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始年九月二十一,北上伐逆的日期越臨越近,緬都阿瓦突然謠言四起,上至豪貴,下至市井都不斷的傳揚這一個駭人聽聞的信息,新始帝,也就是那個曾經被譽爲逃跑天子的永曆,已在緬南起兵,發步卒二十萬,騎兵五萬,弓箭火銃、金盔鐵鎧無所勝計,糧草輜重連綿千里,正向阿瓦殺奔而來。
這個消息說的有鼻子有眼,一時間成爲阿瓦人茶餘飯後的談資,緊接著,又有人談論王莽白暴虐成性,謀殺兄長,誅除王室等惡劣行徑,甚至有人將其的惡跡編成小段,在孩童之間傳唱,又有人貼出新始帝的討賊檄文,其中添油加醋,細數王莽白二十宗罪,又申明此次王師征伐乃是替天行道,意在誅除奸賊,匡扶緬王子嗣繼承王位,以正緬國國體。
對於這種幾十萬人討伐王莽白的信息相信之人仍然大有人在,人們總是願意接受自己所希望接受的信息,王莽白篡位原本就不得人心,再加上即位之後大肆捕殺緬國宗室及前朝臣子,在土瓦城波及甚廣,從而導致民怨四起,受到了整個文官集團的痛恨,而文官集團所發揮出來的輿論力量是無窮的,在密探與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下,王莽白已經化身爲人人得而誅之的惡賊,而那個原本名聲惡劣的新始帝,卻突然成爲了緬人心目中的大英雄,各種新始帝少年時的‘英雄事蹟’被人們編纂出來並廣泛傳播。
而緬南的程朱理學、東林學、陽明心學邸報也開始不斷的刊登各種王莽白的劣跡,甚至在學堂裡,翰林老爺們也願意與學子們探討緬甸的局勢,其內容也大相廷徑,無非是今上如何偉大,體恤黎民,不忍生靈塗炭,興兵伐賊之類的話。
這個時候,派往緬北聯繫李定國的錦衣衛也回來了,與他們同來的,是幾名李軍中的中低階將領。
“晉王麾下長槍營千戶李霄叩見皇上,晉王日夜思念皇上,數日之前得到皇上的音訊,不勝感懷。特令末將前來陛見。”
“李愛卿請起,晉王與諸位將士在緬北奮擊吳逆,辛苦了。”朱駿離座將李霄扶起,也是十分感嘆:“國難至此,若非晉王與諸位忠義之士力挽狂瀾,如何會有如今的局面。”
“托賴陛下鴻福。”李霄想起從前的際遇,似乎也暗自感傷,語氣有些哽咽。
李定國生有二子,長子在廣東戰役中戰死,次子便是李霄,此次李定國派遣次子南下面聖,其間的危險可想而知,若是不小心被緬人發覺,並在沿路伏擊李霄,李定國就算是絕後了,由此可見李定國在得到永曆的消息多麼的興奮。
“皇上,晉王自陛下入緬之後,一直擔心陛下安危,曾多次向緬方打聽,緬人只推說陛下去了緬南,讓晉王憂心不已,今日晉王特地遣末將前來,便是希望末將能夠代晉王得見天顏,今日末將見著陛下安好,也就放心了。”李霄言語間有些木納,或許還摻雜了感慨的因素,說話間也有些不清了,只斷斷續續的道。
這時殿中的大臣們看到李霄眼角含著淚花,又想起入緬時所經受的冷眼和苦難,都不由得墜出淚來,朝堂中隱隱傳出低泣。
到了後來哭的人也越來越多,朱駿雖然沒有經歷過從前的遭遇,在這種情況下也忍不住眼眸中升騰起一層薄霧。驟然間,一陣滔滔大哭聲傳到耳畔,朱駿轉頭一望,只見到周慕白半跪在地上捶胸頓足,哭的死去活來。
“麻辣隔壁。”朱駿暗暗鄙視,別人哭倒還情有可原,這個王八蛋在當時是緬王刁難遺臣們的幫兇,現在倒哭的這麼有勁。
“好啦。”朱駿被周慕白的哭聲搞的失去了悲意,厲聲道:“往事已矣,現在不是哭的時候,如今逆賊王莽白自取滅亡,正是上天賜予緬甸於我大明作爲復國基石。吾等若不抓住此良機行事,豈不是違天逆命?征伐之期就在眼前,諸位該振奮精神,隨朕放手一搏。”
