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自龐癝說服魏王拜魏無忌為上將軍之后,魏王多少放下了對魏無忌的成見。
可這些日子魏王越發感覺到了自己的身體一天比一天蒼老,于是心中對魏無忌的猜忌之心又死灰復燃。
魏王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為魏無忌對自己構成了多大的威脅。
魏王也堅信只要自己在一天,魏無忌就不敢犯上作亂。
而一旦自己不在了呢?
太子魏增還未成年且待人以誠,并無太多的心機和城府,一旦魏增登基,那時整個魏國又有誰能夠制衡魏無忌呢?
這一切都不得不讓魏王去思考。
所以前世的魏王才對魏無忌不遺余力的打壓。
現在好了,聽了雨萱的一席話之后魏王的心結徹底解開了。
因為魏國還有龐癝這個國相有實力和魏無忌抗衡。
現在看似龐癝和魏無忌之間關系密切,但一切的關系都以利益為前提。
魏無忌一旦有什么不臣之心的話,一定會和龐癝發生巨大的利益沖突。
而魏無忌年齡也已經步入老年,和剛剛步入中年的龐癝相比起來并不占據優勢,且還有太尉尉繚這個助手在一旁協助龐癝,魏王堅信最后的結果肯定是龐癝勝而魏無忌慘敗。
龐癝一個外姓之人即便把持魏國國政,但也不會對魏增有什么不利的行為,因為旁邊還有一個雨萱在。
沒有人能比魏王更加的明白雨萱和魏增之間的感情。
想當年先往后薨后,雖然雨萱和魏增姐弟二人有太后和自己照顧,但后宮之中歷來爾虞我詐,雨萱姐弟二人也可以說是相依為命了。
如果魏增和龐癝之間發生了什么不可調和的矛盾的話,魏王堅信雨萱最后肯定是站在弟弟魏增這邊而不是夫君龐癝那邊。
放下心事之后,魏王見雨萱還是一副梨花帶雨的模樣,便父愛之心泛濫,忍不住好言相哄,這才使得雨萱破涕為笑······
第二天早朝之時,魏王的突然到來使得群臣都驚訝無比。
但已經從夫人那里得到口風的龐癝并不在此列。
待魏王落座,龐癝出列道:“啟稟大王,關于姬仇之事該如何處置?請大王明示!”
魏王稍微想了一下方道:“姬仇也曾是一國之君,該有的尊敬還是得有的,那就封姬仇為山陽君吧!如果魯國文武中有人想要陪伴山陽君的話就讓他們去吧,至于剩下的人就讓他們在大梁定居下來吧!”
“諾!”得了魏王的吩咐,龐癝退了下來。
“啟稟大王,眼下進攻齊國的軍械糧草都已囤積到了曲阜,不知何時開始進攻齊國?”太尉尉繚上前問道。
魏王問道:“晉鄙老將軍來了嗎?”
“末將在!”晉鄙出列道。
“想必老將軍這些天已經修養的差不多了,那就明天出發趕往曲阜,指揮大軍攻打齊國吧?!?
“諾!”
御史大夫孔斌又上前道:“啟稟大王,這是我魏國第一次官員選拔的名單,請大王過目?!?
說著孔斌從懷中掏出一卷竹簡遞了上去。
魏王只是打開大概看了一眼見并未發現差錯便卷了起來:“就按孔先生的意思辦吧!”
“諾!”
而后魏王又問道:“太常寺可曾挑選好太子拜師的良辰吉日?”
“啟稟大王,關于太子及公子由拜太尉為師的日子已經選好,就在五日之后?!碧3隽谢胤A道。
“那好,五日之后就由太常主持太子拜師之事吧!”
“諾!”
······時間過的很快,不知不覺便已到了中午。
魏王抬頭看了看外面的天色,便下令退朝。
而后魏王命宦官喊來三公九卿及上將軍魏無忌一起用餐,邊說邊問道:“關于此次進攻齊國,趙、楚、秦三國會做出什么反應你們心中可有成算?”
尉繚道:“秦、楚、趙三國應該不會做出什么大的反應,畢竟此次我國出兵的兵力只有十萬,他們即便是再敏感估計也不會察覺到什么的!”
龐癝卻道:“不盡然。之前官員選拔之日趙國的將軍李牧大概已經猜到了我國的下一步打算了,不過我估計趙國那邊應該會聽之任之,畢竟趙國還需要聯合我國共同對抗西面的秦國?!?
魏無忌卻道:“還是小心為妙,不如讓唐雎先生出使一趟趙國,看看趙國君臣到底是什么打算?”
魏王想了想道:“也還,那就麻煩唐卿了!”
唐雎道:“這本就是微臣的分內之事。待微臣回家收拾一下東西,明日就出發使趙?!?
說著唐雎便欲起身而去,卻被魏王一把攔了下來:“唐卿切勿著急,待三天后再出發也不遲?!?
“諾!”
見魏王如此說,唐雎只好又坐了下來。
魏王又看向龐癝問道:“龐相邦,之前你說的范增等人到底如何?”
龐癝回到:“啟稟大王,范增等人乃國士之才,做太子的副師搓搓有余。”
魏王點頭而后又看向孔斌:“孔先生,現在剛任命的官員中有多少是平民出身?有多少是貴族出身?國內和國外士子的比例又是多少?”
孔斌道:“總的來說還是貴族出身的士子占據的比例較高,足足占據了七成有余,而選擇入仕的也大多是國內士子,國外士子只有三十人不到?!?
“怎么會這樣?”魏王沒想到開辦學堂之后貴族占據的比例還是如此之高,而外國士人也是如此之少。
龐癝解釋道:“大王,這已經很不錯了。畢竟學堂入學雖不收學費,但筆墨之類的東西還是要士子自己去買的。而平民中又有幾人能夠出得起這筆巨款的呢?
再說國外士子被選拔出來的之所以如此之少并不是說想在我國出仕的人少,而是相比其余國家的士子,我國的士子比較優秀罷了。”
龐癝這話并不是無的放矢,華夏歷史上五胡亂華之前,中原地區一直是文化和經濟中心,直到衣冠南渡之后江南地區的文化和文化才逐漸開始追趕中原地區但卻一直沒有趕上。直到建炎南渡之后江南地區才一舉超越中原地區成為華夏的文化和經濟中心直到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