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51章 一塊大石落了地

bookmark

大唐貞觀十年六月,吐蕃贊普松贊干布以大唐擅自囚禁吐蕃大使爲由,盡起全國兵力約二十萬大軍,大舉侵犯大唐國土,擊潰唐朝西部邊境駐軍,進抵唐朝在劍南的重鎮鬆州,包圍了鬆州城。

雖然唐軍早有準備,但面對數倍之敵,鬆州都督韓鹹力戰不敵,現在只能憑藉著鬆州城高牆堅固守,三日後左武衛將軍牛進達帶領的三萬精兵救援,在鬆州城下與吐蕃二十萬大軍大戰數日,可是卻勝少敗多,一時間鬆州城岌岌可危。

暫時佔了上風的松贊干布再次派使者到長安要求“和親”。但與以往不同,此時佔了上風的松贊干布態度極爲強硬。他讓特使“告誡”李世民:“吾此來,既爲公主。若公主不至,我定深入,未常不可入長安!”

面對如此囂張的吐蕃,李世民在朝堂上氣的當場發飆,大罵“吐蕃小兒欺人太甚”,朝堂上也再次分成兩派,一派是以孔穎達這些腐儒爲首的主和派,認爲吐蕃勢大難擋,不如以一公主許之,暫避其鋒芒。另一派則是以房玄齡和李靖爲首的主戰派,主張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打掉吐蕃的囂張氣焰,大唐帝國的威嚴不容褻瀆,豈能讓千金之軀的大唐公主委身蠻夷?

以李世民高傲自大的性子,當然不可能用女兒來換取和平,暴怒之下的他將孔穎達一干人等直接趕出朝堂,然後又將吐蕃特使重打一頓後逐出長安,又命兵部尚書候君集親領大軍五萬,不日南下支援鬆州,同時還派使者去前線,要將作戰不力的牛進達押回長安。

然而還沒等候君集的大軍出發,鬆州再次傳來的戰報卻讓所有人都震驚不已,這次送來的是牛進達大將軍的報捷文書,因爲路途遙遠,送來的信息其實已經早就發生過了。就在半個月前,三萬唐軍在鬆州城下大破吐蕃二十萬大軍,斬首數萬、俘敵萬餘、糧草馬匹無數,松贊干布已經帶著殘兵逃回了吐蕃。

這一喜訊來的實在在突然了,上次的情報還顯示情況不容樂觀,才僅僅幾天時間,局面就來了一個360度大轉彎,之前還囂張無比的吐蕃竟然被三萬唐軍殺的大敗,這簡直就是一個讓人難以置信的奇蹟。所有人都想知道這一戰的詳細經過,可惜牛大將軍送來的是加急捷報,上面敘述的十分簡短,給人留下無盡的遐想。一直到幾天後,鬆州之戰的詳細戰報快馬送到,這才讓所有人瞭解到鬆州之戰的真相。

原來牛大將軍帶著三萬精兵到達鬆州後,發現對面吐蕃軍隊雖然裝備簡陋,但士氣十分高昂,甚至對於大唐的軍隊也帶著幾分蔑視。善於抓住時機的牛大將軍當即定下計策,先是故意敗上數陣,以驕吐蕃軍心,讓吐蕃人認爲大唐軍隊也不過如此,等到吐蕃人驕傲自大放鬆警惕之時,他親率五千騎兵悄悄摸到吐蕃大軍背後,趁著夜色殺入吐蕃大營。

吐蕃軍隊根本沒有料到連戰連敗的唐軍居然敢於夜間偷襲,很多人沒有任何準備,甚至是光著身子衝出營帳緊急抵抗,可惜面對大批精銳騎兵,他們的抵抗註定只是一個杯具。五千騎兵在吐蕃大營中來去縱橫,一邊砍殺一邊放火,大火藉助風勢,迅速在整個吐蕃軍營蔓延燎原開來。

前面留守的兩萬多唐軍看到吐蕃營中大亂,也趁勢從前門強攻入大營,前後都有唐軍砍殺,身邊又是大火滔天,吐蕃大軍終於崩潰,所有人只顧自己逃命,根本組織不起任何有效的抵抗。最後連松贊干布也帶著心腹連夜逃竄,更加速了吐蕃大軍的潰敗。

