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忙忙回到家裡,推開書房的門,將寧城縣誌拿出來,上面竟然還有標(biāo)註。
她想的肯定沒錯了。
這個弟弟科考應(yīng)該是通過了,甚至已經(jīng)下放到一個叫寧城的縣裡。
回憶一下寧謙辭說過的話,大概是明年就去上任。
時不時往楊太傅那邊跑,應(yīng)該是請教爲(wèi)官之道。
……
不吭不響的就取得這般成就。
小崽子還瞞著家裡,寧宴有些看不同這是什麼操作。
當(dāng)然寧謙辭不說,寧宴也不會拆穿。
只是……
偶爾看見徐氏給寧謙辭相看媳婦的時候,寧宴會關(guān)注一下寧謙辭的表情。
都已經(jīng)要下放下去做縣令了,還能看上村裡的女人嗎?肯定不會的。
功成名就再成家立業(yè)。可不就是爲(wèi)了能夠找一個有共同語言的。
十七八歲了都沒有娶媳婦兒,不就是爲(wèi)了避免成爲(wèi)陳世美。
不然,誰還不想在適合的年齡娶上一個嬌妻。
跟想象中的一樣,寧謙辭一個也看不上。
徐氏就開始發(fā)愁了:“你說,你弟弟到底想要找個什麼樣的呢?”
“……”寧宴沒有理徐氏,如果她說實話,徐氏不得興奮死。
如果說謊了,徐氏日後還不得找她算賬,反正在徐氏眼裡,她就不是什麼好東西。
“不行,我得繼續(xù)打聽著,實在不行就找個喜歡你弟弟的湊合一下,總不能不成家呀!”
“……”聽見這句話,寧宴手裡的掃帚差點兒掉在地上。
湊活……
這怎麼可以湊活。
“您還是先給謙辭商量一下吧!”寧宴說著,拿著掃帚趕緊的走開了。
繼續(xù)聽下來,說不準徐氏會生起什麼樣的心思。
“那我找他問問。”徐氏嘀咕一聲往寧謙辭的房間走去。
寧宴從不能從寧謙辭嘴裡套出話來,徐氏就更沒那本事了。
跟寧謙辭說了好一會兒,寧謙辭愣是沒有吱一聲。
徐氏有些喪。垂著腦袋從你寧謙辭房間走了出來。
賈婆子看見徐氏這垂頭喪氣的樣子,張嘴咳嗽一聲。
徐氏似乎有些怕賈婆子,立馬就端正走姿,比小學(xué)生遇見老師還乖。
賈婆子似乎還有些不滿意,帶著徐氏往房間走去。
徐氏委屈的跟在賈婆子後頭。
再也沒有時間管寧謙辭娶不娶媳婦兒了。
夭壽了,賈婆子比吳幼娘凍得還多。
每天都給她安排不少的事情,繡花,燒飯,管家甚至還拿著一堆的布頭讓她分辨這些都是什麼布。
徐氏很忙,是這個院子裡最忙的人。
眼見著徐氏改變,寧宴對賈婆子更加佩服了,賈婆子是個有本事的啊!
寧宴牽著捲毛往外走。
路上看見村長急匆匆的往家走去。
“村長最近很忙?”
“可不是,也不知道爲(wèi)什麼,好些個外地人來咱們村子買地。”
“買地?”
“可不是,就是薛先生附近那片空地,寧丫頭你放心,你買的山頭我沒有賣。”
“村長辦事我肯定是放心的,就是想問問,都是什麼人來咱們村子買地。”
村長左右看了看,湊近寧宴說道:“那些人非富即貴,也不知道是不是祖墳冒青煙了,賣了那些地,可掙了不少錢。”
“有錢掙就好。”寧宴應(yīng)了一聲。
對著村長擺擺手,拉著捲毛繼續(xù)往山上走去。
看來,不少人知道楊太傅在這個村子裡。
不然,溝子灣這麼偏僻,路也不好走,誰會來這裡買地。
楊太傅有的忙了。
不過有人過來,那就是機會,村裡人掙錢的機會。
通縣現(xiàn)在有燒烤,有滷肉,有蛋糕蛋撻糖水奶糖還有香腸,經(jīng)過哪些循著楊太傅的人宣傳。
通縣要出名咯,寧宴帶著捲毛溜達一圈。
回來的路上,發(fā)現(xiàn)好些大棚已經(jīng)建了起來。
錢氏的速度還真快。
不過,快一點兒纔好,經(jīng)濟的發(fā)展離不開充足的糧食。
大棚推廣之後,冬天也能長出來糧食,到時候多多少少會增產(chǎn)糧食。
不然,所謂的太平盛世也是粉刷出來的。
這個年代沒有袁老爺子,更不會有雜交水稻,高產(chǎn)量在短短的二十年之內(nèi)是不會有了,除非,科技進步起來。
搭建大棚的人有本村的,也有外村的。
劉二黑儼然就在裡面,生活總會越來越好的,寧宴一步一步往家裡走去。
遠遠看去,家裡竈房上的煙囪冒著青煙。
已經(jīng)有人煮飯了。
回到家裡,往竈房看了一眼,裡面徐氏正忙活著。
看見寧宴回來,徐氏也沒變臉,該幹什麼就幹什麼。
看起來,似乎有些正經(jīng)樣子了。
寧宴明白這是因爲(wèi)有賈婆子在一旁監(jiān)督的原因,不過沒問題,若是假有賈婆子在徐氏就這麼安生。
她不介意讓賈婆子跟著徐氏。
一天一天過去。
家裡的辣椒產(chǎn)量雖然不多,但是供應(yīng)小小的通縣還是可以的。
於是寧宴就開始給燒烤鋪子供應(yīng)辣椒。
燒烤怎麼可能沒有辣椒呢。
將辣椒用石磨碾城粉末,裝在小瓶子裡,每過幾天寧宴就讓你寧謙辭把調(diào)料送到燒烤鋪子裡。
閉門造車是不可行的。
出去走走纔是正道。
寧謙辭前腳把調(diào)料送過去,後腳燒烤鋪子就把辣椒粉用上了。
這日來燒烤鋪子吃燒烤的人回去的時候,嘴巴都是腫的。
沒有吃過辣椒的人,剛開始吃這個東西可不是受不了。
因爲(wèi)燒烤,還鬧出一個笑話。
縣城的孫德貴家裡是開成衣店的,因爲(wèi)針腳好,做衣服的布也結(jié)實,生意倒也不錯。
平日裡家裡也有些閒錢。
孫德貴平日裡也沒有什麼不好的愛好,不賭不嫖,家裡的日子可以說是蒸蒸日上了。
素日也是一條街上的典範(fàn)。
別人家裡時不時會吵上一架,但是孫德貴爭氣,媳婦兒也滿足,兩人的日子溫馨的很。
幾乎一年下來炒不了一架。
但是這日,大晚上的就能聽見從孫德貴家裡傳出來的吵架聲。
若是別人家吵架,沒人會去看熱鬧。
但是孫德貴家就不一樣了。
好事兒的人趕緊把衣服穿上,外面冷的不成樣子也不嫌棄,披著厚厚的衣服走到孫德貴家裡看熱鬧。
好傢伙,兩口子不僅吵起來,還動手了。
孫德貴的婆娘頭髮散亂的蹲在臺階上,而孫德貴臉上劃拉一道血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