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軍南岸水寨震天鼓聲傳到北岸也沒人能聽到,只有燃起的大火宣告這裡的發生了戰鬥。
北岸水寨在失去南寨源源不斷的補充後,一力固守,守將田嬰準備登船撤離。
趙括指揮全軍分批輪攻,被緩過勁的齊軍亂箭射退。
不是趙括攻不過去,而是擔心公孫策的嫡系兵力出現不必要的損失。他準備步步爲營,逼向岸邊。
“大將軍,齊軍要退!此時正是奮勇追擊之時,豈可惜命?”
謝艾說著,指著火光中開始移動的齊軍戰艦。
趙括卻說道:“此乃齊軍誘敵之策,意圖引動我軍猛攻!北岸齊軍尚有萬餘人,餘下戰船無法盡數運走。一個將軍,是不會拋棄自己的士兵的。”
謝艾低聲說道:“大將軍,並不是每個將軍都是合格的將軍!”
“傳令各部,進攻!”
謝艾抱拳一禮,帶著自己白犛重甲舉盾排成龜甲陣,緩緩朝岸邊推去。
而臧霸一部更是暴力,駕著戰車在水軍營寨中橫衝直撞而去,岸邊齊軍放了兩輪箭,看到滾滾而來的戰車,一時半會跑不到船上,無奈紛紛跳入大河。
有些魏軍戰車止不住,下餃子一樣撞進河水裡,河裡的密密麻麻的齊軍倒了血黴,一輛戰車落下去,必然就是一片鮮紅。
田嬰戰艦還未駛出岸邊一里,就被南岸的船隊逼了回去,田嬰船上多是南岸之前趕來的增援齊軍。
這些齊軍一見南岸水師跟著殺過來,以爲辛棄疾投降,當即捆了田嬰,控制戰船後投降,其他北岸船隻紛紛響應,不多時這些船隻都被甘寧接收。
岸邊臧霸與謝艾佈置弓手,防備來歷不明的船隊。
“臧霸,可記得巴郡甘寧否?”
八月二十四,秋雨。
公孫策接連接到趙括大勝,與甘寧來投的好消息,整個人難得放鬆了一陣。
看了趙括的密信,前後細細一想,臨邑確實有問題。
不過如今田忌後路被截斷,那裡的齊軍就是甕中之鱉。而且因爲甘寧的突然出現,他一舉接收了齊國大河水軍兩萬餘人,加上甘寧所部的戰船,他已經有了渡河攻齊的條件。
秋雨中,不知道臨邑有詐的龐涓率領八千魏武卒血戰一場,殺進了臨邑,還未休整,臨邑四門大開,齊軍紛涌而入,將龐涓部堵在城中軍營內。
營壘中一無糧草,二無軍械,龐涓與齊軍對峙,等待援軍。
由於後路被斷,田忌也不敢對魏軍多造殺孽,送去一份餓不死人的糧草,繼續圍困龐涓。
他和龐涓已經是老相識了,雖然龐涓是被孫臏計謀逼的自殺而死的,可當時率領齊軍的可是田忌。
夜裡,齊軍大營。
齊國將校涇渭分明,分別以田忌和鄒忌爲首,開始了對峙。
“如今後路已斷,臨邑之圍也被識破,好在我們渡河以來沒有和真魏軍交手,公孫策可能會賣陛下一個面子,放我們歸國。”
田忌主張撤退,鄒忌是監軍,死活不肯:“如將軍所言,趙括截斷我軍後路,全軍將士戰意動搖,軍心不穩。別忘了公孫策不到十日橫掃南冀州,連吞兩國,兵力暴漲,此時說不得已有了吞齊之心。”
“以公孫策嗜殺的性子,我們這些人齊地兒郎,即使投降也會被他視爲心腹大患,要麼一刀殺了,要麼終日勞作,累死在礦山之中!”
最後鄒忌譏諷田忌:“公孫策有攻齊之心,豈會放我們這六萬人生力軍歸國?”
田忌無視鄒忌,目光一一掃過各部將校:“公孫策有戰神之名,所以他必然知道此時的魏軍經不起折騰。魏軍估測此時約有八十萬,與他齊心的不足一半。一旦戰事不利,他的八十萬魏軍可就徹底土崩瓦解,煙消雲散。”
“即使還在,他指揮起來也不會太過順利。畢竟當將軍的,有幾個沒有私心?”
“啪!”
鄒忌猛地拍桌,怒目而視,指著田忌直說:“大膽!田忌莫非你有謀反之意!”
田忌咧嘴一笑:“我田忌只要將六萬大軍帶回去,齊王殿下只會獎我的功,升我的爵!至於你鄒忌,還有你們這些……”
田忌呵呵笑著,將一杯濃茶喝下,猛地摔杯,瓷質被子清脆的響聲讓在場的將校齊齊肉跳。
正所謂摔杯爲號,刀斧手齊出,當即鄒忌一夥就被解去了兵符佩劍,綁成一串。
“田忌!你怎麼確信公孫策不會攻我大齊?”
鄒忌即使被綁了,依舊氣勢不減,高聲喝問。
田忌晾著鄒忌,慢悠悠給自重新倒了一杯濃茶,喝掉後,緩緩說道:“原因很簡單,他要整軍,而且相對於齊國,晉國纔是他的心腹大患。”
“如果你猜錯了呢?這六萬大軍怎麼辦?”
“猜錯了?那我就率這六萬大軍爲前驅,策反齊國田氏子弟!只要公孫策肯納我田氏女子爲夫人,生一子爲齊侯,這一子身有上古虞帝與黃帝血脈,是多麼高貴的存在啊!對於他,我們田氏子弟必然忠心擁戴!”
田忌笑瞇瞇說完,鄒忌面如死灰。
如田忌所言,田氏反齊助公孫策一舉蕩平齊國真的很有操作性。哪怕新建立的齊國君主不是公孫策的兒子,只要齊國是公孫策藩屬,公孫策都願意。
“那你準備怎麼處置我們?”
田忌沉默片刻:“你們都是齊王心腹,留著也是禍害。以後這六萬大軍就是我們田氏的了,至於你們,太子殿下會替我處理的。”
“你真無恥!”
田忌學著現代人,聳聳肩,攤攤手:“和你下邳侯鄒忌比起來,我還差的很遠。”
“押下去,好生看管。另外,誰替本將去給太子殿下送封信?”
田忌麾下將校爭先恐後,這可是近距離和公孫策拉關係的好時機。他們多是田氏子弟,誰家都有那麼幾個閨女,誰先去,誰的女兒就有可能成爲公孫策的夫人,成爲將來齊侯的生母!
田忌哈哈大笑,最後指了一個家中無女的田氏子弟連夜去見公孫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