只這一夜,大唐軍隊就斬首數萬,俘獲的糧草、兵馬無數,天亮後又派出騎兵追擊,一直追到吐蕃境內,又斬首萬餘這才退回。此一役不但打掉了吐蕃的囂張氣焰,更打出了大唐的威風,相信在數年之內,南方邊境再無人敢捋大唐的虎鬚。

確認了這一喜訊,李世民是欣喜若狂,沒想到吐蕃來勢洶洶的二十萬大軍,竟然只是一個紙糊的老虎,區區三萬唐軍就把他們殺的屁滾尿流,之前竟然還敢威脅自己,說什麼‘我定深入,未常不可入長安’?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的黃口小兒!

既然吐蕃已敗,候君集的五萬援軍當然也用不著了,去抓牛進達的使者也被追回,換了道獎賞的聖旨再次上路,甚至連帶著之前被趕出長安的吐蕃特使也被帶了回來。做爲一個勝利者,李世民給松贊干布寫了一封威脅與炫耀並存的信,讓吐蕃特使帶了回去,信中大概意思如下:你小子自不量力敢來捋老子的虎鬚,這下知道老子的厲害了吧,以你小子的那副德性,竟然還妄想娶老子的女兒,我呸~,做你的春秋大夢去吧!什麼?不服氣?不服氣咱們就再打一場,老子給你單挑!

當然那封信的原文寫的文采斐然,但以李愔的理解,就是上面的那段意思。他也一直關注著這場大唐與吐蕃的初戰,畢竟上次他們暴打吐蕃大使就是這場戰爭的導火索,雖然就算沒有那件事,大唐與吐蕃遲早也會有一戰,但因爲李愔的影響,卻使得這場戰爭提前了兩年。

打了勝仗就要封賞,李世民已經下旨讓牛進達帶著立功的將士回朝,俘獲的吐蕃人也一併帶回,到時要用他們獻祭太廟,以彰顯大唐的武功。對於此次大勝,整個長安也早已經傳遍,所以人都在等著南方歸來的大唐將士,準備一睹大破吐蕃二十萬大軍的勇士風采。

對於鬆州之戰取得的戰果,李愔驚訝中又帶著幾分得意,歷史上的這一戰,吐蕃可沒有吃這麼大的虧,只不過損失了幾千人,兩方就罷戰言和,根本沒有傷到吐蕃的筋骨。而這一次則不同,二十萬大軍被斬首數萬,再加上俘虜和逃跑的,估計吐蕃最少損失了一半的精銳,這已經傷到吐蕃的元氣,沒有個三五年時間,吐蕃別想有什麼大動作。而且經此一戰,估計也打掉了吐蕃的膽氣,再也不敢像之前那樣盲目自大的囂張了,更別說有膽量挑釁大唐了。

鬆州之戰結束了,李愔也總算放下了心中的一塊大石,因爲這次的事情讓李愔明明確確的感受到,原來歷史真的可以改變,甚至根本不用李愔做什麼太大的事情,有時只要在一些關鍵時刻橇動一下槓桿,就足以改變一些歷史事情的走向。

少了吐蕃這件事,李愔心中就剩下王家這塊石頭了,雖然還搞不清楚太原王家接近自己的真實意圖,不過李愔卻總有預感,自己和這些世家大族之間,早晚都會走上對立的道路。畢竟世家大族代表著大唐封建社會最核心的利益集團,而自己帶給大唐的卻是超越整個時代的變革,社會想要變革,總需要用一個新的利益集團來代替舊的利益集團,可以說從一開始就註定自己與他們處於敵對的位置。

世家大族在別人眼中可能就像洪水猛獸般勢不可擋,甚至連太宗李世民也拿他們沒有辦法,只能壓制卻無法徹底根除,可是在李愔的眼中,這些世家大族只不過是冢中枯骨,如果不知變通,遲早都要被歷史潮流給淘汰掉,再加上自己的存在對歷史的影響,會使得這一淘汰過程來的更加兇猛。

