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歌看著這些糕點,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微笑。她並不太喜歡甜食,但爲了不拂皇后的好意,還是每種都嚐了一點兒。她細細品味著這些糕點,彷彿在品嚐著過去的記憶。然後,她端起一杯宮廷特製的鹹奶茶,輕輕抿了一口,那熟悉的味道瞬間喚醒了她兒時的記憶。
“娘,還記得我小時候最愛喝的就是這鹹奶茶了。”李清歌笑著說道,眼中閃過一絲懷念。
皇后也笑了,她看著女兒,心中充滿了溫暖:“是啊,那時候你總是纏著我給你做。現在,你終於可以再次嚐到這個味道了。”
兩人邊吃邊聊,時光在不知不覺中悄悄流逝。太陽已經西斜,天邊染上了一抹絢爛的晚霞。李清歌看了看天色,知道分別的時刻即將來臨。她深情地對皇后說:“娘,我的身份暫時不要泄露出去。這個世界上恨我的人太多了,我不能讓您和永璂因爲我而陷入危險之中。”
皇后聽後感到十分疑惑:“爲什麼?這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嗎?你應該讓所有人都知道,你是我的女兒,是大炎的女王!”
李清歌搖了搖頭,她的眼神變得異常冷峻:“對我們母女來說當然是喜事,但對別人來說就不一定了。這個世界上恨我的人太多了,就像皇阿瑪……”說到這裡,她突然停住了話頭,因爲意識到這樣稱呼皇帝有些不妥。
皇后連忙糾正道:“他畢竟是你的父親啊!”
李清歌卻冷冷地迴應道:“父親又如何?歷史上父子相爭、兄弟反目的事情還少嗎?他知道我重視親情,所以就用姑姑作爲人質逼我進京。連沒有血緣關係的人都能如此對待,更何況是親孃呢?如果他知道真相,誰知道他會不會做出更惡毒的事情來呢?”
皇后聽了李清歌的話,渾身不禁顫抖起來。她怎麼也沒有想到,皇帝竟然會如此狠毒!她緊緊抱住李清歌,彷彿要用自己全部的力量來保護她:“我的孩兒,你放心,娘一定會保護好你,不會讓任何人傷害到你!”
李清歌的眼神彷彿寒冰一般冷酷無情,她繼續說道:“不要去試探人心,因爲人心是最難測的!皇帝的後宮佳麗衆多,子嗣也繁衍不息。妃嬪們爲了爭寵,子女們爲了爭奪皇位,都使出了渾身解數。但在我看來,只有我們母女和永璂纔是真正的一家人,我們的利益是緊密相連的。母親,您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李清歌的話語如寒冰般刺骨,讓皇后感到一陣寒意。她深知,皇帝的子嗣衆多,爲了權力什麼都可以拋棄,又怎會在乎一個女兒的生死呢?她緊緊握住李清歌的手,堅定地說道:“孩兒,娘明白你的意思。你放心,娘會守口如瓶,不會讓任何人知道你的身份。只要我們能在一起,娘就心滿意足了。”
夕陽的最後一抹餘暉漸漸消失在地平線上,夜色悄然降臨。李清歌站起身,深情地望了皇后一眼,然後轉身離去。她的身影在夜色中漸漸模糊,但那份堅定與勇敢,卻永遠留在了皇后的心中。
皇后望著女兒離去的方向,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思念與擔憂。她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女兒要面對的挑戰也還很多。但她相信,只要她們母女齊心協力,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勇敢地面對,共同度過。
夜幕降臨,宮殿內燭火通明。皇后坐在鏡前,容嬤嬤在一旁爲她梳理著長髮。她看著鏡中的自己,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前所未有的堅定。她知道,從這一刻起,她不再是那個只知享樂的皇后,而是女兒最堅實的後盾。
