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馬上就要下榜了,如果大家看著還可以,可千萬要收藏。
此時后金卻發(fā)生饑荒,谷一斗銀八兩,甚至有人食人肉者。皇太極內(nèi)焦外困之下,只能發(fā)動戰(zhàn)爭,讓官兵向遼西搶糧食,轉(zhuǎn)移社會矛盾,緩和社會危機。
對后金即將發(fā)動戰(zhàn)爭一事,三桂卻早已通過多爾袞及派去的十八護衛(wèi)秘密告知,三桂得知這一情況后,心中一驚,看來隨著努爾哈赤提前病故,這寧錦之戰(zhàn)竟整整提前了近一年之多,不過對皇太極卻也極為佩服,沒想到這皇太極竟與后世某此國家領導人一般,國內(nèi)有了矛盾便通過發(fā)動戰(zhàn)爭來將矛盾轉(zhuǎn)嫁。
三桂馬上親至舅父祖大壽府上,將這一情況告訴了祖大壽,不過消息來源卻只說是叔父吳迪所告。祖大壽也不疑有他,聽后一驚,帶三桂來找趙率教,趙率教不敢怠慢,一方面派人卻通報袁崇煥,一方面聚齊錦州大小官員商議大事。
經(jīng)過半年修建錦州城已修建一新。錦州城,即原廣寧中屯衛(wèi)城,位于小凌河與哈喇河之間,北依紅螺山,南臨遼東灣,地處險要,勢踞形勝,為明關寧錦防線的前鋒要塞。經(jīng)過整修,錦州城已恢復舊貌,城周圍六里一十三步,形式若盤,城池深一丈二尺,寬三丈五尺,周圍七里五百七十三步。城門為四:東寧遠,南永安,西廣順,北鎮(zhèn)北。錦州城由內(nèi)監(jiān)紀用和總兵趙率教駐守,總兵左輔、副總兵朱梅為左、右翼,祖大壽為前鋒,統(tǒng)兵三萬。只是大凌河城及右屯衛(wèi)等周圍堡城,尚未竣工,趙率教為減少傷亡,報與袁崇煥,請求將周圍尚未竣工堡城守卒及普通百姓盡皆遷入錦州城,全軍憑城御敵。
得到戰(zhàn)報的袁崇煥先是大吃一驚,隨后卻又半信半疑,此時后金尚未出兵,而且距寧遠大戰(zhàn)不過半年,跟努爾哈赤下葬不過幾月,按袁崇煥及府中幕僚估計,這明金之戰(zhàn)雖不可避免,可還不應該如此迫切才對。他們卻不知道,這后金為爭權(quán)勢,已經(jīng)是斗得不可開交,再加上發(fā)生饑荒,皇太極為了將矛盾轉(zhuǎn)移,只能提早發(fā)動對明之戰(zhàn),希望借此戰(zhàn)消除后金內(nèi)部的不穩(wěn)定因素。
因未得確切戰(zhàn)報,袁崇煥也未著急,只是在府中召集諸將商議若后金真的來犯,應如何應對。
不料三天后,也就是天啟六年(1626年)十月十六日,后金天聰汗皇太極,以“明人于錦州、大凌河、小凌河筑城屯田”,沒有議和誠意為藉口,親率二十萬大軍,出盛京,舉兵向西,進攻寧遠錦州等地。
袁崇煥得到后金兵過海河的哨報后,立即下令,命滿桂移駐前屯,孫祖壽移駐山海關,黑云龍移駐一片石。錦州防務則以副總兵左輔統(tǒng)金國奇為左翼,以副總兵朱梅為右翼,平遼總兵趙率教及鎮(zhèn)守太監(jiān)紀用駐錦州居中調(diào)度,祖大壽領奇兵東西策應,并同意趙率教請求,將周圍百姓盡數(shù)遷入城中。同時對糧草等其他相關事宜,做了相應安排。
命令傳到錦州城,城中又是一片忙亂,趙率教派人出城通知各地軍民,馬上遷入錦州,并命后金大軍所行之處沿途村莊必須帶走每一粒糧食,每一要稻草,填死每一口水井,務必不得讓后金大軍無糧可吃,無草可喂,無水可飲,沒有一處可以休息的地方。
大明軍民對后金可畏恨之入骨,對趙率教所令無不遵從,趙率教還派出幾隊人馬破壞沿途道路橋梁,以拖延后金行軍速度,致使后金大軍渡過大遼河后,一路艱難。可從大遼遼河至錦州沿途村莊過百,且最遠的村子距錦州有幾百里之遙,這些平民本來就身體虛弱,且老少居多,又無快馬,如何能在后金大軍之前撤回錦州。
此時后金大軍已在皇太極率領下趕至大遼河畔。此次出征皇太極與三大貝勒率領大軍居中,貝勒德格類、濟爾哈朗、阿濟格、岳讬、薩哈廉、豪格率護軍精騎為前隊,攻城諸將率綿甲軍等攜云梯、挨牌諸器械為后隊,八旗三隊,魚貫而行。多爾袞因得三桂資助,手中頗有錢財,在朝中交了不少酒肉朋友,又給皇太極送了幾份厚禮,近日來很得皇太極歡心,也率其賬下十五牛錄隨軍出征,跟在后隊中,負責壓運糧草等物。
后金軍士于大遼河畔捉獲明軍哨卒,經(jīng)訊問得知:右屯衛(wèi)及小凌河、大凌河雖修城但未竣工,城內(nèi)軍民已全部撤回錦州。皇太極不禁大為高興,本來后金遭受大災,此行所帶糧草不多,就怕明軍步步為營,且戰(zhàn)且退,到時糧草一旦用光,怕是不用明軍攻打,自己賬下這二十萬大軍便會煙飛灰滅,而此時大明軍此法,正合皇太極之意,不過皇太極還不放心,派出前哨潛行二百里,一路所見確如所獲明軍哨卒所言,他這才放心。
明軍這也是無奈之舉,遼東全軍也不過十萬人,如是野戰(zhàn),無論如何也不是后金對手,如每城都派士卒守衛(wèi),在后金二十萬大軍之下決無幸存之理,所以只能是集中兵力,力守錦州、寧遠兩座大城,想以堅城破后金大軍。
趙率教此時卻正為沿途軍民如何撤退一事發(fā)愁,手上只有三萬士卒,此次后金大軍八旗盡皆出動,共計有二十萬之多,且野戰(zhàn)本就不后金對手,實在是不敢發(fā)兵討之。最后趙率教與紀用商議,只能召集眾將,于堂前問各將可有良策。
堂下眾將卻無人答言,實是本事不高,如若出城仿若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只有三桂卻不甘居于城內(nèi),站在堂下左右看了看,見無人應聲,遂上前一步,主動請纓,請求出城沿途騷擾敵軍,拖延敵軍前進速度。
趙率教奇怪的看了看三桂,雖然早聽說三桂勇猛,素有大智,可此時他不過一游擊將軍,手下將士不過千人,出城面對二十萬后金大軍,他吳三桂不過十四歲一孩童到底有何本事?莫不是以為這堂上在胡鬧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