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搶地盤
寧州地處慶州、邠州、宜州、坊州之間,并無戰略意義,所以雷霆并沒有在這里留下一兵一卒作為駐軍,只是在這里駐留了一晚后,便馬不停蹄的直奔鄜州而去。
鄜州位于慶州正東二百八十里外,距離寧州約三百里,緊鄰洛水而建,原本是鄜坊節度使駐地,黃巢叛軍占據長安以后,鄜坊節度使戰敗身亡,而后鄜州、坊州先后被叛軍所占領。鄜州位于洛水和黃河之間,故而這里的土地肥沃,是長安周邊重要的產糧區。
雷霆所率領的大軍經過三天的趕路,終于在第三天的黃昏時分抵達了鄜州,并且趁著鄜州兵力空虛、防守不備之際,派出三十余騎直接闖關成功,隨后又有一百余名游騎兵陸陸續續趕到城門口,并且將城門牢牢控制在手中。等到大軍到來以后,城內的數百名守城叛軍見到大勢已去便主動放下武器投降。
之后,雷霆又用了十天的時間向后占領了南面的坊州和宜州兩地,至此距離長安還有不過一百八十里路,即便是以正常速度行軍,兩日內也可以抵達長安城下。占領了宜州之后雷霆麾下的部隊便不再繼續前進,一來這一段時間麾下的部隊平均每天都要趕路上百里,早已經是身心俱疲,需要進行一番調整恢復。二來這里已經非常靠近長安,而自己麾下不過是一萬多部隊,萬一在野外與叛軍相遇,勢必會爆發一場大戰,不論結果如何都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誰知剛剛過了三天,他便從派出的斥候口中得知,薛平部已經抵達了長安城西北八十里的雍州,并且在雍州城下經過一番鏖戰,最終殺死叛軍近萬人后,盤踞在雍州城內的叛軍倉皇逃奔長安。薛平所部由于連日征戰,麾下士卒多有傷病在身,故而并未尾隨追擊殺敵。
自收復會州一來一個月的時間內,雷霆和薛平所率領的兩萬五千諾羌士卒,先后共計收復會州、原州、徑州、岐州、慶州、寧州、鄜州、坊州、宜州、幽州、雍州等十一州,雖說這些州除了最初的會州和最后一個攻下的雍州外,都是兵力空虛的城池,但畢竟也算得上是大功一件。尤其是最后占領雍州,等于是在告知對方,勤王之師已經兵臨城下,勢必會給叛軍帶來極大的壓力。
以前沒有薛平的消息的時候,雷霆還能夠安然的在宜州進行休整。實際上與其說是休整,倒不如說是在觀望更加的確切,根據史書記載,黃巢不久之后就要放棄長安轉而東進,東進之初手下擁有近二十萬的大軍。這個時候去貿然觸動這個龐然大物,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同時,他又不禁有些無奈,薛平雖然一直以來都盡心盡力的為自己東征西討,但是心中多少還是有些心向朝廷,不然的話也就不會以一萬多人馬貿然的攻打雍州。這一戰下來,還不定要損失多少人馬呢,雷霆想一想就覺得無比的頭疼。這些人馬可是自己起家的全部家底啊,很難再從諾羌調集如此數量的大軍來協助自己征戰天下,如果就這么輕而易舉的便損失掉,征戰天下也就成了黃粱一夢。
當即作出決定,迅速帶領全部人馬前往雍州,絕不能再讓薛平繼續這么胡搞下去了。宜州距離雍州不過一百三十余里,全力趕路的情況下一天便可以到達。當他在天黑前抵達雍州的時候,雍州城內的諾羌軍正要開飯,當聽說親王殿下的部隊到來后,趕緊出城列隊迎接,并且重新準備晚飯。
雍州城內的刺史府內,薛平向他匯報了此番攻取雍州的戰況,損失要遠遠的小于雷霆在之前做出的估計,雍州城當時的守軍雖然超過了三萬人,但是士氣卻并不高漲,而且求勝的欲*望也并不強烈,如果不是叛軍的守將看到薛平所率領的部隊人數遠遠的少于他們,也就不會貿然的在城外列陣交戰。雙方交戰之初,叛軍便派出一支五千人馬的步兵方陣,并且在兩翼輔以兩千騎兵。而薛平則派出一千五百名陌刀兵以及一千名連弩手迎戰,同時在兩翼派出游騎兵和輕騎兵各一千以確保側翼的安全。