“容嬤嬤,你跟著我也有幾十年了。從今往後,我們要更加小心謹慎,不能讓任何人傷害到清歌和永璂。”皇后的聲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容嬤嬤點了點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娘娘放心,我會一直陪在您身邊,守護好我們的家人。”
夜色漸深,宮殿內一片寂靜。皇后躺在牀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她的腦海中不斷迴盪著女兒的話語,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許與擔憂。但她知道,無論未來怎樣,只要她們母女在一起,就沒有什麼可以阻擋她們前進的腳步。
在未來的日子裡,李清歌將繼續帶領大炎走向繁榮與強大,而皇后也將成爲她最堅實的後盾。她們母女攜手並肩,共同面對世間的風雨與挑戰,書寫著屬於她們的傳奇篇章。
鳳儀九天:女王之秘
夜色漸濃,月光如水,靜靜地灑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反射出幽幽的藍光。坤寧宮內,燭火搖曳,映照出皇后那張略顯憔悴卻依然端莊的臉龐。她坐在雕花木椅上,雙手緊握,指尖因緊張而泛白。清歌站在一旁,身姿挺拔,面容冷靜,那雙深邃的眼眸彷彿能洞察人心。
“如果他知道大炎的女王竟是他的親生女兒,肯定會拿我和永璂的性命來威脅我們。”皇后的聲音低沉而顫抖,每一個字都像是從心底擠出來的。她擡頭看向清歌,眼中滿是恐懼與無助。
清歌輕輕一笑,那笑容中帶著幾分嘲諷與釋然。她走到皇后身邊,輕聲細語:“娘,您放心。我既然敢來,就已經做好了萬全的準備。他,不會知道的。”
皇后聞言,連連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感激。她緊緊握住清歌的手,彷彿這樣就能抓住一絲安全感。“你放心!我一定會守口如瓶,絕不透露半句。”她的聲音堅定而決絕,彷彿是在對自己發誓。
清歌看著皇后的模樣,心中不禁涌起一陣複雜的情緒。她知道,皇后雖然對皇帝情深意重,但更疼愛自己的親生骨肉。她與令妃之間的宮鬥,對小燕子和紫薇的迫害,說到底都是因爲五阿哥永琪的才華入了乾隆的眼,這讓永璂的地位受到了威脅。爲了兒子,皇后不得不爭,不得不鬥。
想到這裡,清歌的眼眸中閃過一絲冷意。她轉身走到窗前,望著窗外那輪皎潔的明月,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愫。她,大炎的女王,本應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卻因爲一場意外的邂逅,捲入了這場複雜的宮廷鬥爭。
……
乾隆皇帝忙碌一天後,本想去御花園放鬆一下,卻突然記起皇后身體抱恙。他站在御書房的門口,望著外面漆黑的夜空,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煩躁。他心想,若是不去探望,恐怕會被外臣譏笑爲偏寵妾妃。於是,他改道去了坤寧宮,打算安慰皇后。
夜色中的坤寧宮顯得格外寧靜,只有幾盞宮燈在風中搖曳生姿。乾隆踏著青石板路,一步步走向宮門。還沒到宮門口,宮女和太監正準備通報聖駕到來。沒想到,乾隆竟然與清歌不期而遇。
這是他第一次見到清歌的真容。只見清歌身著一襲淡雅的月白色長裙,裙襬隨著夜風輕輕搖曳,彷彿一朵盛開的百合。她的面容如明珠般璀璨,肌膚勝雪,美得就像天邊絢爛的晚霞。乾隆一時看得呆了,整個人愣在原地。
他忍不住驚呼出聲,手指微微顫抖地指著清歌:“咦?你、你……”話都說不利索了,滿眼的驚豔之色。就像是窮書生突然中了大獎,那種驚愕與狂喜簡直要把他淹沒。
乾隆幾步並作一步走到清歌面前,癡癡地盯著她看。清歌被他看得不自在,連連後退幾步,皺起眉頭斥道:“大膽!竟敢直視朕,難道想讓朕挖了你的眼睛嗎?”
