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滋潤的李令月氣色頓時好了不少,每日白天在朝堂上麻利地處理著各種公事,晚上回到府中安心地等候李悠的到來,當然李悠家中還有周南和鄭妍兒,并不能每天就過來陪她,但是三五日一會已經足以讓她滿足了。
李令月的變化也引起了許多人的好奇,就連周南見到她之后也好奇地打問她最近究竟是得了什么養生的秘方,效果如此神奇,看起來竟然就好像年輕了好幾歲一般,對此李令月只能調轉話題回避過去。
而李悠這邊也是格外得意,處理起北伐的各種準備事宜來愈加干凈利落,短短一個多月的功夫就已經完善了所有的細節,可以拿到朝堂上走流程了。
今日早朝,目前在嘉州的所有實權官員統統到齊,就連一向少在朝堂上露面的福王也來到寶座上正襟危坐略帶忐忑地看著朝堂上的群臣,縱然再不關心外間的事情,他也知道等拿下京城之后自己恐怕就再也不能坐在這張寶座上了,盡管李悠和李令月已經多次對他說過會保住他的性命和逍遙,但他還是有些擔憂。
可再擔心又能怎么樣呢?福王自嘲的笑笑,如今朝堂上都是李悠的人手,軍隊更是被他一手掌握,就連守衛宮中的御前侍衛也都聽從李悠的號令,就算是他要對自己下手又有什么辦法應對?與其擔心這些徒惹煩惱,還是安安心心地在后宮盡情享受吧,既然沒有辦法干脆懶得去想,福王將這些拋到一邊,眼睛里看著在下首講述北伐計劃的李悠,心思卻又飄到了宮中那些嫵媚動人的后妃身上,尋思著一會兒下朝之后該去誰那里過夜呢?
“......此次樞密院決定出兵十萬北上,加上此前駐守都畿道防御袁章的三萬大軍,在京畿道抵擋北虜的秦士信麾下亦有三萬大軍,如此相加足有十六萬大軍北上。”李悠報出的數字引起了眾人的一片驚呼,雖然李圭當年御駕親征之時率領過三十萬兵馬,可只要略微懂些軍事的都知道,那三十萬大軍根本沒辦法和李悠的大軍所比,且不說昔日禁軍之中吃空餉的情況實在嚴重,這三十萬人實際上能不能超過二十萬都不好說,就算他們全員滿編,在戰斗力上也遠遠不及李悠的嘉州軍。
這也是嘉州這些年來太平安穩,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司農卿和工坊為百姓提供了諸多良種和先進的農具,讓嘉州治下諸道的糧食產量一升再升,還有清理田畝、杜絕隱田可以讓朝廷收上來更多的糧稅,如此才能夠供應這十多萬大軍食用所需。
大軍在諸道之中打擊盜賊,維持地方平安,商旅也因此活躍起來,再加上收復江南東道打通了海外貿易的道路,無數大魏尋常的絲綢瓷器通過一艘艘的商船運往海外各國,為朝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賦稅,這些將士們的餉銀也因此得到了保障。
還有顧將子所領導的工部,不斷在各地開礦建立煉鐵廠,使用全新的方法以更便宜的成本冶煉出質量更好的鋼鐵,工坊學堂中所培養出來的優秀工匠再用流水線的工作方式將這些原料打造成將士們手中的刀槍弓弩、鎧甲兜鍪,以及大炮、火銃,全副武裝起來的嘉州軍在這片大陸上已經是最為奢侈的軍隊了。
嘉州軍可不僅僅是糧餉充足、裝備精良,一批批卓有天分的軍官不斷進入武學培訓,由李悠、司馬錯、羅世績、秦士信、許光等經驗豐富、熟通兵法的資深軍官向他們傳授從行軍、探查、后勤、參謀到臨戰指揮各個方面的知識,為嘉州軍打造出了完善的軍官體系,有了這些人,嘉州軍的戰斗力將出現翻倍的增長,遠不是那些依靠天分打仗的北虜可以應對的。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嘉州早已不是昔日大魏那般重文輕武了,百姓們見到身著軍裝出行的士兵也不會像此前一樣避之唯恐不及,而是會豎起大拇指叫一聲好!因為通過李悠刻意的輿論引導和這些士兵經常幫助修行大型工程、救災救民,嘉州的百姓都知道這是一支保護他們平安的軍隊,感激他們還來不及又怎么會害怕呢?
待遇上給得充足,在軍中亦有相對寬闊的上升渠道,出去受人敬仰,就算戰死或者受傷朝廷也會妥善的安置、厚加撫恤,這些將士又憑什么不會竭力死戰呢?先前樞密院稍微放出點即將北伐的風聲,諸軍之中就踴躍請命,紛紛要求參與到北伐之中,士氣大為可用。
反觀北虜那邊,許時雍在京城不得人心久已,那里的百姓無不日夜盼望嘉州軍能夠北上拯救他們于水火之中,不斷有百姓南逃進入都畿道,不斷有百姓不甘受辱舉起義旗反抗許時雍和北虜的壓榨,他們的力量在不斷削弱。
而龍城的阿魯布雖然依舊心懷吞并天下的野望,可是他手下的那些部落貴人們卻很快淪陷在中原的繁華當中,已經沒有多少人肯重新騎上駿馬揮舞彎刀和敵人拼個你死我活了。
河南道的袁章雖然竭盡心力維持著當地的局面,可是他和阿魯布之間已經不復當初那般毫無保留的信任了,阿魯布擔心他領兵在外生出異心,袁章也深深的苦惱阿魯布再也聽不進去自己的勸諫了,眼看著大元飛速墮落下去他卻沒有什么太好的辦法。
此消彼長之下,大軍還沒有開始起行,李悠心中起碼就有八成勝算,“這十六萬大軍分作兩路,一路由都畿道攻入河南道,務必全殲袁章大軍,收復河南道,另一路從京畿道北上,直入京城。”
“......此外水師錢將軍那里也會和嚴振泉一起率領船隊北上,從河南道和河東道的交界處登陸,截斷袁章和龍城之間的聯系,讓他們首尾不能相顧。”李悠自信滿滿地在地圖上向眾人展示自己的方案,“如此三路兵馬齊發,北虜定然無力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