“沐愛卿,傳朕口喻,晉王李定國忠義可嘉,戰功卓著,乃我大明柱石之臣,朕取其忠義,改晉王爲義王,其子李霄,追隨父志,封爲孝侯。緬北所有將士待誅除逆賊之後按爵封賞。”
“臣遵旨。”沐天波俯身應道。
朱駿封賞完畢,正要退朝,卻見武將隊列中的沐劍銘對著李霄擠眉弄眼,對沐劍銘喚道:“沐指揮使,你可有話說。”
沐劍銘訕訕出班道:“陛下,末將也是追隨父志,忠心耿耿效忠皇上的,爲什麼李霄便是孝順要封爲孝侯,獨獨末將倒似個不肖子孫一般。”
此話一出,原本帶淚的文武們不由的哈哈笑了起來,獨獨沐天波不禁爲之氣結,連忙出班道:“皇上,逆子無狀,是微臣管教無方,還請皇上責罰。”
朱駿也只是笑,心裡卻想沐天波是世襲的國公,入緬之後的功勞也並不比李定國少,更何況史書中在王莽白要綁送永曆交給滿清時,沐天波一大把年紀居然氣的拿著流星錘砸死了十幾個緬兵,比忠心也與李定國不遑多讓,若是不給些封賞於情於理也說不過去,更何況爵位在明代也不過是虛職,並沒有多少實權,於是便道:“沐愛卿不必如此,沐指揮使說的也是實言,是朕疏忽了。不如這樣,沐指揮使是個心裡藏不住話的人,朕便取你這個直字,敕封你爲直侯吧。”
“直侯?”沐劍銘道:“末將叩謝皇恩。”
“皇上不可啊,犬子未立寸功,如何能夠貿然封侯,有違大明祖制,還望皇上收回成命。”沐天波道。
朱駿知道沐天波急於推辭還是害怕功高蓋主的心結,道:“沐愛卿不必推辭,直侯雖然功績不顯,但朕得沐愛卿的輔助良多,這是朕對沐家的恩賜,也是對你們沐家的肯定,晉王與黔國公都是朕的左膀右臂,將來朕還要多多倚仗。”
朱駿說完,便不想再糾纏此事,忙道:“今日便議到這吧,李霄、沐劍銘兩位卿家隨朕去山谷裡走走,去看看士卒們的操練和朕收養的那些孩兒過的如何。”
朱駿與李霄、沐劍銘二人年紀相仿,他們二人又都是忠勇之後,老臣們總是會死的,將來的大明還需靠這些年輕人來承擔,因此朱駿倒也願意和他們親近,三人乘車進了山谷,李霄對村落的佈置目瞪口呆,又陪著朱駿先去看了士卒操練,也是覺得十分佩服,待來到山地營的營盤時,卻突然講起心得起來。
原來李定國所部退往緬北與雲南交界之後,便依靠地勢,在崇山峻嶺中與清兵周旋,一年下來,這山林中的戰鬥打了幾十次,經驗豐富,李霄原本是個口笨之人,但說起山地戰時卻是滔滔不絕,且極有章法,又講起在緬北時所參加的戰役得失,就連沐劍銘也佩服不已。
朱駿心念一動,山地營組建之後,因無人有山地作戰的經驗,朱駿只好任命了沐家四家將之一的蘇昌盛爲指揮使,但蘇昌盛熟練的弓弩火銃,對山地戰的經驗實在欠缺的很,這個李霄倒是個人才,若是能夠讓他來做這個山地營指揮使倒是最好不過,只是蘇盛昌沒有大過,若是貿然將他撤了多少怕他心裡不舒服,再說李霄是李定國的部衆也是李定國唯一的兒子,將他調來說不定也會讓李定國以爲自己並不信任他,將他的兒子調來不過是做質子之用,難免會有嫌隙,不由得暗道可惜。
這時只聽李霄道:“這山地營訓練雖然不錯,但是實戰起來卻難免有些疏漏,山林作戰最講究的是隱藏二字,化整爲無,偌大的山林中,所部該如鬼魅一般,既要不斷的騷擾敵人,又要讓敵人搜索不出蹤跡,待敵人疲乏之時再借助山林之勢羣起而攻之,如此纔可百戰百勝。”
--------------------------
南明最強大的李定國出現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