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天天看小說

第365章 店中的討論

bookmark

聽到家人再次問到自己爲何提前回來的事,崔二卻忽然站起來,給大嫂倒了杯酒道:“嫂子,本來按照當初的約定,我是要幹滿三年纔可以回來的,不過前段時間大哥在軍中立了功,所以他就拿軍功將我換了回來,雖然兄弟之間不言謝,不過我卻要敬大哥一杯,這次就由大嫂你代喝吧!”

聽到原來是崔大用軍功將崔二換回來,崔母等人這才鬆了口氣,而崔大媳婦也是十分自豪,端起酒杯代丈夫喝了這杯酒,然後立刻說道:“二弟能回來就好,你大哥在軍中身不由已,自然是希望你能回家照顧,所以也談不上什麼謝不謝的,只是不知道你大哥在軍中怎麼樣了?”

崔大媳婦說到最後一句時,臉上也露出了擔憂之色,畢竟崔大與崔二不同,當初崔二隻是外出做工,一般沒什麼危險,不過崔大卻是要上陣拼命的,上次齊王殿下攻打百濟時,崔大就被調上了戰場,一直也沒有他的消息,現在總算知道他還活著,而且還立了功,不過這軍功可不是那麼好立的,也不知道他受傷了沒有?

看到大嫂擔憂的神色,崔二卻是笑道:“大嫂你不必擔心,這次我從登州坐船回來,途中經過泗沘,在那裡見到了大哥,原來上次他們佔領百濟後,又被調到百濟各地鎮壓叛亂,大哥就是在那時立了功,倒沒受什麼傷,不過後來又被調到泗沘,現在正在接受訓練,聽說暫時不會再上戰場了,而且大哥現在已經是隊長了,手下管著一百人,可威風了!”

“真的!”崔大媳婦聽到丈夫不但立功。而且還升官了,立刻是驚喜莫名,同時暗道自己總算沒有嫁錯人,雖然現在吃了些苦,但若是崔大真的能混出個官身,那自己也能做上官太太了。

崔母聽到兒子做了軍官,也是連連向佛祖禱告,多謝佛祖的保佑之恩。三個孩子雖然還不明白做官的意義,但這卻不妨礙他們也跟著大人高興。

一家人爲崔大成爲軍官的事高興了好一陣子後。崔母又問起崔二這一年來的經歷,而崔二說起自己外出的經歷,卻也是十分興奮,連說自己的運氣好,雖然苦了點。但卻是大開眼界,若不是家中還有母親和孩子,他還真不想回來。只不過他最後一句實話卻惹來老母的妻子的不滿。

原來崔二在被招工之後,立刻從他來的那個港口乘船出海,然後一路南下,先是去了登州,在那邊做了一個月的苦力後。又乘船南下走了好長時間,然後到了一座名叫臺灣的海島,不過說是海島,但是這座島的面積極大。聽人說與他們當年的新羅國相比,也小不了多少。

崔二被送到臺灣後,又在一座名叫基隆的港口城市裡做工,這次主要是幫著建城。一開始活比較累,不過因爲崔二當初開店時。就能聽懂漢語,在登州時就已經會說一些,所以頗受工頭的賞識,讓他幫著管理其它新羅工人,後來因爲工頭嫌工地上的飯菜難吃,而剛好崔二開過飯館,做飯是他的強項,所以就又被派去管理伙食,等到他接到通知回來時,工頭對他還十分不捨,甚至提出給他加工錢,想讓他自願留下來,可惜崔二是個顧家的人,所以還是拒絕工頭的好意,乘船又回來了。

當然了,崔二講的肯定與上面的經歷的有些差異,比如剛到登州時幹活累的半死,卻還要在工頭的催促下去幹活,否則就沒有飯吃,再比如到達臺灣時,因爲水土不服生了場大病,差點死在那裡。這些事情崔二都只是一筆帶過,並沒有細說,畢竟事情都過去了,說出來也是讓老孃和妻子傷心,還不如不說。

