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線德軍的形勢徹底不妙了,這是截止到二十一號,蘇德雙方指揮部門都意識到的一點,嗯,甚至可以說是雙方的共識了。而這一點共識,隨著蘇軍西北方面軍在第聶伯河一線攻勢展開,變得更加沒有懸念。
一月十七日,為配合楚思南所領導的別洛耶湖區方面軍在北線地域的全面進攻,長久以來,一直陳兵與謝利格爾湖至伊門湖一線的蘇軍西北方面軍,也在其指揮員科涅夫的指揮下,冒著飄飛的大雪,向其正面的德軍戰線發動了大規模的攻勢。
截止到二十一號,西北方面軍下屬的第22集團軍,已經在德軍的正面防線上撕開了一個缺口,隨后跟進的蘇軍部隊,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戰線推進到了舊魯薩至杰米揚斯克一線,直接威脅到了德軍設立在杰米揚斯克地區的后勤儲備庫。
西北方面軍在這一線的進攻,在很大程度上觸動了德軍大本營方面的危機感,為了應對這一線上的蘇軍攻勢,德軍大本營迫不得已,動用了其手中掌握的7個師的預備隊兵力。七個師的預備隊兵力已經是很大的規模了,自戰爭發起之日起,主導對蘇戰爭的德軍大本營手中,就僅僅只有二十九個師的預備隊,這一次就出動了四分之一。這種局面的出現,不啻于給蘇聯軍方高層注射了一針強心劑,他們感覺到,勝利不再是渺茫的奢望了。
當然,帶來希望的強心劑并不僅僅只有這一支,美國人隔著白令海峽傳遞過來的橄欖枝,也等同于另一支強心劑。不過這支強心劑在注射的時候,也給了蘇聯軍方高層一個危險的信號——美國人的實力,太強大了。
在二十號的時候,楚思南接到最高統帥部的通知,緊急返回了一趟莫斯科,參加圖哈切夫斯基、布柳赫爾等人召集的各方面軍指揮人員聚會。就是在這次會議上,楚思南獲知了一個消息:為了支援全世界抵抗法西斯戰爭狂人的戰斗,美國總統羅斯福,與今年元月四日,在美國國會發布了重要演說,其中有一項是專門針對蘇聯的。
這個消息其實楚思南自己就能猜到,畢竟在當初他所熟知的歷史中,美國人在遭遇了珍珠港的慘敗之后,很快就投身到了二戰的全面戰爭中。而蘇聯作為二戰中抵抗德軍的主要勢力,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得到了來自美國的大力援助。
不過,在楚思南所了解的歷史中,并沒有提到蘇聯在四一年初的時候,總共接到了美國人多少援助,這一次,他身臨其境,真切地了解到了其中的一切。同時,也由此真切地了解到了美國人工業實力的強勁。
正如羅斯福在國會演講中所提到的:“美國是民主國家的兵工廠。”在這一點上,羅斯福沒有吹牛,從十二月初日本偷襲港以來,僅僅是一個半月的時間,美國就把其雄厚的工業實力,轉用到了軍事領域。這一次,他們提供給蘇聯的軍事援助,總價值在十億美元左右。從一月中旬開始,將會有大量的坦克、飛機,尤其是軍用車輛,將會從美國本土出發,經加拿大,橫渡白令海峽,最終進入蘇聯遠東地區。
針對這種情況,蘇聯高層給予了高度重視,用長遠的眼光看,美國這個西方的腐朽的資本主義國家,終將成為蘇維埃政權的敵人,二者之間是勢不兩立的。而美國目前所表現出來的強大工業實力,則是蘇聯所難以企及的,這是一個威脅,長遠意義上的威脅。
正如楚思南在最高統帥部緊急會議上所說的:“我們現在決不能僅僅把目光盯在對德的戰場上,我們還要看得更遠一些。現代戰爭,絕不僅僅局限在戰役規劃、兵員部署等等問題之上,在更廣泛的意義上,它是一種工業、經濟、農業等等,諸多因素構成的國家總體實力上的較量。正是基于此,我們不僅要盯好目前所進行的戰爭,還要做好東部重工業區的籌劃、組建工作,以備將來的不時之需。”
楚思南的這番話雖然簡短,但是卻很有震撼力,自然也引起了圖哈切夫斯基、布柳赫爾等主要決策者的高度重視,同時,也是通過這番話,楚思南展現出了其在軍事之外的另一種過人的見識——或者說是才能。
