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王自然不肯,他立刻說道:“我朝以孝治天下,父皇還在關中,孤豈能登基,眾卿不要再勸了!”
雖然裕王這么說,兵部尚書楊博立刻再次叩首曰:“上皇遠狩,京師動蕩,國不可一日無主,請陛下以蒼生為重登基!”
裕王再次表示拒絕,宣府和大同總兵也叩首勸道:“陛下純孝,但是九邊不可無主也!”
裕王直接拂袖而去,但是在場的眾人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四個字——“擁立之功”!
第二天,昨天沒有資格參加會議的翰林和六科給事中這些清流官員,紛紛跪在裕王府前勸進。
裕王從府中出來,還是將昨天一套孝道講了一遍,拒絕接受勸進為帝。
眾臣繼續(xù)再勸,裕王還是堅決不肯。
等第三天的時候,京師國子監(jiān)的監(jiān)生,留在京師有功名的讀書人,以及被強行“請”過來的京師超過八十歲以上的老人,也紛紛跪在裕王府門前勸進。
裕王只能打開府門,接受勸進說道:
“京師安危系于孤一身,如今為了皇明大局,孤也只能登基為帝了。”
“但是上皇那邊,還需要一使臣好好說明利害,莫要離間了我們父子之情才好?”
這時候前吏部主事張四維立刻站出來說道:“臣愿意去關中,向上皇陳說利害。”
裕王立刻大喜說道:“那就升張卿為禮部侍郎,前往關中向父皇說明情況,孤也是為了皇明江山,不得已而為之的!”
所有人都用艷羨的眼神看著張四維。
這個活兒難度很大,但是只要辦成了那可是天大的功勞!
當年唐肅宗登基,就是大臣房琯勸說了李隆基退位,房琯立刻被肅宗拜為宰相。
但是這個事情有資格操辦的人不多,張四維是翰林官,以前曾經(jīng)在禮部任職,所以才能勉強擔任。
其他人要么資歷不夠,要么學歷不夠,張四維一下子就升到了侍郎,果然從龍之功是最大的功勞。
擁立首功是高拱的了,若是張四維能勸說嘉靖退位,那就是從龍首功,在場的年輕官員都摩拳擦掌,要在新朝搏一個富貴。
眾大臣和讀書人都喜氣洋洋。
現(xiàn)在京師空缺頗多,正是需要他們這些讀書人的時候,又有了這次勸進的功勞,肯定能撈到一官半職。
裕王府前喜氣洋洋,眾人山呼萬歲,簇擁著裕王向紫禁城而去。
只可憐了那些八十歲以上的老人,很多人直接是被人從家中抬出來的,在路上就斷了氣。
還有的經(jīng)過剛才一跪拜一折騰,也去了半條命。
現(xiàn)在那些當官的和讀書人都向紫禁城而去,根本沒有再管這些老人,有些人都站不起來,只能坐在地上哭泣。
裕王府前圍觀的百姓看到這樣的場景,更加憎惡大明朝廷。
也虧得蘇澤沒有破壞皇宮,登基大典在高拱的操持下進行的很順利。
登基大典原本應該在三大殿的奉天殿(今太和殿)舉行,可是因為奉天殿的修復工程進度最慢,所以只能在修復的差不多的華蓋殿中舉行。
高拱讓工部將大殿簡單整修了一下,又將蘇澤沒有搬走龍椅移到了華蓋殿上,又從京師搜羅了一批禮官,總算弄出一場登基儀式來。
明清的龍椅其實并不是黃金做的,而是在金絲楠木上涂上金粉和金箔制造而成的。
蘇澤對于這種東西不感興趣,也沒有破壞紫禁城中的東西。
但是嘉靖出逃將所有的玉璽印鑒全部都打包帶走了,高拱無奈只能找到篆刻匠人,用木頭刻了一個玉璽,然后包上金箔來舉行儀式。
朱載坖終于在嘉靖四十二年登基為帝,他改元隆慶,今年改為隆慶元年。
隆慶帝大赦天下,又立刻對從龍功臣進行了封賞。
前兵部尚書楊博入閣,擔任內(nèi)閣首輔。
前國子監(jiān)祭酒高拱為吏部尚書,入閣,擔任內(nèi)閣次輔。
在徐州的張居正為南京兵部尚書,入閣,擔任閣臣,主持江淮軍政。
此外其余各部尚書侍郎應有空缺的,先暫時以本部留守最高級別官員暫代,論功再行提拔。
此外這一次擁立隆慶的武將,也獲得了巨大的回報。
延平右衛(wèi)總兵官毛穆,他的祖先毛驤曾經(jīng)是第一任錦衣衛(wèi)指揮使,后來卷入胡惟庸謀反案坐死。
隆慶皇帝親自給他祖先平反,又以毛驤的在開國期間的功勞封毛家為忠義伯,讓毛穆出任京師五軍都督府都督,掌管從九邊帶來的部隊。
宣府總兵盧元龍,則破例獲得文職,以兵部侍郎職位參贊軍機。
大同總兵姜應熊也升為大同總督,管理宣大的軍政要務。
而吃了敗仗的李成梁,也被升為薊遼總督,總管薊州和遼陽軍務,同時隆慶皇帝放他返回遼陽重新募騎兵,并將大同邊貿(mào)的戰(zhàn)馬都提供給他。
原本楊博已經(jīng)想要辭官回家了,但是見到大沽的東南新軍真的撤退了,反而又眷念起內(nèi)閣首輔的位置來。
既然蘇賊都退了,當一段時間內(nèi)閣首輔過過癮也好!
