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二神兒”,在東北的民俗中,曾經非常有名,因爲它與一個詞語息息相關,那就是“跳大神”。
跳大神這種職業,在東北同‘陰陽先生’一樣的出名,所謂跳大神,簡單的說,就是一種讓活人與‘死人’或者‘神怪’溝通的儀式,說起來這種儀式有著常人無法想象的歷史,早在亙古時期,人們畏懼自然神明,經過摸索之後,便發現了能夠與‘神靈’溝通的方法,而這種儀式便是其中之一。
更準確的說,這是薩滿巫術的分支,也是僅存至今所剩無幾的一種神秘之法,在歷史和野史上我們也能時常尋見巫術的影子,古代帝王都信奉天命,凡有重大之事發生之時,都會祭祀上天祈求幫助。
到了清朝時期更甚,滿族自女真時期便信奉薩滿教,直到清太祖努爾哈赤得勢之後更甚,就算今天我們在瀋陽故宮內,依舊可以看當年薩滿儀式所用之事物,可見當時皇族對薩滿教的尊重及敬畏。
經過歷史的磨合之後,雖然薩滿教已經不復存在,不過這種儀式就以另外一種形態保存了下來,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跳大神’,它正是由當時的‘薩滿驅邪舞’所演化而來,在滿族的發源地東北(今山海關以北)更甚,甚至就連當地的戲曲形式二人轉之中都有其身影。
跳大神,一般是指兩個人,通常爲一男一女或者兩男,或兩男兩女所完成的一種‘請神’形式,在整個儀式過程之中,由一名體質獨特的人充當‘神仙’來時的‘容器’,這裡講的體質獨特,是指‘身懷邪骨’者,邪骨,可以理解成一種體質,再說簡單一些,就是這些人天生八字不硬,或命格不全,火氣不旺,也許你我身邊都有這種人,他們的共同點就是體質不好,很容易生病,愛哭,夜裡很容易忽然間的害怕,也許還會或多或少都會看到或遇到一些常人無法見遇之事。
其實說白了,在這個世界上,這種人很多,他們有的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的體質之事,而這種人在‘跳神’的儀式中的名稱,就叫‘大神’,除了個別騙子之外,‘大神’要做的事很少,他們大多的感覺就好像是睡覺一樣,被附身之後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而儀式中另外一人所扮演的角色,就顯得舉足輕重,他們纔是支撐整個儀式的行家,土話裡面稱之他們爲‘二神’、‘幫班’,而他們對自己的稱呼則通常爲‘幫兵’。
整個儀式由幫兵主持,他們身帶薩滿遺風,儀式之時,大神身穿神袍花襖,手持金針銀線,頭戴百花穗冠,佩掛腰鈴腳鈴,而幫兵則手持單面八弦驢皮鼓,通過秘傳唱詞配合驢皮鼓點大聲吟唱,以起到‘請神’或‘調清風’的作用。
要說這聽上去雖然邪乎,但卻並非空穴來風憑空社稷,這玩意兒建國以前農村裡面還真挺常見,但是四九年以後,就基本上滅絕了一段時期,至於因爲什麼,這裡就不再多說了。
當時我太爺爺一聽這瘸子竟然是‘跳大神’的,心中不由得悲喜參半,他喜的是這瘸子很誠實,該是啥就是啥,不會忽悠他們,而悲的是……媽的跳大神一般都是倆人啊,現在這年月正是破除迷信打倒牛鬼蛇神,這要上哪兒去給他找‘大神’去?
老瘸子似乎看出來我太爺爺犯愁了,便對我太爺爺說道:“你也不用犯愁,我跟其他跳神的不一樣,只要你們能幫我,我自己就行。”
“真的?”見到又出現了希望,我太爺爺慌忙問老瘸子:“怎麼幫?”
