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一章 笨孩子

bookmark

“動!還動!你還敢動!”

撕裂嗓門的聲音赫然吼起震天價響。

“就是你還看別人!第三排第二個!手不許動!”

烈日當空偌大的教場上一名中年男子威風凜凜手上提著綠油油的藤條不懷好意地看著場下百來名稚嫩的孩童。只見孩子們個個汗流浹背手臂向前伸直手中握著半尺長的鐵棍。那棍身黑黝黝地看來是精鋼所鑄份量著實不輕。

“都叫你別動了你還動!聾了嗎?”

那男子大吼一聲滿臉脹得通紅快步奔向行伍之中一名幼小孩童嚇了一跳左右看了看似不知那男子怒喝的便是自己。

正驚惶間猛地耳朵已被拎了起來那孩童劇痛之下只是哀哀叫疼兩手連連揮舞手中鐵棍便落了下來。

那男子怒道:“好你個小安子!有膽上華山學藝居然還敢喊疼!跟我過來!”說著猛拉住那男童拖往校場旁責打。

耳聽那小安子大聲啼哭其餘孩童都是嚇得心驚膽跳更是死命支撐就怕動個一下半下也要給拖去毒打一頓。

便在此時校場走入兩人一人身形矮胖無比好似只大橘子另一人卻瘦如竹竿一張馬臉直是嚇人。那中年漢子斜目看了那兩人一眼手中藤條兀自打落絲毫不加理會。

那矮胖子走了過來一把攔住道:“別打了讓孩子們歇歇吧。”衆孩童聽了這話無不暗暗鬆了口氣知道救星來了。

那中年漢子哼了一聲道:“三師兄今日弟子們輪我管教你別來擾我。”說著按住那小安子更是用力抽打那小安子呱呱大哭想要逃竄卻又無能爲力一張小臉滿是張惶痛苦。

那竹竿般的男子看不過眼猛地搶過藤條一把折斷罵道:“他***你這算是什麼?昨晚逛窯子吃了排頭是不是?非這般打孩子不可?”

那中年漢子一愣尚不及回話衆多孩童已是大喜欲狂手上鐵棍便自放了下來。

那中年漢子犯起火來大聲道:“兩位師兄!你沒見人家少林武當怎麼管教弟子挑水直直挑上山哪!這些孩子不過練個下午你們便心疼了日後咱們華山怎麼和人爭鬥啊?”

他見場中孩童已在偷懶當下怒目望向衆小童喝道:“七日後祖師爺開關出來到時便要看你們的進展還敢偷什麼懶!給我練!”

衆孩童聞言又是颼颼抖當下各自把鐵棒舉高忍耐苦撐起來。

此處便是中州武術重鎮大名鼎鼎的華山玉清觀這百來個孩子不是別人卻都是華山小一輩的弟子正在師長督促下苦練基本功。

那管教的男子姓趙門裡行五此時要衆小童平舉鐵棍用意便是要鍛鏈這些孩子的膂力免得他們日後行走江湖劍不能傷人反先傷己。好容易這番苦心有個收成哪知卻給兩名不知好歹的同門打擾看來一切都要付諸流水了。

那矮胖子人稱“肥秤怪”與那高瘦男子“算盤怪”同爲掌門嫡系授業雖比那中年男子早了兩年入門但兩人生性詼諧行事牛頭不對馬嘴是以不甚受人敬重便給那趙老五痛罵一頓。

又練了一柱香時分趙老五見衆小童確實疲累不堪便放他們到食堂吃點心歇息。衆小童如遇皇恩大赦登時歡呼大叫揉著痠疼肩頭一股腦兒溜進食堂去了。那小安子本給責打屁股此時卻跑得快了方纔還大哭大叫現下卻像沒事人一樣賊嘻嘻地直衝第一個。

趙老五嘆了口氣心道:“現下的孩子沒一個吃得了苦再這樣下去咱們華山以後要如何是好?”正要掉頭離開忽見場上還有個孩子留著他皺起眉頭道:“小狗子可以休息了怎地還不隨師兄們走?”