雙方剛一交手,陌刀兵便以摧枯拉朽之勢攻入叛軍陣中。兩翼的輕騎兵在正面硬頂住對方的騎兵過后,后面的游騎兵便開始了肆無忌憚的射擊。很快的叛軍的騎兵便抵擋不住敗下陣來,緊接著步兵方陣也有抵擋不住的趨勢,叛軍的主將見到情形不妙,趕緊再次派出一支五千人的部隊試圖支援先前的步兵方隊。而薛平則在此時下達了全軍突擊的命令,而他的這道命令也就成為了對方潰敗的***。
先前的五千步兵敗局已定,后面跟上的五千支援部隊還沒有進入戰場,薛平的大軍卻在這個時候全線壓上,叛軍的主將不禁有些心慌,情急之下他便下達了后撤的命令,目的是讓后面跟進的那五千人馬退回來,然后再重新布置陣型再戰。也不知道是他下達命令的時候沒有說清楚,還是傳令兵的理解出了錯誤,總之叛軍在這個時候突然間敲響了代表收兵的銅鑼。
這個時候正在與陌刀兵交戰的叛軍士卒至少還有三千多人,原本就已經被諾羌陌刀兵強大的攻擊力嚇得膽戰心驚,這時中軍突然間敲響收兵的銅鑼,他們先是一愣緊接著便想到:此時收兵不就意味著自己的這條命豈不就可以保住了?驚喜之余紛紛掉頭便往回跑。
他們這么轉頭就跑不要緊,原本是上來支援他們的那五千步兵,此刻就在他們身后幾十步的地方,當聽到鳴金收兵的命令后,剛剛轉過身往回走,就被后面跑過來的那三千人給沖進了隊伍當中。原本整齊劃一的隊伍被這些人一沖,立刻便亂做了一團,等到他們在軍官的指揮下好不容易重新整理好隊形的時候,先前沖亂他們隊形的那三千士卒早就跑到他們的前面去了。而這個時候諾羌的陌刀兵已經到了他們的身后,而諾羌的騎兵們這個時候已經從兩側超越了他們,直奔前面正在逃跑的士卒而去,頃刻間雙方便混站在了一起。
但是,不論是陌刀兵對陣叛軍的步兵,還是騎兵對陣正在四散而逃的潰卒,都擁有絕對的優勢,更不要說還是從他們的背后發動的攻勢。頓時間戰場上的八千多叛軍的士卒便陷入了絕對的被動當中。叛軍的主將見到這個情況后,已經沒有心思再去追究是誰下達了錯誤命令的責任,趕緊下令剩下的部隊退回到城內。
然而諾羌的近萬騎兵此刻已經猛撲過來,叛軍的士卒這個時候都想搶先回到城內,但是城門只有那么寬,一下子根本就不可能讓近兩萬人都退進城內,在你爭我搶的情況下,城門口以及吊橋上擠成了一鍋粥,結果就變成了誰也無法進入到城內。
排在后面的叛軍主將見到情況不妙,知道要想在對方到來之前退入城內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當即便帶領著手下的騎兵隊伍,撇下了近兩萬的步軍不管,自己繞城而逃。等到叛軍剩下的部隊發現情況不妙,也想繞城而跑的時候,諾羌的大部隊已經來到了近前,無奈之余為了活命只好放下手中的兵器投降。而先行進入到城內的約三千人馬以及留守在城內的兩千人馬,在見到大勢已去之后趕緊從對面的城門逃出,其余來不及逃走的部隊則全部成為了薛平的階下囚。
至此整個戰斗宣告結束,薛平以一萬人馬對陣叛軍三萬人馬的情況下,由于對方的一系列的失誤,最終以殺敵近萬獲勝而告終。而這近萬的戰果當中,只有不到七千人是諾羌士卒殺死的,剩下的約兩千人都是在叛軍試圖退回到城內時,在吊橋之上相互廝殺或者落入水中而死的。而薛平為這場戰爭所付出的代價不過是不到五百人的傷亡,而且其中陣亡的數量還不足百人。
之所以會出現如此低的傷亡,實際上也并不難理解。叛軍的步兵方隊是以短刀兵為主,后面輔以弓箭兵。短刀兵在面對陌刀兵這樣的重步兵的時候,想要破開他們身上鐵罐子一般的鎧甲實在過于難為他們,他們身后的弓箭兵的射程,還及不上諾羌連弩兵的一半射程,自始至終都被連弩兵壓制的死死地,根本就沒有什么機會射出手中的弓箭,這也是諾羌人損傷不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以不到五百人的傷亡代價,俘獲了一萬五千名以上的叛軍士卒,這筆帳怎么算都是非常合適的,雷霆的臉上不再是陰沉的表情,轉而流露出了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