“朕?”聽到清歌這話,乾隆猛地回過神來,瞪大眼睛看著她,“你、你……”他的話語中帶著難以置信與驚愕。
清歌冷笑一聲,聲音中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怎麼?連朕的聲音都聽不出來了嗎?”
乾隆心中驚駭萬分,脫口而出:“你是大炎的女王?”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顫抖與不可置信。他本以爲自己遇到的是一位天仙般的美人,還想納入宮中共度良宵。沒想到這美人竟然是他最恨最怕的大炎女王。
謠言與真相往往只有一線之隔。乾隆最初派人造謠、抨擊、誹謗清歌把她塑造成一個惡煞女魔的形象。如今親眼見到清歌他才發現那些謠言是多麼的可笑。眼前的佳人豈止是美若天仙簡直是超凡脫俗彷彿是從畫中走出來的仙子一般。
清歌淡然說道:“自然是我除了我還有誰敢自稱‘朕’呢?”她的聲音平靜而堅定彷彿是在陳述一個再簡單不過的事實。
乾隆聽後發出一聲沉重的嘆息。這樣的佳人若是換作他人縱使她已爲人婦他也定要想方設法得到她。可惜啊她是大炎之主縱使他貴爲帝王也難以染指。他心中不禁涌起一陣惋惜與無奈。
清歌看著乾隆那複雜的眼神心中豈會不明白他心中的那點齷齪念頭?但她只是淡淡一笑不予理會。她知道乾隆雖然貴爲帝王但也有著普通人的七情六慾。她不會因此而輕視他更不會因此而放過他。因爲她是大炎的女王她是李清歌她有著自己的使命和責任。
“乾隆帝,你我今日相遇既是緣分也是宿命。”清歌的聲音突然變得嚴肅起來,“我此次前來並非爲了與你爭鬥而是爲了解決一些事情。我希望你能明白我的立場和意圖。”
乾隆聞言,神色一凜。他知道清歌此言非虛,也知道自己無法逃避。於是,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內心的波瀾。“女王陛下,你有何事需要朕協助?只要朕能做到的,定會盡力而爲。”
清歌看著乾隆,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她知道乾隆雖然有時候會被權勢和慾望所矇蔽,但本質上還是一個明君。於是,她緩緩開口,將自己的來意和計劃一一告知乾隆。
乾隆聽後,神色凝重。他知道清歌的計劃一旦成功,將會對大炎和清朝產生深遠的影響。但他也明白,這是唯一的解決之道。於是,他點頭答應,決定與清歌攜手合作。
夜色漸深,坤寧宮內的燭火依然搖曳生姿。乾隆和清歌站在窗前,望著外面漆黑的夜空。他們的心中都充滿了期待和不安,但他們知道,這是他們必須走的路。
“女王陛下,希望我們的合作能夠成功。”乾隆的聲音中帶著幾分堅定和決絕。
清歌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帶著幾分自信和釋然。“乾隆帝,你放心吧。我們一定會成功的。”她的聲音雖然輕柔,但卻充滿了力量和決心。
夜色中,坤寧宮內的燭火漸漸熄滅。但乾隆和清歌的身影卻依然在黑暗中屹立不倒。他們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但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和機遇。
鳳還巢:紫禁城的秘密
紫禁城的春日,總是來得那麼悄然無聲,卻又絢爛至極。御花園內的花兒們彷彿一夜之間都醒來了,競相綻放,爭奇鬥豔。桃花、杏花、梨花,還有那不知名的野花,都在這春風的輕撫下,搖曳生姿,散發出陣陣芳香。
乾隆皇帝漫步在這花海之中,心情本該是愉悅的,但此刻,他的心中卻有些煩躁。原因無他,正是那日在南巡途中偶遇的紫薇,那絕美的姿色和出衆的才情,讓他難以忘懷。每當夜深人靜,她的身影便會在他腦海中浮現,攪得他心神不寧。
紫薇,一個看似平凡卻又非凡的女子,她的美,不僅僅是外表的傾國傾城,更是那份由內而外散發出的氣質,讓人無法忽視。乾隆知道,自己已經被她深深吸引,心裡頭盤算著要把她納入後宮,成爲衆多嬪妃中的一員。
然而,乾隆的好色之心,卻讓主角團的一衆人物頭疼不已。五阿哥、福爾康、還有那位神秘的女子——李清歌,他們都知道紫薇的真實身份,也知道乾隆的這份心思將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終於,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他們決定揭開真相,一一向乾隆說明。乾隆坐在養心殿的龍椅上,聽著他們的陳述,臉色逐漸變得凝重。他的嘴脣微微發白,彷彿受到了極大的打擊。擡頭望向天空,長嘆一聲:“唉,真是天道弄人啊,這也太荒謬了!”
