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就算撫卹、封賞花費了不少錢財,但還不至於國庫告磬,動用錢莊存銀的地步。
況且,錢莊設立時早已經有成制,錢莊存銀所有權在儲戶,朝廷不得無故動用錢莊存銀。
可這些,百姓是不會去想的。
他們只知道有人這麼說了,而高昌之戰也是事實,死了那麼多人也是事實。
所以,這世間謠言只要半真半假,信者就多了。
而出現在各個錢莊門口長長的隊伍,更增添了謠言的可信度。
一時間,錢莊擠兌潮出現在各個錢莊。
無論是朝廷錢莊,還是世家錢莊,都被人潮堵塞。
與被李沐指點過的世家錢莊不同的是,韓仲良不知道錢莊需要準備金。
其餘官員就更不知道了。
一向順風順水的經營,這邊吸儲,那邊放貸,一手進一手出,玩得是不亦樂乎。
朝廷每個錢莊裡只有幾千貫,甚至只有一、二千貫應急。
擠兌潮暴發,各個錢莊除了向總號告急,也就只能關門息業了。
由此,百姓們更加擔心自己存錢的安全了。
一天十二個時辰,錢莊門口都是人。
這還是京城長安,大唐長江以北的各州縣,已經暴發出打、砸、搶了。
百姓有些時候,其實就是暴民。
特別是運動到來時,更是一羣盲從者。
三天之後,長江以北包括長安在內,一片糜爛。
雖然各州有折衝府,可他們面對是百姓,沒有朝廷的命令,不敢動武。
朝廷的命令哪有那麼快到達?
李世民正對著韓仲良大發雷霆。
“錢呢?”
“錢在哪?”
“朕問得是錢去了什麼地方?”
……棺材內伸手——死要錢。
李世民現在最想要的就是錢。
根本不聽韓仲良的解釋。
韓仲良是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他的所有做法,都是按李沐教的做。
錢莊吸儲,分成短期、中期、長期。
對外放貸,也是分成短期、中期、長期。
吸儲、放貸一一對應。
沒錯啊,可現在不單存短期的要兌付,連中期、長期的都要兌付。
雖說是存取自由,可錢莊把錢放貸出去了,不是想收回就能收回的。
再說了,工坊主就算想還錢,也沒有啊。
工坊主借貸無非是要擴大生產,哪會將錢放在家中長毛?
都是將錢花出去了,就算錢莊要收回貸出去的錢,也遠水救不了近火。
於是擠兌潮愈演愈烈,一發不可收拾。
而朝廷哪還有精力去理會世家錢莊之事?
更何況在這種民亂叢生之下,李世民也不敢再去惹世家,引發另一場風暴。
李世民無奈之下,立即將韓仲良下獄待罪。
ωwш_ттkan_CO
同時動用國庫兌付百姓存款,並下令各地折衝府疏散百姓。
國庫的錢已經不足以兌付天下各州縣的存款了,李世民只能先保證長安不亂。
李世民的原意雖然不是鎮壓,可一旦動用了軍隊,傷亡自然是難免的。
而一旦出現了傷亡,再經有心人的煽動。
於是民亂暴發了。
這時,李世民就算不想鎮壓,也只能將錯就錯了。
一時間,長江以北悲呼哀號響遍中原。
有數萬人死於這塊動亂。
由此帶來的後果是,朝廷錢莊被天下人唾棄,李世民的聲望到達了最低谷。
李沐在得到狼牙衛稟報時,也深深的自責。
一場有預謀的擠兌潮,會演變成一場無預謀的民亂,這是李沐沒有想到的。
而最後數萬人的鮮血更讓李沐心驚膽寒。
民潮的威力讓李沐恐懼。
而李世民的日子並不好過。
沒等民亂平息。
巫州土著發生暴亂。
緊接著,霸州山民暴亂,燒殺刺史向邵陵及官吏,屠殺百姓數千人。
李世民只能派兵平亂。
可馬上就從邊境傳來敵情。
邊境告急,吐蕃攻破黨項、白蘭各羌,侵擾鬆州、弘州。
吐蕃八萬大軍攻佔弘州,並在鬆州境內囤兵十二萬。
之前李沐在鬆州以西的一個無名峽谷擊潰吐蕃軍,並在那建造了一個要塞。
此時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如果不是這個要塞,鬆州全境恐怕也與弘州一樣落入吐蕃之手。
說來也怪,器宗弄贊(松贊干布)並沒有繼續向東進攻,而是派使者攜金銀前往長安。
向李世民請婚,欲尚大唐公主。
這已經是器宗弄贊第二次請婚了,大有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之意。
這種心理很奇怪,就象在唐國內一樣,每個男人都將娶五姓女作爲人生的最大目標一般,包括皇帝李世民在內,他雖然極力貶低五姓,但骨子裡依然渴望能擁有五姓女。
這種慾望一直延續到之後的數代,直到唐末。
當吐蕃使者到達長安,這下朝堂就熱鬧了。
與巫州、霸州數千土著叛亂不同,鬆州、弘州距離長安近,且吐蕃大軍壓境,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國柞動盪。
於是,朝堂上的意見便嚴重分化了。
主和、主戰的吵得不可開交。
以房玄齡、長孫無忌爲首的一部分文臣和武將,他們都建議李世民答應吐蕃的請婚。
以一個女人換得舉國安寧,這個買賣值得一做。
畢竟一旦開戰,會有無數的生靈塗炭。
而以禮部尚書王珪、中書侍郎岑文本、中書舍人馬周爲代表的文武官員則堅持主戰。
他們認爲吐蕃一旦以武威脅成功,大唐將有失顏面,關鍵是開了這個先例,以後便會有第二次、第三次,而且要求一次比一次高,到時大唐如何自處?
兩種意見各有道理,爭吵不止。
李世民其實內心也是希望與吐蕃一決雌雄的。
可剛剛將錢莊民亂平息,國庫已經癟了,吐蕃不是吐谷渾,派幾萬大軍過去,就能掃平的。
如今吐蕃二十萬大軍兵臨城下,不派十萬大軍過去,根本無法擊破吐蕃,逼其退兵。
李世民陷入了爲難,他此時有些後悔花費了巨資修造宮殿。
而此時,殿外急報,吳王李沐有奏疏上呈。
李沐得到狼牙衛消息的時間並不比李世民晚。
雖然李沐有意削弱李世民聲望和朝廷實力,但在面臨外辱的時候,李沐並沒有落井下石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