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還有些所謂“文人學士”,自由選擇題材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如王紱的山水和枯木竹石,夏昶的竹石,孫錄、王廉的墨梅,杜瓊、劉玨折山水。
所謂的“吳門四家”,以沈周為首。沈周的繪
畫題材廣泛,他的山水畫是在元四家的基礎上以董源、巨然為宗發(fā)展起來的。他發(fā)展了粗筆寫意的新風格,對明代畫壇起了推動作用。文徽明的山水人物畫,趨向于工整細潤,用筆流暢,雖細潤而不板滯;此外,他也有少數(shù)粗筆山水和花卉蘭石等題材。
唐寅的山水人物畫,是由法南宋劉松年而加以融會貫通,仇英擅長臨古,無論山水、人物、樹石、樓閣,都力追古人,用筆工整有力,獨具一格,但他不擅長書法,作品上大多數(shù)只落名款而很少題詩。
沈周、文徽明的繪畫,大都喜歡采用紙本來作畫。唐寅的作品,紙本、絹本均有。仇英的作品多為臨古設色畫,所以用絹本的居多。
陳道復的花卉,生動活潑,用筆流利。徐渭的寫意花卉,構圖更為放縱,水墨更為淋漓,對以后的官意花卉,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特別是對清代影響較大。
到了明代后期,院體方面的畫家逐漸減少,不象前、中期那么興盛。文人學士玩弄筆墨技巧作為遣興,自由發(fā)展的風氣較盛。明代后期的畫中九友(董其昌、程嘉燧、李流芳、卞文瑜、楊文聰、王時敏、王?、張學曾、邵彌)以及其他一些畫家,均以標榜臨摹古人為能事,他們所作的畫,大都寫上臨或仿某人畫法。如果畫一本山水冊,每一頁必須寫上仿某人畫法,八開就是仿八家,十二開就是仿十二家。這對于古代書畫的斷代,也可以起到輔證作用。
陳洪綬的繪畫題材是多方面的,山水、人物、花他都能畫,尤其人物更為突出,形象奇特,采用了夸張、變形等藝術手法,對清代繪畫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崔子忠的山水人物,畫法別開生面,線條彎彎曲曲,變化較多,與完全摹古的作品大不相同,創(chuàng)造了新的表現(xiàn)技法。
在書畫格式方面,書軸逐漸多起來,書寫的內容有古詩文及自己的詩文等。宋元時期最為流行的團扇,到時代就見不到了,直到清代道光時期,才又重新盛行起來。
時代成化、弘治時期,折扇廣泛流行,有些文人學士和書畫家常在這種扇面上寫字畫畫。我們所見到的最早的折扇面是朱瞻基(明宣宗)的繪畫折扇面、沈周的書畫折扇面、吳寬書寫的折扇面。
手卷前部的引首紙,明代早期才開始出現(xiàn)這種形式。
對聯(lián)這種形式,時代晚期才開始出現(xiàn),清代更為盛行。
在質地方面,時代中后期的某些書畫家,又采用了綾地或金箋地。綾地又分為素板綾和花綾兩種,金箋地又分為泥金箋和冷金箋兩種。
從落款格式來看,明中后期則為砂式:上款高出下款一格或兩格,而且有某某詞壇、詞盟、詞宗、詞丈、年丈等等稱呼。
清代初期的書法是在明代書法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雖有所變化,但不很顯著。整個清代有許多人學習董其昌的書法,如沈荃、張照、陳希祖及近代吳永等人。王鐸的書法工力很深,楷書、行書、草書都很成熟,很有氣魄,自成風格,尤其擅長臨王羲之的草書帖。傅山的書法技能全面,楷、行、篆、隸、草都能寫。他的字冊或字卷往往是楷、行、草、隸兼而有之,這是他個人的習慣寫法。
專寫隸書,創(chuàng)造出一種圓潤而靈活、流動而不板滯的新風格,朱彝尊、尤經(jīng)等人的書體,都受到他的影響。
因受科舉制度的影響,清代的“館閣體”書法被寫得橫平豎直,規(guī)規(guī)矩矩。王際華、汪由敦等人是清代寫這種書體的典型人物。
清代中期,鄧石如、黃小松等人喜歡寫古篆,提倡寫碑。清代中后期,寫篆書的有錢坫、洪亮吉、孫星衍等人,寫隸書的有阮元、錢泳等人,寫行書、楷書的有包世臣、吳熙載等人。
清代初期的繪畫,有一部分畫家是在明代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雖然也有些變化,但變化不大。被稱為清初六大家的“四王吳惲”都是山水畫家,只有惲壽平后來改畫花卉,而且畫得很成功,其他五人都是專畫山水的,并且都是模仿古人而變化較少,但在筆墨技巧上卻都很成功。他們雖都是仿古,每個人都有獨特的風格。
“金陵八家”在他們的畫幅上,山頂山坡多半被畫得比較伸張,似乎象一把撐開的傘,泥古的因素較少。“金陵八家”中,如樊圻、高岑、鄒?葉欣、吳宏的風格,有某些相近之處。“金陵八家”之一龔賢的風格就與其他幾個人完全不同,他善于用墨,墨分深淺,濃淡、干濕,墨色重重,多而不亂。到老年時,他才有少數(shù)設色畫。
“清代四僧”的繪畫并不完全摹古而是有所創(chuàng)新的。石?的山水畫喜用禿筆,干筆皴擦,用濕筆創(chuàng)作的畫是很少的,這是他的特殊面貌。弘仁的山水畫有墨筆和青綠設色兩種,是仿元代倪瓚的,就連題款的字體也仿倪瓚。他所畫的題材多為黃山風景,也有少數(shù)梅竹花卉。朱耷水墨寫意以花畫居多,也有少數(shù)山水畫,所作都不是固守陳法而有他自己的新創(chuàng)造,形成了他個人的特殊風格。石濤繪畫題材廣泛,山水、人物、花卉都能畫,他不守舊的傳統(tǒng)畫法,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
清初王?自二十六歲至八十六歲都有作品,而且大多數(shù)有年款,他早期、中期、晚期的作品風格不同,落款字體不同,使用印章不同,還有臨摹與創(chuàng)作的不同。
清代中期雍正、乾隆時期的繪畫,有兩個大的系統(tǒng),宮廷院畫“如意館”系統(tǒng)和揚州畫派系統(tǒng)。
宮廷“如意館”系統(tǒng)的院畫,山水、人物、花卉、走獸、蟲魚等各種畫科都有,畫家也很多。焦秉貞的人物畫,精工細潤,滲以西洋畫的色彩特點。唐岱的山水畫別具風格。蔣廷錫的花卉畫,有工整和寫意兩種風格丁觀鵬的佛道人物畫。郎世寧繪畫題材廣泛、花卉、走獸、肖像各科均有,采用西洋畫法與中國畫傳統(tǒng)技法相結合的方法。宮廷“如意館”繪畫大都工整細密,富于裝飾性。有幾個人的繪畫風格就差不多,分辨不出他們個人的特點來。
“如意館”繪畫的落款形式是:“臥某某奉恭畫”等等,大多為這樣的格式,變化是不大的。
自嘉慶以后,宮廷畫的風格、技法逐渭低落,很少有新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