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哞、哞、哞……”
戰鬥只打了一整天的時間,第二天的一大清早,寧河縣城外的各軍軍營之中,同時響了起悲鳴、低沉的牛角之聲。一直未脫下戰甲,自己很清楚身上有帶傷的劉克武,此時只在盔甲之上,套上了一層白布。
陰沉著臉的劉克武,站在寧河南門外集合好的隊伍最前面。這場戰鬥,一天之內就讓戰前自己手上的四萬多人,有6千3百多,永遠的長眠在了寧河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縣城。而受傷的,也達到了1萬1千多人。
雖然,也換來了東洋兵陣亡1.6萬、傷殘4千多的戰績,但在自己部隊中陣亡的人中,有那麼多的這個時代真正的高級將領,受傷的還有自己那些好兄弟。此刻,劉克武的心中沉痛到了極點。
一身白布罩於外身的劉克武,走到了十口大棺材的前面。用手逐個撫mo了那些棺材,最後將自己的腳步停在了官職最低卻是自己最貼心的韓玉國和劉樹林二人棺材之間。
“江山多嬌,狼煙四起,多少英雄奔國難。鐵血鐵筆,傲笑蒼生,幾多好漢灑鮮血。誰人誰知,多少古人,黃土掩身衛國道。今朝英靈,永別寧河,但願來生再兄弟。”悲聲大讀之後,劉克武竟然跪到了兩個人的棺材前面,掩面而泣。
站在周圍的那些五城巡防營的士兵,還有那些曾經和韓玉國、劉樹林一同並肩作戰的官兵們,也不禁低聲的暗拭涌出眼角的淚水,幾個年紀小的士兵,竟也哭出聲來。自古英雄流血不流淚,那是隻因未到傷心時。
對於那些個腐朽的屁話,劉克武的心中是不會真在意的。雖然自己現在很需要成爲一個讓世人聞懼怕戰神一般的人物,但這樣的時刻,卻不是自己真正該裝好漢、充硬氣的當口。淚水,涌出了眼角、滲過了雙手的指縫。
遠處一陣馬蹄聲,由遠而近傳來。劉克武卻沒有去擡頭看那些馬蹄的來源,在此時他相信,也只有自己那些上官們,纔會趕來這裡的。
“直隸總督王大人、直隸提督聶大人到……”
抹了一下眼角的淚,劉克武站起了身來。迎著聲音傳來的方向走了過去,剛見到也是面色凝重的王文韶和聶士誠,立即跪拜下去,嘴上說到:“末將天津武備道劉克武,拜見二位大人。屬下損將,忙於發棺,未能遠迎,還望見諒。”
官是總督的大,雖然是自己的外甥,聶士誠也不敢逾越。王文韶上前一步,托起了劉克武說到:“仲遠不必多禮,你之連環妙計,本督已是讚歎。此次竟損如此之多大將,也非你願,還望仲遠莫要過於自責纔好。你等爲國奮戰,本督又怎會怪你不迎之罪。”
直起了身,劉克武用袖子拭了一下已經哭紅的眼睛說到:“謝大人不怪之恩,屬下這次做的還是有些鹵莽。若非屬下急於擊潰日軍之軍心,也不至帶騎兵和所有將領同衝敵陣,更不會損我如此之多的大將了。所以,屬下不是自責,乃屬必須自責。”
不給你們先上摺子參我的機會,老子我先來個坦白從寬。說完話以後,劉克武的鼻子又是幾下抽搐,淚水順著眼角再次滑落下來。
看到劉克武這幅模樣,王文韶自是不好再說什麼,只能將目光投向了聶士誠。站在那裡拿眼睛掃了一圈面前那十幅棺材的聶士誠,見到王文韶的眼神後,立即知趣的接過話衝著劉克武的肩膀上就拍下了一巴掌。
手掌一落,劉克武左肋之傷和肩上之傷,不禁都是爲之一痛。眉頭只皺之時,聶士誠已經上前一步抱住了自己,嘴上焦急的問到:“你還這逞強呢,你哪受傷了?對部下你能那麼在意,他孃的又這把自己當鐵打的了是吧?”