他感慨蒼天不公,用天地的精華孕育了這樣一位絕世佳人,非但沒有成爲他的妃子,反而成了他的……對手?是的,對手。乾隆難以接受這個事實,他無法接受自己竟然會對一個即將成爲自己敵人的人產生如此深厚的感情。
李清歌站在一旁,冷眼旁觀著乾隆的反應。她的臉上滿是不屑,嘴角勾起一抹嘲諷的笑意。她嘲諷道:“天道弄人?或許是他自以爲是罷了。我今天本不該踏入這後宮半步,真是晦氣!”
母女重逢的喜悅,全被這老色鬼給破壞了。李清歌心中暗自惱怒,她本不想捲入這場紛爭,但無奈命運弄人,她還是得面對這一切。
說完,李清歌翻了個白眼,轉身就走。她的步伐輕快而堅定,彷彿是在逃離這個讓她感到壓抑的地方。乾隆望著她漸行漸遠的背影,衣袂隨風輕輕飄動,那風姿簡直就像瑤池裡的仙子乘著風飛走了。他的心中涌起一股難以名狀的失落和惋惜。
他心想,這樣的佳人,竟然登上了大寶的寶座,真是明珠投暗,暴殄天物啊!在乾隆的心裡,女子都應該侍奉男子,特別是像紫薇這樣的絕色佳人,更應該配給權勢的巔峰之人。而他,作爲九五之尊,世間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自然想要擁有天下的絕色美女。
可沒想到,這絕色的容顏竟然出現在了他最不該有念想的人身上。這不就是“明珠暗投”,白白浪費了這天賜的美好嗎?乾隆的心中充滿了無奈和遺憾。
唉……乾隆又是一聲長嘆,連自己爲什麼來這裡都忘了。他轉身就回了養心殿,留下了一室的寂靜和空曠。
這時候,皇后還不知道乾隆已經來過又走了。她正沉浸在和女兒重逢的喜悅之中。皇后坐在坤寧宮的鳳椅上,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她看著坐在自己身旁的女兒——大炎的女王李清歌,心中充滿了驕傲和欣慰。
突然,皇后想到了清歌來訪時還帶了禮物,便好奇地問容嬤嬤:“清歌送了什麼禮物來?”
