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峰的事情對陸政東來講並沒有太大的難度,陸政東既然應承下來,也就沒有任何的拖延。
按照陸政東主導設計的市土地儲備發展中心進展相當順利,畢竟現在是房地產剛剛起步的階段,安新不少居民還居住在五六十年代狹窄矮小的筒子樓以及低矮潮溼的平房之中,對於住進寬敞明亮的高樓大廈充滿了嚮往,加上徵地工作的工作很有針對性,只要不是涉及到企業,徵地工作比起幾年之後難度小了不知道多少。
而隨著幾大港資房地產企業的入住,安新的地價也開始上升,年初出讓的地塊已經實現了增值,這樣的滾動發展,完全可以穩定的釋放出來一部分資金用於市裡的其他建設,而由於市裡掌握著大量的土地儲備,通過適當的土地出讓釋放量,又能完全掌握住土地和房地產價格維持在一個合理的區間,這樣安新市財政真正有了一個長期穩定的財政來源。
而安新要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僅僅是增加土地出讓在財政中的比例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要讓國有企業煥發出活力,讓非公有制經濟能夠取得長足進步,進一步吸納外來資金,實現幾條腿走路。
而在這其中,前兩條需要能夠找到更多的融資機會用於擴大規模或者實行產業升級,這就需要有金融業更強有力的支持才行,特別是非公有制經濟喝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是困擾其發展的一大瓶頸,而安新是大城市,非公有制經濟規模也比他在西河時要大得多。簡單的金融擔保顯然難以承擔。
可貝湖屬於內陸地區。屬於金融業發展的貧瘠之地。身處其中的安新雖然是副省級城市,和其他副省級城市相比,在這方面也屬於相對落後的城市。
與其他產業改革最大的不同是,金融改革更依賴國家政策性支持,因爲絕大多數金融改革涉及到的措施都需要國家層面的審批,這決定了區域性金融改革難度更大。
想要改善這樣融資難的問題,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成立一家由非公有制經濟主導的銀行,最爲簡單的。很想讓民營企業進入現有的城市商業銀行,利用與非公經濟有著與生俱來的血脈聯繫,不斷探索非公經濟和中小企業金融服務。
民營資本入股商業銀行並不是不可能,但要控股難度就相當大,而只有控股,從而實現對非公有制經濟的輸血更爲順暢一些,而更大的問題是在幾年後出現德隆事件之後對銀行業改革和監管的震撼之大、影響之深遠,業外人士很難體會。
因爲出現德隆事件之後,商業銀行淪爲股東提款機的道德風險,更是引人注目。國內股市的幾個大案都或多或少都與之相關,不是涉及商業銀行。就是涉及保險,信託,金融租賃等等,但,直到目前爲止,上述風險還是沒有一個非常完整的解決方法。
在這樣的背景下,金融監管部門的主流意見是國內大型銀行缺的不是資金,而是風險管理理念和技術,所以要通過引進外資引進管理理念;中小型銀行缺資金,但更缺乏風險管理技術,目前商業銀行信息披露制度和市場監督機制尚不健全,對關聯交易缺乏有效控制,貿然讓民營企業控股城市商業銀行很有可能出現資本市場上慣見的提款機效應,導致全國銀行體系的系統性信用風險。
所以,城市信用社、城市商業銀行應該增資擴股,但“地方財政佔大股、國有股權絕對控股”是必要的,到時候即便費勁九牛二虎之力,到時候依然會被叫停,民營企業入主城市商業銀行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這樣的參股實際上從大的層面講,沒有什麼意義,因爲銀行的實際控制人才真正享有銀行事務的拍板權力。
想來想去,陸政東也只有退而求其次,謀求設立像民生銀行這樣由民營資本主導的股份制銀行。
但讓陸政東撓頭的是金融人才的匱乏,任何改革中人總是最爲關鍵的要素,而對金融改革的推動者、執行者,則有著更高、更專業的素質要求,陸政東所能做得就是想辦法從中*央機關,大專院校挖人,以及將一些安新的幹部送出去交流培養,只是這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事情,而且在他僅僅是政府主官的背景之下,想要實現這樣的人員交流,但是作爲一個發展方向,他必須要朝這方面努力,金融改革試驗需要得到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人事制度上。
實驗改革不是一蹴而就,而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其他事情還得抓緊,陸政東在這段時間主要是理順了投資環境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一些大方向的政策,有了這些基礎,他準備和市裡的非公有制企業的代表們進行一次深入的交流。?
