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書友“legion”投的月票,書友們的支持是我碼字的動力。
常何這話倒是說得沒錯。
如果真以李世民所言,常何立下如此大功,從事變前的中郎將晉升大將軍應是題中之意。
并且,這些年也沒有聽說常何犯下什么錯,被貶過職。
只是外放到涇州做了個小州刺史。
前兩年剛剛被調入京中做了右屯衛將軍。
從這方面來說,確實有疑點。
李沐問道:“你還知道些什么,有什么說什么。”
“臣知道得不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不管是效忠太子的,還是效忠秦王的,當日參與宮變的僅僅只有秦王的十幾個心腹和秦王府數百死士。”
這話李沐倒是相信的,李世民確實為當日宮變,封賞了不少立“大功”之人。
典型的代表者就是李靖和秦瓊等人。
他們沒有參與,卻被參與了。
李世民以此來彰顯自己被無數大臣擁戴的假象。
到了此時,李沐對常何已經信了六分。
“臣今日還有一件秘密要稟報殿下。”常何突然說道。
這話讓李沐和李安儼眼神一亮。
“講。”
“請殿下屏退眾人。”
李沐微微搖頭道:“不必了,他們都是孤的心腹,你不必諱言。”
常何猶豫了一下,再三看了看李師、李安儼。
“殿下,先太子曾經設有一個藏武庫,此事除太子之外,僅王珪與臣知道,是太子交代臣一手置辦的。”
這話一出,李沐對常何便信了九分。
如果常何真是李世民的人,那么不管是論公論私,他都早應該將這寶藏稟報給李世民。
所以,如果這寶藏還在,那么常何無疑是被參與的另一個“功臣”。
“藏武庫中有些什么?”李沐平靜地問道,其實如今的他并不在乎什么財寶和武器了,因為就算有金銀和軍械,對于如今的李沐來說,都沒有什么大意義。
而李沐這么問,是在鑒別常何所說的真假。
如果藏武庫中財富和軍械少,那么就極有可能常何與李世民串通制造了這個局,用意無非是將常何打入自己的核心罷了。
可如果這寶藏中的財富巨大,那么常何就是可信的。
因為如今朝廷經過錢莊擠兌、李承乾、李祐謀反和李世民親征高句麗之后,財力捉襟見肘,李世民的眼珠子里最渴望的就是錢了,哪還會拿得出巨額財富來設這個局。
當然,這寶藏經過了十幾年了,東西的陳舊度也能分辨得出來。
所以,只要這寶藏是真,那基本可以肯定常何所言是真。
常何回答道:“庫中有金銀約值三百萬貫之巨,且有儲糧二十萬石,另外軍械無數。”
李沐問道:“此庫在何處?”
常何看看李師、李安儼二人不說話。
李沐道:“但說無妨。”
常何這才說道:“滎陽城西北約三十里處的一座山腹中。”
李沐微微皺眉,滎陽屬鄭州,河南道。
父親怎會將寶藏設置得這么遠,難道不應該設在京畿,更方便取用嗎?
常何象是看穿了李沐心中所想。
“先太子當時實力遠勝于秦王,根本用不到這些,太子的用意在于,為防不測時,以洛陽為據點,與秦王抗衡。況且,滎陽是太子妃的娘家,鄭氏世家在滎陽可以說一不二,取用起來方便。”
李沐微微點頭,這就有些意思了,鄭州距洛陽不遠,又是鄭觀音的娘家。
“這么說來,太子妃是知曉這寶藏的存在了?”
“不,不。”常何搖搖頭道,“臣方才說過,此寶藏除了太子,只有王珪與臣知曉。”
李沐瞥了李安儼一眼。
李安儼道:“某也知曉此事。已經稟報給殿下了。”
常何大驚,問道:“你是從何處得知此事的?”
李安儼道:“從先太子與王珪交談時得知。”
常何怔了怔,突然道:“殿下,還須迅速轉移寶藏,如果……如果王珪已經泄密,那寶藏很可能不保。”
李沐道:“王珪已經死了兩年,如果真泄密,朝廷早就得到寶藏了。”
“常何,此事你不用管了,孤自會安排人去處理。至于你嘛,隨孤去杭州后再作定奪。”
說完,李沐對李師道:“將常何看管起來,好吃好喝相待。”
“喏。”
常何急道:“殿下,太子曾派數十親衛在山腳處建了個村子,專門看管寶藏,沒有信物根本無法進入。如今十幾年過去,臣不知道這村子還在不在。”
李沐心中一動,問道:“什么信物?”
常何想了想道:“好象是一枚先太子的私印。”
“毗沙門之印?”
常何驚詫地望著李沐,應道:“正是。只有憑此印進入村莊,才會由人帶入山腹取其中庫藏。”
李沐點點頭道:“孤知道了,如果驗證此事是真,孤會給你一個交待。先委屈你了。”
常何躬身道:“臣不敢言委屈。”
李沐令蘇定方先領著鄭觀音等人率軍返回杭州,自己留在蘇州等待結果。
……。
在李沐離京的第三天,李世民就下旨冊封了李治為太子,并舉行了盛大的慶典。
長孫無忌的趙國公爵被長孫沖承嗣,長孫無忌其余各子皆有封賞。
許國公高士廉改封申國公,晉為太傅。
長孫無忌的兩個兄弟,長孫恒安被封為神策右衛中郎將,長孫安業為神策右衛左郎將。
這在長安城內并沒有引起多大的轟動。
畢竟李世民三個嫡子,如今只剩李治一人,不選他為太子,難道去選庶子不成?
而長孫氏的恩寵更是題中之意。
吳王沐當眾宣布長孫無忌是與漢王李元昌一起撥亂反正的功臣。
而長孫無忌當場為自己的從逆而悔恨自盡。
從哪一方面來說,李世民重賞長孫氏都不為過。
由此,長孫氏新一代顯赫朝堂或許只是時間問題了。
李靖的兒子李德謇因參與李承乾叛亂,被革職流放至西州。
這還是顧及到李靖,否則斬立決是逃不了的。
李靖借此再次上疏請辭。
這次,李世民允準了李靖的請辭,僅保留了李靖衛國公的爵位。
不久,李靖帶著次子李德獎在狼牙衛的幫助下,悄悄離開長安,南下杭州。
這件事對朝廷的震動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