另外督造院那邊的事情慢慢走上正軌,由李愔自任會長的水泥工業協會也建起來了,李愔一身兼兩職,但彼此卻不衝突,督造院是正規的政府部門,主要職責就是規劃、監督、推廣水泥行業的發展,而水泥工業協會則名義上是由水泥廠商自發組建的民間組織,管理的事比較細碎,一般有什麼問題都是在協會內部協商解決,只有遇到那些無法解決的問題時,纔會交由督造院處理。

水泥工業協會內設有十個常任理事,這十個理事是由水泥廠商推選出來,實力和威望都可以服衆的商家擔任,任期暫定爲三年,每三年重新推選一次,理事的職權很大,超過三個理事以上就有對協會內部事務的裁決權,而且如果有六個以上的理事同意,就可以召開全體會員協商大會,用來商議或處理一些重大事件。

理事之上就是正副會長,李愔自任會長,副會長則是由他指派的李義府擔任,會長具有一票否決權,就算是理事們通過的事,李愔也有權將其駁回,除非是十個理事一致通過,李愔這時就不能輕易駁回了,不過他可以召開全體會員協商,然後通過全體表決得到最終結果。會長的權利雖然受到一些限制,但總的來說在協會內部還是很具有權威性的,只不過平時李愔根本不管事,現在由副會長李義府代他行使會長的權利。

督造院和水泥工業協會的事,李愔都一古惱的全都甩給了李義府,現在這位人貓是累並快樂著。鑑於李義府同志在水泥推廣過程中做出的重大貢獻,李愔也上表爲他請功,聽說李世民已經同意提升李義府爲水泥督造佐官,暫領七品下銜,一下子提升了四五個品級,吏部的委任書估計很快就會下來。

五王醉從正式銷售的第一天起,王子豪組織的商會那裡一直忙的不可開交,前段時間下過訂單的商人沒日沒夜的在商會門前排隊,只要有新酒送到,立刻就會引起一陣哄搶,後來連金吾衛都驚動了,不得不派出一隊人馬專門維護秩序。

李愔每天看著帳本上急速攀升的數字樂的閉不上嘴,短短幾天就已經賣出去了數十萬貫,用日進斗金來形容已經不太合適了,因爲把每天收入的銅錢換成黃金的話,已經不是能用鬥這種量具來衡量的了。

當李愔把這幾天的收入情況通報給李孝恭等四人時,卻把他們嚇的夠嗆,一個個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李愔府上,對著帳本扳著指頭一筆筆的算,怕李愔年輕算錯了帳,讓他們空歡喜一場,等到最後得到的數字和李愔報出來的一樣時,他們這才露出狂喜無比的表情,高叫著讓李愔準備酒菜,他們要不醉不歸。