那孩童相貌猥瑣身材矮小站在同儕之中卻比尋常孩子矮了半個頭明明十二歲年紀樣貌卻似只五六歲大平日用功雖勤但卻魯鈍異常尋常孩子聽一遍就懂的道理這孩子總要別人苦口婆心講上半天是以師長們一見他就頭疼。

趙老五見那孩童兀自呆嘿地一聲又把話說了一遍。

那孩童呆呆地擡起頭來看了趙老五一眼臉上兀自掛著條黃濃濃的鼻涕目光散漫茫然好似癡呆一般。

趙老五走了上去摸摸他的頭頂道:“跟師叔走到食堂吃點心。”

那孩子也不應答忽然兩手高舉過頂如跳舞似的轉了個圈跟著上下跳躍不休好似跳起了廟會的祭神舞。趙老五伸手掩面心道:“這孩子恁也傻了些。”他微微搖頭嘆了口氣正要掉頭離去那孩童卻猛地拉住他的手叫道:“跳舞!師叔一起跳舞!”

趙老五見了這傻模樣不禁長嘆一聲道:“聰明的孩子懶勤快的卻又傻呼咱們華山再遇不上良材美玉恐怕日後威名不保啊。”

肥秤怪笑道:“想這麼多做啥看你擔憂的走啦!咱們也去歇一歇。”說著一把拉住趙老五也朝食堂行去。趙老五搖了搖頭扔下手中半截藤條逕隨兩位師兄走了。

紅紅的夕陽照在那孩子身上只見他雙目緊閉兀自舞蹈不休。

“恭迎祖師爺出關!”

幾日過去終於到了祖師爺出關的日子只見紅日高照數十名弟子謹身肅立分列數排都在一扇大門前等候觀中長老列在第一排餘下各按班輩站定衆人安安靜靜並無一人說話都在等祖師爺開關出來。

華山玉清觀屬道家一脈向以劍法聞名於世開派祖師天隱道人創派數百年留有精微奧妙的“三達劍”。這“三達劍”雖然威力奇大但劍譜因故於百年前失傳僅能靠殘存的招式拼湊劍法。只是招式殘缺也就罷了最最要命的是少了腳下的一套步伐這套步伐連貫所有劍招稱爲“鶴舞七星步”少了這套步伐劍招便成無用。歷代掌門費盡心血每隔三年便閉關苦思一次但一百四十年下來還是無人能解開謎團。

百年習俗以降華山三年一度的大校也在此時舉行衆弟子幾年來的辛苦所得便要一一呈現在掌門祖師面前成年弟子精神抖擻無不想大顯身手幼小孩童卻滿臉苦惱都在瞅著校場上的七隻銅環好似那是什麼怪物一樣。

原來這華山門規森嚴年幼弟子入門前須先熬過三大基本功一紮馬二鬆筋而後再過“七環關卡”方能正式拜師學藝。這七環關卡說來簡單便是以麻繩串起茶杯大的七隻銅環每隔三寸放置一個七環之後掛張糯米紙紙上畫著一個紅心只要能舉劍穿過七環不動環身而又能戳破紙張該名弟子便算合格;倘能正中紅心更是特優了。如果劍未過環反先碰打環身令得裡頭的鈴鐺作響那便是兩下手心。

一環兩下兩環四下三環八下倘若連第一環都沒穿過那便是場百二十八下的好打了。

衆小童看著眼前的銅環大多面色慘澹頗見憂慮。卻見一名孩童滿臉疲懶正是前些日子給打得死去活來的小安子他看了看銅環忽地嘿嘿一笑從懷中掏出一塊白膩膩的東西拼命往手上擦抹。

一旁孩童見狀大奇紛紛探頭來看問道:“這是什麼東西?”

小安子低聲道:“這是豬油球咱昨晚冒死從廚房裡偷出來的。你們先拿來擦擦手心一會兒打起來就不疼了。”

衆小童聽得有這等寶貝無不大喜紛紛來擦一旁另站著幾名孩童個個神態傲然眼看同伴如此無用忍不住出言嘲笑:“你們這幫人真個差勁不過一個七環關卡你們便要作弊趁早回家找孃親吃奶吧。”

小安子正自擦抹豬油聽了這話心頭火起登時反脣相譏:“你們幾個了不起自管去得意啊!一會兒給打死了別要叫疼叫娘省得丟臉!”那幾人也是大怒便吵鬧起來。

兩路孩童各做一方相互指責叫罵吵雜混亂間卻只一名孩童啞然無言呆呆地看著那七隻銅環。看他神情癡呆正是前幾日校場上的那名傻童。

一名孩童推了推傻童低聲叫道:“小狗子快過來擦擦豬油吧一會兒纔不疼啊!”

