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一個軍,那都是自己關在門裡想想的,還得讓別人承認。別人不承認,你就是想編成一個師一個旅也是癡人說夢,前面說的做的都不過是自己關著門過家家。
名分這個東西很重要。
蕭振瀛決定跑到京城去搞項目。
這個京城當然指的是南京。
跑項目就得花錢。蕭振瀛一摸口袋,一個子都沒有。
宋哲元他們可憐巴巴的,自己都吃了上頓沒下頓,更是幫不上什麼忙。
怎麼辦?
只能借。
蕭振瀛跑到太原,找銀號借錢。
山西那時候不是現在,當時號稱全國最富。太原的銀號到處都是,只要你想借,就有銀子。
要聚義當然得名號吉利。蕭振瀛找的這家銀號就叫聚義銀號,一共貸了2000塊錢,旅費、打點費就都在裡面了。
到了南京,他想見到的人自然是權傾一時的老蔣。可堂堂元首不是你想見就能見到的,必須得有人引見才行。
這個幫蕭振瀛引見的人是監察院院長於右任。他是陝西人氏,曾擔任過陝西省政府主席,與馮玉祥和西北軍都頗有淵源。
于右任引薦的人,老蔣自然沒有不見之理。
在老蔣面前,蕭振瀛細說原委,表示希望能對宋哲元部進行改編。
老蔣表示同意,讓他找軍政部長何應欽具體落實相關事宜。
蕭振瀛沒想到事情這麼順當,不由喜不自禁。
且慢,蕭大哥,按照一般的人生經驗,如果一件事情太過順利的話,往往就值得懷疑了。
我們永遠不要相信,成功會從天而降。很多時候,它恰恰意味著磨難的開始。
果然,何部長的回答猶如給蕭振瀛兜頭澆了一盆冷水。
何應欽說,編制原來是有一個的,那就是第27路軍,不過現在已經取消了。
那還有沒有新的編制?
有。不過需要等。
等了幾天,蕭振瀛仍然什麼回話也沒能等到,倒是遇到了一位“故人”。
這時候也住在京城的韓復榘。
韓復榘過去因爲叛馮,被一衆同仁罵得狗血噴頭。現在看到蕭振瀛也來了,而且寄人籬下,他就嘿嘿地樂了。
你們以前不都罵我和石友三是那個有“反骨”的魏延嗎?現在怎麼著,你和宋哲元也哭著喊著要來當魏延啦。
蕭振瀛正沒好氣呢,就不客氣地回了他一句:我們是黃忠,不是魏延!
韓復榘哭笑不得,都是來投蔣的,到你們嘴裡,怎麼還變成一個紅臉一個白臉了。
蕭振瀛不理他,繼續等。
這一等就是兩個月。
兩個月,對蕭振瀛來說比兩年還長。京城米貴,房租迫人,錢囊眼看一點點癟下去,可是沒把事情辦好,他又不能回去。
一想到流落山西的弟兄們吃穿無著,不知道在受著什麼樣的罪,心裡就跟刀絞一般,實在是不好受(“情味甚爲鬱愁”)。
坐下來細細一想,明白了。
老蔣口頭答應,實際上是敷衍之辭,內心並不同意。
什麼叫沒有編制?純屬扯淡。只要他願意改編你,根本不在乎多給你一個編制。
老蔣和何應欽這一主一僕,說穿了就是在踢皮球。答應要傳經給你,傳的卻是無字真經,讓你空歡喜一場。
照這個樣子,別說兩個月,就是再等兩年,也不一定能等來自己想要的好消息。
這樣不行,得重新想法子。
有一天,蕭振瀛翻報紙,忽然看到一則消息:“奉天憲兵至太原接收兵工廠”。
眼前一亮,機會來了。
天不亮,蕭振瀛就站在老蔣的辦公樓下面苦等。
因爲老蔣的秘書給他打來電話,當天早上老蔣要出門給一幫文武講話。
人家秘書也忙得很,不去給領導寫報告,管這閒事幹嗎?