楊博喜滋滋的上任內(nèi)閣,手里沒有兵權的高拱只能屈居于下。
此外皇帝的老丈人,正式成為國丈爺?shù)睦罨屎蟾赣H李煒,也被冊封為清遠伯,李煒的兒子也獲得勛職。
因為京師權貴的倉皇出逃,太原兵變中又死了不少人,比如倒霉的成國公一家都被憤怒的士兵殺光了。
皇帝干脆將成國公的府邸也拿出來賞賜忠義伯毛穆,又將京師幾個好的公爵府賞給武將,就連要離開京師的李成梁也獲得了一座伯爵府。
府中還有留守的,自然被這些新貴驅(qū)趕出去,這些新貴都是手上有兵的,自然對這些舊貴毫不客氣。
不少人還跑去順天府告官,自然是沒有人敢于受理。
楊博則被賞賜了嚴嵩的府邸,當年徐階擔任首輔之后,沒有搬進嚴府居住,這些日子一直空著。高拱倒是謝絕了這些賞賜,只是要了一間靠近皇宮的小宅子居住。
高拱作為內(nèi)閣次輔,管著吏部,又要兼任戶部的差事,他剛剛上任就差點氣暈過去。
蘇澤在離開京師的時候,將吏部中存放的吏部奏議,官員磨勘(履歷),吏部公文和檔案全部搬走了。
高拱一上任就遇到了一個棘手之極的問題,新朝的這些官員全都沒有人事檔案!
這些當官的過去的任職經(jīng)歷,考評結果,上級評語這些東西也全部都沒有!
有些因罪降職的,或者能力差被處分的,這些記錄統(tǒng)統(tǒng)沒有了!
更夸張的是,這些人到底是不是他們聲稱的身份官職,這些都完全無法核驗!
高拱不僅僅是頭疼了,冷汗更是冒了出來。
隆慶皇帝登基之后,召集留守在京師的官員,一下子冒出很多人來報道。
可是如今吏部的檔案全部都被蘇澤帶走了,吏部根本沒辦法核驗這些人的身份。
這其中有沒有蘇澤留下來的間諜呢?
肯定有!蘇澤此人最擅長的就是用間,可是如今根本無法核對這些人的身份!
高拱只覺得頭疼,他只能召集吏部的官員,對著他們說道:
“吏部檔案遺失的事情千萬不能傳出去,另外以吏部的命令,讓所有官吏自書履歷,將何時中舉中進士,哪一年擔任何官何職全部寫下來,再找三人佐證簽字畫押才能重新出來做官。”
吏部的這些官員面面相覷的說道:“高部堂,這么吩咐下去大家肯定都知道吏部的官檔遺失了啊。”
高拱也是頭疼的說道:“這事情也是瞞不住的,特別是朝廷要職一定要讓他們書寫清楚,需要有人佐證才能復職!”