小狗子聽了說話卻只裂嘴一笑眼光卻沒離開過銅環。

那孩童見他不理自己正待要說小安子已把他拉了開來取笑道:“你新來的啊!這傻狗子一年說不上兩句話就是愛跳舞白癡也似你可別糟蹋咱的豬油寶貝。”

衆人正笑鬧間猛聽一聲暴喝:“衆弟子不得喧譁打鬧!開始背經!”

衆小童連忙噤聲當下全體肅立大聲誦唸:“華山劍道天機藏前三後五轉兩旁中有太極乾坤定攻一攻三佔左方;劍轉輕靈隨意走劍落四方真氣蕩……”

這歌謠乃是華山入門所傳歌詞雖然淺顯卻是華山武藝的根源衆孩童習得之後方能循序漸進以圖進展。一旁肥秤怪、算盤怪、趙老五等人自是背得滾瓜爛熟此時便只哈欠連連無精打采地聽著。

那傻童雖然傻呼此時卻一反常態竟隨著衆人張嘴大叫卻也不知背的是對是錯。

衆童背誦聲中一名道貌岸然的長老當先走出。他舉起手來制住了衆人的朗誦大聲道:“午時將屆入門生現下便照門規開始‘過七環’。”說著擊掌數下率領大批門人立於環後觀看。

衆小童一聽考試開始無不心驚膽跳只有幾個平素勤修苦練的孩童神色興奮摩拳擦掌只等著上場大逞威風。

當下肥秤怪大聲唱名衆孩童聽了自己的名字各自上前試劍幾名弟子手舉藤條只等結果分曉便要過來打人。

衆孩童平日雖然一同練功但私底下用功不一此時一加考驗個人的修爲深淺、用心造詣便都一一呈現出來。有的孩童平日偷懶一劍刺去過不三環便將環裡的鈴鐺弄得清脆作響面色慘然之餘自是給人拖去毒打。有的孩童卻甚用功刷地一聲長劍飛出正中紅心便在滿場掌聲中得意洋洋的退下。

青壯弟子等掌門出關之後也要捉對廝殺、比試武功此時自然無心觀看孩童練劍只有諸大長老目不轉睛都在細細考察衆小童的資質日後也好因材施教。

考校開始那小安子平素怠惰自是心驚不已便與幾名交好孩童縮在人堆裡偷看。眼見幾個同門給打得呼天搶地又有不少人輕鬆過關衆小童心裡都是忐忑不定不知輪到自己時會有啥下場可別給人活活打死纔好。

衆童擔憂間猛聽趙老五喝道:“今天誰要是最後一名小心給我打斷了腿!”

這幾名小童平日最是懶散耳聽威嚇嚇得魂飛魄散。他們正自害怕忽見小狗子口水直流茫然的望著銅環神情有若癡呆。衆童拍了拍心口都想:“還好有這個傢伙在否則定要給活活打死了。”平日不管做什麼這白癡總會先給師長打罵一頓想起墊底之位已有人先行預定衆童自是鬆了口氣。

半個時辰過去數十人各自下場歸來有的摸著紅腫掌心在那兒淚眼汪汪有的趾高氣昂卻在那兒大聲說嘴。小安子見一會兒便要輪到自己左右看了看心下只是害怕他平常多以打混爲樂從不曾練習過一次半次眼看已到最後關頭實在沒得逃跑不由得吞了口唾沫頗有心驚肉跳之感。

猛聽肥秤怪唱名道:“吳安正輪你上來!”

那小安子見師叔伯手上拿著細長藤條臉上神情狠辣無比心頭大驚:“這下死定了!先拖延一陣再說!”當場小嘴一歪哎呀呀地叫起肚疼來了。

趙老五大怒急急奔了過來喝道:“你這小鬼頭又想幹什麼?該不會想逃吧?”

小安子哪裡管他說東道西只滾倒在地呼爹叫娘起來。

肥秤怪眉頭一皺道:“吳安正不舒坦那就換下一個吧。”他看了看手上的名簿道:“寧旺財出列!”

衆孩童聽了名字無不心下一奇:“寧旺財好俗氣的名字那又是誰?”

