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魏延以前一直想派人把諸葛亮殺了,可昨晚把諸葛亮的姐姐睡了,現在再去殺了諸葛亮,有點太不厚道了。
況且,諸葛亮現在只有十六歲,等到十年後他想出山的時候,恐怕劉備已經沒有立錐之地了,即便有立錐之地,也不可能是在臨近隆中的地方,以諸葛亮的高傲,劉備不三顧茅廬,他就不出來,到時候,整個荊襄九郡全都是魏延的地盤,水鏡先生也沒有機會出去給他兩個徒弟鼓吹,也沒有徐庶引薦,諸葛亮還能有多大成就,只怕到時候就會心甘情願爲自己效力了吧。
很顯然,魏延低估了諸葛亮的厚黑和偏執。
實際上,任何在歷史上脫穎而出的人物都不應該被輕視,不要以爲少了一些條件,那些人就沒辦法叱吒風雲了,對於諸葛亮那樣的人,只要有哪怕一丁點的機會,他都能騰飛起來的。
只是魏延現在被諸葛亮姐姐諸葛夢的美色所迷,產生了一個他本來不該有的奢望,自己是不是可以靠著這個姻親關係來收服諸葛亮呢。
他沒有細想,歷史上,諸葛亮的姐姐諸葛夢嫁給蒯越的弟弟蒯祺,諸葛偌嫁給龐山民,諸葛亮的妻子黃月英是劉表、蔡瑁的外甥女,那麼親的關係,諸葛亮都沒有爲劉表效力,他又怎麼會爲魏延效力。
從諸葛亮、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身上,能夠看出諸葛家族從他祖先諸葛豐那個時候就有的濃重權臣意識,諸葛亮爲什麼不去投靠曹操、孫權,原因並非是諸葛亮嫌他們不是漢室貴胄,而是他們無法滿足諸葛亮想做權臣的願望。
魏延這裡呢,跟諸葛亮八字不合,相性不合,更滿足不了諸葛亮做權臣的想法,所以,諸葛亮投靠魏延的機率很低。
只是,現在魏延還身在局中,心存幻想。
雖然諸葛亮極有可能投靠不了魏延,但諸葛亮在歷史上的丞相府的一些能吏都在陸續投靠魏延。
現在,文鴦來報:“主公,有一個名叫董厥的人領一千人馬前來投誠。”
“終於來了!”魏延冷笑不已:“現在董家終於坐不住了!”
蜀漢後期朝廷上有義陽三傑,分別是胡濟、董厥、樊建,胡濟投靠之後,魏延就在等待董厥、樊建的主動投效,卻沒想到,他打敗夏侯淵、曹洪、于禁之後,董厥、樊建沒來,他打敗蔡瑁、張允之後,他們也沒來投效,等魏延打敗楊奉韓暹以後,董厥纔來投效,而那個樊建還沒來。
對魏延來說,董厥此番前來,跟當初陳到、李嚴、鄧芝他們前來的意義完全不同,陳到、李嚴、鄧芝他們的到來,對於當時將領奇缺的魏延來說是雪中送炭,而董厥的來到,對於文臣武將基本齊備的魏延來說,僅僅是錦上添花。
儘管如此,魏延還是去接見了董厥。
董厥二十歲出頭,身高七尺,相貌清癯,眼睛不大,卻很有神,顴骨高,穿著一身青色袍子,身後跟著五百家兵和五百農夫,還有上百車糧草布匹。
看來董家已經決定歸順魏延了,可是你們不嫌稍微有點晚了嗎?
魏延腦海裡響起空空性感的聲音:“主公,發現一個能臣種子董厥,統率72,武力68,智力78,政治80,魅力74,此人各項能力平均,各項潛力均爲5點。此人無特技。此人對主公好感度75。”
就算他各方面能力都提升5個點,跟諸葛亮、李嚴比起來,還是相差不少,不得不說,蜀漢後期真是乏有能臣,不然這樣的二流人才也不會一路高升,提升爲輔國大將軍,與時任都護、衛將軍的諸葛瞻同爲平尚書事。
史料記載中,對董厥唯一才能記載是,蜀漢丞相諸葛亮開府治事,董厥先後任丞相令史、丞相主簿,在董厥擔任丞相府令史時,諸葛亮曾讚美董厥說:“董令史是有才能的人,我每次和他說談論,他都思考周密、恰當。”
雖然對董厥沒有特別強烈的求賢若渴的衝動,但人家畢竟是主動投靠過來的,魏延可不能像袁術那樣倨傲,也不能像劉表那樣倨傲,不然對人才倨傲無禮的惡評流傳出去,極有可能把其他更有才能的人才擋在門外。
所以,魏延很快擺平心態,走出將軍府大門,滿面笑容:“久聞龔襲大名,只是未曾謀面,今日得龔襲之助,實乃魏某之福。”
在此之前,魏延做過一番調查,對方圓千里的人才都做了一番統計,包括他們的姓名、字、家庭情況、才能、愛好、志趣,自然知道這個董厥有個相對複雜的字,龔襲。
董厥本來惴惴不安,現在看到魏延那陽光的笑容,頓時如沐春風,躬身道:“本來在下數月前便想投奔將軍,怎奈家中俗事纏身,現在在下家中諸事皆順,便來投奔將軍,還望將軍收留。”
董厥這話有點深意,他早就想投奔魏延了,只是他家裡人,宗族長輩有些顧忌有些反對。
這樣一說,魏延對董厥的印象稍微好轉一點,對他更熱情一點:“龔襲大才,能來投奔魏某,歡迎之至,請龔襲暫居平南將軍主薄之位,不知董厥意下如何?”
主薄,是各級主官屬下掌管文書的佐吏,同樣是主薄,大將軍、丞相的主薄跟縣令的主薄就天地懸殊,而魏延這個平南將軍主薄之位同樣也是職位看起來低微但權責很重的職位。
一來就被授以這樣的職位,董厥對魏延的好感大增:“多謝將軍器重。”
魏延腦海裡響起空空的聲音:“主公,董厥對職位很滿意,對主公好感度提升15點,現爲90點。”
董厥並不知道,魏延設的這個主薄之位是一個試金石,職權沒有太重,但跟隨魏延身邊,得到魏延的薰陶,魏延也便於就近觀察,如果發現這個做主薄的人才值得信用,就會外放爲縣令、太守之官。
就在魏延準備設宴歡迎董厥的時候,有人傳報:“主公,有人試圖引誘鄒夫人私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