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安裝的這扇青銅門不僅封住了從靈源大陸通往地球的時空通道,而且還在地球那一面加了一道封印,以徹底隔絕羽裳和地球那邊的聯系。
如若不然,萬一地球上羽裳的親友前來搭救,說不定又會鬧出什么亂子來。
打那時起,羽裳就被封在了地球之外,與地球只隔著一扇青銅門。
或許是為了懲罰羽裳,伏羲還讓這扇青銅門具有單向透視玻璃的效果,她可以從門后看到門前的景象,也能夠聽見門前的聲音,但若是有地球人來到青銅門前,卻看不見門后的羽裳。仿佛是有意讓羽裳干著急。
或許伏羲也沒能想到,到了北宋末年,龍虎山的張天師不知如何就找到了這扇青銅門,一番研究之后險些把他的封印給破了,但險些終究是險些,水平終究不夠,不僅沒能破解他的封印,也沒能找到進入時空通道的辦法。
時空通道是單向的這一說法是針對阿布卡赫赫來說的,沒有阿布卡赫赫的咒語,換做其他地球人即使聰慧如張起靈這樣的都只能得其門卻無法入。作為張起靈的祖宗,宋朝的張天師也拿這扇門沒有辦法。
羽裳在門后面看得差點沒急死,她想告訴張天師開啟時空通道的方法,但是她的聲音根本無法突破伏羲的封印傳到張天師的耳朵里。她唯恐張天師研究不出什么門道,氣餒之下一走了之。
幸好張天師沒有那么快氣餒,而且也不是一無所獲,鼓搗了之后終于發現了這扇青銅門的透氣性。
伏羲是不能把青銅門搞成絕對密閉的,那樣將會對薩滿三女神的修行產生嚴重損害,所以這扇青銅門必須能夠讓靈源大陸上的靈氣繼續逸往地球。
但是最簡單的一個道理就是但凡透氣的物質必定滲水,即便是后世所謂的高分子透氣防水材料也是在特定條件下具備防水性能的,基于這個道理,張天師發揮他的聰明才智,搗鼓了許久,終于把青銅門搞成了可以滲水的門。
羽裳在門后面看得真切,連忙把靈源大陸上人類送給她的不老泉水滲透過去,以期留住張天師。
張天師自然不是常人,在發現青銅門滲出水的第一時間就認定這種水的不凡,收集到盛放丹藥的玉瓶里拿回去研究了許久,終于認定這是好友逍遙子曾經喝過的不老泉。于是去找逍遙子請教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如何練法。
別看張天師也是得道高人,卻是沒能修得長生之法,他們張家每一代子孫都繼承父業,連名字都不曾變化,一律叫做張天師。
北宋這一代張天師跟逍遙派的掌門逍遙子有過交流,曾經向逍遙子請教長春功,被逍遙子以沒有不老泉為由拒絕了,但是這次手里有了不老泉水,逍遙子應該不會拒絕了吧?
逍遙子果然沒有拒絕,但是提出了交換條件。
作為交換,在得到長春功法的同時,他也教了些修仙的功法給逍遙子,并且告訴對方天地靈氣日漸稀薄,若是實在不能突破筑基進入金丹境,就在宜興太湖邊上的張公洞等著白龍汲水云云。
然而后來這位張天師沒能長生不老,因為羽裳給他的不老泉并不是靈源大陸長春谷中的正宗不老泉,而是其它地區的泉水,與不老泉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卻是每十年必須飲用一次才能保證長生不老。
這區別就好像是茅臺酒和茅臺鎮酒的區別差不多,總之茅臺鎮就是不如茅臺正宗好喝。
張天師臨死的時候才弄明白了這件事,便把他寫在遺囑里面,警告后人一定要死守長白三圣山地底的青銅門,青銅門那里不僅有充裕的天地靈氣可供修煉,更有不老泉水可以益壽延年……
這就是張起靈一家為什么世代死守青銅門的原因,只不過張家的后人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清朝年間連張天師的名號都被敗沒了,更不要說破解青銅門的封印了。
只知道等著喝水,連青銅門上有封印都不知道了。
張家人一代不如一地啊,青銅門后面的羽裳就越來越失望,卻又不能斷了張家的水源,若是張家的人也不來這里了,她就更沒指望重回地球了。
這就是羽裳記憶的大致內容。李智云對羽裳和張家的事情沒什么興趣,他被另一個發現震驚到了,那就是在羽裳的記憶里,有隋煬帝三征遼東半島,有各路反王爭奪天下,有李唐建立,有玄武門之變,有唐太宗親征高句麗,直至她被封在時空通道,歷時足有二三十年。
而在這二三十年里面,那個世界里居然沒有李智云的存在!