衆人正猜測間卻見一名孩童臉上掛著長長的鼻涕呆呆的走向前頭衆人見他傻里傻氣目光直已認出他是“小狗子”這才曉得他的本名叫做什麼“寧旺財”。

一名弟子走上前來將木劍交在小狗子手裡道:“你挺劍過去把那糯米紙上的紅心刺破只是不能碰到那幾只環……”他話還沒說完猛見那傻童將長劍舉過頂原地轉了個圓圈。那弟子見他模樣怪誕不由眉頭一皺道:“你這是幹什麼?”

那傻童啊啊傻笑手舞足蹈好似跳起了祭神舞。只見他一跳一跳地往前行走不多時便來到糯米紙前那弟子皺眉道:“你到底要幹什麼?”

那傻童流著鼻涕笑道:“跳舞一起跳舞。”他舉起手中木劍當場便將紅心刺破。衆人見他傻到這個地步都是哈哈大笑起來。

那弟子大怒猛地一耳光煽過去罵道:“白癡!誰要你走過去的!你給站在這兒舉劍穿過這幾隻環聽到沒有?”

那傻童給這耳光一摑臉頰登時高高腫起。那弟子指著銅環大聲道:“舉起劍!穿過這幾隻環!懂了麼?”

眼看那傻童呆呆的說不出話來那弟子將他拖回原地喝道:“站著好好給我刺!”

那傻童一臉茫然緩緩伸劍出去這劍歪歪斜斜全無氣力只聽當地一聲已然刺中第一隻銅環。場中衆人看這劍實在荒唐又是哈哈大笑。

那弟子心頭火起這七環關卡又不是什麼大難關便叫不懂劍法的常人來刺至少也能過到第二環他上華山學藝十來年還沒見過這等怪事當下罵道:“混帳!怎會連第一隻環也穿不過!你可是聽不懂人話!”說著又是一個耳刮子賞去這掌力道不輕只打得小狗子滾倒在地嘴角滿是鮮血。

那弟子暴喝道:“站起來!再給我刺!至少給我刺過第二環!否則明日就送你下山!”

那傻童摸著腫起的面頰眼中含淚呆呆的坐在地下口中低念:“跳舞……一起跳舞……”模樣雖然呆蠢卻還是叫人隱隱心疼。

衆人見狀無不搖頭嘆息肥秤怪走了過去蹲在那傻童面前低聲道:“孩子你過不了第二環明日便要給遣下山了。這位師叔雖然兇其實是在幫你知道麼?”

那傻童聽了這話緩緩站起身來眼望銅環卻沒回話。

肥秤怪拍了拍他肩頭溫言道:“乖乖聽話若還想留在華山學藝便好好出劍吧。”

那傻童眼珠歪斜口中咿啊也不知聽懂了沒。他奔到銅環旁邊兩手張開跟著又是一合只聽當地一聲大響劍身已然撞上銅環這下非但未能過關還弄得銅環左右劇烈搖晃叮噹作響。那管罰弟子見他荒唐之至氣結之餘竟是說不出話來。

那傻童不知自己闖了禍還在手舞足蹈竟又胡亂跳了起來。衆長老見這傻童如此愚笨心下都想:“這孩子太鈍練武是不成的。”肥秤怪頗見沮喪只搖了搖頭逕自退到一旁。

那傻童跳了一陣見無人理會於他便回頭看著衆人眼見他們或掩面嘆息或面帶嘲諷卻無一人隨他跳舞他呆呆地看著忽然眼眶一紅大聲尖叫起來舞動手腳之餘手中長劍更是不絕撞上銅環彷佛故意使性一般。

那弟子狂怒之中搶過同門的藤條奮力往他背後抽下喝道:“你幹什麼!想要頂撞門規麼!”他左手打人右手卻扯住那孩子的手臂硬要帶他穿過銅環。

混亂之中那孩童兀自舞動不休只見他滿臉淚水緊咬牙關臀上背上給打得劈啪作響手中木劍卻極力抗拒只把銅環刺得左右搖擺長劍卻遲遲過不了第一環。

一衆門人見這孩童資質如此愚笨性子卻又如此倔強心下都暗暗不忍。

那弟子打到此時心火犯起已顧不得是否會傷了那傻童藤條夾頭夾腦地揮落劈啪聲大作又急又氣之間罵道:“你這死腦筋我這是在幫你啊!”兩人鬧得極是厲害那弟子卯足氣力非要逼那傻童穿過銅環不可那傻童則漲紅了小臉拼命抗拒。

“嘎……”

場上正自打鬧不休忽聽一聲輕響傳過硃紅大門緩緩打開露出一條縫隙看來掌門祖師便要出關。

那弟子本在打人猛見大門打開忙放落藤條躬身彎腰不敢再行言動;其餘衆人也放下手邊事情同時回身反顧齊聲叫道:“弟子恭迎掌門人出關!”