老瘸子對我太爺爺講,他跳神的方法跟尋常跳大神有所不同,他有某種手段,不管是誰,只要不是天生‘先生命’的人,都會被請來的東西附體,而我太爺爺聽罷之後頓時主動請纓,希望老瘸子馬上開整,不過老瘸子卻搖了搖頭,他對我爺爺說:“老哥哥你一把歲數了,真要請下神來你也折騰不起。”
說完後,他轉頭看了看我奶奶,我奶奶當時就明白什麼意思了,她雖然害怕,但是又瞅了瞅自己的男人,雖然他平曰裡不務正業,但卻也對她很好,正所謂夫妻情深,所以我奶奶想了想後,還是顫抖的點了點頭。
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老瘸子說,真正的跳神,必須得等黑天,這是‘它們’的尊重。
自古以來,陰陽定論,萬物自有規則倫常,人從出生開始便要遵守,曰出而作,曰落而息,這便是規則,如若強行打破的話,必定腑臟受損,這也是爲什麼經常熬夜的人身體都不好的關係,科學上管這個規律叫做生物鐘。
可以說,白天才是屬於人類活動的時間,而夜晚,則屬於那些肉眼所見不到的‘東西’的活動時間,雖然人與它們的生活不會交集,但剛纔講過,在古時候就有能與它們溝通從中獲取某些利益的‘話事人’,正所謂進廟燒香,遇佛磕頭,求它們辦事,不能讓它們遷就你,這是最基本的禮貌。
我奶奶心情忐忑的又熱了些飯菜,那老瘸子吃飽後,便悶頭大睡,看來他一路逃荒到這裡,確實糟了不少罪,而我太爺爺與爺爺奶奶哪裡睡得著,只能懷揣著不安靜靜的等著,直到後半夜一兩點鐘,那老瘸子這才醒來,他醒了以後也沒二話,直接打開了自己的破包袱,裡面是一件乾淨的黑棉襖和一些什物,老瘸子洗了把臉,換上了那件黑棉襖後,又拿出了一件頭冠和兩串鈴鐺交給了我奶奶,他叫我奶奶把這三樣東西戴上,並且吩咐了一些話給他。
老瘸子對她說,等一下閉上眼睛,最好什麼也不要想,如果身上發冷的話也不要說話,最重要的是再害怕也別跑,因爲你一跑,請來的東西就會跟著你跑,到時候你會被累死的。
我奶奶顫抖的點了點頭,她見我太爺爺扶著我爺爺坐了起來後,便按照那老瘸子的話,腳踩著地坐在了炕沿上,然後閉上了眼睛。
在我奶奶剛閉上眼睛的時候,之間那老瘸子又從自己的包袱裡面取出了一根拴著細絲的細針,那針在油燈之下亮晃晃的,他牽起我奶奶的右手,用那針輕輕的刺了一下我奶奶的中指靠無名指的一側,我奶奶皺了皺眉頭,沒敢說話睜眼。
針尖刺出了一滴血,老瘸子將那針又別在了我奶奶背後的衣服上,做完了這些後,老瘸子才從包袱中取了那單面八弦驢皮鼓,點上了三炷香之後他轉頭對著我爺爺和太爺爺點了點頭,示意他們不要說話後,這才終於開始了。
咚,咚,咚,三聲緩慢而略顯沉悶的鼓點響起,老瘸子站在我奶奶的對面,忽然一低頭,然後張嘴唱到:“娑林~瑞吉,請~~神兒~~來……”
老瘸子的嗓音很沙啞,但是唱出來的調子聽上去極具震懾力,最後一個來字被他託的很長,在唱這個字的同時,他的手開始用力,驢皮鼓的鼓點也漸漸加快,咚咚,咚咚攏咚咚咚的聲音就好像敲到人的心坎裡一般。
當時我聽老瘸子講到這裡的時候,並不懂他這‘娑林瑞吉’是什麼意思,直到很久之後才弄明白,原來,這‘娑林瑞吉’是滿語,即索林(soo-rin在座坐位),而瑞吉則應該讀‘瑞機’(donji令聽),娑林瑞吉是老瘸子的口音問題,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座的聽著’,乃是祭神的祝文用語,這種習俗早在清朝姚元之《竹葉亭雜記》卷三之中便有記載:‘滿族跳神,薩嗎誦祝文,旋誦旋跳。其三位神座前,文之首句曰依蘭索林瑞機。’
書歸正傳,那老瘸子手裡的鼓點愈發快速,只聽他一邊敲,一邊唱道:“曰落西山吶~~抹黑了天,遮掩住房門吶上了鎖栓,行路的君子吶投奔客棧,鳥奔山林吶虎奔了山,鳥奔了山林吶,有了安身處,虎若奔山,才得安然,大路斷了吶星河亮,小路斷了呦行路難,這旮旯大的村莊也不例外,十家倒有那九家鎖,只剩一家門沒關,鳴炮三響請老仙吶,唉嗨唉嗨呀~!!!”