容嬤嬤笑著回答:“公主乃是一國之君,她送的東西自然不是凡品。”說完,她便打開了清歌贈送的木盒,呈現在皇后面前。
這木盒是用小葉紫檀精心雕刻而成的,上面雕刻的麻姑祝壽圖案栩栩如生,彷彿要躍出木盒一般。打開盒子,裡面鋪著紅色的綢緞,上面靜靜地躺著一串十八子墨綠珠鏈。每顆珠子都圓潤光滑,隱隱透出綠光,散發著淡淡的香氣。那香氣彷彿有魔力一般,讓人心曠神怡,煩惱瞬間消散。
皇后出身名門,見多識廣,一眼就認出這是極爲珍貴的鶯歌綠奇楠珠鏈。在香木中,沉香被譽爲“萬香之王”,而奇楠更是比沉香還要珍貴,萬中無一。奇楠之中又分爲綠棋、紫棋等品級,鶯歌綠則是綠棋中的上上品,珍稀至極。這樣的珠鏈,連後宮中都難以尋覓到它的蹤影,更不用說將其車製成珠串佩戴在身上了。
皇后看到這份厚重的禮物,既驚訝又高興。她撫摸著珠鏈笑道:“人們都說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這話真是一點都不假啊!”她的心中充滿了對女兒的感激和疼愛。
如果清歌聽到這句話,一定會笑著回答:“我雖然是你的小棉襖,但你的棉可是新疆的上等棉花,溫暖又貼身;而他那渣渣龍的棉,就像個破漁網,千瘡百孔,風都能吹透呢!”然而,此刻的清歌已經離開了坤寧宮,回到了屬於她的世界。
紫薇的事情雖然暫時告一段落,但紫禁城內的風波卻從未停止過。皇后和清歌母女倆雖然重逢,但她們都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還有很多的挑戰和困難等待著她們。不過,只要她們能夠攜手共進,就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她們前進的步伐。
而乾隆呢?他坐在養心殿的龍椅上,望著窗外的天空,心中充滿了迷茫和困惑。他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也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他只知道,自己的心中有一個聲音在呼喚著他,讓他去追求那份屬於自己的幸福和真愛。
然而,身爲一國之君,他有著太多的束縛和責任。他不能隨心所欲地追求自己的感情,更不能爲了一個女子而放棄整個江山。所以,他只能將那份感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成爲他永遠的遺憾和痛苦。
紫禁城的春日依舊絢爛至極,但乾隆的心中卻充滿了陰霾。他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將會是怎樣的?他只知道,自己必須勇敢地面對一切,無論前方是荊棘還是坦途。
而清歌和紫薇呢?她們母女倆將會如何應對未來的挑戰和困難?她們是否能夠攜手共進,共同創造屬於她們的輝煌和幸福?這一切的一切,都將是未知的謎團,等待著她們去揭曉和解答。
鳳儀九天:母女帝王夢
容嬤嬤滿臉喜色,眼角的皺紋都似乎舒展開來,她輕聲細語地說道:“公主啊,那可是娘娘您十月懷胎,辛辛苦苦生下的,自然跟您心連著心,最親不過了。不過呢……”她說到這裡,語氣忽然變得有些遲疑,彷彿接下來的話難以啓齒。
皇后娘娘端坐在金碧輝煌的宮殿中,一身華貴的鳳袍映襯得她面容更加端莊秀麗。她輕輕拿起一串鶯歌綠手串,那手串上的每一顆珠子都彷彿蘊含著春天的氣息,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她將手串放在鼻尖細嗅,那清新的香氣彷彿能洗淨人心的塵埃,讓她暫時忘卻了宮中的紛擾。
“不過什麼呢?”皇后娘娘的聲音溫柔而平靜,彷彿早已料到了容嬤嬤接下來的話不會太過尋常。