這樣的交流本來應該早一點,但陸政東處於慎重,在對安新未來的發展之路深思熟慮有了清晰的思路之後才決定下來。
有很多領導都只顧眼前,出成績纔出政績,很多領導心裡就想著自己這一屆,能夠想五年已經是夠遠了,很少有人會認真想一想十年二十年之後的事情,這就是爲什麼有些地方在改革初期發展勢頭非常猛烈,可到了今時今日,卻如同傷仲永一般消失在蕓蕓衆生之中。
這不能完全怪幹部,畢竟這是組織部門的績效考覈最重要的指標,而他不一樣,如果他還是像其他領導一樣,那也太沒意思了。
所以決策必須要慎重。
決策人人會做,只要拍一拍腦袋,隨口說個數,就能定下了嘛。可這決策究竟是利國利民,還是…就只有天知道了!
拍板容易,真正起作用難。世事都由人評論。你這決策做的是否有水平。你這官當得究竟怎麼樣,這不是由你自己說了算。你的上級,你的下屬,你的同事,千千萬萬老百姓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或許在某段時間,這個評價會不是那麼公證,但時間一定會給你一個說法。
你對一個地方做出了貢獻。不論你是否已經離任,甚至是已經卸甲歸田,地方上的人都會記著你的功勳。至少是三代不忘,爲什麼?因爲你有利於他們,有恩於他們。
作爲市長,若是你對一個地方的經濟建設毫無作用,甚至是起了反作用。那不管你將來究竟官居幾品,當地的人都不會念你的好,你算什麼,你只是一個過客。還是一個讓他們日子過得越來越差的過客!
而各級黨政起得更多的是一個監督,管控的作用。當然在市場還沒有完全形成的時候。各級黨政還要肩負著建設市場的重任。
安新的經濟體系,在陸政東看來,還沒有完全成型,至少比之其他同類城市顯得落伍。
對於城市和城市經濟的發展總是在搖擺之中,沒有一個可持續的目標。安新經濟究竟應該走一條怎麼樣的路,究竟應該以哪些產業爲主導;安新究竟比其他同類城市,具有一個怎樣的比較優勢。
陸政東在把這些事情想明白之後,才召開了這次座談會,從真正意義上講,這纔是他真正開始施政的開始,是安新真正新的起點,接下來一系列的措施將會對安新未來數年內受益。
這次座談會的規格頗高,除了他出席之外,還有市委常委統戰部長楊冰、分管副市長以及相關的部門。
不過座談會的地點和方式卻並不很正式,陸政東也是希望通過這樣顯得輕鬆和隨意的氛圍讓與會者暢所欲言。
陸政東首先從西部大開發帶來的發展機遇,談到國有企業、外來資金以及非公有制企業共同把蛋糕做大和相互之間的辯證關係,談到如何突破非公有制經濟的一些禁錮,以及如何扶持非公有制經濟的思考。
陸政東談得很坦誠,談話中有不少亮點,非公有制經濟在經歷了曲折坎坷的發展之路以後,正面臨著一個新的、難得的發展機遇。一是經濟全球化以及即將加入世貿組織,將使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緊密相通,非公有制經濟以其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將可獲得穩定的、多邊的公平競爭環境。
國民經濟結構調整,將會形成更多的市場和新的投資熱點,爲個體、私營企業提供新的發展機會。
有制結構多元化,意味著活動空間更加廣闊。
實施西部大開發和“走出去”的戰略,將爲各類非公有制企業提供更多的商機。
機遇是難得的,但陸政東也沒有諱言阻礙非公有制經濟的禁錮,主要表現在外部環境仍不夠寬鬆,出於種種原因的防範與限制,束縛了非公有制經濟的大發展,特別是在市場準入、銀行信貸、出口審批、法律保護等方面,障礙還很多。
改革開放以來,爲了吸引外資,外資享受的是超國民待遇。這種超國民待遇在一定時期對吸引外資起到了積極作用。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長期對外資企業的超國民待遇也對發展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以至於有一等洋人二等官這樣的說法。
這樣的超國民待遇除了不利於國有企業、私營企業與之公平競爭之外,外資企業的超國民待遇還給逃稅避稅增加了可乘之機,造成了稅收流失。
而作爲非公有制經濟,連起碼的“國民待遇”都沒有,當然有些話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之下是不能說的。
所以陸政東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觀點,在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同樣爲非公有制經濟創造了良機。西部地區的繁榮,要靠中央的支持,東部地區的幫助,但更主要的是靠當地政府和人民羣衆的勤勞創造。觀念滯後引起體制滯後,造成經濟的不發達。東西部地區的差異之一就是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水平。西部開發既爲東部地區的個體、私營企業創造了商機,又爲當地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動力。
