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文化在文物當中體現出來的文化層面有非常深厚的底蘊,具體而言就是從古至今各個時代都出現過非常精美的文物,各個地域也各有其特色的藝術品?!?
“我們國家從古至今就崇尚喜愛華夏的美術品、文物,收藏也是從古至今沒有間斷過,從門類來講比如書法、繪畫還有與茶道相關的工藝品也是從古至今代代相傳,在東京國立博物館成立之后,收藏者們就把自己代代相傳保存下來的與華夏相關的藝術品捐贈給東京國立博物館。”
“需要指出的是,代代相傳并不是指近幾十年的問題,而是從平安時代在公元7世紀左右經過幾十代傳下來傳承至今。這里我可以比較自豪地說,有一些文物,比如一些在華夏都已經失傳的書法作品,當時它們在七八世紀傳到我們國家之后,我國收藏者非常珍視,被很好地傳承下來,在我國至今都有所保存?!?
“比如唐代時期,我國遣唐使到華夏各地去學習,從豫省到晉省各個地方都有關卡,會有類似于現代護照一樣的東西拿到關卡處,負責人要為其簽字畫押放行,這類“批條”華夏已沒有,但是在我國就有存留。這類珍貴的從華夏帶回來的文物經過若干代一直傳承至今?!?
“現在世界各地每年都在增加新的博物館建設,我們認為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特別是一個博物館如果是介紹一個國家、一個地域傳統的歷史文化,以及地域與地域之間的傳統文化,以這種目的為出發點建設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歷史文化和傳統博物館是一件好的事情。我們認為博物館光保存文物是沒有意義的,只有讓觀眾來觀賞才能顯示其意義,要通過展示才能完成這樣一個過程。”
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一邊給別人介紹著華夏古文物,一邊陪游客談論著關于島國收藏華夏文物的過往。
東洋館第二層的元、明、清瓷器陳列,幾乎就是一部景德鎮陶瓷發展史:元青花蓮池紋大盤,明宣德青花牡丹唐草紋缽,15世紀豆(斗)彩龍紋壺(天款),16世紀法花(琺華)樓閣人物紋壺,明隆慶青花人物紋長方合子(大明隆慶年造款),明萬歷五彩龍牡丹紋瓶(大明萬歷年制款),清康熙五彩仙姑圖盤,清雍正粉彩梅樹紋盤(雍正年制款),清乾隆青花紅彩蝠云紋壺(乾隆年制款),清乾隆紅釉瓶(乾隆年制款),18世紀藍釉粉彩桃樹紋瓶,等等。。。
“華夏考古”還單獨辟出“華夏漆工”的專題展覽,陳列著16件從南宋至明代的珍貴漆器,如南宋屈輪輪花天目臺,南宋黑漆輪花盆,南宋朱漆輪花盆,元代龍濤螺鈿菱花盆,元代黑漆菱花盆,元代樓閣人物螺鈿十角硯箱,15世紀柳水禽螺鈿合子,16世紀人物螺鈿印箱,16世紀樓閣山水人物箔繪螺鈿八角合子,等等。。。
從“華夏考古”展區通往“華夏繪畫書法”陳列室的過道中,依次陳列著17件后漢時代的畫像石,分別來自華夏魯省的孝堂山下石祠、嘉祥縣、魚臺縣、晉陽山慈云寺天王殿等地。。。
東京國立博物館擁有的眾多珍貴文物中,首推島國政府所指定的87件國寶和610件重要文化財產,而這些頂級文物中有一批是來自于華夏宋元明時代的繪畫與書法。
在“華夏繪畫書法”陳列室中,僅僅是在宋元時代的繪畫中,就有南宋李生《瀟湘臥游圖卷》、南宋李迪《紅白芙蓉圖》、南宋梁楷《雪景山水圖》和元代因陀羅《禪機圖斷簡寒山拾得圖》4幅作品就獲得了“島國國寶”的桂冠。
其余珍貴繪畫還包括南宋馬遠的《洞山渡水圖》、《寒江獨釣圖》,南宋梁楷的《李白行吟圖》、《六祖截竹圖》,清代趙之謙的《花卉圖》等。。。而書法作品則囊括了黃庭堅、朱熹、趙孟頫、八大山人、鄭燮等名家的作品。
東洋館第三層陳列則以北棒文物為主,可以通過北棒的文化,間接觀察出華夏傳統文化對半島歷史發展的深遠影響。
--------
“我們國家的的美術品和文物并不總是安靜地躺在博物館中束之高閣,其中許多展品都很受我國年輕人的喜歡,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國很多流行文化都是從博物館中距今成百上千年的文物中汲取靈感。而我們這家博物館的一些場地也會作為電影、電視劇等時代劇的拍攝場地?!?
“我們博物館目前收藏有11.7萬件左右的文物,每年多多少少會有一些新的增加,其收藏途徑包括購買、捐贈,還有一些比如像寺廟、個人收藏的,他們希望寄存在我們博物館,大致這三種途徑。”
“如果說我們有購買能力的話,看到我們希望得到的文物,能夠購買是最好的,但是目前因為財政預算的關系,購買的能力不是很強,所以有一些私人藏家手上有非常精美的文物,希望他們能夠以捐贈這種形式令藏品進入到博物館。目前購買和捐贈的比例是各占百分之五十左右,每年多少會有一些浮動?!?
“寄存在我們博物館的這些文物雖然所有權并不屬于我們東京國立博物館,但是我們館方可以對其進行研究和展示,基本上是一直存放在博物館的。再有一種情況就是比如說我們這里存有很多寺廟文物,是他們寄存到這里的,有時候他們建了新的博物館,希望把他們寄存的文物拿回到自己的博物館進行展出,我們博物館也會還給他們。”
。。。。。。
--------
幾人原本是想看看華夏的文物,沒想到東京國立博物館狠狠地給他們上了一堂愛國住/義教育課。
各朝各代,各種各樣的華夏古玩,以及各種文字和館內工作人員的介紹與講解,帶他們重新領略了一遍二戰侵/略史。
據《島國侵hua對文物的破壞》一書作者孟國翔介紹,戰后島國歸還了一部分戰時掠奪的文物,有158000多車,其中有2000多件是比較珍貴的,但這只是很少的部分。此后由于多種因素華夏沒有再繼續追討。
有從慶云寺撬下來的石刻、有在龍門、云岡石窟撬下來的石佛頭像、有從新省古墓群撬下來的瓦片、有在洗劫金陵時拿回來的青銅玉石、唐三彩、龍袍。。。。。。
不禁捫心自問,這些島國至今保存完好的珍品,若未流亡海外,文/化/小/bing/們之后所剩傳承又能有幾何?。。。
(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