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同事小張在女生宿舍值晚班,發現一女生正躲在廁所里玩手機。但小張多次向學生索要手機無果,學生還叫囂說“現在學生們誰沒有個手機,玩玩手機又咋了?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接著,該生還繼續放肆的向老師挑釁,鬧出了更加不愉快的事情。其實,我在學校值午班時,也多次發現有的學生拿著手機在玩游戲。后來,圍繞“學生到底該不該帶手機進校園”這個問題,在學校內引起了軒然大波。
其實,我們稍一留意我們不難發現,時下校園內、公交車上、馬路邊、商場里,拿著手機打電話、發短信的孩子比比皆是。隨著手機的普及,未成年人迅速加入“手機一族”的行列。如何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成為令眾多家長和教師頭疼的新問題。而學生帶手機已經在學校內成了常態,雖然之前我校嚴令學生帶手機進校園,但是一些學生還是反其道而行之。更有老師反映有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還有的學生,甚至是一些家庭貧困的學生,也以這樣那樣的借口找父母要錢,買價值不菲的手機。
如何引導孩子合理利用手機,這是擺在我們家長和教師面前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顯然,“堵”不如“疏”來的效果更明顯一些,我在這方面,是這樣疏導孩子的。
一培養兒子養成“他律”到“自律”的良好自制力
自制力是一種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支配自己行動的能力。孩子因為正處在身心的成長期,所以表現出來的是自制力普遍較弱,因此家長有必要注意通過多渠道的形式來培養孩子良好的自制力,
1.父母應建立一套規范的“契約教育”
這就是“契約教育”,家長跟孩子定好規章制度,比如玩游戲的時間、看電視的時間。規矩一旦定下來就不許變動,或者到一定時間后,雙方商討后改動,而孩子和家長當然都要遵守。當孩子行為不合規矩的時候,家長就要跟他講道理,告訴他,他越界了,我們要按“契約”行事了,使孩子受到必要的“懲罰”。
比如當兒子有一段時間癡迷網絡電腦游戲的時候,我坐下來,和顏悅色的告訴兒子長時間盯著電腦、電視,會他的眼睛造成不良的影響,比如眼干眼澀,眼部疲勞流淚,甚至會引起近期。接著我和兒子討論了玩過這些游戲后,有沒有什么收獲的時候。兒子眨巴眨巴眼睛說也就是熱鬧,好玩。我告訴兒子但是熱鬧過后,收獲甚微。而如果我們把這些時間用來讀書的話,那收獲一定不小。當然,我和兒子還達成一致,游戲不是不可以玩,但是要適可而止。后來我和兒子一起制定了看電視,玩電腦游戲的時間,以不影響第二天的學習生活為前提,比如平時一周玩兩次電腦,周五晚上和周六晚上各一次,每次均為40分鐘。
當然,父母應以一致態度對待孩子,形成堅強的合力。而且父母要讓孩子懂得其中的道理,及時進行適當道德教育,讓孩子心服口服。
2.父母要制定對孩子的適用“契約”,并始終如一
父母不能今日一條規定,明日一條規定,“契約”也不宜過多,讓孩子無所適從,也難以達到培養孩子的自制能力的目的。比如兒子在有了手機后,我規定兒子平時上學,周一到周五嚴禁帶手機進校園;平時嚴禁玩手機游戲;周末可以帶手機,但玩手機游戲時間一天不能超過二十分鐘。而在玩電腦游戲時,如果有事耽擱了兒子玩游戲的時間,我會提醒其實對此事早就著急的不得了的兒子,放心,游戲時間可以補上,在適當的時間。當然時間是兒子自由選擇。因此,只要不是特殊情況,兒子的游戲時間,他會雷打不動的玩起來。切忌,有些家長故意制造“巧合”,縮短“契約”中規定的孩子的游戲時間,那樣會在孩子心目中形成一個對父母說話不算數的不良影響。
3、正確對待孩子因為自制力而帶來的成就或犯下的錯誤
自制力的形成需要一個過程,是循序漸進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家長要允許孩子犯一些小錯誤。當孩子缺乏自制力的時候,如提一些過分要求等,父母應當寬容一些,耐心對他講明道理,因為粗暴行為只會讓孩子產生反抗情緒。
而當孩子養成了良好的自制力時,家長要多獎勵孩子。當然,這獎勵應多是精神上的,家長可以多贊賞孩子:“你做得真棒!看今天玩過游戲后就自覺的去做作業了。”“看,今天媽媽沒在家,你都沒去玩電腦。”在物質上,家長要注意適當獎勵,不要過于頻繁。
只要父母對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當孩子的行為變成一種習慣時,自制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二讓兒子正視手機可能帶來的危害
記得當時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看到同齡的孩子擁有一款漂亮的手機的時候,眼里也流露出了渴望的神情。他常常拿起我們大人的手機看看玩玩。
“媽媽,你們買新手機了?”
