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就有民諺: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芒種大家樂,夏至不著棉。
李慕書他們剛來到槐樹灣的時候正是五月份,那時農作物正是欣欣向榮茁壯成長,有些已開始結顆粒。時隔一個多月,正是收割小麥,準備水稻播種的繁忙時節。全槐樹灣上上下下男女老少全部動員起來進行夏收,夏管和夏種,他們要趕著在下一個時節前搶收,忙得不可開交。
這麼熱火朝天的景像李慕書只在五六十年代的電影裡看過,現代耕地少,但凡大面積耕種的都是承包出去了,他們收割都是用機器。
進入農忙,槐樹灣來了很多年輕人,他們年約十**歲的樣子,身上穿著粗麻衣,頭上戴著草帽。每天天未亮他們就趕過來了幫助村民收割了,一直到晚飯後才一起回去。村裡的人都認識他們,好像早就知道他們會過來幫忙一樣,早早就備好了他們的早中晚三頓飯了。
李慕書偷偷問王大夫:“師傅,這些人也是和達叔他們一起服過役的嗎?看起來好年輕啊。”
“不是,他們只是農忙時過來幫忙。”
“噢,他們是附近村裡的?”李慕書心裡盤算了一下人數,大概有二十多人。都是壯勞動力呢,農忙時不在家裡幫忙卻往外跑,難道是特派員?哪裡有工就往哪裡跑嗎?但古代應該沒這個工種吧?李慕書心裡很疑惑。
“啊?嗯。”王大夫含糊其詞也沒說是也沒說不是。李慕書見王大夫不想說也沒再問了。
烈日當空,大家汗如雨下,當農民真的很辛苦!既然有人來幫忙總是好的,少受點罪麼.
不過農忙也沒李慕書什麼事了,他手無抓雞之力,幹不了粗重的活兒也不會幹農活,大家也不會來叫他去。徐大明就不同了,他有的是力氣又會幹農活,天天跟著達叔去田地收割。
家家戶戶的大人都去忙了,就連四五歲的小孩子都很懂事地沒到處亂跑,每天在家裡幫著喂喂小雞,趕趕麻雀,拾拾麥穗什麼的,李慕書見大家都有事情做就他一個閒人了很是不好意思。
想來想去最後李慕書就幫村民帶小孩了,所有六歲以下的小屁孩都放在他家裡照顧,這樣大人就能更安心地在田裡忙活了。於是李慕書的家變成了託兒所,而李慕書成了幼兒園的園長了。每天除了負責他們一日三餐,還要講故事,哄睡覺。當然小嬰兒就不用李慕書帶了,就算他願意,人家也不放心。
每天晚上李慕書就把鸀豆泡上,在王大夫那裡舀的夏枯草和野菊花也洗乾淨放好。這是他煮來給田裡勞動的村民喝的。
李慕書現在已經學會生火煮飯了,每天一大早李慕書就起來做早飯和熬鸀豆湯了。吃過早餐徐大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