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鳳輦所過之處,大小臣工、王公巨卿早已是齊齊地跪列下來,三桂心中還在奇怪,剛纔這御道上好像還沒有這麼多人,怎麼一子都出來了。他那裡知道,此時朝中的大小臣工、王公巨卿少有不是客氏、魏閹黨羽的,爲了討好於客氏,這些人在朝房中遠遠望見燈光燦爛如皓月流星,便知是奉聖夫人客氏來了,便匆忙走出朝房,來到這御道之上向客氏見禮。
沒想到這些人見禮時的稱乎更是奇怪,有叫太夫人的,有稱聖母娘娘的,有喚聖太太的,有三呼千歲夫人的,又有叫姐姐聖夫人的,更有些五六十歲的老臣工,不顧顎下那一把花白鬍須,竟高呼乾孃、義母,真是叫三桂開了眼界。
三桂雖不想跪,可見其他人都是身體如狗般俯伏著,比迎接聖駕還要齊整,他也不敢站立,只得跪於地上,卻是腰不彎,口不言,盯盯的看著鳳輦上的客氏。客氏坐在輦上,見御道上黑壓壓跪了一片,一片的呼喚聲震人耳鼓,客氏不覺嫣然一笑。本來客氏根本不需每日來此早朝,如今朝中已無人再敢說客氏、魏忠賢一句壞話,她也就不用每日來此監督,可她本是農婦出身,小時的苦日子也是沒少過,卻因做了熹宗帝的乳母纔有今日,她就是喜歡坐在輦上,看著這些平日都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臣工們向自己行禮時的情景,每到此時,她都會有一種說不出的自豪之感。
可今日向下瞧時,卻發現與往日不同,往日只能看到一羣人的脊背而已,今日卻有一雙烏黑的大眼睛,在這黑暗之中卻也是閃亮無比,正盯著自己觀望。仔細看去,卻見一武生打扮的少年,神采奇逸,相貌不凡,在地上這一羣俗類當中如鶴立雞羣一般引人注目,客氏不由得對此人留了心。
而看著客氏的三桂卻還不知自己竟被這客氏注意到了,只見這鳳輦在衆人的呼喚聲中直向奉天殿行去。
衆官員見客氏鳳輦已經遠去,也一齊起身,一鬨的回了朝房,只有三桂卻呆呆站在原地,久久無語。
客氏進宮好一會兒,纔有奏事太監等出來列班,穿戴一齊的待從內待手執宮燈來到大殿中開始清殿,防止有刺客行刺。清殿完畢,鐘聲再響,鼓聲繼起,鐘鼓響後,王公們先進殿列班,其後依次六部九卿、侯伯武臣、御史大夫、主事郎中等。文東武西,一品大臣在殿內,二品以下三品以上列在檐前丹陛上,三品以下五品以上一概排列階下,五品至八品只能挨次列在滴水檐前以外。
三桂是外省遊擊將軍,未得聽宣,根本沒有資格在殿前列班,只能等在朝房之中。三桂在朝房中向大殿方向望去,只見最外面的八九品官穿著青袍,六七品官員穿綠袍,四五品則穿緋袍,二三品穿紫袍,那些一品大員及王公們穿黃袍,五彩袍服與奉天殿之紅色門樓相輝映,形成一幅色彩豔麗、豪華壯觀的畫面。
羣臣列班完畢,才聽得內殿唵唵的呵道聲,四對紅紗燈,一閃一閃的從內庭御道上出來,隨後一身穿紫色仙鶴補子蟒服,面白無鬚之人扶著一身著金龍皇服之人走了出來。來的兩人不是別人正是魏忠賢扶著熹宗帝。這時又有掌事監手持鞭兒,在殿前拍了三下,示意萬歲爺駕到,滿朝肅靜。
熹宗帝由魏忠賢扶上了寶殿正中那金光燦爛、雕刻精美、九龍盤繞的龍椅,文武百官按班級朝見,三呼萬歲,六部九卿依例賜坐,武官參將以上,六部九卿皆得賜茶,三孤三公例不上朝,非天子有旨相如,諮詢國玿方共同入朝,其餘如大元帥、亞公孤銜的,同三公三孤一般,平常不需每日朝議。
待百官參見過後,客氏才姍姍而至。熹完帝對這客氏可真是敬愛有嘉,竟於龍椅旁設一鳳座,專爲這奉聖夫人客氏所立。魏忠賢見客氏出來,忙上前攙扶著,待其落坐後,纔來到御案右邊一繡墩上落坐,這繡墩卻下是專爲這魏忠賢所設。由此也可見這客氏、魏閹在朝中權勢如何之大,竟與萬歲爺同臺而坐。
這時纔有太監臺上例行公事般,大聲道:“諸臣有事早奏,無事散朝。”
此言未落,臺下早有人上前一步,手持象牙簡,鞠躬施禮後才道:“臣兵部尚書田吉有本要奏。”不等熹宗帝開口,魏忠賢卻道:“奏來。”羣臣見魏忠賢如此卻無任何反應,就連坐在龍椅上的熹宗帝也好像理所當然般,打了個大大的哈欠,又靠在龍椅上小憩起來。
田吉聞言後,才道:“錦州趙率教總兵帳下游擊將軍吳三桂奉旨進宮見駕,已在外等候多時。”
熹宗帝依然是頭不擡眼不睜,魏忠賢卻在一旁道:“宣。”
臺上太監馬上高聲道:“宣,錦州遊擊將軍吳三桂進宮面聖!”隨後外面有太監依次向外傳去,一直傳到宮外輪值的小太監。小太監聽聞後,馬上跑到朝房中叫上吳三桂,讓其進宮面聖。
三桂聞旨,重新整了整朝服,方隨小太監走向宮門,每過一道宮門便會換上一名太監,直到被領到宮外,門外才有太監向內傳報道:“錦州遊擊將軍吳三桂奉旨面聖。”
魏忠賢這才道:“讓他進來吧。”而此時的熹宗帝卻早已靠在龍椅上睡著了,涎水流得老長,污了一片龍袍。
吳三桂首次進入到這皇宮之中,說不緊張那是吹牛,這裡可是當今世上權利頂峰的象徵,雖說轉世前也曾到過北京天安門、故宮遊玩,可那時這些宮殿是死物,今日卻又不同,在這黎明前的黑暗中,這一座座巍峨的宮殿彷彿一隻只食人猛獸一般,盤踞在那裡,由不得三桂不心驚膽寒,他也知道,在這朝庭之上,若是一句話沒有答對,隨時都有可能腦袋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