迫于戰爭形勢,最高統帥部會議只召開了短短的兩天,不過,對于楚思南來說,這兩天的意義卻非比尋常,首先說,在這次會議上,他了解到了目前的國際局勢已經同他當年所熟知的歷史不同了。由于在珍珠港戰役中遭受的損失過于慘重,美國人在太平洋上的對日攻勢,到現在都沒有正式展開,這也就是說,歷史上原本應該發生在今年六月份的中途島海戰,恐怕要被延遲甚至不會出現了。其次,對楚思南來說意義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統帥部方面鑒于他前一階段在北線戰場上所取得的巨大成績,決定授予他一枚勛章,這次的勛章并不是那種毫無意義的“國際和平勛章”,而是貨真價實的紅旗勛章。得一枚勛章或許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在目前的蘇聯,紅旗勛章卻不是能夠隨便得到的,它的授予往往緊緊聯帶著升職。楚思南目前已經領受了少將軍銜,那也就是說,下一步他就要晉升中將了,而按照常理推斷,晉升的時間就應該定在北線戰役結束的時候。
北線戰役會在什么時候結束?這一點目前還無從得知,但是從大局上推測,應該為時不遠了。
自從西北方面軍展開西突作戰以來,楚思南的別洛耶湖區方面軍也加大了對北線德軍的全面攻勢。
在季赫溫一線發起攻擊的蘇軍部隊,早已經突破了該方向上的德軍防線,截至到二十一日,該部蘇軍的先頭部隊,已經把戰線推進到了距離沃爾霍夫不到三十公里的地方。如果再向前推進十公里,蘇軍的部隊就能控制住一個重要的戰略地點——沃爾霍夫共青團大橋。這條橫跨在沃爾霍夫河上的鋼鐵橋梁,是經由沃爾霍夫至斯維里河方向的重要關卡,如果控制了它,那么前突至斯維里河南岸的德軍坦克部隊,就會被截斷最主要的一條退路。不過很可惜的是,德軍在這里的抵抗異常頑強,蘇軍的進攻部隊被遲滯在了這一帶區域,始終無法前進半步。
在列寧格勒方向上,由城內向外突擊的蘇軍第五十五、第四十二兩個集團軍,也取得了一定的戰果,他們已經在第二波攻勢中,突破了德軍兩道圍城防線,并在進一步向施品瑟爾堡方向突進。和他們相對的,波波夫中將所領導的第五十二集團軍則由于受到德軍的層層圍困,所以在這一階段的進攻中沒有什么進展,最要命的是,他們的損失卻很大,因為受到德軍的數次空襲,波波夫中將也受了輕傷,他的一支胳膊被砸斷了。
在布多戈希方向上,經過數天的血戰,第二十七集團軍、第二突擊集團軍,已經突破了德軍在布多戈希遠郊的防線,并將戰線向北推進了五十余公里。他們就像是以布多戈希為原點,向北戳出的兩把利刃,以半圓形的攻勢,將布多戈希內圍德軍環抱在懷里。任何人都看得出來,只要他們的突進方向稍稍扭轉,就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對布多戈希內圍德軍實施合圍。而在布多戈希東部地區作戰的第三十四集團軍,則已經成功的突進到了布多戈希的東部遠郊地區,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手打了德軍來自側翼的猛烈進攻,部隊傷亡很大。
至于在小維舍拉、諾夫哥羅德一線作戰的蘇軍部隊,由于這一階段并不是主攻的方向,所以進展不大。不過即便是如此,他們的進攻也給德軍的防守部隊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成功的牽制住了這一線德軍的兵力,使他們無力對其他方向上的戰斗實施增援。
總而言之,這一階段的戰況發展,是絕對有利于蘇軍一方的,同時,也是令楚思南感到滿意的,他預想到,按照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再三月份之前,完全解決北線戰役并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既然戰局對蘇軍有利,那么屈希勒爾將軍的日子,就肯定不好過了。他在這一段時間里,基本上就沒有一天晚上能夠睡得好,滿腦子里想的,都是如何應付目前的戰事。
毫無疑問,戰役進行到目前這種局面,整個北方集群在這一線上的戰斗已經注定要失敗了,不過失敗有很多種說法,對于這一點屈希勒爾是非常明白的。他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如何在最大程度上,收縮防線以便保存自己部隊實力的同時,為下一場戰役的發動創造有利條件。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最終做出了一個雖然令他無悔,但是卻為此被罷官免職的決定——命令推進到斯維里河一線的第四坦克集群快速回撤,盡最大可能馳援沃爾霍夫一線上的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