對吃過的苦可以略過,不過崔二對這一路上的各種見聞是大講特講,比如在登州見到的捕鯨船,一頭數丈長的巨鯨都逃不過這種船的捕殺,另外還有登州的火車,不用牛馬,只吃一種黑色的石頭就可以在路上跑。

上面都是些大方面,另外崔二還講了許多在大唐見到的趣聞,比如那裡的人天天吃白麪大米,甚至吃不完拿去喂狗,另外他們難得吃到的罐頭也是人家飯桌上的常客,大街上的人大部分都是衣著光鮮,而且還有人騎著兩個輪子的車四處跑等等。

崔二的這些見聞讓全家人聽的是津津有味,幾個孩子更是聽如癡如醉,甚至連飯都多吃了幾碗,等到晚上睡覺時,還非纏著崔二講故事,而不肯去睡。

等到好不容易把三個孩子都哄睡後,崔二又和妻子、嫂子商量了一下重新開店的事,畢竟他回來也要生活,而且金城不但恢復了往日的繁華,甚至還猶有過之,所以開店之後肯定有客人,至於開店要用到的錢,這個也不是問題,崔二做工是用糧食抵工錢,倒沒有什麼錢,不過在泗沘見到大哥崔大時,對方把積攢下來的糧餉全都給了他,加在一起有十好幾貫,足夠他們開店了。

崔二的開店的提議得到全家人的贊同,第二天就開始忙碌起來,不過周圍的街坊鄰居也來向他打聽事情,特別是那幾家和自己同去的男人家裡,更是想知道自己男人的消息,而崔二則幫他們帶了封信回來。

藉著街坊們都在,崔二順便就把重新開店的消息散佈了出去,而這些街坊在聽到崔大已經升爲軍官時,也都是十分驚訝,不少人更是主動來幫忙,所以崔二的小店很快就重新開了起來。

當崔二的飯館重新走上正軌後,生意比以前更加興隆,最後崔二乾脆又顧了兩個十二三歲的小夥計,幫著一起招呼客人。本來他也想招兩個大一點的,可惜前段時間的招工實在太狠了,十四歲以上的男人大都被招走了,留下的也都幹著比較搶手的活,他根本挖不動,剩下十二三的也有不少在工廠裡打工,他能找這兩個小廝,那還是因爲和對方沾親帶故,好不容易纔從工廠裡挖出來的。

今天一大早,崔二飯館裡已經坐滿了人,而店裡也早就準備好了稀飯和饅頭,早上出去做工的人懶的早起做飯,就會到他店裡喝上碗稀飯,饅頭叫上兩個,吃一個,另外一個放在懷裡,準備半晌餓了再吃。

崔二坐在櫃檯後面一邊算帳,一邊聽店裡的客人談話,這些早上起來做工的都是本地人,說起話來也沒什麼顧及,比如離他不遠有人道:“齊王把百濟的那幫兔崽子全都遷到咱們新羅,這顯然是拿咱們的地盤做好人,畢竟與百濟那種窮地方相比,咱們這裡的土地可是肥沃的多。”

北韓與中韓州大部分都是原來的新羅領土,這裡的百姓也是原來新羅的百姓,雖然被李愔劃分成兩個州,但是新羅的國號還在,新羅女王金勝曼也還在位,所以這些新羅百姓平時也只以新羅人自居,根本不承認什麼北韓中韓。

說話的人聲音大了點,周圍幾桌的人也聽到了,其中一個脾氣火暴的傢伙拍著桌子道:“百濟人算個什麼東西,他們要是敢來咱們新羅,老子非把他們的頭給擰下來!”

這個人的話一出口,周圍的人根本沒有分辨他說的是真心話還是吹牛,反正全都是一片叫好,甚至還有人稱其好漢,而說話之人也是洋洋得意,好像真的殺了遷來的百濟人一般。

不過這時也有見多識廣的人開口道:“各位有所不知,咱們這裡雖然比百濟那窮地方好多了,但是正所謂故土難離,而且漢人又開了不少工廠,百濟那裡的人還不至於非得遷移才能活下去,我看這一切都還只是上頭有人在作怪!”