容嬤嬤顯得有些猶豫,但還是鼓起勇氣說道:“公主身份非同一般,我雖然不插手朝政,但剛纔聽她和娘娘聊起大炎王朝的創立,還有如何鎮壓那些有權有勢的人,我就知道她是個有雄心壯志,手腕厲害的人。以公主現在的地位,恐怕半壁江山都滿足不了她的志向。我看啊,北伐的日子,怕是不遠了。娘娘您一直希望十二阿哥能成大器,萬一皇上真的把皇位傳給了公主,那這對姐弟之間,感情可怎麼處啊……”
容嬤嬤的話像是一根針,刺破了宮殿中的寧靜。皇后娘娘放下手中的鶯歌綠手串,那手串輕輕碰觸在桌面上,發出了一聲清脆的聲響。她輕輕嘆了口氣,那聲音輕得就像風穿過宮殿的縫隙,一點痕跡都不留。
“這些話,也就你敢說了。”皇后娘娘的目光變得深邃,彷彿穿透了時間的長河,回到了那些過往的歲月,“我以前總想著讓永璂登上皇位,不僅僅是爲了女流之輩的榮耀,更是想保住他的性命啊。中宮嫡子的位置,實在是太敏感了!聖祖康熙爺之所以立胤礽爲太子,不就是因爲他是元后赫舍里氏唯一的兒子嗎?咱們皇上啊,特別崇拜聖祖,什麼事都想學他。聖祖在位六十一年,皇上就說自己只求六十年,絕不敢超過。要是超過了,就禪位給太子。聖祖看重嫡子,皇上也是一樣。永璉、永琮都是孝賢皇后生的,可惜都早早去世了。皇上對嫡出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皇后娘娘說到這裡,語氣中不禁流露出一絲哀傷。她想起了自己那些早逝的孩兒,心中一陣絞痛。但她很快便收斂了情緒,繼續說道:“我們滿人入主中原這麼多年了,也漸漸被漢人的習俗影響了。立嫡立長,這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了。如果永璂不能繼承大統,而是讓庶子得了去,就算我按照禮法成了母后皇太后,也難保永璂能安然無恙啊。”
容嬤嬤聽了皇后娘娘的話,也不禁嘆了口氣。她深知皇后娘娘爲了十二阿哥操碎了心,也明白這宮中的鬥爭有多麼殘酷。她輕聲說道:“娘娘爲了十二阿哥,真是操碎了心啊。不過娘娘也不必太過擔心,公主雖然厲害,但十二阿哥也是人中龍鳳,將來未必不能成就一番大業。”
皇后娘娘聽了容嬤嬤的話,卻只是淡淡一笑。她沉聲說道:“我所有的籌謀算計,都是爲了永璂能一生平安快樂。以前三個兒子,現在就剩他一個了。小五那次失而復得,讓我徹底明白,皇權富貴都是虛的,只有兒女安康纔是真的。後宮裡爭鬥不斷,永璂那麼純真,哪裡能應付得來。以前是沒有別的路可走,不得不爭。現在有了轉機,我只希望他能富貴平安,無憂無慮地過一輩子。”
說到這裡,皇后娘娘的臉上露出了驕傲的笑容。她看著窗外的天空,彷彿看到了自己孩子們的未來。她輕聲說道:“小五和永璂都是我的孩子,不管誰將來做了皇帝,我都是太后。只要我的孩子們都好好的,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容嬤嬤聽了這話,也舒展了眉頭。她輕聲笑道:“娘娘真是睿智,孝恭太后要是明白這個道理,也就不會把自己困住了。娘娘現在看開了,十二阿哥和公主也都會好的。”
皇后娘娘點了點頭,她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許。她知道,無論將來如何變化,只要她的孩子們能夠平安快樂,那麼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此時,窗外的陽光灑進了宮殿,照在了皇后娘娘和容嬤嬤的身上。那陽光彷彿帶著一種溫暖的力量,讓她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寧和滿足。在這金碧輝煌的宮殿中,她們彷彿看到了自己孩子們的未來,那是一片光明和希望的未來。
而在這宮殿的另一處,李清歌正獨自站在窗前,凝視著遠方的天空。她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她知道,自己肩負著巨大的責任和使命,但她也相信,只要她努力前行,就一定能夠創造屬於自己的輝煌未來。