我為什么沒有回去?還是我回去以后被驪山老母給弄死了,以致羽裳根本不知道?又或者是往回穿的時候出了什么差子,導致沒能回到隋朝的驪山秦皇陵?
最讓他頭疼的是,這些可能都有可能!
而且一直以來他還忽略了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那就是界壁空間把他和蘇倩倩兩人給“擠”到了現代,可若是返回的時候呢?
若只是想當然的去想,返回的過程大致是這樣:先進入界壁空間,進而進入結界,在結界找到驪山老母索要的結界之心并拿到手,然后再回到隋朝的華國。
可問題是這其中又有哪個環節是人為設置的?如果沒有人為控制,誰又有責任把自己精確地送到隋朝去?
靠自己嗎?那需要掌握制造時間型蟲洞的尖端科技,至少要把吠陀神功練到第二層巔峰才有可能具備這樣的能力,而目前自己的吠陀神功依然停留在第一層。
這么一想,可怕的結論就呼之欲出了,自己已經無法準確地返回隋朝了!
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之后,李智云不僅痛悔萬分,不是痛悔自己這次穿越,而是痛悔自己沒有提前想到這個問題。如果提前想到了,或許會準備得更充分一些,現在倒好,直接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就連羽裳都不知道他會出現在1400年后的長白山青銅門前,更不知道他為何會出現在1400年后的青銅門前,這種事還能問誰?
世上只有自己一個懂得的都不知道該怎么辦了,還能問誰?問誰都不好使。除非能夠找到白勝和錢青健他們,但是這里是平行世界。
最初他所在的那個世界是沒有靈氣復蘇的,而這個世界卻已經開始了靈氣復蘇,與從前那個世界是不一樣的,又何曾有過這樣一個穿越科研小組?
這一刻,他的情緒歷經震驚、疑惑、恐懼、悔恨等等變化,最終全部變成了悔恨,隋朝還有太多的牽掛呢!
羽裳的記憶里面沒有狄知遜的下落,估計是被驪山老母軟禁在驪山不能離開,但是羽裳的記憶里卻有關于李智云的母親萬氏、妻子紅拂和陰鳳姬等人的內容。
李世民在玄武門殺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登基之后也不管老爹臉難看了,立馬革除了李智云的生母——太上皇妃萬氏在后宮的財權,只因萬氏和李建成的關系一向不錯,經常互相照顧。
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以前就把陰鳳姬收為嬪妃,一年后生了一個兒子叫李佑,玄武門之變以后還脅迫紅拂也做他的后宮佳麗,結果逼得紅拂出家為尼——淵蓋蘇文和羽裳始終擔心李世民找后賬,派人滲透長安,時刻探聽唐朝的朝政要聞,所以對這些事情有所了解。
根據羽裳的這段記憶來看,紅拂倒是被驪山老母放出來了,也不知是什么原因讓驪山老母如此寬容,但是放出來還不如不放出來,被吃相難看的李世民如此欺凌,這個仇還沒法報了,李智云簡直郁悶到了極點。
他倒是不怎么恨李世民,更不恨陰鳳姬,李世民本來就是這樣一個人,殺兄弒弟逼老爹下臺,大權在握之后連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妻子也讓他霸占了不少。
陰鳳姬也是這樣一個人,在得知他失蹤之后就宣布改嫁他人的想法。況且倘使當初沒有他第一次穿越宿住李智云的身體,那么陰鳳姬退婚成功后終究還是會嫁給李世民,雖然最終因為兒子李佑謀反遭到牽連,但那就是她的命。
他唯獨恨自己,恨自己沒能提前設想周全,以致累得紅拂命運凄慘,倘使自己沒有穿越到李智云的身上,讓紅拂跟了李靖不也挺好么?至少李世民不會染指臣子的妻子,這一點比楊廣稍好一些。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反倒是狄知遜的安危不再需要擔心了,因為他有狄立東這么一個后代傳到了現代,這就說明驪山老母至少給了他娶親生子的自由,唯獨母親和紅拂兩人多少有被自己連累之嫌。
再有就是尤翠翠,這個可憐的女子當初不肯跟隨自己離開洛陽,后來也不知道怎樣了,當蕭美娘先被宇文化及占有、又被瓦崗寨的李密搶走之后,等待她這個蕭美娘的侍女總管的命運又是什么?羽裳的記憶里面沒有。
這一刻,李智云陷入深深的自責和懺悔之中,渾然忘卻了此行的目的。
原本這事兒也不能怪他,畢竟他是在驪山拉姆的指導下進入界壁空間的,那時候誰能想到會順著歷史的走向穿越1400年來到平行世界里的現代地球?但他就是這樣苛刻地要求自己,又有什么辦法?