京師那些清流官員,六部主事一級的官員,高拱還能勉強的記住一些。
畢竟一年的進士就這么多人,大明朝的官員又尤其看中出身,進士及第的只要找到同年,基本上都能認識。
但是京師那些冷僻衙門的官員,還有各衙門辦公的小吏,這些根本沒辦法甄別。
果不其然,吏部很快就揪出了幾個連字都不會寫的冒充吏員,這些家伙根本就是京師街頭的市井無賴,隨著新皇登基不知道從哪里搞來的官吏服飾,想要渾水摸魚當上官吏。
而也如同高拱所預料的那樣,京師情報站站長陸添壽已經(jīng)通過各種辦法,將不少人安排進入了明廷各衙門中。
吏部的檔案全部都在東南新軍手上,他安排的都是一些冷僻部門的官吏,再找到一些人互相作保,很輕易的就混入了混亂的明廷。
這些官吏的級別都不高,但是往往也能接觸到重要的情報,而且安排他們進入明廷衙門辦公還能多領一份薪水,自然是非常的劃算。
如果說吏部只是大麻煩,那戶部就是災難了。
京師的所有土地黃冊,宅契,府庫內(nèi)賬目全部都被蘇澤帶走了!
現(xiàn)在的情況是,整日里都有人在順天府打官司,說別人侵占自己的房產(chǎn)土地。
可是無論是戶部還是順天府,還是京師各縣衙門,全部都沒有底賬,根本無法確定這些土地房產(chǎn)的歸屬!
特別是蘇澤在京師還分過一次田,這些土地都已經(jīng)種過一輪土豆了,京師百姓根本不肯將這些土地讓出來。
這其中自然也有假冒了各種田契房契的奸滑之輩,想要乘機侵占別人的土地。
而更麻煩的是隨著隆慶返回京師的官員中,也有不少人的房子被占了,土地被分了,他們也都在等著拿回自己的房產(chǎn)土地。
還有一些太原兵變后逃回京師的權貴子弟,他們也都拿著逃難之前帶出去的田契來要土地。
順天府知府黃濤被堵了三天,直接告病躺倒了,如今這些人又拿著各種材料沖到了戶部,堵上了戶部的大門。
土地的事情牽涉很多,那些分到了土地的百姓肯定不同意讓出來,甚至還爆發(fā)了幾次沖突。
唯一讓高拱高興的事情,就是太原兵變死掉了不少權貴,還有不少跟著上皇在蜀中,要不然戶部和順天府都要被他們掀了。
土地是大問題,戶部的賬冊丟失也是大問題,各省、府、縣每年的賦稅總冊,這些賬冊上的歷史數(shù)據(jù),是朝廷征收錢糧的重要參考依據(jù)。
比如一個縣全年上繳的糧食是一千旦,那今年是災年就可以少征一些,如果是豐年就可以多征一些。
能持平去年指標的考評就是中等,如果能補足往年積欠的就是中上。
戶部也就是靠著這一套體系,通過考成這個指揮棒從全國抽取賦稅的。
可是如今戶部的賬冊丟失了,根本說不清楚一個縣到底能上交多少糧食!
這也就意味著朝廷的文官征稅系統(tǒng)接近于癱瘓!
當然花時間自然是可以理清楚的,各地官府衙門都是自己上繳稅賦的底冊。
但是地方上自然也是想要交的越少越好,若是他們知道戶部的賬冊丟了,那肯定會虛報少交的。
一想到這里,高拱又要吐血三升。
蘇澤在京師,并沒有搜刮金銀珠寶,連皇宮里的御用器具都沒有帶走。
但是偏偏他帶走的這些文書檔案價值千萬金!
戶部的眾官員也看著高拱,高拱咬牙說道:“先去派人去京畿各縣,取回縣衙中的田畝賬冊!”
“然后向各省布政使下令,要求他們比照去年的秋冬二稅數(shù)額上繳本年的賦稅!”
高拱這邊處理完了,隆慶身邊的親信太監(jiān)馮保又找上了他。
“陛下召我進宮?”
高拱這邊焦頭爛額,可是皇帝召見他只能放下手里的事情,跟著馮保進了宮。
隆慶自然不會住玉熙宮了,他將自己辦公的地點換到了文華殿。
文華殿是皇帝擺經(jīng)筵的地方,也就是皇帝上課學習的地方,隆慶選擇在這里辦公,自然是為了體現(xiàn)自己勤政和好學。
文華殿對面就是武英殿,北面是皇室藏書的文淵閣,不遠處就是群臣拜見皇帝的文華門,隆慶這個舉動確實要比身居深宮的嘉靖皇帝強多了。
高拱一進文華殿,就看到內(nèi)閣首輔楊博也在,皇帝召集內(nèi)閣,那肯定是遇到大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