這個人的話雖然沒有明說,但是在座的人都知道,所謂上頭的人,其實就是指齊王府,除了實際統治新羅和百濟的齊王府外,再也沒有人能夠將南韓州的人全都遷到他們這邊。

“嘿嘿,齊王是女王的夫婿,看在女王的面子上,有些話咱們不能明說,但有些話卻又不得不說,百濟的兔崽子和咱們新羅都讓人給耍了,我看他們根本不想好好治理咱們這塊地方,而是把咱們當成牛馬一樣圈養起來,男人外出爲他們出力作工,女人也要到他們開辦的工廠裡做工,甚至連孩子也不例外,這一代代的傳下去,和那些奴隸又有什麼兩樣?”一個別有用心的人開口說道,說完還衝著周圍的人冷笑幾聲,讓聽的人更是心頭髮冷。

“這位兄弟說的好,咱們金城可比泗沘繁華多了,可是齊王卻常駐在泗沘,而且分成三個州之後,南韓州那裡顯然與咱們這裡不一樣,軍隊和最好的官員大都在那裡,而且我還聽說,南韓州的刺史是齊王最看重的人,反觀咱們這裡,兩個州雖然也派了不少官員,但是刺史卻還沒有定下來,軍隊更是極少,現在又把南韓的人遷到這裡,只允許漢人進入南韓州,這顯然是把咱們這裡當成一塊可有可無的地方了。”又一個金城百姓開口道,而聽到的人則都是紛紛叫好,以此來表達自己的贊同。

不過就在崔二店裡討論的正熱鬧之時,忽然店外的街道上傳來一陣整齊的腳步聲,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只有大唐的軍隊纔會發出這麼整齊的腳步聲。而街道上的行人也紛紛向兩邊躲,路中間空出一條長長的通道來,一輛華貴的馬車在一支唐軍的拱衛下,慢慢的駛進了金城。(未完待續)

