊急援助荊襄,另外在巴蜀再招募八萬軍隊,把募兵人數分解到各郡,各郡必須完成募兵數量,否則太守就地罷免。”
下面又有一個問題出來了,由誰率軍援助荊襄,這時,所有的眼睛都向李世民望去,但李建成卻認爲不妥,應該是由李孝恭爲主將,派一名副將去援助,如果是李世民去,又會出現兩強並列的局面,指揮上會出問題。
李建成便沉聲建議道:“父皇,兒臣推薦禮部尚書楊恭仁率軍去援救荊襄,楊尚書文武全才,用兵極有謀略,讓他協助荊王,兒臣認爲最爲合適。”
蕭瑀也笑道:“陛下,臣贊成太子的提議,楊尚書當年參與滅楊玄感之亂,以數千軍擊潰賊衆數萬人,早在涼州爲太守時,率領官兵平定河西走廊上的馬匪,威名遠揚,讓他爲荊王副將,我認爲比較合適。”
李淵卻有想法,他當然知道楊恭仁文武全才,但他的兄弟楊師道可是隋朝的相國,有傳聞說他的妹妹就是楊元慶側妃,讓他當副將,李淵並不是很放心。
不過他也明白李建成的心思,讓世民帶軍去援助,必然會形成兩強並立局面,尤其李孝恭還背叛了次子世民,他們兩人之間恐怕很難配合默契,而李神通、李孝基之流又比較平庸。
其實李淵早有了想法,楊恭仁雖然不錯,但絕不能爲援軍主將,他的目光投向了柴紹,笑了笑,便徐徐對衆人道:“朕的想法是,由柴大將軍爲援軍主將、楊尚書爲副將,以荊王爲行軍元帥,統攬荊襄戰局,各位愛卿可有意見?”
這個方案比較中庸,等於是把楊恭仁放在第三位,柴紹爲人圓滑,善於協調各種關係,他能配合荊王的指揮,應該說這是一個比較妥協的方案,衆人都點頭認可。
連李世民也沒有反對,他本人並不想去荊襄,他的軍隊在關中,在大唐生死危亡的關頭,他應該鎮守關中才對。
李淵見衆人沒有反對意見,立刻做出了決定,“那就由柴大將軍爲援軍主將,楊恭仁爲副將,率七萬軍援助襄陽,兩天後出發……夷陵郡北部遠安縣,一直五千人的唐軍正疾速向夷陵郡的郡治宜昌縣進發。
宜昌縣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這裡是荊襄通往巴蜀的咽喉要道,可以說佔領宜昌縣,也就扼斷了襄陽和巴蜀之間的往來。
李孝恭也知道宜昌縣的戰略地位,他本身在宜昌縣部署有三千軍隊,但聽說隋軍大舉西進荊襄的消息,他唯恐宜昌縣有失,又追加了五千軍隊,以宜昌縣的險要和八千軍隊駐防,足以守住這座咽喉要城。
五千軍隊已經過了遠安縣,離宜昌縣還有一百五十里,按照正常的速度,再走兩天便可抵達宜昌縣。
由於李孝恭催得急,唐軍隊伍沒有休息,一路向南行軍,在崇山峻嶺之間,沿著蜿蜒盤旋的山道向遠方的宜昌縣行軍。
但唐軍做夢也想不到不到,就在他們南面約五十里外,一支一萬人馬的隋軍騎兵也正疾速向宜昌縣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