在大力推進工業化、信息化的進程中,非公有制經濟有機會。也有潛力獲得更大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而要讓非公有制經濟能夠取得長足的發展就要讓非公有制經濟享有真正的國民待遇。
陸政東這一句看似簡單的話。頓時讓在座的人聚精會神起來。
陸政東系統的闡述瞭如何放民間資本市場準入領域,在投融資、稅收、土地使用和對外貿易等方面採取措施,在服務上,市政府還出臺了還有很多具體的幫扶措施。
陸政東的講話既有宏觀層面又有很具體的政策和措施,表現非常的到位,在他的身上展現了年輕黨政幹部的風範。
這些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之前也道聽途說一些陸政東搞經濟的事情,不過那畢竟是道聽途說,並不是很直觀。內心還是有所保留的,但在這樣的接觸之後和他交談過後紛紛改變了看法。
陸政東的講話洋洋灑灑,但是卻沒有用任何的發言稿,而且陸政東講完之後還強調,歌功頌德的話就不要講了,講困難,講政府需要改進的地方,講怎麼解決問題。
這話在開會之前會議籌備的工作人員也曾講過,不過大家都是半信半疑,都準備發言稿。現在見陸政東這架勢,才知道是陸政東是動真格的。
而且他們反映的意見和困難將會在市政府新出臺的一輪政策中予以體現。加上在陸政東和楊冰的帶動下,在座的代表們終於也放開了,衆人的發言非常踴躍,而且這些代表有切膚之痛,談得問題不乏真知灼見,原本預定的半天會議,結果開了一天,未了節約時間,中午的時候,陸政東和大家也都是邊吃盒飯便繼續談。
代表們注意到陸政東不但聽得認真,而且還不時發問,對於很多問題都十分在行。
陸政東懂經濟這在他們看來很正常,但這更是讓代表們心裡暗暗驚訝,陸政東對於企業的運轉的熟悉程度超乎他們的想象。而且沒有什麼官架子,好接觸,這更讓大家感到親切。
這更是讓他們心裡有了一種觸動,這些人之所以能成爲安新市工商界非公有制經濟的代表,肯定都是有一定的規模,或者由一些獨到的地方,就在於他們處世的老到,和練就的火眼金星的眼光。
在陸政東身上,有一些人看到了巨大的投資價值,這是一隻潛力股啊!
不但能力突出,爲人處世也進退有距,這樣的幹部前途絕對不可限量。
一些有識之士在心裡衡量起陸政東的價值來。
投資幹部,絕對是一項一本萬利的生意。當然投資前的估價工作也得做好了,要保證自身利潤的最大化嘛。
但是這種投資並不是人人能做的,至少在現場代表中,能做這項投資的人並不多,原因很簡單,很多人實力還是達不到。
座談會結束之後,市工商聯副主席楊必忠卻是磨蹭著留了下來,楊必忠在安新市的民營企業中不算是實力最強的,但是在這些代表中年紀最大,也是最富傳奇色彩的一位。
楊必忠下海創業的時候已經四十出頭,對於很多人來講,在這樣一個年紀還選擇下海,需要極大的勇氣。
而楊必忠確實也是個經商之才,從承包一個負債累累的小廠賺取第一桶金,到做成安新市第二大的民營印刷廠,只用了短短的兩年時間。
因爲太順,所以,他反而開始反思怎麼樣成功創業:這個行業儘管在全國正烽火連天,活躍異常,但也已是一眼見底,無法和安新強大的國有企業競爭,就當時的形勢而言,它註定將是一個做不大的行業。他決定關門,退出印刷業,進軍更有潛力的行業。
尚處在紅火之中,卻能夠斷然退出,而另尋商機再擇新業,則就充分展示了他那非凡獨到戰略眼光與敢作敢爲的大將風度。
而如果沒有那次大撤退,也就肯定不會有他今天的宏大事業,也更談不上他能躋身於《福布斯》鉅富排行榜等等一系列令人囑目的輝煌。
這是楊必忠在創業上的傳奇,而楊必忠的另一個傳奇是在動盪的安新,楊必忠和安新和政界的關係也挺好,對政府關照的公益事業之類的很熱心,但是卻沒有受到頻繁換將和出事的安新領導的影響,這更是不容易。
和領導關係過從甚密,很多東西會來得很快,並且要少費不少力氣,而從長遠來看,和某位領導過從甚密,往往也是衰敗乃至走向絕路的開始。但那樣的誘惑一般人是難以抵擋的,而楊必忠卻是抵擋住了這樣的誘惑,和領導親近卻又保持著適當的距離,所以一直沒有受到換將的影響和落馬者的牽連。
這樣的處世哲學是一種大智慧,其實在躁動的當下,能做到這一點殊爲不易。
但楊必忠能夠做到這一點,爲人處世頗見功力,也正因爲如此,並不是安新實力最強的楊必忠在安新民營企業家的心目中是一面旗幟,影響力頗大。
楊必忠磨磨蹭蹭的留下來的原因陸政東是心知肚明,在這些人看來,領導在會上講的多是官面的話,有些要緊的話都是在私下交流,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希望這樣進一步的溝通,能夠加深在他心目中的印象……(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