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一百八十七、龐癝的思慮

“報!”

一名士兵大喊著闖進了邯鄲城下司馬尚的大營:“啓稟將軍,劉季率領十萬大軍兵圍靈壽,大王令將軍速率兵前去援救!”

“劉季?”提起劉季,司馬尚就十分惱怒,每每到關鍵時刻,這個劉季就帶兵前來搗亂,使得司馬尚往往無功而返。

可此刻趙王嘉已經下令,司馬尚就是再想拖著不走,也不得不回師救援。

“來人!”

“傳令下去大軍即刻拔營,回師救援靈壽!”下完命令,司馬尚不由長嘆了一口氣,因爲司馬尚知道,此番自己的這一次退卻,便宣告著秦、趙兩國合謀伐魏的事情徹底失敗。

雖然說此番大戰(zhàn)趙國並未損失多少兵力,秦國那邊聽到消息之後估計也會擇機退兵。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趙國撤兵之後,只是單憑秦國一個國家抗衡魏國,勢必會獨木難支。

更何況到時候秦國面對的將會是六十萬大軍,一個不小心,秦國這最後的三十萬精銳將會徹底的灰飛煙滅。所以秦國必須要在王翦率領駐紮在邯鄲的大軍回返之前將自己的部隊撤回函谷關內。

而大梁城內,在收到司馬尚率領大軍北返的消息之後,龐癝等人商議之後,當即便下令劉季立刻撤回昌城,而邯鄲城下的大軍仍舊按兵不動,只是調了王翦回大梁。

而秦國這邊,在收到了司馬尚北返的消息之後,亦下令大軍退回函谷關。

大梁城內,王翦日夜不停的趕了回來。

來不及休息,王翦便進宮覲見魏王平。

當時,龐癝、尉繚、范增等人亦在宮內,所以也省得王翦來回奔波了。

見王翦歸來,衆(zhòng)人一陣寒暄之後,龐癝便說道:“眼下洛邑城下的秦軍也已經開始撤回至函谷關以西,故而本相與太尉等人商議之後,決定趁機北伐趙國,不知上將軍您的意思呢?”

想了想,王翦便道:“如若想要北伐趙國甚至滅亡趙國,至少需要五十萬的兵力!而現(xiàn)今大魏只有六十萬兵力,一旦我軍伐趙之時,秦、楚兩國聯(lián)合來攻,不知相邦以爲該如何行事?”

王翦雖然自信自己能夠滅亡趙國,但所需兵力卻也不少。與前世相比,如今的趙國可是多了晉陽、上黨、燕地以及河東一部分土地,疆域可是比上一世同時期的趙國多了至少兩倍,故而王翦纔會提出如此要求。

“想來秦、楚兩國應該不會趁機來攻吧!”龐癝倒是有些不大相信秦、楚兩國會趁機攻打魏國。畢竟現(xiàn)在秦軍剛剛撤回函谷關內。

可王翦的話也不無道理,想了想龐癝便道:“如若只是拿下靈壽地區(qū)呢?”

王翦道:“如果只是攻打靈壽地區(qū),想來趙軍不會拼死反抗,這樣一來,老夫只需四十萬大軍即可!”

三十萬大軍也只是與趙國目前現(xiàn)存的精銳相當,可靈壽畢竟是如今趙國的國都想來魏國如果攻打靈壽,只憑四十萬大軍,只怕會有些吃力。

故而龐癝便道:“本相決定從洛邑調兵十萬前往邯鄲,這樣一來邯鄲城下將有四十萬大軍,再加上劉季的十萬人馬,想來上將軍攻破靈壽應該不成什麼問題了!”