嘿嘿,關係唄。
高手就是高手,經過一番七彎八繞,蕭振瀛這回把關係通到老蔣的秘書那裡去了。
老蔣出門就看到了蕭振瀛,因爲要去講話,所以想避也避不開了。
趕緊打發了事吧。
蕭振瀛知道老蔣的心思,馬上主動表示:這一回我只跟您談三分鐘,三分鐘談完,我即刻走人。
老蔣給對方這麼一說,倒變得不好意思了。
不忙不忙,坐下來談。
在準備這個三分鐘陳述之前,蕭振瀛很是花費了一番心思,動了一點腦筋。
爲什麼第一次見面會導致失敗的結局?關鍵還在於沒有把老蔣的心理研究透,沒有從他的角度想問題。
那麼老蔣現在在想些什麼,或者換句話說,中原大戰後,他萬事無憂了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老蔣整天想的就是要“削藩”,將東北、華北這些地方都合併同類項,歸入中央的囊中。中原大戰,他雖然鬥倒了老馮和老閻,使自己在南京政府的權威一時無二,但這並不意味著華北可以真正歸其統制了。
東北軍的入關,一方面使老蔣最終奠定了勝局;但另一方面,也使得華北局勢更趨複雜化,那就是前者可能因此坐大。
東北從形式上雖說是易幟了,其實中央政府在那裡根本難以插足,如果整個華北也由東北軍一手掌控,那就又變成了另一個東北。
只有從這個角度出發,想老蔣之所想,急老蔣之所急,談話纔有效果。
重要的是如何使華北不由東北軍一家說了算。
蕭振瀛先從報上那個話題說起:聽說東北軍可能要接收太原兵工廠了。
老蔣的耳朵果真豎了起來。
蕭振瀛分析說,別看一個小小的兵工廠,今天接收兵工廠,明天就能接收整個山西,而山西一向都是華北的核心(“得太原者得天下,得太原而盡得地利矣”),如果這個地方被東北軍控制住,張學良的勢力那就不得了了啊,對於中央來說,以後就可能會尾大不掉。
老蔣看著蕭振瀛。
那麼,你有什麼妙計嗎?
有。
蕭振瀛的計策就是,以晉制奉。
我認識一個叫溫壽泉的人,這人現在住在上海,跟我是鐵哥們兒。他原來在山西當過副都督兼軍政部長,跟山西將領很熟,我讓他到太原去做工作,一定不讓東北軍進山西。
老蔣的臉色慢慢緩和下來。
吃早飯沒有?
蕭振瀛摸摸腦袋,一早就來了,還沒呢。
那跟我共進早餐吧。
蕭振瀛今天算是撞大運了,能夠跟老蔣在一個桌上吃飯,那可不是普通待遇啊。
爲了跟蕭振瀛深談,老蔣甚至把當天的講話安排都臨時取消掉了。
因爲蕭振瀛所涉及的東西,實在是他最關心的。
吃了早飯,又談了半天時間,老蔣把孔祥熙叫來:呶,事情是這樣的,你看著辦一下吧。
孔祥熙是多麼玲瓏的一個人,馬上就明白了老蔣的意思。他讓人交給蕭振瀛兩樣東西:兩萬塊錢和一張軍委會中將參議的任命書。
真是雪中送炭啊。不愧是大人物,出手就是不一樣。
蕭振瀛隨即以中將參議的身份去找了溫壽泉,後者果然就把事情給辦成了。
由於山西將領的阻撓和反對,東北軍愣是沒能進入太原。
蕭振瀛當然不會白乾,老蔣很快再次召見了他。
當著老蔣的面,蕭振瀛表示:只要中央收納我們,我們今後將堅決脫離西北,爲您所用,從而代表中央紮根華北。
至此,對由宋哲元在山西重組新軍的事,老蔣終於點了頭。
老蔣這關算是過了。可這事還不是他一人能說了算。
當著蕭振瀛的面,老蔣很實在地告訴對方,你得再去找一個人。
誰?
