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巫布萊爾》公映之前,媒體對這部電影也是充滿了質疑。蘇菲的作品大多是幻想或者校園故事爲主,雖然也有一些比較有深度的作品,但是……一個好編劇,未必就是一個好導演,而一個還不到十六歲的女孩,又能夠拍出什麼樣的作品。尤其是在知道電影的製作成本之後,所有媒體都認爲,這不過是一個有導演夢想的小女孩的嘗試之作,即便是一直對蘇菲懷有善意的媒體在發表意見的時候,也保持了謹慎的樂觀,當作是一個遊戲之作。一位專欄作家就在她的文章裡說過,青少年比成年人多出的一個優勢,就是擁用無限幻想的權利,並且用各種手段去實現它,哪怕是最後失敗,別人也沒有嘲笑她的權利。
嗯,必須承認,對方或許是提前爲她的失敗打下伏筆,避免一些人很沒風度的嘲笑,但這的確是很傷人自尊的。不過,首映當天的票房統計已經有力的迴應了所有的質疑。而當《女巫布萊爾》以黑馬之姿衝入票房榜的時候,所有質疑這部電影成功與否的聲音都改了……猶如平地一聲春雷,整個北美地區的電影公司、娛樂媒體都震動了,影評人、影迷們也震動了,看著排行榜驚得說不出話來。
這部電影的恐怖是毋庸置疑的,但到底是紀錄片還是科幻片或者故事片呢?
不僅是觀衆,各大媒體、影評人都紛紛在報紙上提出疑問或者刨根究底的進行考證,試圖還原女巫布萊爾是否存在的答案,而像《基督教真理》報,則一如既往的撥冷水,“無論是導演、拍攝,都跟蘇菲小姐一樣的青澀……”,不過,在最後,它也不得不承認,這部‘幼稚’的影片確實是起到了恐嚇作用。
“在電影公映的當天。我在一家電影院中看到了同樣來觀看電影的蘇菲小姐。當我向她表示祝賀的時候,蘇菲小姐很輕鬆的表示,‘這僅僅是個開始’,或許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就是一個開始?!卑蚰?瓊斯。
“我們現在在紐約一家電影院的售票廳門口,雖然現在還是清晨,但是這裡就像在開派對一樣,非常熱鬧。”nbc頻道新聞節目,電視屏幕裡,一名中年女記者手持麥克風,對著鏡頭講述道:“這些年輕人聚在這裡。都是爲了等待看第一場的《女巫布萊爾》。”
屏幕迎頭鏡頭一轉,便看到售票廳裡擁擠的年輕人。其中甚至還有不少的成年人。
女記者走了幾步,喊住了一個剛成年模樣的棕發女孩,把麥克風對準她,笑著問道:“嗨,你好,請問你是來看《女巫布萊爾》的嗎?”
女孩地對著鏡頭聳聳肩:“當然,你以爲我是來幹什麼的?”
女記者又問道:“爲什麼你這麼急切地要看這部電影。你喜歡這部電影嗎?”
女孩做了個張牙舞爪的手勢:“尖叫,你懂嗎?那種發自內心的尖叫,將所有的恐怖和負面情緒都通過尖叫聲釋放出來,那種感覺,爽呆了!”
節目導播把畫面切回到直播間,主持人笑著說:“爽呆了,這就是孩子們的感覺,讓我們聽聽成年人的意見?!?
畫面一轉,便切著對一名三十來歲的白領女士的採訪錄像。這位女士微笑著聳聳肩,“這部電影確實很恐怖,但我很喜歡。不僅是我,我的朋友們也同樣如此?!?
“很恐怖?爲什麼還喜歡呢?”記者問道。
“你知道,我們大多數人的工作不像你們記者那樣,富於挑戰性……我是說,在你們記者的工作中,可能是每天都會遇到新鮮的事情,可我們不同,我們每天都在重複同樣的事情,日復一日,就像影片的開始一樣,平淡得如同白開水,而你又不得不喝。而這部電影刺激了我身體裡那裡已經麻痹了的神經,讓我再次感覺到,我是個活人……是的,就是這種感覺。你能體會嗎?”
一箇中年男子顧盼自如的站在鏡頭前,顯然很享受這種感覺,“我支持我兒子去看電影,在知道什麼是恐懼之後,他纔會明白該怎麼去面對社會和未來,這是一個男子漢成長過程中所必須經歷的……”
鏡頭又轉到對一箇中年家庭婦女的採訪錄像,她滿臉怒氣地道:“別在我面前提那部電影,我女兒看了之後,整整兩個晚上沒睡好覺,她告訴我,再也不去有樹林的地方玩了……”
鏡頭又轉到對一個男警官的採訪,他嚴肅地道:“你知道現在的孩子們太叛逆了,一到假期,晚上就會想方設法的出來搗亂,但最近一段時間卻是好了很我,因爲……我兒子告訴我,他們怕遇到那個布萊爾女巫?!?