龐癝之所以這麼說,並不是擔心王翦只憑四十萬人馬攻不下靈壽,而是擔憂如若攻下趙國城邑,魏國勢必要分兵駐守。而靈壽附近城邑密集,只怕到時候會削弱魏國的進攻力量。而趙國則不然,趙國只需據(jù)城而守,憑藉著三十萬大軍,想來待魏國大軍到達靈壽城下之時,兵力也只是略勝趙國旗鼓相當而已,甚至微弱於趙國。

但不要忘了,趙國方面可是據(jù)城而守,且靈壽又是一座堅城,想要攻打三十萬大軍駐守的靈壽,即便有王翦指揮,只怕短時間內也無法分出勝負。

而這樣一來,國內持續(xù)空虛的魏國,只怕秦、楚兩國想不覬覦都難。

再說,即便最後魏國成功攻破了靈壽城,甚至滅亡了趙國,只怕將士們的損傷必定會到一個極其慘重的地步。

那樣一來,魏國又哪還有餘力在短時間內前去進攻秦、楚兩國呢?

眼看著魏王平的年紀越來越大,四年後,魏王平將親政,而根據(jù)魏王平的性格,龐癝猜測十有八九魏王平會罷黜自己,至少不會信任自己:畢竟龐癝執(zhí)掌了這麼多年的魏國軍政大權,魏王平內心說沒有一丁點的忌憚,只怕說出去誰也不信。

魏王平的親政便意味著龐癝的倒臺,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龐癝清楚的明白這一點,故而心中愈發(fā)的迫切,想要在這短短的四年內蕩平秦、趙、楚三國。使得天下一統(tǒng)。

這樣一來,龐癝也算是了了自己的心願,即便以後告老還鄉(xiāng),龐癝也是心甘情願的。

而龐癝心中,也並未有更進一步的想法。魏國的政治格局只得龐癝不敢想也不能想怎樣才能更進一步,如果真的這麼想也這麼做了,只怕十有八九龐癝及其整個家族會死無葬身之地的。

而成爲一代權臣,在魏王平親政之後繼續(xù)獨攬大權,龐癝更是不敢去這樣想,這麼做。

古往今來,有多少權臣大權獨攬甚至權傾朝野,所令之下朝臣無不臣服遵從,可一旦權臣去世亦或被殺,其屍骨將被拋之荒野,家人受牽連而被君王誅殺。

遠的,霍光、張居正這些人就不必細說,就說近的,呂不韋、魏冉、田文等人的下場又有誰的是好的呢?

故而,即便是爲了兒孫考慮,龐癝也不能,不敢這麼做!

當然,也不是說每一個權臣的下場都不好,至少司馬懿、楊堅等人的下場就出乎意料的好,自己當上了皇帝。可那卻是在一個道德敗壞至極的年代。

而如今呢?

如今雖然是戰(zhàn)國時間,列國連年戰(zhàn)亂,可人心卻沒有那麼的壞!權臣想要更進一步,無疑於登天之難,燕國權臣子之什麼下場?不用說大家都知道。

而田氏代姜成爲齊國王族,用了足足三代人的時間,韓趙魏三家最終分晉成爲諸侯,說耗費的時間也差不多有上百年的時間。

這還是在子孫優(yōu)秀的情況下。

而龐癝的子孫優(yōu)秀嗎?