用手推開了一臉關切之情的聶士誠,劉克武擠出了一絲笑容後說到:“謝軍門關係,標下身無大礙,只是有點小傷而已。我乃一軍之帥,爲帥者輕傷不退前線、不死不卸戰甲、不見真龍不卸甲,這可是軍門您從小教育我們幾個的,末將萬不敢忘。”
無奈的笑了一下,見到自己似乎真沒什麼大問題,聶士誠說到:“你小子呀,就學去了我的這些硬氣。本帥可沒你這麼多鬼點子,你可是比我和你那岳父,都要銳利的多呢。好了,我們也別這絮叨了,還是先給陣亡的將軍們,送行爲重吧。”
說到這,聶士誠話一停,轉身衝著王文韶一施禮又在嘴上說到:“王大人,您先請。這三軍啓棺,還請王大人親啓才能更顯朝廷之隆恩。”
也不避讓,王文韶在他禮到之時,起步向著那十口紅木大棺材走了過去。這些大棺材,都是華世奎連夜從天津城內,花大價錢買回來的。三軍英烈,紅棺盛體,也算是他們爲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盡忠最大身後安慰了。
走到十口大棺材前,王文韶先是拜了三拜。之後,在衆人的陪伴下,走上了早已經搭建好的祭臺,從袖子裡拿出了一紙祭文,對著上面唸了起來。
那些祭文,無非就是先把陣亡的將領,都好生的誇獎一翻。什麼功中體國、什麼爲國盡忠、什麼精忠報國之類的說了大堆。
接著又說出了一大堆的官場客套之詞後,才唸到了他連夜奏請北京,請下的發喪規格。聽到王文韶唸到那的時候,劉克武的耳朵才真的豎了起來,認真的聽了一下。
聽完之後,劉克武帶頭山呼起“萬歲”來。不因爲別的,只因爲竟然只在這一晚上的時間,光緒皇帝竟然將陣亡的十將全都給了正式的追封。而且,還都比他們原來的品秩,至少要高上一級的,也都是帶上了“世襲罔替”那四個字的。
清朝的爵位,分爲誥封和世襲兩種。誥封的爵位,是不能傳襲給後人,只限你一人生前享受那份榮耀和俸祿。而一旦加上了“世襲罔替”這四個字,那就是可以傳給後人的,並很少有降低的。不加這四個字,即使是你的誥封“蒙恩準許繼承”,那也是要降一級的。
這個問題上,清朝倒是要比之前的很多封建王朝,都先進了一些。過去的那些王朝,一般都是祖宗封了個公,後代一直延續到那個王朝結束。
一代傳一代,皇上也在換,換一個皇上就可能封一批,發展到最後也就發展成了宋朝那樣國家強盛卻富在民間,弄的好好個大宋,最後竟然連官員的俸祿都打白條。
現在聽到韓玉國給封了個三等世襲罔替輕車都尉、年學之追封世襲罔替騎都尉又云騎尉、張光前追封三等世襲罔替男爵,劉樹林追封世襲罔替騎都尉又云騎尉。其他陣亡的將領也都是一、二、三等的輕車都尉世襲爵位追封,劉克武的心算是徹底定了下來。
一來這些將領的發喪,可以按高出他們被追封爵位之上三等來進行。二來這些人的家眷們,日後也就不用自己再多操心什麼,到了年去當地領取俸祿,一個三等輕車都尉一年是160兩白銀,足夠韓玉國他們家那養活十多口人的了。
三來,陣亡的人都已經給了那麼高的追封,那隻要打完這場仗,自己身上那個所謂的“三等男爵”不升個級都難了。四者,這樣的一追封,現在還在前線的這些將士,勢必都要爲了那爵位和功勳,更加的拼命了。
這樣的事,不帶頭山呼“萬歲”,那就不是劉克武了。穩住軍心自己纔有機會將現在剩下的這些將士的心,牢牢的抓到自己的手上。爵位升遷,那自己的官勢必也要升遷。
現在已經是天津武備道,再升劉克武不信那個朝廷,會讓自己跟李鴻章真的走到一條戰線上。首先不幹的,就是那個慶親王。自己要真站到了李鴻章一派裡,以那個老王爺,也還是很難再動的了。自己要不給他送錢去了,他就少了一個很大的進項,所以他不會幹。
想那些還都太早,呼完萬歲從地上站起身的劉克武,看向了聶士誠。迎著自己的目光,微微頷首了一下後,聶士誠也走上了祭臺,拿出了他的祭文。
又是一翻古文大轟炸,聶士誠卻沒有王文韶的那麼長。只是大概也就那麼幾十句話,無非也是盛讚將鼓勵將士,要學那些陣亡的人爲國爲朝廷盡忠等等的話。
等到聶士誠從祭臺上下來,才輪到了劉克武登場。走上祭臺,劉克武卻不拿任何祭文,掃了臺下上萬將士,朗聲說到:“莫言壯士已先驅,只因國難尚未平。本帥損失了十個前輩、同輩摯友。”
剛剛的聲音還有些悲傷之氣,但說到這停了一下,聲音變的更加高昂的劉克武說到:“然,本帥現在不再爲他們的離去而悲哀。因,他們的血未白流、命沒白喪。畢生榮耀歸於土,只求後人得念生。朝廷之追封榮耀,高三等發桑之光耀,夫復何求?爲軍者還有何不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