第40章 總攬水泥事務第84章 與新羅人的衝突第470章 蝦夷獵熊第607章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第660章 伊琳娜的盟友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228章 武媚孃的逆推第490章 唐滅薛延陀之戰(上)第275章 蕭皇后與採兒第449章 銀幣太少了第749章 長安的早晨第189章 李愔不敢太過分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375章 崑崙奴對陣倭軍第706章 李恪也要去第180章 傻丫頭第426章 夕陽島,莫力部第680章 封爵的深意第706章 李恪也要去第255章 李愔的後續計劃第232章 武媚孃的心機第86章 李愔要離開長安?第79章 生擒淵蓋蘇文第725章 消除隔閡第66章 文心的身世第698章 征服伊比利亞半島第115章 無法拒絕的承諾第111章 王兄,好久不見第690章 西婭要上學第518章 成功的第一步第406章 太子誰屬?第511章 馬六甲海峽第310章 皮蛋與眼珠子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423章 年夜飯的深意第378章 議和?開玩笑第262章 聯姻第62章 即將開始的血肉盛宴第672章 楊妃拐帶醜醜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45章 李世民的秘信第385章 賣作奴隸的馮氏兄妹第109章 太原瘋子第293章 好色好賭的道士第418章 搬遷第384章 奴港第49章 鹽票法第443章 呂宋島,馬尼拉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599章 瓜分利益第125章 遲到的懷孕第748章 到達長安第20章 以海爲家之人第374章 染血的礦石第45章 上天送來的一座金山第465章 移民登船第264章 航海學院第70章 要動身了第182章 李恪無法繼位的真正原因第678章 天花中的瑪雅第376章 火槍守城第459章 石頭的‘野心’第364章 崔二回家第634章 砂拉越河上的航行第163章 夢碎第273章 李愔做父親了第253章 重操捕奴業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426章 夕陽島,莫力部第353章 內部移民第438章 林邑內亂(上)第457章 發展迅猛的臺灣第116章 父皇,您手中拿著整個世界第42章 水泥工業協會第681章 受壓制的商業第129章 六哥,您看我怎麼樣?第535章 街頭鬥毆第41章 人貓李義府與新作坊第462章 山洞宿營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397章 演示新火器(上)第536章 小人物的婚姻(上)第176章 歷史重演第618章 李恪的決定第442章 範鎮惡的把柄第138章 不知盧兄有何感想?第457章 發展迅猛的臺灣第147章 建造軍校第331章 魏黑子與吳天德第415章 一筆大生意第1章 李愔的班底第639章 異國婚禮第139章 工商報與儒報第93章 到手的大麻煩第566章 海貿中心第477章 兵發呂宋第160章 美女很多,我的心卻很小
第40章 總攬水泥事務第84章 與新羅人的衝突第470章 蝦夷獵熊第607章 大唐與大食的碰撞第660章 伊琳娜的盟友第487章 非她不娶!第228章 武媚孃的逆推第490章 唐滅薛延陀之戰(上)第275章 蕭皇后與採兒第449章 銀幣太少了第749章 長安的早晨第189章 李愔不敢太過分第398章 演示新火器(下)第212章 資本怪獸第427章 黃金飾品帶來的金礦第375章 崑崙奴對陣倭軍第706章 李恪也要去第180章 傻丫頭第426章 夕陽島,莫力部第680章 封爵的深意第706章 李恪也要去第255章 李愔的後續計劃第232章 武媚孃的心機第86章 李愔要離開長安?第79章 生擒淵蓋蘇文第725章 消除隔閡第66章 文心的身世第698章 征服伊比利亞半島第115章 無法拒絕的承諾第111章 王兄,好久不見第690章 西婭要上學第518章 成功的第一步第406章 太子誰屬?第511章 馬六甲海峽第310章 皮蛋與眼珠子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516章 到達錫蘭第423章 年夜飯的深意第378章 議和?開玩笑第262章 聯姻第62章 即將開始的血肉盛宴第672章 楊妃拐帶醜醜第206章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45章 李世民的秘信第385章 賣作奴隸的馮氏兄妹第109章 太原瘋子第293章 好色好賭的道士第418章 搬遷第384章 奴港第49章 鹽票法第443章 呂宋島,馬尼拉第717章 李愔出場第599章 瓜分利益第125章 遲到的懷孕第748章 到達長安第20章 以海爲家之人第374章 染血的礦石第45章 上天送來的一座金山第465章 移民登船第264章 航海學院第70章 要動身了第182章 李恪無法繼位的真正原因第678章 天花中的瑪雅第376章 火槍守城第459章 石頭的‘野心’第364章 崔二回家第634章 砂拉越河上的航行第163章 夢碎第273章 李愔做父親了第253章 重操捕奴業第499章 牛人王玄策第426章 夕陽島,莫力部第353章 內部移民第438章 林邑內亂(上)第457章 發展迅猛的臺灣第116章 父皇,您手中拿著整個世界第42章 水泥工業協會第681章 受壓制的商業第129章 六哥,您看我怎麼樣?第535章 街頭鬥毆第41章 人貓李義府與新作坊第462章 山洞宿營第217章 給長孫無忌打預防針第397章 演示新火器(上)第536章 小人物的婚姻(上)第176章 歷史重演第618章 李恪的決定第442章 範鎮惡的把柄第138章 不知盧兄有何感想?第457章 發展迅猛的臺灣第147章 建造軍校第331章 魏黑子與吳天德第415章 一筆大生意第1章 李愔的班底第639章 異國婚禮第139章 工商報與儒報第93章 到手的大麻煩第566章 海貿中心第477章 兵發呂宋第160章 美女很多,我的心卻很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杂多县| 洛隆县| 庆云县| 唐山市| 顺义区| 营山县| 汤阴县| 崇信县| 金门县| 巴南区| 霍州市| 富裕县| 肥西县| 东港市| 平谷区| 和林格尔县| 桂平市| 沂水县| 旌德县| 仙游县| 沈阳市| 玉溪市| 蓬溪县| 叙永县| 嘉兴市| 海宁市| 彩票| 竹山县| 鄢陵县| 安西县| 巴林右旗| 福海县| 平顶山市| 嘉黎县| 远安县| 道孚县| 鹤山市| 鹤庆县| 水城县| 郁南县| 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