陸海空軍副總司令、東北少帥張學良。
華北地面上,只有他點了頭(“請派令”),這事纔算成。
從老蔣這裡拿到路條,蕭振瀛就去天津找張學良。
可是天津的事並不比南京那邊更樂觀,因爲有人跑過來插隊了。
這個人不是別人,是老西北軍中的知名人物——孫良誠。中原大戰潰敗後,這位老兄也變成了光桿司令,跑到天津來做寓公了。
做寓公雖然不愁吃穿,可哪有帶百萬兵風光,孫良誠便也想通過關係到少帥這裡來報個名,由自己負責改編晉南西北軍。
替孫良誠操辦這件事的人叫鄭道儒。此君也是能人一個,在老西北軍時就辦過對外交涉,後來國民黨敗退臺灣後,還當過“經濟部部長”。但能則能矣,碰到另外一個更能的,鄭君就沒轍了。
在這之前,鄭道儒本想先取得張自忠和趙登禹的支持,但事與願違,這兩人都被蕭振瀛說服了。他便索性趕回天津,準備直接走張學良的門子。
忙了個昏天黑地,肯定不能爲別人做嫁衣裳。蕭振瀛抖擻精神,趕緊行動開了。
論名氣和地位,孫良誠屬於“韓石二孫”四猛中的一員,宋哲元位列老西北軍“五虎上將”,可算各有千秋,如今兩人境遇又差不多,在編制問題已經通過的情況下,究竟選擇誰,全在張學良一念之間。
蕭振瀛鉚足勁,把他所有能用的關係都給用上了。
我忘記提一句了,蕭振瀛本人就是地道的東北人,他的祖上也是從山東逃荒出來闖關東的。
在進入西北軍之前,蕭振瀛曾在東北軍政裡面待過很長一段時間,後來才進關謀出路的。
他利用這種關係,先找到一個人,此人在張學良手下做承啓官。所謂承啓官,其實幹的就是看門老大爺的活,有客人來見,負責給裡面通報一聲。
別看人家官不大,能量可大得很,甚至連高官都得拍他的馬屁。此中秘訣,有興趣的同志不妨翻翻《官場現形記》或者明清筆記。
蕭振瀛陪著他吃吃喝喝,把原先的關係又給拉近了一步。最後塞了一千塊錢給這位仁兄,要求就是讓他重新調整一下會客次序。
那時節,少帥在華北炙手可熱,權傾一時,不是你想見就能見著的。實在要見也可以,得排隊。
鄭道儒本來是排在蕭振瀛之前的,承啓官隨手一拉,就把蕭振瀛的位次拉到前面去了。
蕭振瀛排在最後,結果卻最先受到了張學良的接見。這種中國人排隊的規矩,估計傻呆呆的老外是永遠弄不懂也學不會的。
這次與張學良見面,蕭振瀛充分吸取了京城跑項目的經驗教訓,他知道這次絕無退路,所以非得先摸準心思再和對方說話不可。
關鍵是你得換位思考,現在最讓少帥煩心的是什麼。
他最煩山西的那些事。
本來中原大戰結束後,論功行賞,山西就是東北軍的地盤了。可山西是閻老西的,別人動也動不得。
人倒是下野了,然而陰魂不散,山西地方政府和晉綏軍歸根結底還是聽他閻某人的。
那時候的山西,可不比平津差多少,風光好得很,富得流油的一個地兒,你要說少帥不動心,那是假的。
可怎麼進得去呢?
我給你想辦法啊。
蕭振瀛說,晉南不是有西北軍嗎?當初閻老西不念舊情,不肯收容宋哲元,於是宋哲元就恨透了這個勢利的老傢伙。現在你只要讓宋哲元負責收編這部分晉南的西北軍,都不用自己出面,就可以達到制晉的作用和效果。
雖然不是每一個東北人都會忽悠,但經過本山大叔的經常性提示,我們知道,至少有相當一部分東北人是擅長這一絕技的。
聽蕭振瀛這麼一攛掇,少帥果然頗爲動容。
和在南京時一樣,旁邊仍然少不了敲邊鼓的,而且還都是東北軍裡面的要人,這些人以前也知道和認識蕭振瀛。一套近乎,就都跑到少帥那裡幫他說話了,其中,就有堪稱位高權重的萬福麟。
你們既然都說宋哲元好,那還猶豫什麼,就他了。
可憐在這過程中,孫良誠派出的那位鄭道儒一直被矇在鼓裡。他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怎麼少帥還不接見我,就跑去問,卻被承啓官找出各種各樣的藉口和理由給擋了回去。最後,眼看大局已定,鄭道儒才被允許去拜見張學良,然而這時候說什麼都是多餘的了,因爲有關任命早已下達。
人家紅頭文件都出來了,哪裡還能再收得回去。
這裡面本來還橫生出一個枝節,那就是老馮下野時,可能是考慮到要在人家地盤上暫住的原因,曾冒出過一句,說是要把西北軍殘部交晉綏軍的商震統領。
老馮其實也就那麼客氣一下,沒想到商震卻當了真,一看宋哲元要自行整編,馬上就派人來責問。
蕭振瀛此時已穩操勝券,哪裡會再理這茬,當場就把那人罵了回去:商震是什麼東西(“何物商震”),這是我們自己的事,要他來充什麼老大。就憑他的那點資歷,難道還能來給我們當領導不成?!
一看蕭振瀛不是好惹的,商震趕緊縮回頭去,再不敢提一句“統領”的事了。
民國十九年(1930年)11月,在中原大戰結束僅僅一個月後,晉南西北軍就正式統編爲第3軍,宋哲元爲軍長。
兩個月後,第3軍改番號爲東北邊防第3軍。直到“九?一八”事變爆發前,駐晉部隊重編番號,才正式被命名爲國民革命軍第29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