答案不言而已,沒有人會覺得龐衛(wèi)和龐援有多麼的優(yōu)秀,這也是龐癝不敢再進一步的最根本的原因。

六十三、說親一百零六、爭霸背後二百四十二、李信戰(zhàn)亡四十、舊怨重提五十二、洛邑會盟二百一十六、龐癝的舉動二百四十一、嬴政西逃九十五、張良計四十七、項燕佈局一百六十九、曹參帶兵一百零二、三國伐齊二百零九、流言五十三、交鋒一百六十九、曹參帶兵九十二、國士之才三、入楚七十六、惜才、送才九十五、張良計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五十七、盟約定,大梁亂一百零五、魏鼓催人九十三、魏王之好一百四十、淮南策二百一十七、扣押龐癝一百九十八、王賁的計策二百一十三、廢太子一百八十、劉季用兵九、龐癝說魏王(三)二百四十五、破城五、翩翩佳公子一百五十六、河西局七十二、意想不到的結果一百三十七、憋屈四十一、迫在眉睫九十二、國士之才一百九十七、司馬尚戰(zhàn)亡一百九十四、武卒勝一百八十四、逃離咸陽一百四十、淮南策四十九、昌平君繼位,楚國遷都一百五十九、教導五、聘禮一百八十七、龐癝的思慮一百八十五、逃出生天五十五、秦王之宴五十八、張良看魏國一百六十、反應十七、信陵君掛帥四十三、落幕二百三十、伐蜀前夕十、龐癝說魏王(四)八、龐癝說魏王(二)二百一十二、龐癝發(fā)瘋三十九、交鋒四十五、項燕謀劃九十三、魏王之好四十八、廢立事一百一十六、兄弟初見一百一十五、襄陵君歸來八十二、信陵薨二百五十、設伏五十四、喋血一百四十六、楚使到來六十二、如姬來訪一百七十二、中伏一百零三、銳士三十一、老實的李園?勇猛的朱亥!二百五十一、楚國滅二百二十五、渡河三十七、山雨欲來二十二、荀況入魏四十六、龐癝拜相,變法開始二百一十三、廢太子二百四十八、渡江一百一十九、秦國困局一百五十四、王賁對劉季一百七十八、戰(zhàn)國策一百八十、劉季用兵一百三十二、爭執(zhí)八十四、燕、趙之戰(zhàn)一百零五、秦王到十六、兵至邯鄲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二百二十八、休戰(zhàn)五十、韓國求救一百八十四、逃離咸陽八十九、天下英才九十、人才爭奪五十、韓國求救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一百二十九、議和五十八、審理四十六、龐癝拜相,變法開始三十九、暗流七十一、千鈞一髮四十五、項燕謀劃六十九、秦國的打算二百四十五、破城一百二十三、函谷
六十三、說親一百零六、爭霸背後二百四十二、李信戰(zhàn)亡四十、舊怨重提五十二、洛邑會盟二百一十六、龐癝的舉動二百四十一、嬴政西逃九十五、張良計四十七、項燕佈局一百六十九、曹參帶兵一百零二、三國伐齊二百零九、流言五十三、交鋒一百六十九、曹參帶兵九十二、國士之才三、入楚七十六、惜才、送才九十五、張良計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五十七、盟約定,大梁亂一百零五、魏鼓催人九十三、魏王之好一百四十、淮南策二百一十七、扣押龐癝一百九十八、王賁的計策二百一十三、廢太子一百八十、劉季用兵九、龐癝說魏王(三)二百四十五、破城五、翩翩佳公子一百五十六、河西局七十二、意想不到的結果一百三十七、憋屈四十一、迫在眉睫九十二、國士之才一百九十七、司馬尚戰(zhàn)亡一百九十四、武卒勝一百八十四、逃離咸陽一百四十、淮南策四十九、昌平君繼位,楚國遷都一百五十九、教導五、聘禮一百八十七、龐癝的思慮一百八十五、逃出生天五十五、秦王之宴五十八、張良看魏國一百六十、反應十七、信陵君掛帥四十三、落幕二百三十、伐蜀前夕十、龐癝說魏王(四)八、龐癝說魏王(二)二百一十二、龐癝發(fā)瘋三十九、交鋒四十五、項燕謀劃九十三、魏王之好四十八、廢立事一百一十六、兄弟初見一百一十五、襄陵君歸來八十二、信陵薨二百五十、設伏五十四、喋血一百四十六、楚使到來六十二、如姬來訪一百七十二、中伏一百零三、銳士三十一、老實的李園?勇猛的朱亥!二百五十一、楚國滅二百二十五、渡河三十七、山雨欲來二十二、荀況入魏四十六、龐癝拜相,變法開始二百一十三、廢太子二百四十八、渡江一百一十九、秦國困局一百五十四、王賁對劉季一百七十八、戰(zhàn)國策一百八十、劉季用兵一百三十二、爭執(zhí)八十四、燕、趙之戰(zhàn)一百零五、秦王到十六、兵至邯鄲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二百二十八、休戰(zhàn)五十、韓國求救一百八十四、逃離咸陽八十九、天下英才九十、人才爭奪五十、韓國求救一百七十一、楚國撤兵一百二十九、議和五十八、審理四十六、龐癝拜相,變法開始三十九、暗流七十一、千鈞一髮四十五、項燕謀劃六十九、秦國的打算二百四十五、破城一百二十三、函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