警官聳了聳肩,一臉的無奈:“上帝啊!我們的治安什麼時候輪到女巫來操心了,這簡直是對我們警察最大的諷刺?!?
還有一部分言論和媒體卻在辯證影片的真實性,一位影迷信誓旦旦地說道:“我知道那個地方,布萊爾鎮,關於女巫的傳說都是真的!”
“荒謬!當上帝的榮光照耀在北美這片土地上的時候,那些邪惡的女巫就先後消失了!”一名神甫顯得非常氣憤,據說他約了幾個教友已經啓程前往馬里蘭州的布萊爾鎮。
……
各種爭論的結果就是有很多年輕人成羣結隊的利用假期前往布萊爾鎮尋找女巫布萊爾,則這一行動又導致了許多家長的不安,他們強烈要求一個正確的說法……女巫布萊爾到底是不是存在?他們的孩子有沒有危險。
“這只是一部電影!”
《洛杉磯時報》上的署名文章提醒家長和其他陷入彷徨的觀衆們:“看過電影的人都知道,影片最後的字幕已經披露了那些演員的名字,你們完全可以找到她們,那個克里斯.蓋恩就在好萊塢,而兩位女演員正在爲夢工廠的動畫配音呢?!?
爭論意味著看點,當所有人的意願充分滿足的時候,那些掀起這場爭論狂潮的媒體,又紛紛蹦出來扮演救火者的角色。而在此過程中,夢工廠卻是一直保持著沉默,畢竟這種爭論對於電影,也是一種不需要花費的廣告宣傳,大家各取所需。而就在各種不同的爭議中,影片的總票房已經衝破了一億美元,當所有人回過神來看到這一個恐怖的數字後,都想到了它的成本……成功或者失敗,再辯論還有意義嗎?
就在《女巫泰戈爾》在歐美熱映的時候,蘇菲已經和黛比拉.崔茜來到了意大利,開始了她的威尼斯之旅。
威尼斯位於意大利東北部,是亞得里亞海威尼斯灣西北岸重要港口。建於離岸4公里的海邊淺水灘上,平均水深1.5米。由鐵路、公路、橋與陸地相連。由118個小島組成,並以 177條水道、401座橋樑連成一體,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百島城’、‘橋城’之稱。而蘇菲對它的印象有兩個,第一個當然是那無處不在的水,而第二個就是威尼斯電影節……事實上,《女巫布萊爾》已經定下來要送展了,只是這一工作由公司運作,蘇菲只作適當的配合就行了……一個十五歲的女孩,簽字都沒有多少說服力的,還是讓那些有能力來做的人完成,她負責監督和驗收成果就是了。
將行李箱扔進酒店的房間,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挎著一個小包包,揹著畫板,然後帶著照相機衝出來,乘坐那種叫做‘貢多拉’的小舟,遊覽威尼斯……這種輕盈纖細、造型別致的小舟一直是居住在瀉湖上的威尼斯人代步的工具。
威尼斯大街小巷的風光十分特殊。有些水道比衚衕還要狹窄,兩條船不能並開,只能單行。街道兩旁都是古老的房屋,而居民們的船庫就建在底層。在這種水道上航行,別有一種曲徑通幽的感覺,卻是在山洞裡無法體驗的樂趣。
在河上游覽、拍照,那些各種各樣的石橋和木橋,是不可缺少的景緻,它們高高地橫跨街心,一點也不妨礙行船,反倒是平添了許多樂趣。除了橋下不時往來的貢多拉之外,那些海鷗和鴿子同時出現在橋面上的情景,恐怕只有在威尼斯能夠看到。
搖舟的是一名老年男子,他的脾氣很好,似乎總是笑瞇瞇的,很樂意解答蘇菲的各種問題,有的時候還好心地告訴她哪個地方的景緻最好,蘇菲爲他畫了一張素描,老人眉開眼笑的收下了,然後將她們載到利亞德大橋。
利亞德橋,又名商業橋,,它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築成,是威尼斯的象徵。大橋長48米,寬22米,離水面7米高,橋兩頭用12000根插入水中的木樁支撐,橋上中部建有廳閣,橫跨在大運河上,非常漂亮。
蘇菲在拍了幾張照片之後,讓老人將船停在距離大橋不遠的地方,開始一筆一劃的勾勒這府大橋……這幅名叫《利亞德橋》的油畫,後來被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