滿山門人蔘見祖師那傻童卻是渾然不覺只見他眼中含著淚水手中緊抓木劍目光卻不曾離開那銅環。

時值正午陽光滿地門裡緩緩行出一名老道只見他須俱白望之足有百來歲如同仙人一般。場中百來人見掌門祖師出關無不安安靜靜靜候說話。

萬籟俱寂間忽聽場中“當”地一聲響似有人在敲打什麼物事在這靜謐祥和的時分聽來極爲刺耳。

衆人眉心糾起不知誰在那兒造次回頭看去卻見那傻童又跳起舞來了他手拿木劍正對著銅環奮力亂刺口中還不住呱呱怪叫。衆人本對那傻童有些同情待見他如此無禮心下都感不悅。

趙老五見掌門祖師長眉緊皺神色不善恐怕生出事來忙奔向前去提聲喝道:“掌門人在前這是攪什麼!快把這孩子攔住了!”

衆弟子答應一聲急急去拉那孩童見有人過來抓他忽地一聲尖叫往後退開一步雙手緊緊抱住木劍。

衆弟子喝道:“把木劍拿過來!”

那小童仰頭看天忽然間雙手握住劍柄高舉過頂轉了個圈子一名弟子伸手去抓那傻童前走三步左踏兩步竟給他閃了開來。

那傻童舉劍向天大叫道:“跳舞!一起跳舞!”衆弟子見這傻童滿身是傷嘴角帶血兀自叫得鄭重一時都看傻了眼。

趙老五見那孩子兀自跳躍不休只氣得沒暈過去大叫道:“你們還愣什麼?快攔下這小混蛋!”衆弟子登時醒覺暴喝一聲十幾條手臂舉起便要一同來抓。

衆弟子正要抓住那孩子忽然背後一痛好似有怪力撥來衆弟子竟然滾了一地其餘門人大吃一驚忽見一人白眉長鬚急奔向前正是祖師爺。他站在傻童面前三尺雙目直視卻不知喜怒如何。

趙老五知道祖師爺脾氣不小就怕他一氣之下當場便打死這孩子向肥秤怪使了個眼色兩人便要上前勸說。

忽然之間只見祖師爺雙手高舉過頂轉了個圈竟也跳起舞來了。

衆人駭異之間都是不知所以猛見那祖師爺前走三步左踏兩步上下跳躍不休那腳下所跳的步伐竟與那傻童一模一樣!

那傻童見有人隨自己起舞更是淚流滿面悲聲大叫:“跳舞!一起跳舞!”

藍天白雲在上一老一少面對面地舞動彷佛事前經過了無數次習練排演兩人腳步竟是全然一致。肥秤怪驚道:“這是怎麼了?咱們掌門鬼附身了麼?”趙老五自也茫然撇眼看去只見諸大長老也是張大了嘴想來全都看傻了眼。

趙老五咳了一聲正要上前勸說猛見一名長老快步奔出攔在自己身前暴喝道:“別擾他們!他們跳的是‘鶴舞七星步’!”

“鶴舞七星步!”

其餘長老聞得此言登時譁然出聲衆人急急奔進場中張大了眼睛都在凝視那傻童腳下的步伐。趙老五聽了這五字與肥秤怪對望一眼也是倒抽了一口冷氣。

故老相傳華山武學盡藏於“三達劍”之中。正所謂“智劍平八方”、“仁劍震音揚”、“勇劍斬天罡”是爲華山失傳已久的三大奧秘。其中“鶴舞七星步”更是練成“三達劍”的重大關鍵百餘年來華山歷代掌門閉關苦修便是在潛心思索這套步伐只是這套步伐太過奇特幾代掌門人武功雖高卻始終拿捏不出其中奧妙走了第一步卻想不出第二步勉強找到第二步一口氣卻又換不過來始終擬不出一套自然渾成的步伐。哪知今日剛巧不巧全套的“鶴舞七星步”竟會在傻童腳下重現人間。若非掌門人日夜鑽研這套步法恐怕華山好手雖多卻無人看出傻童腳下步法的玄機。