她想起了母親皇后娘娘的話,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她知道,無論將來如何變化,母親都會一直陪伴在她的身邊,支持她、鼓勵她。這份親情的力量,讓她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和決心。
在未來的日子裡,李清歌將會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故事。而皇后娘娘和容嬤嬤,也將會一直陪伴在她的身邊,見證她的成長和輝煌。在這金碧輝煌的宮殿中,她們共同編織著一個關於母女、關於帝王、關於未來的夢想。
鳳儀九天:母女帝王夢之孝恭太后與李清歌
孝恭太后,一個在歷史長河中留下深刻印記的女人,她的真實身份其實是康熙皇帝的德妃烏雅氏。那是一個風起雲涌的時代,九個兒子爲了爭奪皇位,鬥得不可開交,如同九隻猛獸在爭奪一片領地。最終,雍正以他的智謀和勇氣勝出,坐上了那象徵著至高無上權力的龍椅。按照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母親因兒子而顯貴,烏雅氏也因此被尊爲了皇太后,她的身份和地位一夜之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然而,這位太后心中卻藏著一份難以言說的偏愛。她總覺得康熙爺的傳位詔書原本是給十四阿哥的,而不是四阿哥雍正。因此,她時常在人前私下裡唸叨,說雍正篡改了遺詔,搶了弟弟的皇位。這份執念如同一塊巨石,壓在她的心頭,讓她無法釋懷。
成了太后之後,烏雅氏卻並未如人們所想的那般安享尊榮。她常常鬧彆扭,不配合雍正的安排。雍正想給她上個尊號,以示尊崇,她卻死活不接受;想讓她搬到慈寧宮去住,享受那應有的榮華富貴,她卻偏偏賴在永和宮不出來,彷彿那裡有著她無法割捨的記憶和情感。
有一日,皇后烏拉那拉氏帶著後宮的妃嬪們去給她行禮,想要盡一份孝心。然而,烏雅氏卻大門一關,把人晾在外面吹冷風。那日的天氣並不好,寒風凜冽,吹得人臉頰生疼。皇后和妃嬪們站在門口,進也不是,退也不是,尷尬無比。最終,她們只能無奈地離開,回去後卻病倒了一大片。
烏雅氏這麼做,讓雍正面子丟盡,尷尬得無地自容。宮裡宮外的人都驚呆了,紛紛議論起這位太后的種種行爲。老四和老十四都是她的親兒子,不管誰當皇帝,她這太后之位都是穩穩的。可她偏偏要跟長子過不去,這簡直就是不明智之舉啊。這麼一來,烏雅氏就成了太后中的反面教材了,讓人們議論紛紛,搖頭嘆息。
然而,在這深宮之中,還有一位聰明的女人,那就是當朝的皇后。她看到烏雅氏的下場,心中暗自警醒,自然不會重蹈覆轍。她深知,無論誰當皇帝,太后之位最終都是她的。而且,她不想因爲爭奪皇位而傷了母女情分,那是她最珍視的情感之一。
容嬤嬤是皇后的貼身侍女,她看皇后這麼明白事理,心裡也輕鬆了不少。她深知五公主性格剛烈,皇后也是個性子強的人。如果因爲十二阿哥的事生了嫌隙,最後鬧到像孝恭太后那樣,那可真是太悲哀了。幸好皇后是個明白人,知道不管誰當皇帝,太后之位最終都是她的。而且不用等到將來,現在她就已經是太后了,還是靠著女兒的光環成爲的大炎太后。想到這裡,容嬤嬤笑得跟朵盛開的金絲菊似的,那笑容中充滿了欣慰和喜悅。
而此時的五公主,也就是李清歌,她正站在御花園的假山之上,凝視著遠方的天空。她的眼神深邃而複雜,彷彿蘊含著無盡的故事和情感。她身穿一襲華麗的宮裝,頭戴金冠,身披紅綢,整個人如同一位降臨凡間的仙子,美得令人窒息。
乾隆皇帝第一次見到李清歌的時候,那叫一個驚豔啊。他從未見過如此美麗的女子,彷彿天地間所有的色彩都匯聚在了她的身上。然而,當他得知李清歌的身份時,那份驚豔卻很快就轉爲了深深的失望。他沒想到,這位讓他心動不已的女子,竟然是他的親生女兒。