與李智云同樣百感交集的是身在青銅門后的羽裳,她不知道李智云在想什么,她是既驚喜、又擔憂。
驚喜的是伏羲布置在這道青銅門上的封印被李智云給解除了,她現在就可以返回自己的家園了。
然而她卻不敢立即開啟青銅門,因為她不知道李智云會怎樣對待她,或者說,會不會殺了她。
雖然她已經在靈源大陸活了兩萬兩千多年,早已經熬成了靈源大陸所有人類的女王,武功更是整個位面首屈一指,但是面對李智云她仍然沒有把握。
很簡單的一個道理,李智云能把伏羲大神的封印解開,這得是多大的本事?雖然無法估量這本事到底有多大,但是可以推測想象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李智云的本事能與伏羲比肩!
如果李智云沒有解開伏羲的封印,那么她絕對不會再把李智云當成對手,她已經沒有對手不知道多少年了,五六千年總是有的吧?
就這,也還是在她認為李智云同樣活了兩萬多年的情況下給出的判斷,她尚且不知靈源大陸的時間流速約為地球的十六倍,地球上只過去了一千四百年。
十六倍的流速是李智云推算出來的。當初李智云穿越到靈源大陸,在靈源大陸以及時空通道中長了八歲,地球上只過去半年而已。
所以她決定先試探一下李智云的態度,就說道:“這兩萬年過來,我想過各種離開靈源大陸的方式,唯獨沒想到會是你來救我。”
其實她早就聽到了李智云和張起靈的對話,知道李智云來這里的目的是給別人幫忙,但她就是故意這樣說,只有這樣才能試探出李智云對她是什么態度。
然而李智云卻對她的話置若罔聞,非但沒有回答,甚至連眼皮都沒抬一下。
居然被無視了。她不知道李智云正在苦苦思索一件她根本無從想象的事情,只道對方懶得搭理自己,不由得一股怒火涌起胸中,忍不住提高聲音說道:“李智云,我在跟你說話呢,你聽不見嗎?”
李智云這才勉強把思緒從無盡的懊悔中抽離出來,隔著門把目光對準了羽裳,說道:“你也不用再試探什么,你知道我不是來救你的,你也別想從這里出去。”
“為什么?”羽裳聽了這話就更加憤怒,說道:“怎么?我要出去看看我的族人過得好不好,這要求很過分么?還是你覺得當初我沒有按照你的要求,背叛我的族類來成全你的美名,所以還要為難我?”
李智云靜靜地聽完羽裳的抱怨,而后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當初的事情已經過去了,就不說了吧,我只能說在你被封在這里之后不久,你的民族就被唐朝聯合新羅滅絕了……”
“什么?不可能!”羽裳死活不肯相信,唐朝聯合新羅打敗高句麗是肯定的,但是無論如何也不至于滅絕高句麗整個民族。
李智云無奈道:“信不信由你了。世上早就沒有高句麗了,后來出現的高麗也不是你們的后裔,現在生活在鴨綠江兩岸的一半是華夏人,另一半分成了兩個國家,一個叫做朝鮮,一個叫做韓國,都跟高句麗半點關系都沒有,你出去看誰啊?”