衆長老激動之下一齊朝那孩子看去只見他閉著雙眼兩手不住上下襬動正似白鶴展翅腳下步伐卻奇特之至一時向前忽又倒後似有什麼神奇道理隱藏在內片刻間卻看不明白。

十來名長老揉了揉眼睛忙隨小童上下跳躍可這傻童腳下變化莫測卻又跟之不及只跳個手忙腳亂錯誤百出不少老人還摔跌在地模樣甚是可笑。

一時之間滿山長老隨著一名骯髒孩童翩翩起舞若給不曉事的客人傳揚出去怕要成了華山開派以來的最大笑話。小安子等幼童不解典故對望幾眼摸了摸腦袋都是一頭霧水;便連二代弟子們也看不出其中奧妙只感荒謬絕倫。

白雲悠悠四下一片寧靜一老一少相互凝望都在打量對方。

那老道神態激動問向門人道:“這孩子叫什麼名字?”

趙老五急急翻閱名冊道:“這孩子叫做寧旺財是一對老夫婦送來寄養的。”

老道點了點頭蹲下身來輕撫傻童的頭頂柔聲道:“好孩子你的舞跳得好我很喜歡。”

那傻童聽了稱讚登時抹去淚水破涕爲笑道:“你也跳得很好啊。”

兩旁弟子聽他說話無禮紛紛大怒正要上前喝罵那老道卻是不以爲意揮了揮手示意他們退下。他拉住傻童的手溫言道:“好孩子這舞是誰教你的?”

那傻童抹了抹鼻涕笑道:“是你教的啊!”

老道又是一愣道:“我教的?”

那傻童用力點頭霎時張開小嘴朗聲誦道:“華山劍道天機藏前三後五轉兩旁中有太極乾坤定攻一攻三佔左方……”

這歌訣辭意淺顯正是衆小童入門時由掌門親口傳下的歌謠。那老道恍然大悟霎時啊地一聲大叫跌坐在地。趙老五大吃一驚急急上前:“祖師爺你怎麼了?”

那老道癡癡地望著傻童竟是淚如雨下。他苦苦鑽研鶴舞七星步三十餘年始終無成直到此時此地方知本門的最高奧秘卻是藏在那毫不起眼的入門歌謠中。

任道自然不做作、不強求這傻童憑著一顆赤子之心乎常人千百倍的悟性居然從一篇淺顯易懂的歌訣中解開了百四十年無人能答的難題。那老道心神激盪之下猛地仰起頭來縱聲長嘯。合山門人聽了雄渾的嘯聲更感心驚都是一動不動。

過了良久那老道歇止嘯聲他抹去淚水凝望諸大長老嘆道:“華山等了一百四十年終於遇上了真命傳人。”他嘆息良久跟著召來傻童伸手按上他的頭頂輕聲道:“念爾如此不凡才能餘特以天隱祖師之名賜下法號與你。”