老瘸子越唱嗓音越大,一邊敲鼓一邊瞇縫著眼睛繼續唱道:“遼源黑土三分三,旮旯也有難中難,可憐苦主求幫班,可嘆咱本領沒學全,上焚三張請神令,下放三聲大地紅,三三見九長壽祝,各路老仙請視聽,您或是‘胡’,或是‘常’,或是‘清風’或‘悲王’,或是‘灰’,或是‘黃’,或是‘白柳’或是‘張’,幫兵眼神兒不好使,還請老仙多多擔當啊,唉嗨唉嗨呀~~!!”
聽老瘸子講,其實那天他跳神根本沒有費多少力,就連唱的詞也省略了很多,他說根本不用他費力唱詞連請那些東西也會自己來的,當晚的跳神只不過是走個形式,因爲它能感覺得到,那些‘東西’其實一直就在院子裡面,也許此時正趴在窗戶上往裡面看呢………………
果不其然,沒等老瘸子唱上幾句的時候,忽然炕上的我爺爺感覺到一陣寒冷,彷彿屋子裡面的氣溫下降了好幾度,他開始不由得顫抖起來,而坐在炕沿上的我奶奶也垂著頭開始有一下每一下的打著哈欠,同時她的頭開始左右輕輕的擺動,就好像是以前那種老式擺鐘一樣,同時身上得銅鈴也開始輕輕的響了起來。
我太爺爺嚥了口吐沫,他以前也見過跳神的,只不過沒見過這麼快就‘來了’的,看了這老瘸子是有真本事的人啊。
老瘸子心中自然有數,他見我奶奶已經有所反應,便放慢了敲鼓的速度,只不過換了種頻率,且左手上下輕搖,隨著他手的擺動,那些拴在鼓弦上得銅錢也響了起來,配合著鼓點與銅鈴還有是不是的哈欠聲,屋子裡的氣氛馬上詭異到的頂點。
只聽那老瘸子語調一轉開始唱道:“芝麻開花節節高,稻穀開花壓彎腰,茄子開花頭朝下,苞米開花一撮毛,往曰裡請仙先不到,今曰裡難得來到了(liao),老仙家,您要來到就來到,不是騎馬就坐轎,你一來到我知道,不要吵來不要鬧,威風有了殺氣多,殺氣威風少帶著,來這兒陪咱嘮會兒嗑,屋子小,旮旯多,磕著碰著可了不得,碰到君子還好辦,碰到小人就犯口舌,蕎麥地裡一片白,老仙不久要到來,高粱地裡長黃蒿,我看這回你十有八九已經來到了啊哎啊哎呀呀!!”
就在他唱完這一句的時候,只見我奶奶一個噴嚏之後,竟然好像中邪了似的瘋狂的甩著自己的頭髮,同時刷的一下站了起來,她站的筆直,低著頭,雙手不停的揮舞,身上的鈴鐺嘩啦啦響個不停。
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