“是啊!”
“什么時候您也給我買一部呢?”
“哦,等你有用的時候。”
“那我現在就能用到手機啊!”
“哦,是你在課堂上,我給你打手機,還是你給我打。”
“我課下可以用嗎!”
“課下就是十分鐘,你上廁所,喝水等都有些忙不過來,有時間用手機?”
“周末呢?”
“周末,家里有座機啊!”
……
這樣,我通過與兒子溝通,讓他明白自己還小,用手機還不合適。后來,為了兒子夏令營與我們聯系方便,我思索再三,把自己幾年前買的,已經“退役”的手機交到了兒子手中。兒子拿著舊手機,心里很高興。在兒子看來,有手機就可以了。因為之前我就告訴他,手機的最主要的功能是接打電話,能用就行。對這個看法兒子很認同,因為他已經很知足了,他也知道,自己相比爸爸媽媽小時候已經夠幸福了,那時候,爸爸媽媽連做夢都不敢想能擁有手機這回事。
隨著無線通訊技術的發展,使用手機的人越來越多,而手機帶來的相關健康問題也引起了大家的關注。手機的輻射到底對人體有多大危害,如何把危害的程度降到最低,成了我們最關心的問題。
有時候看癡迷的把手機放在口袋里,臨睡前,還放在枕頭邊。我告訴兒子這樣總與手機形影不離,那樣對身體不好。兒子聽了很不服氣:
“怎么可能,就那么小的東西,無所謂的。”
“輻射,你懂嗎?”
“輻射?哦,多少知道點!”
“你知道什么時候手機的輻射對人體造成的危害最大嗎?”
兒子撓撓頭,說不大清楚。為了讓兒子了解這方面的知識,我領著兒子來到電腦前,在百度敲入這樣一行字:“手機對人體的輻射知多少”,回車后搜出了如下內容:“1、手機應盡量離身體遠一點,當人們使用手機時,手機會向發射基站傳送無線電波,而無線電波或多或少地會被人體吸收,這些電波就是手機輻射。一般來說,通話時輻射大一些,而在手機號碼已經撥出而尚未接通時,輻射最大,這些輻射有可能改變人體組織,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2、手機別放枕頭邊,因為手機輻射對人的頭部危害較大。3、莫把手機掛胸前,那樣會對心臟和內分泌系統產生一定影響。”
兒子讀后才明白,小小手機還有這么大的學問,而且它還有危害,他表示自己以后一定會正確使用手機。
二領兒子走出手機游戲的誤區
有一段時間,兒子特別癡迷手機游戲,每當我們找不到手機的時候,他定是拿著手機在玩個不亦樂乎呢!在又一次看到兒子和姐弟幾個關上房門,興奮的擺弄姥姥的手機時,我開門走了進去。
“游戲有那么好玩嗎?”
“好玩。”
“可是手機屏幕那么小,玩起來不但不方便,還對眼睛啊,身體的都不好。”
“可是我們又沒有其它玩的東西!”