第714章 讓長孫皇后放心第728章 回程中的李恪第690章 西婭要上學第550章 好姐妹第1章 頑劣皇子李愔第196章 吐蕃羅馬人第132章 採訪(上)第330章 易燃的船帆第566章 海貿中心第35章 周昆的身份第95章 悲催的二百五第31章 惡人先告狀第70章 要動身了第751章 合併四大帝國的構想第392章 原來如此第312章 救與不救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412章 乳名澳洲第25章 打賭釣神棍第127章 李治被‘欺負’了第250章 李貞惹下的禍事第597章 嗜殺的李貞第228章 武媚孃的逆推第102章 段綸帶來的喜訊第647章 他鄉遇故人第229章 戰爭要提前第316章 逃跑了第496章 母女相見第178章 新羅傳來的驚人消息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428章 飛來器第50章 王惜君以身飼‘虎’第75章 到處都是隱秘第168章 李世民要出口惡氣第473章 教育系統第404章 李愔的態度第280章 羊毛戰爭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520章 李治的登州之行第393章 由馮氏兄妹想到的第338章 建設中的上海第49章 天下王氏出太原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601章 一次意外第317章 追擊第280章 羊毛戰爭第422章 海島捕獵第230章 武媚娘也要去流求第494章 越王號上第48章 高句麗的前期戰役第518章 成功的第一步第229章 戰爭要提前第96章 回登州第327章 三箭滅百濟第544章 招收女學生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436章 四衛在行動(上)第588章 蕭皇后去世第667章 威逼大食第657章 插足地中海第545章 吐蕃賊心不死第104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432章 船隊匯合第58章 自我標榜的和平主義者第549章 採兒的反應第671章 兕子戀愛了第126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259章 一家三口?第68章 虎頭軍第114章 無堅不摧第98章 無花果樹第172章 紡織基地第193章 賽前準備第745章 遷都?第596章 立下祖訓第154章 李愔的過去第12章 有女一帆第58章 殺豬吃肉第75章 榮留王之死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323章 泗枇城之議第348章 蒸汽船第287章 豁達的蕭皇后第543章 集 體意識教育第510章 錫蘭的局勢第67章 苦逼的李愔第337章 出大事了第56章 皇子公主也缺錢第365章 店中的討論第263章 不實用的六分儀第590章 劉卡塔報告第50章 王惜君以身飼‘虎’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221章 爲什麼不做成罐頭?第384章 奴港第198章 三箭併發第161章 崔夢雪的條件第220章 搭棚子的李愔第229章 戰爭要提前第551章 呂萬的目標:美洲
第714章 讓長孫皇后放心第728章 回程中的李恪第690章 西婭要上學第550章 好姐妹第1章 頑劣皇子李愔第196章 吐蕃羅馬人第132章 採訪(上)第330章 易燃的船帆第566章 海貿中心第35章 周昆的身份第95章 悲催的二百五第31章 惡人先告狀第70章 要動身了第751章 合併四大帝國的構想第392章 原來如此第312章 救與不救第611章 不服輸的李業詡第412章 乳名澳洲第25章 打賭釣神棍第127章 李治被‘欺負’了第250章 李貞惹下的禍事第597章 嗜殺的李貞第228章 武媚孃的逆推第102章 段綸帶來的喜訊第647章 他鄉遇故人第229章 戰爭要提前第316章 逃跑了第496章 母女相見第178章 新羅傳來的驚人消息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428章 飛來器第50章 王惜君以身飼‘虎’第75章 到處都是隱秘第168章 李世民要出口惡氣第473章 教育系統第404章 李愔的態度第280章 羊毛戰爭第694章 五萬貫的天價第520章 李治的登州之行第393章 由馮氏兄妹想到的第338章 建設中的上海第49章 天下王氏出太原第101章 產業彙報第601章 一次意外第317章 追擊第280章 羊毛戰爭第422章 海島捕獵第230章 武媚娘也要去流求第494章 越王號上第48章 高句麗的前期戰役第518章 成功的第一步第229章 戰爭要提前第96章 回登州第327章 三箭滅百濟第544章 招收女學生第603章 爪哇之殤第436章 四衛在行動(上)第588章 蕭皇后去世第667章 威逼大食第657章 插足地中海第545章 吐蕃賊心不死第104章 是非成敗轉頭空第432章 船隊匯合第58章 自我標榜的和平主義者第549章 採兒的反應第671章 兕子戀愛了第126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259章 一家三口?第68章 虎頭軍第114章 無堅不摧第98章 無花果樹第172章 紡織基地第193章 賽前準備第745章 遷都?第596章 立下祖訓第154章 李愔的過去第12章 有女一帆第58章 殺豬吃肉第75章 榮留王之死第344章 參觀臺灣第323章 泗枇城之議第348章 蒸汽船第287章 豁達的蕭皇后第543章 集 體意識教育第510章 錫蘭的局勢第67章 苦逼的李愔第337章 出大事了第56章 皇子公主也缺錢第365章 店中的討論第263章 不實用的六分儀第590章 劉卡塔報告第50章 王惜君以身飼‘虎’第90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221章 爲什麼不做成罐頭?第384章 奴港第198章 三箭併發第161章 崔夢雪的條件第220章 搭棚子的李愔第229章 戰爭要提前第551章 呂萬的目標:美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野县| 衢州市| 房产| 泗水县| 武鸣县| 平度市| 建平县| 库尔勒市| 和静县| 清镇市| 濉溪县| 温州市| 洪洞县| 皋兰县| 钟祥市| 连山| 泸水县| 呼图壁县| 郁南县| 滦南县| 平湖市| 汝阳县| 高平市| 金寨县| 红河县| 启东市| 卢氏县| 工布江达县| 金乡县| 银川市| 子洲县| 耒阳市| 广南县| 错那县| 涟源市| 栖霞市| 奉化市| 和龙市| 汝州市| 岳普湖县| 咸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