陽光灑落滿是光輝。合山弟子無人言動靜聽掌門賜號。

從今日起你就叫做不凡。

不凡寧不凡寧死也不凡。

諸大長老知道合派武功即將大進華山一脈稱雄天下已是指日可待衆人激動之下無不全身顫抖泣不成聲。

時值景泰二年五月端陽寧不凡十二歲。

第五章 戊辰歲終第九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四章 地獄無門你自來投第六章 上少林第二章 玄關叩險第七章 制霸天下第三章 遠銜恩命到朝鮮 下第五章: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七章 天寒翠袖薄第八章 天地一沙鷗第二章 爲天地立心第二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八章 天機第三章 天下羣英會華山第五章 死與降第一章 神胎寶血符天錄第十章 可汗大點兵第六章 最後的旅程第三章 文淵閣第八章 放逐第一章 天涯共此時第八章 當年此處定三分上第十章 風雲將起第十章 十年一覺第八章 比武奪帥第一章 超世志第三章 白水豈能度第五章 怒者道之勤第一章:議和(上)第九章:天之歷數在爾躬第一章 大施主第四章 地獄無門你自來投第十章 春風輕拂楊柳岸第四章 花滿池塘得自由第三章 文淵閣第四章 武勇煞金第四章 崑崙劍出血汪洋第十一章 勸君更盡一杯酒第八章 當年此處定三分上第一章 正統軍第四章 武勇煞金第七章 我本青都山水郎上第三章 嵩山少林寺第九章 魁星戰五關第八章:小泥鰍第一章 天涯共此時第二章 人貴自知第九章 城西鬼屋第九章:天之歷數在爾躬第四章 大犄角第六章 江東帆影第二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六章 犧牲小我第六章 最後的旅程第五章 怒蒼山興兵雪恨第九章 大輪迴第四章 三十功名塵與土第二章 西出梁山第一人第六章 上少林第三章 黑太子第九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一章 三重懼第四章 花滿池塘得自由第二章 長勝八百戰第十章 風雲將起第三章 天下第一大笑話楔子 二第一章 九華門人第八章 雙雄會第六章 客來閒聊客去眠第二章 玄關叩險第一章 正統軍第一章 銀川公主第三章 邀杯楔子 二第七章 夢碎揚州第一章 神胎寶血符天錄第三章 龍潛大海第八章 明月出天山第五章 凌晨開匣玉龍嗥第七章 天寒翠袖薄第六章 月上柳梢頭第八章 龍皇動世第四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一章 天涯共此時第四章 真人不露相第四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第九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五章 怒者道之勤第一章 神胎寶血符天錄第八章 當年此處定三分上第六章 客來閒聊客去眠第二章 爲天地立心第四章 老驥伏櫪楔子第四章:新年新氣象第一章 正統軍第八章 八十三第四章 三十功名塵與土
第五章 戊辰歲終第九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四章 地獄無門你自來投第六章 上少林第二章 玄關叩險第七章 制霸天下第三章 遠銜恩命到朝鮮 下第五章:人生何處不相逢第七章 天寒翠袖薄第八章 天地一沙鷗第二章 爲天地立心第二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八章 天機第三章 天下羣英會華山第五章 死與降第一章 神胎寶血符天錄第十章 可汗大點兵第六章 最後的旅程第三章 文淵閣第八章 放逐第一章 天涯共此時第八章 當年此處定三分上第十章 風雲將起第十章 十年一覺第八章 比武奪帥第一章 超世志第三章 白水豈能度第五章 怒者道之勤第一章:議和(上)第九章:天之歷數在爾躬第一章 大施主第四章 地獄無門你自來投第十章 春風輕拂楊柳岸第四章 花滿池塘得自由第三章 文淵閣第四章 武勇煞金第四章 崑崙劍出血汪洋第十一章 勸君更盡一杯酒第八章 當年此處定三分上第一章 正統軍第四章 武勇煞金第七章 我本青都山水郎上第三章 嵩山少林寺第九章 魁星戰五關第八章:小泥鰍第一章 天涯共此時第二章 人貴自知第九章 城西鬼屋第九章:天之歷數在爾躬第四章 大犄角第六章 江東帆影第二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六章 犧牲小我第六章 最後的旅程第五章 怒蒼山興兵雪恨第九章 大輪迴第四章 三十功名塵與土第二章 西出梁山第一人第六章 上少林第三章 黑太子第九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一章 三重懼第四章 花滿池塘得自由第二章 長勝八百戰第十章 風雲將起第三章 天下第一大笑話楔子 二第一章 九華門人第八章 雙雄會第六章 客來閒聊客去眠第二章 玄關叩險第一章 正統軍第一章 銀川公主第三章 邀杯楔子 二第七章 夢碎揚州第一章 神胎寶血符天錄第三章 龍潛大海第八章 明月出天山第五章 凌晨開匣玉龍嗥第七章 天寒翠袖薄第六章 月上柳梢頭第八章 龍皇動世第四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一章 天涯共此時第四章 真人不露相第四章 天涯何處無芳草第九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五章 怒者道之勤第一章 神胎寶血符天錄第八章 當年此處定三分上第六章 客來閒聊客去眠第二章 爲天地立心第四章 老驥伏櫪楔子第四章:新年新氣象第一章 正統軍第八章 八十三第四章 三十功名塵與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昌市| 自贡市| 南郑县| 喀喇| 成武县| 林芝县| 阳城县| 石首市| 长沙县| 安阳市| 盖州市| 且末县| 永登县| 周至县| 拜城县| 宜城市| 天气| 洛扎县| 延寿县| 潜江市| 鄂托克前旗| 长丰县| 息烽县| 长丰县| 宜黄县| 百色市| 姜堰市| 公安县| 新宁县| 体育| 额尔古纳市| 杨浦区| 信宜市| 瓮安县| 淳化县| 景宁| 北辰区| 肇州县| 明星| 墨脱县| 福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