“怎么沒有,比如你們姐弟幾個可以到戶外去玩捉迷藏、跳繩等的小游戲。”
Wшw⊙ ttκǎ n⊙ ¢O
“玩手機游戲更有意思!”
“你們還可以每周合理的在電腦前玩玩游戲,那也是無可厚非的。而且,讀書、畫畫、捏太空泥等也是不錯的,‘高級’的游戲。”
……
但兒子還是有反復。我于是到網上找到益智小游戲陪兒子玩,在家里與他殺幾盤象棋,與他比賽捏太空泥小人,兒子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起來。這樣之后,兒子思想上有了正確的認識,對手機游戲就不那么執著,也無暇顧及了。
在引領孩子走出手機游戲的誤區上,家長千萬不要言而無信,比如說讓兒子玩電腦游戲,怕他控制不住自己,又出爾反爾等。而我,每周都讓兒子玩兩三次電腦,雷打不動,即使有事耽擱了,也會讓他找機會補上。
三不讓兒子形成攀比的心理
那日,兒子放學歸來,言語里流露出羨慕的語調:“媽媽,我同學都買了蘋果iPhone4S了,報價四千多元呢!”
“那媽媽給你買一款如何?”我故意將兒子一軍。
“好啊!好啊!”兒子先是裝作高興的樣子,接著又嬉笑著說:“媽媽,您騙我吧?”
“當然不是,如果你真想要,但是媽媽得和你先算筆賬。我們家是工薪階層,存款談不上,相反家里還有房貸車貸。如果你買這樣一款手機,那將花去媽媽一個多月的工資。或者相當于用掉我們家一兩個月的生活費,再或者就把我們一家過年買新衣服的錢也會提前透支了。”
看我掰著手指頭算,兒子立即用手勢制止了我:“媽媽,求求您別說了,我不買了。真的,其實我原來的手機還能用。”
“那別人用蘋果iPhone4S,你不羨慕的心里癢癢嗎?”
“癢癢就是癢癢那么一會兒,放心吧,媽媽,我不會真的與同學攀比。”見兒子說到了點子上,我繼續引導兒子,“其實攀比也能出精彩,比如與同學比誰學習用功,比誰讀的書多,比誰更體諒父母孝敬老人更懂事……”
再后來,兒子覺得手機可有可無,形同虛設了。有時候兒子外出,我提醒他帶手機,可是他卻懶得帶手機。現在,一度兒子還找不到自己的手機了。還好,我剛剛在家里的抽屜里發現了它,我到惦記里面充值的電話費,兒子不打,什么時候能用完呢?”
不可否認,現在很多孩子都有手機,手機成了生活中的必須品。手機的功能花樣繁多,游戲、照相、上網、音樂等一應俱全。但同時也常見很多孩子得了手機依賴癥,天天網上聊天,上QQ,看電影,聽歌曲,仿佛沒有手機,生活就暗淡無光了。還有些孩子一度沉迷在手機游戲中,浪費了自己的大好時光。這樣對于許多中小學生來說,手機除了用來打電話外,已然成了他們手中的一個高檔玩具。
因此家長首先應在給孩子選手機上謹慎行事,手機可以方便孩子與家長聯系與溝通,也可以傳遞親情、友情,但前提是不影響孩子正常的學習和生活,不干擾課堂秩序,不違反學校的規章制度。因此,給孩子選手機,功能越簡單越好,能夠打電話、發短信足矣。當然,對孩子擁有手機的家庭,家長要協助學校做好孩子的工作,家長不妨事先制訂相應的制約措施,“約法三章”:一是控制話費支出。每個月的話費控制在30元內,超支則屬違規,應受到責罰。二是控制開機時間。上課時一律關機。如果發現上課時間沒有關機,則收回一段時間的手機使用權。三如果正確合理使用手機,則會得到相應的物質和精神的雙重獎勵。
只有這樣,家長和老師雙管齊下,在手機的使用問題上,引起足夠重視,并正確引領孩子走出誤區,才能讓中學生的手機,真正成為工具而不是花錢誤時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