然而,李清歌的美貌卻讓乾隆心裡頭久久不能平靜。他時常在夢中見到她的身影,那曼妙的身姿、那絕美的容顏,都讓他無法忘懷。後宮裡的那些妃嬪跟她比起來都黯然失色了,彷彿失去了所有的光彩。乾隆自詡後宮佳麗三千,但跟李清歌一比,都成了普通貨色。人比人氣死人,貨比貨得扔,後宮因此也變得冷清了不少。妃嬪們雖然心裡不滿,但也不敢說出來,只能暗自咬牙切齒。
皇后聽說乾隆的心思後,嚇得臉色都變了。她深知這件事的嚴重性,如果處理不好,不僅會傷了母女情分,還會引起朝廷的動盪。她趕緊找到李清歌,將乾隆的心思告訴了她,並囑咐她千萬不要讓乾隆知道她的真實身份。李清歌聽了皇后的話後,心中也是一陣慌亂。她沒想到乾隆竟然會對她產生這樣的感情,這讓她感到既尷尬又無奈。
然而,乾隆的失望並沒有持續多久,很快就變成了恐懼。他怕的是東瀛那邊的消息。大炎的海軍打敗了東瀛,佔領了四大島,滅了東瀛國。這是一個震驚世界的消息,也是一個讓乾隆感到無比恐懼的消息。他深知這場戰爭的殘酷和血腥,也知道這場勝利背後所付出的代價。
石叔遇這個人啊,不知道是爲了報復還是爲了立威,竟然坑殺了東瀛的三十萬武士。這個數字讓乾隆感到心驚膽戰,他彷彿看到了那些無辜的生命在刀光劍影中消逝。而且,石叔遇還把天皇和一羣貴族貶成了賤民,這更是讓乾隆感到無法接受。他深知國與國之間的爭鬥是殘酷的,但像這樣坑殺幾十萬人、貶一國爲賤民的舉動,卻還是前所未有的。
這個消息一傳出來,全世界都震驚了。人們紛紛議論起這場戰爭的殘酷和血腥,也議論起大炎的殘暴和無情。乾隆聽到這些議論後,心中更是恐懼不已。他怕的是這場戰爭會引起其他國家的反感和敵視,更怕的是李清歌會因此而受到牽連。他深知李清歌的才華和抱負,也知道她有著不輸於任何男子的勇氣和智慧。如果因爲這場戰爭而讓她受到牽連,那將是他無法承受的痛苦。
然而,李清歌卻並沒有因爲這場戰爭而受到太大的影響。她深知這場戰爭的殘酷和血腥,也知道這場勝利背後所付出的代價。但她更清楚的是,她有著自己的使命和責任。她不能因爲這場戰爭而放棄自己的理想和抱負,也不能因爲這場戰爭而讓自己陷入困境。因此,她選擇了堅強地面對一切,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去迎接未來的挑戰。
而皇后看到李清歌的堅強和勇敢後,心中也感到無比的欣慰和驕傲。她知道自己的女兒有著不輸於任何男子的才華和抱負,也有著堅強的意志和勇氣。她相信李清歌一定能夠克服一切困難,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同時,她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要儘自己所能去保護自己的女兒和家人,不讓她們受到任何傷害。
在這場風波中,容嬤嬤也始終陪伴在皇后的身邊,爲她出謀劃策、排憂解難。她深知皇后的擔憂和憂慮,也深知李清歌的才華和抱負。因此,她用自己的智慧和經驗去幫助皇后和李清歌度過難關,讓她們能夠更加堅強地面對未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場風波逐漸平息了下來。李清歌也用自己的才華和勇氣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和認可。她成爲了大炎王朝的一位傑出女性,爲國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皇后和容嬤嬤也始終陪伴在她的身邊,爲她提供支持和幫助。她們三人攜手共進,共同創造了一個屬於她們的輝煌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